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简易人工呼吸器消毒周期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系

傅根莲;贾旭升;韦晓君

关键词:简易, 人工呼吸器, 消毒, 周期, 呼吸机, 院内获得性感染, 机械通气患者, 相关性肺炎, 现报道如下, 治疗手段, 护理过程, 死亡率, 发生率, 应用, 选择, 胸部, 物理, 膨肺, 国内
摘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一种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国外报道为9%~70%,国内报道为43.1%,死亡率高达50%~69%[1,2].在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离不开膨肺等胸部物理治疗手段[3],需频繁使用简易人工呼吸器.本研究选择2003年9月-2005年2月120例应用简易人工呼吸器的患者,观察简易人工呼吸器的不同消毒周期与VAP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探讨简易人工呼吸器的合适消毒周期,现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动机访谈:促进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新方法

    健康相关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危险行为)2种.健康行为的采纳和危险行为的戒除可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增强慢性病治疗效果,促进康复[1].然而行为改变并非易事,以提供建议为主的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在行为改变方面收效甚微,仅有5%~10%的成功率[2].近年来,动机在行为改变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Miller[2]认为动机是个体改变行为的愿望,并非内在个性特征,个体的动机可以被影响,并朝着特定的方向发生改变.Miller等通过对酗酒者的心理治疗,在对动机重新认识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促进行为改变的新方法:动机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MI),逐渐被护理人员认识并应用.

    作者:侯云英;范秀珍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运用患者分类系统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近几年,国内对护理人力资源的研究较多,大多集中在护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调查分析及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方面[1~3].近2年,也有通过直接测定护理项目(包括直接、间接)所需时间来计算护理人力的研究[3,4],但未见采用患者分类系统来测算护理人力的报道.美国的罗斯麦迪可斯量表-患者分类系统(rush medicustool-pati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RMT-PCS)从患者情况、基本护理及治疗需求3大方面[5]进行护理工作量测定,合乎护理工作的实际内涵.为此,我院对5个具有代表意义的病区运用罗斯麦迪可斯量表-患者分类系统进行护理工作量测定,并计算出总护理人力,受到了很多启发,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涯琳;胡雁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静脉输液操作考核结果分析及对策

    我院历来都非常重视护理技术操作,自1990年三甲医院等级评审开始,全院护士的护理技术操作上了一个新台阶.2002年9月1日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列>出台后[1],除了进一步规范医嘱的执行,护理部重点抓了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操作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隐患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标准化护理操作的考核.现将我院2003年及2004年静脉输液操作考核成绩比较作一分析,并报道如下.

    作者:向代群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实施契约式教育

    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给患者心理、生理及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控制症状、预防复发是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宗旨.为了提高健康教育效果,2003年6月-2004年6月,我科对3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契约式教育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健;丁红琴;李振华;王玲俐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浅谈内科护理的安全细节

    内科疾病属非手术性疾病,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方面的要求较高,且内科疾病多有病程长,患者身体素质差,病情多变、治疗效果不及时或不明显的特点,这对病情观察、评估有一定难度,使护理工作面临更多责任和风险.本文从病情观察、正确执行医嘱、静脉输液3方面,讨论可能导致内科医疗纠纷的潜在风险,预防和杜绝因医护工作而引起的医疗纠纷.目的在于维护患者权益的同时,用法律对护理人员进行自身保护,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佑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指压按摩法防治持续注射阿托品致肠麻痹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指压按摩法防治持续注射阿托品致肠麻痹的效果.方法将6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指压按摩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次数、肠麻痹发生例数以及胆碱酯酶恢复至正常的时间、住院天数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学检验,2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次数、肠麻痹发生例数、胆碱酯酶恢复至正常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指压按摩法可有效防治持续注射阿托品导致的肠麻痹.

    作者:刘玉峰;李萍;梁培芹;李桂凤;杨春玲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患者产生各种心理反应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以2005年1月-2005年12月肝病中心收治的98例重型肝炎接受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患者为对象,采用面对面与患者及家属交谈,观察患者心理行为的方法进行心理分析.结果患者在接受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前后出现紧张、恐惧、焦虑、孤独、抑郁等心理.结论正确的心理分析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心理调适,对疾病的转归和愈合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戊香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烧伤患者静脉血糖与末梢血糖的关系探讨

    目的及时、方便、准确地监测烧伤患者的血糖变化,为正确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同一血糖仪同时分别检测同一患者的静脉血糖值与末梢血糖值,共采集了71例烧伤患者和50例门诊患者的血糖数据,进行自身对照及相关分析.结果静脉血糖值与末梢血糖值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者之间呈直线相关,烧伤患者的相关系数r值=0.939,门诊患者的相关系数r值=0.916;烧伤患者的回归方程:Y=0.889+0.959X,门诊患者的回归方程为:Y=0.211+1.069X.结论将血糖仪检测的患者末梢血糖结果代入上述方程,换算成静脉血糖值,判断血糖水平较准确.

    作者:唐贯文;王丽娟;利金彩;朱文娟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护理侵权与人性化的床头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病房管理中,沿用多年的床头卡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患者的隐私,小小的床头卡引起不小的负面效应.设置床头卡是医院治疗和护理工作规范化的一项内容,也得到大多数患者的好评,但也有个别患者不愿意在住院过程中让他人知道个人的信息,特别是诸如病理生理上的缺陷、有损个人荣誉的疾病,部分患者或陪人趁医护人员不备屡次撕掉或藏匿自己的床头卡.已是摆在护理管理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床头卡是否侵权,床头卡应不应该挂,怎样设计才更人性化、科学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典素贞;杨光云;李香琴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鼻胃管置入方法研究新进展

    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营养液、水分和药物的方法[1].此操作为临床护理基础操作之一,其中以鼻胃管置入为关键.鼻胃管置入方法较易掌握,但由于在置管过程中患者易出现不适使置管困难,常导致置管失败的现象屡见不鲜.近些年来,诸多专家对鼻胃管置入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使之更具有人性化和科学性,现综述如下.

    作者:庄淑梅;王春梅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合作的探讨

    2004年11月,我院新的消毒供应中心正式启动运行,手术室器械的清洗、检查、保养、打包和敷料的打包工作均在消毒供应中心完成,与手术室的合作已一年,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输液器洗胃的临床应用

    洗胃是治疗、检查和术前准备所采取的一项基础护理,临床工作中通常选择电动吸引洗胃法、漏斗胃管洗胃法,注洗器洗胃法、自动洗胃机洗胃法等[1],但在临床实践应用中均因费用高、操作步骤繁琐、操作器材用后要清洗消毒,有潜在医源性感染等因素而放弃使用.然而输液器洗胃操作步骤简单,费用低,用后一次性销毁,洗胃效果又能达到临床要求,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艳玲;陈智玲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无痛护贴用于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观察

    输液是药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之一,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然而,作为一种具有创伤性的操作,输液疼痛在临床上历来不可避免,严重影响了患者对医疗干预的接受程度,有时甚至成为患者拒绝输液治疗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延误了疾病的治疗.为了减轻输液患者静脉穿刺时的疼痛,减少患者的痛苦,体现对患者人性化的关怀,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我科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自2005年4月21日起对前来输液的患者试行采用无痛护贴,观察患者接受输液时的疼痛程度变化,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顾景艳;韦亚琴;顾文珠;张娟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护理人员职业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

    现代管理学认为,在人、才、物诸要素中,人是重要的因素[1].重视对人的心理活动、行为模式的研究,充分了解其内在规律,科学进行管理,才能使管理工作取得佳效果.本研究采用抽样问卷,对护士的职业心理需求等级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当代护士职业心理需求的特点,为护士职业教育及管理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路新爱;张浩军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湘、鄂、渝、黔边区护生开展家庭访视的探讨

    2005年3-9月,我校组织部分教师和护理专业护生对湘、鄂、渝、黔边区部分社区进行了家庭访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正英;田芬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真空采血避免医源性污染的方法研究

    真空采血法就是使用一次性自动定量静脉采血管进行采血,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护士的操作带来了安全和方便[1],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发生血液污染现象,会引起血液传播性疾病.经反复的临床实践和观察,认为采用改良真空采血法能有效避免医源性污染,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辉英;罗晓萍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在内窥镜消毒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STERRAD(r)100S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在内窥镜消毒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与福尔马林熏蒸灭菌法进行比较.方法 2005年1-3月,采用福尔马林熏蒸器械灭菌法完成92台手术104次熏蒸共2 706件内窥镜手术器械灭菌.2005年1-3月采用STER-RAD(r)100S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完成165台手术180个循环共4 950件内窥镜手术器械灭菌.对比两种方法的器械损耗率、手术感染率,并发放问卷调查医护人员对两种灭菌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STERRAD(r)100S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在器械损耗率、手术感染率和医护人员满意度指标上均明显优于福尔马林熏蒸灭菌法(P<0.05).结论 STERRAD(r)100S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具有环保、安全、低温、快速、节省费用和适用范围广的优点,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作者:陈燕玲;刘雪燕;刘慧;林志彦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神经内科实施护理提示制度的方法与成效

    2002年,我科开始在神经内科5个病区开展实施护理提示制度,疏通了信息传递的通道,强化了临床一线的护理管理,保证了护理团队的信息通畅,促进了护理团队的高效运作,有效防范和减少了护理缺陷,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护理,满足了临床护理工作需要,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秀兰;梁建姝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社会支持对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社会支持与肝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探讨提高这一特殊人群生存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描述、相关性研究方法,对90例肝移植患者进行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两方面问卷调查,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生存质量中的社会领域、总体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总体生存质量与主观支持呈正相关,生理领域与客观支持呈正相关;社会领域与总体生存质量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结论社会支持与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密切相关,护士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提高肝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并有效利用.

    作者:杨永红;王惠珍;曾国兵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危险性积分系统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急症,每年发病率高达50~150/10万,病死率约为10.0%.该病发病凶险,年龄、休克、并发症等都是导致该病再出血和死亡的危险因素,因此对其患者的护理要求较高.国外学者Rockall等[1]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危险性积分系统,本研究采用这种积分系统分析了我院1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危险性,探讨Rockall危险性积分系统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燕;华红霞 刊期: 2006年第14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