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次高护生临床护理教学查房实录

张元元;雷家英;刘义兰

关键词:护生临床, 护理教学查房, 实用型护理人才, 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 知识运用, 临床实践, 教学活动, 护理专业, 护理教育, 护理大专, 护理本科, 高等教育, 教研室, 护理学, 高护生, 组织, 转化, 学生, 素质
摘要:随着护理学的发展,我国护理教育已由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向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转化.各大学均开设了护理专业,培养了大批护理大专、护理本科的学生.为了让这些接受高等教育的护生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护理临床实践,提高高护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院护理教研室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护理教学活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门急诊输液护理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目的采用计算机软件管理门、急诊输液及护理工作.方法利用门、急诊收费处已录入患者用药信息的网络资源,设置256种注射药物配伍指南和护理工作量化指标而开发的门、急诊输液护理管理软件.结果实现了门、急诊输液护理管理规范化,病人用药安全化,统计查询自动化,操作程序简单化.结论客观地为管理者提供不同需要的信息,减轻护士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增强了护理管理的科学性.

    作者:余秀颜;许美芳;蔡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例卵巢癌前盆腔扩清术患者的护理

    盆腔脏器切除术是指控制累及盆腔器官癌瘤的一项重要手术步骤,起初死亡率高达50%~70%,目前,5年生存率可达50%.前盆腔脏器切除是指切除膀胱、生殖器官,保留完整的胃肠系统.适用于复发的宫颈或阴道鳞癌,部分复发子宫内膜癌或肉瘤,一般不适合卵巢癌,因为卵巢癌远处转移较常见,采用此种手术效果不佳,但卵巢癌中心型复发病例也可采用盆腔脏器切除术治疗,下面介绍的病例就属于此类病例.

    作者:李蕊;梁颖;尹素珍;李卿;李颖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三级医院对养老机构实施护理业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以下简称复兴医院),是一家以10余个重点学科为支柱,集医、教、研、防、社区卫生服务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又是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家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具有高级职称业务人员150余名.2001年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作者:王永利;赵敏英;程宇兰;王家如;卢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临床护理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的探讨

    如何使护理质量的控制与评价方法更加科学、规范、有效、可操作,我院护理部就此课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朱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甲硝唑、庆大霉素与维生素C用于伤口换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甲硝唑、庆大霉素与维生素C外用对感染性伤口的疗效.方法将170例感染性伤口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99例,采用甲硝唑和庆大霉素溶液冲洗及湿敷,1次/d,连续(4±2)d,脓液几乎干净后再与维生素C溶液交替冲洗湿敷,直至痊愈;对照组71例,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后,以0.03%雷佛奴尔或5%的碘伏湿敷,直至痊愈.结果观察组治愈时间(19±7)d,明显短于对照组(23±7)d,P<0.01.结论应用甲硝唑加庆大霉素与维生素C交替冲洗湿敷感染性伤口痊愈快,疗效显著.

    作者:林关聪;章霞;陈爱;龙炳新;陈少莲;陈华;李宇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孕妇肾绞痛的观察与护理

    肾绞痛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因起病急、疼痛剧烈,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孕期发生肾绞痛临床处理更为棘手.1997年7月~2004年5月,我院诊治孕妇肾绞痛38例,现将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红荣;刘玉;陈少秀;周昌娥;史雪琴;袁桂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食管癌胸腔镜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是近几年刚开展的新术式,它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符合美容要求等优点[1].2003年1月~2004年6月我科行胸腔镜下治疗食管癌30例,配合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良;薛梅;高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护理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研究进展

    为了找出安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安全护理的应对能力,笔者根据国务院令第151号颁布的<条例>,结合目前护理队伍中存在的安全护理问题,现综述如下.

    作者:刘红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四黄乙醇膏预防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静脉留置针,以其操作简便、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既减轻病人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在大手术抢救过程中能随意调节滴速,又可在规定时间达到补液要求,提高抢救成功率,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实际上留置针引起的问题值得思考[1].为此,2001年8月~2004年3月,我科采取穿刺部位血管近心端外敷四黄膏的方法保护血管,延长留管时间,预防静脉炎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乾花;汪顺奎;周红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调查及护理指导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类病程迁延,复发率极高的终身疾病,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痛苦,也给家庭成员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由此可直接影响病人的家庭功能.本文则通过2003年11月~2004年1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8例进行了调查,旨在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林全;武万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永久型心脏起搏器埋藏术中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抢救与护理2例

    永久型心脏起搏器埋藏术目前已成为抢救和治疗危及生命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重要措施.急性心包填塞是起搏器埋藏术诸多并发症中极为少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全身出冷汗、面色苍白、焦虑不安、脉搏细弱、奇脉、颈静脉怒张、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等症状[1].我院2000~2004年共施行埋藏永久型起搏器58例,2例患者在术中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由于抢救及时,患者转危为安,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周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角膜板层刀的消毒与保养

    我院应用Moria双马达式角膜板层刀(M2)进行角膜瓣制作,现将M2的消毒与保养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肖秀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五官科敷料的制作与应用

    在五官科,当鼻腔或外耳道有炎症、溃疡或其他病变时,为了使药物在病变局部保持有效的治疗浓度和时间,常常利用棉球、棉签或小纱条来吸附药液,放置于患处.这种用药方法效果固然很好,但也时常发生意外情况.

    作者:姜树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一次高护生临床护理教学查房实录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我国护理教育已由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向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转化.各大学均开设了护理专业,培养了大批护理大专、护理本科的学生.为了让这些接受高等教育的护生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护理临床实践,提高高护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院护理教研室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护理教学活动.

    作者:张元元;雷家英;刘义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俯卧枕的研制与应用

    黄斑部和后极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眼内注入气体,利用气体的浮力顶压住裂孔,使视网膜复位并固定,并可预防引起术后并发症.

    作者:熊静娟;汤秀容;刘肖霞;袁静梅;张淑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例血友病患儿眼球脱臼复位手术的护理

    2004年3月25日,我院收住了1例眼球脱臼的4岁血友病患儿,经过输注凝血因子Ⅷ,出、凝血时间恢复正常后,进行了眼眶内血肿清除术,顺利复位眼球,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唐湘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345名聘用护士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了解我院聘用护士的需求,以使管理更加人性化,我们在参考文献[1]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调查表,对全院聘用护士进行了对工作认知和对医院工作环境的满意度、个人目标、工作压力及心理问题等方面的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医院实际提出对策,为护理管理提供客观依据及参考.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玉馥;张庆玲;谢刚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以人为本提高护理工作的实效性

    护理工作是医疗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声誉和效益.2年来,我院护理部努力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护理人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大限度地发挥护理人员的智慧和潜能,大大提高了护理管理的实效性.

    作者:许玉华;潘恩木;张霞;胡乃云;刘业玲;李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禁食牌在儿科病房的应用

    我病区是小儿普外及新生儿外科,设有陪人及无陪人病房,禁食患儿多,患儿禁食交接班工作及有效通知家属监督、执行患儿禁食尤其重要,针对临床上因执行禁食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今年使用了禁食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信兰;李瑞琼;伍瑞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前孕妇配偶的应激反应的影响

    剖宫产手术是挽救母儿生命、解决难产的有效措施[1].由于担心母子的健康和安全,考虑到经济问题等,使孕妇配偶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引起身心应激反应.有研究表明,孕妇配偶的心理压力处于中度水平,比一般人更容易出现躯体及心理的症状,是一个亚健康群体[2].新的产科服务模式,医护人员只把孕妇和婴儿作为服务的重点,把丈夫作为妻子的支持者,却忽略了准父亲的权利和需要,使他们不能得到足够的心理支持来缓解这种应激反应,影响了孕妇配偶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家庭的健康.因此,如何增强孕妇配偶的心理适应能力,减轻应激反应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剖宫产术前对孕妇配偶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翠娥;曾帮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