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期刊,是人工器官领域专业刊物。重点介绍报道透析与血液净化、人工肝辅助、心血管替代与植入、人工关节与人工骨、口腔颅颌面与背柱种植与替代、人工肺与体外循环、人工晶体与眼内植入物、人工器官与植入物标准与临床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临床报告、护理技术以及综述报告。本刊可供从事人工器官研究、教学、临床的广大医务、教学、科技人员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医疗器械管理人员参考。
1.《透析与人工器官》内容:立意新颖,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精炼,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为欢迎有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的稿件和专家稿件。
2.《透析与人工器官》格式必备与顺序: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篇幅以2200-8800字为宜。2200字左右为1个版面。
3.《透析与人工器官》请在来稿末尾附上作者详细通讯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区、街道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务必准确。论文有图表的,请保证图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对应。
4.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或QQ发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来稿必复,来稿不退,10日未见通知可自行处理。
5.本刊来稿直接由编辑人员审阅,疑难重点稿件送交相关专家审阅,本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
6.来稿一经采用,杂志社将发出《用稿通知单》,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确认刊载后,赠送当期杂志1册。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对于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需进行穿刺,这种穿刺包括内瘘、动脉、股静脉等,在血液透析结束时需对这些穿刺部位压迫止血.我中心自1998年4月~2001年2月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三种不同材质、形状的压迫用具进行了26580次压迫止血并对止血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本杰;孙丽红;肖淑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心率储备对血流动力学等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无创的血液循环动力学信息检测仪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分析不同心率时各种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以及不同射血分数时心率、心输出量、心脏效率等变化.结果 1、血液透析患者心率中位数93次/分显著高于正常人群;2、随着心率逐渐增加(心率<80次/分组、(80~99)次/分组、(100~119)次/分组、≥120次/分组),有效循环血量、每搏血量、每搏功、左室顺应性、射血分数、心脏效率均逐渐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压力逐渐升高[(4083±1140)ml V.S.(3615±1199)ml V.S.(2559±814)ml V.S.(2258±578)ml,(137±47)ml V.S.(129±54)ml V.S.(93±38)ml V.S.(88±29)ml,(13.8±5.8)V.S.(12.6±5.9)V.S.(10.1±3.8)V.S.(9.1±2.9),(30.7±14.5)V.S.(20.9±5.9)V.S.(12.5±3.8)V.S.(9.8±2.5),(0.512±0.078)V.S.(0.489±0.078)V.S.(0.471±0.061)V.S.(0.451±0.037),(29.7±9.6)V.S.(24.4±7.9)V.S.(21.4±6.2)V.S.(16.7±4.6),(9.4±3.6)mmHg V.S.(12.9±4.7)mmHg V.S.(16.1±5.3)mmHg V.S.(20.6±5.8)mmHg,P<0.05];3、随着射血分数下降(≥0.55组,0.54~0.50组,0.49~0.45组,<0.45组),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增加,心脏效率降低[(84±16)次/分V.S.(89±17)次/分V.S.(99±20)次/分V.S.(102±21)次/分,(140±48)ml V.S.(181±52)ml V.S.(235±85)ml V.S.(363±155)ml,(35.9±9.5)V.S.(28.1±5.6)V.S.(22.2±4.7)V.S.(17.2±3.9),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心率增加、心率储备下降,心率与左室顺应性、心脏效率、心脏功能等呈负相关.
作者:余海峰;李春胜;聂艳芳;郑美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的肾动脉阻力指数(RI)对于梗阻性肾衰患者肾功能可复性的预测作用以及梗阻性肾脏肾动脉阻力指数与肾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GE公司的LOGIQ 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31名梗阻性肾衰患者在解除梗阻之前和解除梗阻之后3天、2周、6周、8周分别测量肾脏弓形动脉RI值,同时在各时间点抽血测其肾功能(BUN,Cr值),另对性别、年龄与研究组相匹配的16名健康志愿者的31个肾脏测量弓形动脉RI值.根据患者解除梗阻后肾功能恢复情况,分为两个组:肾功能显著好转组(第1组)和肾功能无明显改善组(第2组).分析RI值与肾功能可否恢复的关系.对各时间点测得的肾功能指标值与RI值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第1组与第2组解除梗阻之前RI值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第1组解除梗阻前后RI值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第2组解除梗阻前后RI值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对测得的RI值分别与BUN、Cr作相关性分析显示RI值与肾功能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正常对照组RI值为0.59±0.03,它与解除梗阻后第1组RI值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与解除梗阻后第2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解除梗阻后第2组RI值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 解除梗阻之前超声测量的RI值不能作为预测梗阻性肾衰患者肾功能可复性的指标.解除梗阻后RI值与解除梗阻前RI值比较显著降低则可以作为肾功能恢复的早期指标.梗阻性肾病患者RI值与肾功能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作者:刘金玲;史启铎;韩瑞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安全性.方法:选取4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入院后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支持治疗.观察治疗组的存活率,每次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凝血因子V、补体C3、血氨、血浆内毒素及WBC、RBC、PLT的变化,并观察人工肝治疗过程中的副反应及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存活率为50%,治疗组每次治疗前后肝功能明显改善,凝血因子,补体C3明显上升,血氨、内毒素浓度显著下降,治疗前后RBC、WBC、PLT无明显变化.治疗组部分患者在治疗中有荨麻疹、口唇麻木等副作用,但不影响治疗的进行,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眚好转.结论:人工肝治疗较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人工肝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清除患者体内的血氨、内素素等有害物质,补充凝血因子、补体、白蛋白等生物活性物质,为患者的自然恢复争取机会.
作者:安宝燕;周霞秋;谢敬东;蔡伊梅;谷瑞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内含5×109以上猪肝细胞的生物反应器结合血浆置换装置,构建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HALSS),用于治疗15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结果:每次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减轻,乏力、腹胀明显改善,腹水减少.总胆红素在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后有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上升.15例患者中11例经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支持系统治疗肝细胞迅速坏死得到控制,终好转出院,4例患者病情无好转死亡.15例患者治疗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对于慢性重型肝炎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支持和治疗手段.
作者:李兰娟;杨芊;黄建荣;李君;曹红翠;陈月美;陈亚岗;盛吉芳;付素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大型动物急性肝功能衰竭动物模型,用来评价非生物型组合人工肝治疗效果.方法:将中国实验小型猪2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n=13)与治疗组(n=15),应用D-氨基半乳糖1.2g/kg静脉注射诱导建立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给药48小时后治疗组给予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对照组未实行任何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动物生存时间、生化指标、颅内压与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的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两组分别为128.7±11.3小时和67.9±9.4小时(p<0.01),治疗组多项生化指标、炎性细胞因子、颅内压、组织病理等都比同期非治疗组动物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0.01).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的非生物型组合人工肝治疗,能显著延长急性肝衰实验动物生存时间,降低颅内压,改善生化、病理指标与近期预后,可作为肝脏移植和药物治疗的有效辅助手段.
作者:李亚明;张晶;赵军;陈煜;段钟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由于不能耐受血液透析(HD)而改为腹膜透析(PD)的尿毒症患者在PD前的贫血状况.评价腹膜透析改善尿毒症患者的贫血效果.
作者:刘禧玲;柳咏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孕产妇特有的一种常见全身性疾病,其中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重度妊高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妊高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护理措施对降低母婴的危险系数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两种新型血液净化方法连续白蛋白净化系统联合血浆置换,或配对血浆滤过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中、晚期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4例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PE+CAPS组13例、PE+CPFA组15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指标、血氨、电解质、血气分析及血常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E+CAPS与PE+CPFA治疗后肝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凝血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E+CAPS组治疗后肾功能明显好转,TBIL下降幅度为42.00%;PE+CPFA组治疗后TBIL下降幅度为35.53%。PE+CAPS组总存活率为61.5%,PE+CPFA组总存活率为53.3%,对照组总存活率为25.0%。结论由于中、晚期重型肝炎肝脏坏死面积较大,建议尽早进行PE联合CPFA或CAPS治疗,合并肝肾综合征或肝性脑病者首选CAPS治疗。
作者:周再生;吴素红;叶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人工肝(ALSS)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效果的预期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76例已进行人工肝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人工肝治疗前的MELD评分与治疗效果进行相关性的分析;并结合CTP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除MELD评分≥40分的预期病死率和实际病死率相同外,其余各组均显示人工肝治疗重肝可降低3个月预期病死率等;MELD评分越高,病死率越高,而其中的CTP-C级的治疗效果越差.结论: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有肯定疗效,MELD评价系统对判断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效果有预测作用;同时结合CTP分级在临床上有实际指导价值.
作者:盖洪鹏;纪民;王汝刚;孙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透析与人工器官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透析与人工器官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9月中旬在投透析与人工器官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透析与人工器官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透析与人工器官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你好,请问透析与人工器官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