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型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护理1例

张红娣;张小群;范丽凤

关键词:1型糖尿病,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低钠血症, 低血糖, 抢救护理
摘要:2003年5月,我科收治了1例1型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住院期间患者出现严重低钠血症、急性白细胞减少、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严重低血糖及大量糖皮质激素所致的急性精神异常,现将抢救期间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自体表皮移植术治疗白癜风的护理45例

    白癜风是一种后天性色素脱失皮肤病,在人群中约有1%~2%的人患此病[1].目前对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多不理想.我科采用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45例,由于治疗、护理操作得当,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钟柱英;蒙若兰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安置术的护理5例

    采用经静脉法植入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automatic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AICD),是近来治疗持续性室速、室颤,防止恶性心律失常所致猝死的有效手段[1].国外80年代用于临床,90年代引进国内,前期大部分以开胸手术方法植入.我科采用介入法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地为5例恶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AICD,方法简便,损伤小,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效果满意,现将其手术前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韩毛毛;沈群;孙莎莉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对新生儿血气标本不同采集部位的探讨

    血气分析是综合反映呼吸生理功能的重要指标,能准确检测动脉血中氧、二氧化碳分压、酸碱度、实际碳酸氢和剩余碱等[1].在我科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腹泻所致酸碱平衡紊乱、心肺疾患引起的呼衰、心衰等,是临床诊断、抢救、用药的重要依据.本文对300例新生儿不同部位动脉穿刺采血成功率进行比较,旨2001年9月~2002年10月在探讨佳穿刺部位,以便快速获取血气分析结果.

    作者:肖向莉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血液透析中血流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探讨

    为探讨血液透析中血流量的影响因素,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1月~2003年6月208例患者血流量不足200 ml/min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艺真;甘俊丽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长期医嘱执行签名单的设计及应用

    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如何进一步规范医嘱的执行,减少医疗纠纷,强化法律意识是我们护理人员的新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了配套文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以下简称<病历规范>,要求各级卫生部门遵照执行[1].其中第3章第29条规定长期医嘱必须有执行时间和护士签名,随后浙江省护理书写规范要求长期医嘱执行后必须记录医嘱日期、医嘱内容(包括药名、浓度、剂量、用法和时间),执行后记录时间及护士签名,并保存在病历中.医嘱执行签名首次作为规范的形式要求各医院执行,作为法律诉讼证据.从2002年10月起我院开始实行长期医嘱的签名制度,设计制作了长期医嘱执行签名单,并在实践中反复修改,使之进一步规范,现将设计执行过程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金钰梅;俞玲玲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输液器接嘴的设计

    临床输液袋与输液器连接时不但出现漏液、漏气等问题,而且在输液袋2次加药后则已不再密闭了,外界微生物会从针孔进入输液袋,污染药液.我们设计的输液器接嘴是一种用于输液(血)袋与输液器之间的无菌密封连接装置,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临床应用安全方便.

    作者:白粉霞;陈康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美国医院对工作场所暴力的防范

    2001年美国护士学会(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 ANA)一项网上调查发现,在过去的一年里,17%的护士在医院工作场所曾遭受到暴力攻击;超过半数(57%)的护士曾被威吓或辱骂[1].据更早前的报道,美国科罗拉多州护士学会(Colorado Nurses Association, CNA)曾对7个州586名护士的调查发现,超过1/3的护士是工作场所暴力的受害者,其中75%是在职护士[2].这些令人震惊的调查资料表明,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而护士更是主要受害者.因此,为了确保医疗机构工作场所的安全,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OSHA)颁布了有关的安全指引,以提高医护人员对工作场所暴力的认识,并能采取紧急应对措施以自我保护,免遭暴力伤害.

    作者:罗洪;吴小珊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经导管溶栓成功救治肠系膜动脉栓塞症的护理1例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是外科急腹症之一,发病率低,病情发展迅速,多采取手术治疗[1].2002年7月,我院收治1例经导管溶栓抢救成功的患者,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玮;杨其霞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应用三腔二囊管的改良方法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是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此方法会造成众多不良反应,已有诸多报道[1].为了减少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耐受性及止血效果,现将其改良方法加以总结如下.

    作者:沈晓如;王华芬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小儿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的手术配合23例

    小儿巨结肠根治术系在CO2气腹下将带摄像机的腹腔镜插入腹腔,外与监视器相连,手术在监视器下进行[1].自2000年9月起我院成功进行了171例小儿普外手术,其中Soave′s巨结肠根治术2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戈燕;李木娟;袁惠莉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中心摆药室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在中心摆药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药品合理使用方面的问题,为确保住院患者安全有效用药,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以改进和完善中心摆药室的工作,使其成为一种更加科学的供药方式[1].

    作者:周蝉英;谭生建;张爱民;李进利;姜韧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术前禁食与术后低血糖反应相关因素的探讨

    目的为探讨术前禁食方法与术后低血糖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100例病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病人术前4 h禁食;观察组50例病人术前2 h仍可进食流质,血糖资料为术前空腹血糖和介入治疗后微量血糖,Whipple三联征为低血糖初步诊断依据.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病人的并发症明显减少,2组不同年龄段PTCA术后发生低血糖有明显差异.2组无1例因反流而导致误吸.结论对于择期PTCA的病人,术前2 h仍可进流质饮食,对于不能进食或手术时间较长的可用静脉补液的方法来补充能量,以减少低血糖反应.

    作者:陈凌;卢海涛;王凯;林丽霞;程云清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全鼻再造围手术期的护理29例

    鼻受到严重外伤而致大部或全部缺损时,应考虑作全鼻再造术.1998年以来,我院整形外科应用额部扩张后岛状皮瓣,对29例病人实施全鼻再造术,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均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小红;侴海燕;朱静华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应用与护理103例

    中心静脉置管已成为建立短、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一种有效途径[1,2].2001年3月~2003年3月我院使用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103例,对透析期间的治疗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钟雪飞;赵微;姜皓;霍新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有关护士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职称护士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采用问卷法随机调查198位护士.结果护士对护理质量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因职称、护龄的不同而不同,与学历无关.结论护士护理质量管理知识掌握程度受职称、护龄的影响,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TQC的教育:(1)重视低层次护士的培养;(2)强化高年资护士管理意识;(3)丰富继续教育形式,加强各级人员培训.

    作者:谢文;张振路;徐朝艳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ABC时间管理分类法在护士长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一年来,我们采用ABC时间管理分类法,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郑建萍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婴幼儿肺炎治疗前后小气道功能变化及检测前准备

    我院用潮气流速容量环(TBFV)取代MEFV曲线,对61例婴幼儿肺炎进行治疗前后TBFV环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温惠虹;江文辉;邓力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中期妊娠并子宫脱垂Ⅱ度的护理1例

    1 病例简介患者,25岁.因停经7个月,阴道脱出物15 d并加重1 d,于2002年8月29日入院.查体:体温37 ℃,脉搏80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30/80 mmHg.宫高25 cm,腹围74 cm,胎心140次/min,律规整,无宫缩,肛诊宫口未开,胎膜未破,阴道口外见7 cm×8 cm×8 cm肿块,为宫颈,局部水肿明显,不能回纳.血常规示白细胞9.2×109/L.即给予预防感染,消除水肿,保胎等治疗措施,绝对卧床休息,持续导尿,每4 h放尿1次.经抗感染,促进水肿吸收治疗2 d后行宫颈还纳术,术后继续以前治疗,住院7 d,于9月5日痊愈出院.

    作者:韩柏贞;陶桂霞;韩柏秀;李志燕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恶性心包积液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腔内化疗的护理30例

    晚期恶性肿瘤出现心包和心脏转移率达1%~21%[1],病人出现胸痛、气短、咳嗽、肺充血、肝肿大等症状,特别是血性渗出者,易出现心包填塞,往往危及患者的生命.1998年2月~2003年1月,我们对30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行心包内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及心包腔内化疗,疗效好,安全性高[2],现将有关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赵立平;宋贵欣;徐卉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的护理

    精神发育迟滞是由于各种原因使正在发育中的大脑受损伤所致的精神发育受阻或不完善,临床以智力发育落后于正常水平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对我院42例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病人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王伟珍 刊期: 2003年第23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