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盖洛普调查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朴锦玉

关键词:盖洛普, 调查法, 护理管理, 战略资源, 数据分析, 生产要素, 社会效益, 人力资源, 经济效益, 核心要素, 工作环境, 工作场所, 测量, 员工, 医院, 测评
摘要:人力资源是医院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第一位战略资源[1].盖洛普公司经过缜密的数据分析发现:要测量一个工作场所的优势,可以简化为12个问题(Q12),这些问题能够用来测量那些吸引、指导和保留有才干的员工所必需的核心要素,能测评一个部门的工作环境,而且能据此区分优秀与一般的部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医用皱纹包装纸与棉布阻菌效果及成本比较

    手术室灭菌物品质量的保证关系到多个环节,其中灭菌物品的包装材料是容易被忽视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传统使用的双层30~40支纱制成的棉布包装,效果虽好,但有很多问题.

    作者:宫怡文;边秀莲;董梅;张海岩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重症监护室护士气质类型与应对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室(ICU)护士气质类型与应对能力的相关性,以采取措施解决ICU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方法 选取ICU护士47名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其他科室护士54名为对照组.采用气质调查表和TCSQ问卷比较2组护士的气质类型与应对能力,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积极应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消极应对得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多血质型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应尽可能安排多血质类型的护士,以提高ICU科护理质量.

    作者:李胜琴;胡金兰;陈月卿;饶和平;范晓江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2种鼻导管吸氧方式氧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鼻导管吸氧法是临常用治疗手段.有研究[1]认为,使用单腔鼻导管比双腔鼻导管氧疗效果好.

    作者:徐君;李勤;卜源芬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肾肿瘤的发病率在泌尿外科常见肿瘤中居第2位,仅次于膀胱肿瘤[1],而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2].

    作者:金萍;李萍;潘景艳;梁静;樊素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紧急大剂量成分输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紧急大剂量输血的观察及护理要点,保证患者紧急大剂量成分输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时性.方法 对33例急性大失血患者均采用少白细胞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等成分输血,根据病情调整不同成分输入的顺序、剂量及速度,输血过程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尿液、血压及伤口出血情况的变化.结果 本组循环血量得到有效补充、血压及组织供氧恢复者26例;循环血量未得到有效补充、血压及组织供氧未有效恢复者7例.结论 对紧急大失血患者采用成分输血可取得较好疗效,护士应了解各种血液成分制品的特点,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尿液、血压及伤口出血情况的变化,以保证紧急大剂量成分输血患者的安全.

    作者:刘兴玲;吴远军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拔除留置导尿管时间的探讨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情况下,拔除留置导尿管的适宜时间.方法 随机将210例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需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分为A、B、C 3组,每组各70例.A、B、C组拔除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分别为术后24,36,48 h.并比较3组拔除留置导尿管后的排尿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自行排尿43例,排尿成功率为61.43%;B组自行排尿61例,成功率87.14%;C组自行排尿67例,成功率为91.71%.排尿成功率A组与B组比较,A组与C组比较,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36 h后拔除留置导尿管是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宝珠;朱利君;尹月娥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开胸术后患者呼吸系统护理的新对策

    随着胸外科手术的进步,手术难度、手术范围以及患者年龄都不断增加,给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者:赵秋月;原红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约束背心的制作与应用

    在精神科的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严重兴奋躁动、伤人损物、自杀、对治疗护理不合作的的精神病患者;或因脑炎、脑外伤所致的谵妄、昏迷、躁动不安的患者.

    作者:李留芝;李书光;楚平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指(趾)端回压静脉穿刺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指(趾)问静脉输液的有效穿刺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2005年9月-2006年9月,将56例手背、足背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采用指(趾)端回压静脉穿刺法,按输液单双日分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自身比较.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如握拳、拍打局部使静脉充盈;观察组采用指(趾)端回压静脉3~6次后穿刺.比较2组浅静脉充盈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浅静脉充盈优秀率分别为78.57%和51.79%,穿刺成功率2组分别为96.43%和7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回压指(趾)端静脉穿刺法血管充盈优秀率、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法,指(趾)端回压静脉穿刺法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水英;唐春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一次性输液器过滤器位置的改进

    静脉注射是临床药物治疗的常用方法,特别是在抢救患者时,需要药物迅速发生药效,常使用静脉注射法,其操作简单、方便、起效快.

    作者:杨梅芳;彭德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眼眶肿瘤摘除术患者的护理

    对眼眶肿瘤患者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由于眶内含有丰富神经、血管和肌肉,手术视野狭小,故手术难度大,术后易出现并发症[1].

    作者:吕彩玲;辛红霞;买玉洁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新生儿不同部位动脉穿刺采集血标本的探讨

    新生儿血液标本的采集在临床上是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而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又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

    作者:梁小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血液透析透析液的细菌学监测方法探讨

    目的 对血液透析透析液细菌超标的原因和有效的监测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在血透机开机运转正常5,15,30,60 min分别对透析进液采用3种采样方法进行采样,采集样本20,60,37份,透析出液采样97份,透析废弃液采样10份.对透析进液、出液和置换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按无菌注射法斜刺入透析进液管内抽取透析进液进行采样,细菌菌落数含量低为(19.5±18.0)CFU/ml,无菌注射器针头平行穿过接头器口抽取接头器内部透析液采样,其细菌菌落数增高至(122.5±87.5)CFU/ml,进液接头器自然流出法采样的细菌菌落数为(1280.0±120.0)CFU/ml.各组采样数据以经t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时间段采集透析液的细菌含量,透析装置经过反渗水的冲洗,冲洗了机器内部的细菌,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菌数减少.结论 透析液进液细菌含量高于出液的原因在于采样时开放进液接头器装置时污染.所以,建议在血透机的透析进液接头器前10 cm处安装一进液采样口,使透析进液、出液采样标准化.

    作者:马玉英;殷惠晴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血管束植入预构骨皮瓣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建立1个血管束植入预构骨皮瓣的动物实验模型,探讨血管束植入后的预构骨皮瓣的形成及变化过程,为预构骨皮瓣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5组,移植右髂骨块于颈单蒂任意皮瓣下方,形成骨皮瓣,各组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只.实验组切开骨皮瓣翻起,仅保留血管束作为蒂部,再原位缝合.对照组皮瓣切开翻起后重新缝合.分别于植入后第2、3、4、5、6周,观察和监测皮瓣的成活与骨皮瓣吸收情况及组织学变化.结果 同期植入血管束的骨皮瓣与任意骨皮瓣相对比,植入血管束的预构骨皮瓣成活情况好,骨组织无坏死及吸收(P<0.01).结论 血管束植入具有加速血运重建,保持骨组织结构稳定,无吸收的优点.

    作者:杨芳;李胜兰;康尚英;程芬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目前治疗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将本院开展此项技术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洁;杨泽斌;袁淑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输液法与微泵法应用硝酸甘油不良反应的比较

    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是治疗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方法,若应用不当则可致不良反应[1].临床上在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升压药时常使用微量注射泵[2].

    作者:易春霞;胡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利用留置针针芯快速测量血糖的方法

    笔者在抢救危重患者过程中摸索出一个在建立静脉通道的同时利用留置针针芯内的回血快速测量血糖的简易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琼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胃肠减压患者胃管留置长度与身高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实施胃肠减压时适当的胃管插入长度,并为临床操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上腹部择期手术且行胃肠减压的成年患者97例,在手术过程中,由外科医生确认胃管全部置人胃内后测量胃管实际置入长度.分别以鼻胃管和口胃管的长度为应变量(Y),以身高为自变量(X)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鼻胃管的回归方程Y=0.238X+19.72.口胃管的回归方程Y=0.275X+14.63.结论 在临床操作中可利用此方程根据患者身高推算出患者插管所需长度,从而减少临床操作的盲目性.

    作者:吴继红;陈雪茹;林建山;黎惠娟;张岚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家属陪护的开放式护理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前,相当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多被监护于封闭式病房里接受治疗.而有关研究[1]表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发生率高达77.9%,这与此类患者长期脱离社会环境、生活和活动的单调乏味有关.

    作者:陈月新;余海英;季显琼;陈策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状况,为制订护理策略提供依据,以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应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对89例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于治疗后3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SAQ 5个方面的得分程度有所不同,以心绞痛发作频繁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得分高,活动能力受限情况、治疗方法满意程度得分相对较低,疾病主观感受程度得分低,此5项得分依次为(95.96±14.52)分,(91.35±15.68)分,(8209±9.80)分,(81.05±10.28)分和(56.27±11.12)分.结论 冠脉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存质量,但不同层次方面的改善程度不同,提示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以进一步全面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蕊;林平;高学琴 刊期: 2007年第20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