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Orem自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人力资源分层管理中的应用

周雪贞;颜君;张美芬

关键词:自理模式, 护理人力资源, 管理, 儿科
摘要:目的探索Orem自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人力资源分层管理的可行性和经验.方法通过Orem自理模式在儿科的应用分析患儿的自理需求,评估患儿的自理缺陷以选择相应的护理体系,按系统有层次的配置护理人力并建立各职能层次人员的目标管理制度.结果Orem自理模式的应用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建立健全人格非常重要;可以增加护患之间的沟通及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强调了护理的专业自主性,但也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论应用Orem自理模式于儿科护理人力资源,能给患儿提供更合适的护理帮助并能分层次合理使用护理人员,充分发挥了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四川省三甲综合医院护士工作价值观与组织承诺的调查研究

    当前,护理队伍缺编比较严重.因此,有必要对护士的工作价值观和组织承诺进行调查分析,为护理管理人员选择激励方式,稳定护理队伍提供依据,我们通过对医院护理人员工作价值观及组织承诺的调查分析,使管理者能够掌握影响护士离职的重要因素,从而有的放矢地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减少流失,进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建华;李继平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27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4例),分别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并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3、5、9个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组患者抑郁状态于护理后3、5、9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状态,减轻和缩短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病情和病程,提高其生存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杨丰;陈向梅;何喜春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1例法洛四联征术后残余肺动脉分支狭窄支架安置术的护理

    许多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外科开胸术后往往伴有一些肺血管残余梗阻病变,对这部分病例行外科再次开胸手术的风险很大,即使开胸手术,有些病变也不一定能够得到有效治疗.内外科镶嵌治疗复杂先心病已是目前国外先进的技术,内科球囊扩张术对肺动脉分支狭窄效果欠佳,由此支架安置术应运而生[1~4].我院心内科于2005年8月9-13日成功为1例法洛四联征(TOF)术后残余肺动脉分支狭窄的患儿施行了肺动脉分支内支架安置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蓁;沈海英;金黎洁;唐晓静;邵丽英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无痛胃肠镜检查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无痛胃肠镜检查因其具有无痛苦、安全性较高、操作不复杂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1].我院自2004年以来,在将无痛胃肠镜检查术应用于临床的同时,针对胃肠镜诊疗过程中患者较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加强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小丽;宁云凤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3种肠道准备方法清洁效果的对比研究

    结肠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不足将会导致粪便遮蔽病变,污染镜面,影响内镜进镜和观察,是内镜检查漏诊和失败的常见原因.由于不同患者肠道排空能力存在差异,其胃肠排空时间、单位时间的结肠排空率等参数差异很大.虽然常用的肠道准备方法很多,但是否适合每位患者,并能保证肠道准备的效果良好,常难以确定.因此,探讨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的优劣,对于结肠镜检查前准备是十分必要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军勋;刘玉华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举宫器在女性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女性患者在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时,因子宫与直肠紧密相邻,在术者分离直肠时不仅手术野无法暴露,也容易造成子宫的损伤.以往的常规方法是在子宫两角缝线吊于腹壁[1],但缝针容易引起子宫出血,而且子宫角的缝线太松影响手术操作,太紧则容易撕伤子宫角.2003年7月-2005年7月,我们在11例女性直肠癌手术中利用妇科腹腔镜手术所用的举宫器调整子宫位置,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相丽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溶栓抗凝治疗的护理11例

    溶栓抗凝是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主要手段,临床验证其安全有效,正日渐普及和规范.通过对我科2003年7月-2005年2月收治的11例PTE患者进行溶栓抗凝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辅以护理配合,总结护理注意事项,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柳芳;李芳;梁真;吴少珠;谭瑞珠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体位改变在腹腔镜术后牵涉痛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应用和发展,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但由于术中残余CO2气体及其产生的酸性物质可对膈肌神经产生刺激,进而反射性地引起肩背部、肋间等部位的疼痛-牵涉痛,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使患者以及家属对腹腔镜手术有了新的看法.为了更快地使发生牵涉痛的患者减轻痛苦,我院一直鼓励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体位改变,这一方法有效的缩短了牵涉痛的持续时间,缓解了疼痛的程度,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瑾;郑凡;张水治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自2001年Strauer首次将干细胞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以来,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1].尽管临床应用已经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2],但目前有关干细胞移植护理配合的文章鲜有报道[3].我科于2004年10月-2005年11月共开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手术12例,经过精心的手术配合及护理,干细胞移植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淑梅;杨秀兰;曹宏霞;赵爱荣;王秀梅;王海荣;吕烨辉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结肠镜下老年人灌肠法改进后的效果观察

    灌肠是结肠镜检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传统灌肠法经常达不到老年患者清洁肠道的目的,反而会诱发某些疾病.有报道口服清肠液代替灌肠,即结肠镜检前1 d番泻叶9 g泡茶,200ml/杯,饮用5杯,检前1 h口服2000ml含KCl 1.5g、NaCl 12.28 g、NaHCO3 5.88 g的电解质溶液,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但短时间饮进大量电解质液易致腹胀、恶心呕吐,部分电解质吸收影响机体内环境有潜在危险[2].为此,2003年10月-2005年10月,本研究通过改进后的老年人灌肠方法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德美;梁俊玲;李秀真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负压引流瓶的制作与应用

    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根治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传统乳腺癌根治术的手术切除范围广,创面大,在组织修复过程中渗出较多.若引流不畅,将出现皮下积血积液,使皮瓣漂浮出现坏死.皮下置管引流是防治皮下积液的传统方法[1].我院自2001年在进行乳腺癌手术后使用一种本科室设计并且制作的负压引流瓶,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莉;杨凤逸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颈椎后路手术体位安置的护理

    颈椎后路手术是近年来脊柱领域开展的一项难度较大的手术.因其位置临近较高级神经中枢,血管、神经分布丰富,术区狭窄,故手术危险性大,容易出现脑脊液漏、神经根和椎动脉损伤.术中良好的手术体位可保持脊柱功能位置,以确保患者手术中的安全,同时能为术者提供佳的术野显露,为手术成功创造良好的条件,现报道如下.

    作者:左振芳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影响的探讨

    目的探讨通过对早产儿采取早期干预的手段,促进早产儿尽可能地发挥其潜在能力,使早产儿的智力发育达到正常新生儿的发育水平.方法收集早产儿30例为干预组,正常儿30例为对照组,并排除影响婴幼儿智能发育的有关生物及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在早产儿0~2岁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视、听、触觉及前庭功能训练等教育活动,促使早产儿身体和智能发育.结果早期干预组经过2年的训练,从第2年就可以看出早产儿身体及智能发育明显提高.结论早期干预是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的有效方法.

    作者:包彩玲;高明艳;王丽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APACHE Ⅱ评分系统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利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系统指导临床科学分配护理人力资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338例患者随机收入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是根据主观判断患者的病情来分配护理人力资源;实验组每日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并指导临床科学分配护理人力资源;比较2组在护理质量、并发症的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患者的满意度、入住ICU平均时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护理质量、并发症的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患者的满意度、入住ICU平均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APACHEⅡ评分进行护理人力资源分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玉敏;张连荣;冯吉焕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情感支持疗法对康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受困情绪的矫治效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期开始对自己的现实情况及周围环境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开始考虑较多的实际问题,受困情绪活跃,情绪波动较大,心理状态失去平衡,这不利于患者的康复,需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因此,为了改善该期精神病患者的受困情绪,调整他们的心理状态,使他们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回归社会和家庭,笔者于2005年7-10月对30例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有焦虑抑郁情绪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了情感支持干预措施,收到了较为满意的康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巧玲;李遵清;胡春凤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卧位及卧床时间的研究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的卧位类型,及卧床时间对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1年5月-2002年5月收集的60例PCI术后患者设为对照组(A组),2002年8月-2003年8月的80例同类患者设为实验组(B组).A组术后采用常规医嘱进行护理,穿刺点用弹性绷带包扎并且用1 kg砂袋压迫8 h,保持术侧肢体制动,平卧24 h后下床活动;B组术后床抬高30°,穿刺点用弹性绷带包扎,术侧肢体伸直,可水平移动,对无血管并发症者可根据患者需要取术侧卧位、仰卧位或半卧位交替,12 h后下床活动.比较2组患者的舒适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B组的舒适程度显著优于A组.结论B组的护理方法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心理压力.

    作者:郑福芹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镇痛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以及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观察自控镇痛110例及非自控镇痛67例选择性剖宫产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6 h及24 h镇痛有效率分别为98%和9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自控镇痛患者术后开奶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5);患者产后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黄飘;曹玉兰;颜香清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1例肾穿刺活检术后大出血的护理

    活检是一种创伤性检查,其主要并发症为创伤出血,包括血尿和肾周围血肿.严重的大出血常导致血块形成,阻塞输尿管,甚至在膀胱内形成血凝块,如处理不当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或使原有的肾损害加重,而严密细致的护理在肾穿刺术后早期及时发现大出血以及以后的药物治疗、手术干预过程中极为关键[1].我科2005年3月收治1例在肾穿刺术后并发大出血患者,经垂体后叶素治疗无效后,行右侧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谈红梅;真启云;吴娟;王艳;孔维信;项呈喜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术侧下肢肿胀的预防与护理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采用自体血管建立升主动脉和冠状动脉之间的血流旁路,使冠状动脉梗阻远端重新得到血液供应[1].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开展了5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由于大隐静脉切断结扎,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加上血液黏稠度的改变,静脉血流速度的减慢,易致静脉血栓形成,引起术侧下肢肿胀.本研究通过指导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结合下肢加压包扎、抬高、抗凝治疗、健康教育指导等护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志勤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妇科检查床的改制及临床应用

    妇科检查床一般为190 cm×66 cm,临床中除用于妇科检查外,还可用于诊断性刮宫、巴氏腺囊肿切除等手术的操作,以及手术前的准备.过窄的检查床常使患者上臂难以自然放置于身体的两侧,尤其是在输液时更是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我们对妇科检查床进行了改进,经过4 a的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萍;任岚岚 刊期: 2006年第17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