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会支持对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杨永红;王惠珍;曾国兵

关键词:生存质量, 社会支持, 肝移植
摘要:目的研究社会支持与肝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探讨提高这一特殊人群生存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描述、相关性研究方法,对90例肝移植患者进行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两方面问卷调查,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生存质量中的社会领域、总体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总体生存质量与主观支持呈正相关,生理领域与客观支持呈正相关;社会领域与总体生存质量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结论社会支持与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密切相关,护士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提高肝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并有效利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肾移植受者与血液透析者生存质量的比较研究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替代疗法之一,疾病本身和许多心理社会因素均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肾移植(renal transplantation)是挽救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但其在给患者带来了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特别是移植肾的排斥反应和免疫移植剂的副作用以及心理社会因素,都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为改善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对接受以上2种治疗方法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英;黄婉琳;廖苑;龚耀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真空采血避免医源性污染的方法研究

    真空采血法就是使用一次性自动定量静脉采血管进行采血,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护士的操作带来了安全和方便[1],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发生血液污染现象,会引起血液传播性疾病.经反复的临床实践和观察,认为采用改良真空采血法能有效避免医源性污染,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辉英;罗晓萍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指压按摩法防治持续注射阿托品致肠麻痹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指压按摩法防治持续注射阿托品致肠麻痹的效果.方法将6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指压按摩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次数、肠麻痹发生例数以及胆碱酯酶恢复至正常的时间、住院天数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学检验,2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次数、肠麻痹发生例数、胆碱酯酶恢复至正常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指压按摩法可有效防治持续注射阿托品导致的肠麻痹.

    作者:刘玉峰;李萍;梁培芹;李桂凤;杨春玲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烧伤患者静脉血糖与末梢血糖的关系探讨

    目的及时、方便、准确地监测烧伤患者的血糖变化,为正确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同一血糖仪同时分别检测同一患者的静脉血糖值与末梢血糖值,共采集了71例烧伤患者和50例门诊患者的血糖数据,进行自身对照及相关分析.结果静脉血糖值与末梢血糖值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者之间呈直线相关,烧伤患者的相关系数r值=0.939,门诊患者的相关系数r值=0.916;烧伤患者的回归方程:Y=0.889+0.959X,门诊患者的回归方程为:Y=0.211+1.069X.结论将血糖仪检测的患者末梢血糖结果代入上述方程,换算成静脉血糖值,判断血糖水平较准确.

    作者:唐贯文;王丽娟;利金彩;朱文娟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运用患者分类系统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近几年,国内对护理人力资源的研究较多,大多集中在护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调查分析及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方面[1~3].近2年,也有通过直接测定护理项目(包括直接、间接)所需时间来计算护理人力的研究[3,4],但未见采用患者分类系统来测算护理人力的报道.美国的罗斯麦迪可斯量表-患者分类系统(rush medicustool-pati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RMT-PCS)从患者情况、基本护理及治疗需求3大方面[5]进行护理工作量测定,合乎护理工作的实际内涵.为此,我院对5个具有代表意义的病区运用罗斯麦迪可斯量表-患者分类系统进行护理工作量测定,并计算出总护理人力,受到了很多启发,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涯琳;胡雁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动机访谈:促进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新方法

    健康相关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危险行为)2种.健康行为的采纳和危险行为的戒除可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增强慢性病治疗效果,促进康复[1].然而行为改变并非易事,以提供建议为主的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在行为改变方面收效甚微,仅有5%~10%的成功率[2].近年来,动机在行为改变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Miller[2]认为动机是个体改变行为的愿望,并非内在个性特征,个体的动机可以被影响,并朝着特定的方向发生改变.Miller等通过对酗酒者的心理治疗,在对动机重新认识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促进行为改变的新方法:动机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MI),逐渐被护理人员认识并应用.

    作者:侯云英;范秀珍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护理侵权与人性化的床头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病房管理中,沿用多年的床头卡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患者的隐私,小小的床头卡引起不小的负面效应.设置床头卡是医院治疗和护理工作规范化的一项内容,也得到大多数患者的好评,但也有个别患者不愿意在住院过程中让他人知道个人的信息,特别是诸如病理生理上的缺陷、有损个人荣誉的疾病,部分患者或陪人趁医护人员不备屡次撕掉或藏匿自己的床头卡.已是摆在护理管理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床头卡是否侵权,床头卡应不应该挂,怎样设计才更人性化、科学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典素贞;杨光云;李香琴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50例死亡病例护理记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护理记录是护士对其护理所进行护理观察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病历中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1],也是有效的法律依据.在医疗纠纷出现时,护理记录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护理病历书写应客观、真实、完整、及时,是处理医疗纠纷的有力依据,现将我院50例死亡病例护理记录现状分析及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骆惠玉;陈小红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实施契约式教育

    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给患者心理、生理及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控制症状、预防复发是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宗旨.为了提高健康教育效果,2003年6月-2004年6月,我科对3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契约式教育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健;丁红琴;李振华;王玲俐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护理人员职业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

    现代管理学认为,在人、才、物诸要素中,人是重要的因素[1].重视对人的心理活动、行为模式的研究,充分了解其内在规律,科学进行管理,才能使管理工作取得佳效果.本研究采用抽样问卷,对护士的职业心理需求等级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当代护士职业心理需求的特点,为护士职业教育及管理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路新爱;张浩军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危险性积分系统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急症,每年发病率高达50~150/10万,病死率约为10.0%.该病发病凶险,年龄、休克、并发症等都是导致该病再出血和死亡的危险因素,因此对其患者的护理要求较高.国外学者Rockall等[1]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危险性积分系统,本研究采用这种积分系统分析了我院1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危险性,探讨Rockall危险性积分系统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燕;华红霞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高职护生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高职护生是护理专业紧缺人才的后备,是我国未来护理实践的主力军.然而,研究者在对高职护生培养的过程中发现,他们面临着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诸多压力,部分护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郁状态,这对其身心健康、学习、生活等方面均有影响.为此,本研究对4所医学院校的726名高职护生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高职护生抑郁状态,并探索其相关因素,为护理教育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引导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井坤娟;董沛;王彦;王琳;甘恒志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无痛护贴用于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观察

    输液是药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之一,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然而,作为一种具有创伤性的操作,输液疼痛在临床上历来不可避免,严重影响了患者对医疗干预的接受程度,有时甚至成为患者拒绝输液治疗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延误了疾病的治疗.为了减轻输液患者静脉穿刺时的疼痛,减少患者的痛苦,体现对患者人性化的关怀,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我科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自2005年4月21日起对前来输液的患者试行采用无痛护贴,观察患者接受输液时的疼痛程度变化,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顾景艳;韦亚琴;顾文珠;张娟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湘、鄂、渝、黔边区护生开展家庭访视的探讨

    2005年3-9月,我校组织部分教师和护理专业护生对湘、鄂、渝、黔边区部分社区进行了家庭访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正英;田芬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抗肿瘤药物对护士健康的影响及防护对策

    随着各类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不断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延长了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但任何一种抗肿瘤药物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急性和慢性毒副作用,尤其是烷化剂的诱癌作用早被人们所认识[1].目前由于各级管理机构对抗肿瘤药物对健康带来的职业性危害的重视程度不同,临床在使用过程中防护措施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给广大医护人员的健康带来了新的职业性危害.为了增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避免职业性危害,加大管理力度,规范管理,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从而保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本文就抗肿瘤药物对护理人员的健康影响等相关因素、防护对策、规范管理的措施等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庆霞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双侧腋静脉交替留置套管针替代PICC置管在NICU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双侧腋静脉交替留置套管针替代PICC置管的可行性,在保证安全、理想的静脉通道的同时尽可能地减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方法 40例病例中早产儿22例,重症新生儿18例.40例患儿分为2组,未开展本技术前置PICC管者20例作为对照组,随机抽取20例早产儿或重症新生儿作为实验组,采用左右腋静脉交替留置套管针的方法建立静脉通道.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和所耗费用.结果双侧腋静脉交替留置套管针完全可以达到PICC的理想静脉通道的效果且费用低.结论双侧腋静脉交替留置套管针替代PICC置管是科学、实用、可行的,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荣静;赖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PBL教学法在中专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不同于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以教师教学活动为中心、以学科为课程设置基础、以授课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护理教育方法.PBL目前已成为全世界医学院校公认的一种教学方法,并得到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和WHO等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在当代世界医学教育改革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汝华;管慧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影响接诊室入院宣教的因素及对策

    1995年至今,笔者在接诊室接待住院患者上万例,发现通过入院宣教,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缩短就诊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不仅使患者学到了有关医疗保健和疾病的预防知识,同时也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心理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丽梅;丁文霞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合作的探讨

    2004年11月,我院新的消毒供应中心正式启动运行,手术室器械的清洗、检查、保养、打包和敷料的打包工作均在消毒供应中心完成,与手术室的合作已一年,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肝脏超声造影的护理配合52例

    随着超声仪器的不断更新,肝脏疾病的显影越来越清晰,然而对有些肝脏疾病,超声仍然不能准确判断其性质.超声造影剂的出现和发展尤其是新型造影剂的问世,使肝脏疾病的诊断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明确诊断的要求.声诺维是新型第二代造影剂[1],2004年我院被确认作为首批此类造影剂的使用单位,将声诺维应用于肝脏超声的诊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2].而护理配合在保证造影的顺利进行,造影剂的良好显影以及协助准确诊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2004年12月-2005年2月,我院对52例患者肝脏超声造影中的护理配合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莉;宁菲;杨艳艳 刊期: 2006年第14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