学术投稿

CT定位下经鼻内镜筛窦进路行眶内手术患者的护理

赵霞

关键词:定位, 鼻内镜, 筛窦, 眶内手术,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CT定位下经鼻内镜筛窦进路行眶内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2-2005年16例在CT定位下行鼻内镜筛窦进路眶内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及与医生的密切配合.结果 16例患者全部治愈,护理效果满意,未见并发症.结论 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及时、准确地防治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自制简易乳胶圈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

    我病房高龄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多,压疮的发生率高,这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也给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和工作量.

    作者:张景屹;黄可意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新型三腔胸腔引流瓶的制作与应用

    传统的胸腔引流装置采用单腔引流瓶,靠重力和胸腔内压力变化进行引流,无法外接负压吸引装置,故对咳嗽无力、肺膨胀不全者不利于彻底排尽胸腔积液和积气;且单腔瓶装置还会有引流液虹吸反流的现象,可能造成胸腔感染.

    作者:刘世梅;张杰;刘彦国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护士在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1],中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联合使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的比率达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作者:薛利霞;石娜;舒雪芹;陈永平;廖洪菊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护理成本效益对护理事业发展的影响

    我国绝大部分卫生资源集中在医院,医院资源能否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决定着整个卫生资源利用的状况和卫生服务系统运行的绩效.

    作者:王燕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溃疡期压疮的综合治疗与护理进展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

    作者:范伟宏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红霉素眼膏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在做颅脑手术消毒时,消毒液(0.5%强力碘)经常会流到患者眼内,使术后患者出现眼红、干涩、疼痛等症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作者:郭晓华;刘晶;辛颖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护理人员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是指医院工作人员在其工作场所受到的辱骂、威胁或袭击,从而造成对其安全、幸福和健康的明确或含蓄的挑战[1].

    作者:于立群;唐晓霞;石荣光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查房的调查分析

    护理查房是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与效果的集体评价.护理查房能系统地检验护理程序的实施,及时评价护士的工作情况,检测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考核各级护士业务水平和检查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

    作者:谭新玲;于铭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压疮护理的研究现状分析

    压疮即压力性溃疡,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

    作者:冯灵;杨蓉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病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区区域内常住或暂住第一胎顺产的产妇1525人,按住院的先后顺序排号单数为观察组763人,双数为对照组762人.观察组按设计的家庭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干预,对照组按常规的产后家庭访视进行,分别在产后第42天及第6个月用产后抑郁评分表(EPDS)进行测评,:EPDS总分<12分为阴性,≥13分为阳性,即诊断为产后抑郁症.比较2组产妇的产后抑郁情况.结果 产后42 d抑郁症的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36%和10.5%,产后6个月抑郁症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15%和12.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有效地降低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冯文;卢晶梅;刘旭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渐进式康复操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度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渐进式康复操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随机将92例乳腺癌改良术后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干预组接受3个月的渐进式康复操锻炼,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功能锻炼.分别在术后第3、10天及第1、3个月进行肩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比较2组的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干预组肩关节活动度评定得分,在术后10 d、1个月和3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4个时点测量值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趋势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渐进式康复操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

    作者:张晓菊;胡雁;黄嘉玲;陆箴琦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1].其对多种抗菌药物有较高耐药性.

    作者:赵伟英;丁亚娣;邓克勤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护理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杨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注射用阿洛西林钠与3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2006年8-12月,我科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观察到,注射用阿洛西林钠溶液与3种不同药物各发生1次配伍反应,因发现及时,经更换输液管及液体后静脉滴注通畅,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明英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组块效应在护理专业医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在护理专业医学英语词汇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一种简单高效的词汇学习方法是教学的重点.

    作者:贾艳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信息系统在日间化疗护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

    护理流程再造是对原有工作流程的薄弱和隐患环节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对不完善的工作流程实施重建;通过对原工作环节进行整合、重组、删减等,形成以提高整体护理效益,减少医疗意外为核心的护理过程[1].

    作者:刘文珍;濮丽英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认知程度的影响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疾病之一[1].

    作者:张秋芽;金丽君;徐红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防止气管插管移位的固定方法

    临床上对于患者行气管插管后固定的方法很多,一般都是针对如何防止意外拔管.但是,我们发现临床上有一些患者在意识朦胧或清醒不能耐管时,往往把气管插管往气道内咽,容易使气管插管滑人单侧支气管中,造成双肺呼吸音不对称,影响了呼吸功能的恢复,特别是对无牙齿或牙齿稀少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作者:赖玉莲;倪茹芝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妊娠合并宫颈环扎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宫颈机能不全是指宫颈内口松弛,子宫颈缩短,在妊娠期间不能发挥类似括约肌的作用,当宫内妊娠物的质量超过宫颈内口的承受能力时,即可导致宫颈机械性扩张而发生流产或早产[1].

    作者:刘娟;李汉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不同卧位对重症监护患者局部压力影响的研究

    重症监护患者常有循环障碍、姿势固定、营养不良、贫血、水肿、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加上意识不清、焦虑、精神失常、多汗、大小便失禁以及局部皮肤的摩擦和剪切作用等而很容易发生压疮.

    作者:李水英;廖燕;刘帆;叶磊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