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淼;张会杰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瑞芬太尼治疗全身麻醉(全麻)苏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全麻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各40例,其中低、中、高剂量组在躁动发生时分别静注0.25、0.50、0.75μg/( k· min)瑞芬太尼,监测3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参数,并采用Ramsay镇静度评分法评估3组患者用药后1、5、10、30及60 min时的躁动评分。结果用药后5、10、30 min各组Ramsay评分高于其他时期,同时高剂量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低、中剂量组( 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全麻后苏醒期的防躁动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患者躁动程度、提高苏醒期镇静效果,0.75μg/( kg· min)剂量静注效果为显著。
作者:王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12-2014年临床应用的口服降糖药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日均费用( DDC)等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结果2012-2014年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年销售金额持续增加,销售金额前三位的是阿卡波糖片、瑞格列奈片和格列齐特缓释片;DDDs高的四种药物为阿卡波糖片、格列美脲片、盐酸二甲双胍片和格列齐特缓释片;DDC较高的为磷酸西格列汀片、维格列汀片和沙格列汀片,较低的有格列齐特片、格列本脲片和格列喹酮片。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使用基本合理,符合指南推荐。
作者:俞颖;张会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再次鼻中隔矫正术的效果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鼻中隔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鼻内镜下再次鼻中隔矫正术的手术技巧和疗效。结果鼻内镜下采用两种手术切口对鼻中隔矫正失败的23例患者进行再次鼻中隔矫正术:对10例高位偏曲和4例前段偏曲的患者采用鼻中隔前端“U”形切口;对4例低位和5例后段偏曲患者,在偏曲部位的前方作纵向切口。23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矫正,鼻中隔偏曲引起的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再次鼻中隔矫正术野清晰、操作方便,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俊国;钱晓云;高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3月到2015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100例同期年龄相匹配的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于发病24 h内检测B型钠尿肽前体浓度并分为前循环脑梗死组和后循环脑梗死组进行比较。按梗死面积分为大面积组(>10cm2)、中度面积组(4~10cm2)、小面积组(<4cm2)共3个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高于同龄段对照组( P<0.05)。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组和后循环脑梗死组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梗死面积与血浆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可能会对急性脑梗死的诊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周蒙蒙;牟方波;肖萌;张立霞;郭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血吸虫性肝纤维化进展肝癌的相关因素,提供血吸虫性进展肝癌更好的防治策略。方法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306例根据病理学检测确诊为进展肝癌34例,通过翻阅病历、临床观察、既往病史调查等推测患者感染次数,并采集患者生活方式、职业等,分析血吸虫性肝纤维化进展为肝癌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结果显示长期接触疫水及感染次数多于5次的患者其癌变率明显高于非长期接触疫水、感染次数低于5次者,并且肝炎病毒感染、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显著提升纤维化患者的癌变率( P<0.05);随着患者纤维化程度、肝细胞损伤加剧,癌变率逐渐升高( P<0.05)。结论血吸虫性肝纤维化进展肝癌与患者的生活习惯及纤维化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在治疗过程中应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以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强化病情监测及对症治疗为主。
作者:江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优选定痛宁颗粒中川芎与细辛挥发油的提取和包合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提取量为指标,优选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以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优选β-环糊精(β-CD)的包合工艺。结果挥发油提取佳工艺为:加8倍量水,浸泡1 h,提取6 h;包合佳工艺为:挥发油∶采用饱和水溶液法,β-CD为1∶8,在50℃包合1.5 h,包合温度为。结论优选的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张雷;尹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蛇竭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模型血清一氧化氮( NO)、血浆内皮素( ET)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颈椎插线法建立大鼠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将50只正常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颈复康颗粒对照组、蛇竭颗粒高剂量组和蛇竭颗粒低剂量组,测定各组NO、ET的含量。结果治疗28 d后,蛇竭颗粒高、低剂量组及颈复康对照组血清NO含量显著升高,血浆内皮素含量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意义( P<0.05)。治疗后蛇竭颗粒高、低剂量组及颈复康对照组血清NO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蛇竭颗粒高、低剂量组及颈复康对照组的血浆ET含量治疗后明显低于模型组( P<0.01),蛇竭颗粒高剂量组血浆ET含量的明显高于颈复康对照组( P<0.05)。结论蛇竭颗粒可影响内皮细胞活性因子NO、ET水平及含量的变化,对颈椎病有积极治疗作用。
作者:李劲松;周兴明;谭宗和;陈龙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采用Magfit磁性附着体固位的单颌或全口覆盖义齿的远期修复效果。方法对19位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其中上颌9件,下颌14件,使用Magfit EX400/600磁性附着体51枚。在修复后3个月、1年、3年、5年进行复查,调查患者使用义齿的满意度和检查基牙健康状况。结果患者对义齿的美观性、舒适性、稳定性、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及对义齿总体满意度等6项评价满意率均为100%,松动基牙均变稳固。结论 Magfit磁性附着体能使覆盖义齿获得良好的固位,有利于基牙的稳固,患者评价满意度高,具有良好的远期修复效果。
作者:丁存善;王荃;卢嘉静;宋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十味柴黄合剂治疗女性肝郁血热型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140例女性肝郁血热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十味柴黄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多西环素片联合外用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治疗4周及8周的有效率分别为41.4%及85.8%;对照组分别为34.3%及80.0%,治疗组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十味柴黄合剂有效率与外用阿达帕林凝胶联合口服多西环素效果相当,不良反应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代能捷;肖柳;杨全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正常腰椎表观弥散系数( ADC)值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120例正常志愿者按年龄分为5个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大于60岁。所有志愿者进行腰椎MR弥散成像,测量腰1-腰3椎体的ADC值,并计算每个志愿者腰椎的平均ADC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腰椎ADC值与年龄的相关性;5组之间ADC值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ANOVA)及LSD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同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之间腰椎弥散值的差异。结果男、女性的腰椎ADC值与年龄均呈负相关(男性:r=-0.48,P=0.000;女性:r=-0.405,P=0.002);不同年龄段的腰椎ADC值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别( F=11.609,P=0.000);女性腰椎的ADC值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94,P=0.024)。结论腰椎ADC值受年龄影响,年龄越大ADC值越低;ADC值受性别影响,女性高于男性。
作者:孙海燕;张华伍;刘利琼;向辉华;李丽亚;杨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西替利嗪滴剂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小儿哮喘患儿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西替利嗪滴剂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1.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哮喘,明显减轻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于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延龄草总皂苷( Total saponins of Trillium,TST)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诱导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延龄草总皂苷50、100、200 mg/kg组( TST50,TST100,TST200),后四组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STZ 40 mg/kg复制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糖尿病组给予同体积纯净水,其余三组分别给予延龄草总皂苷50、100、200 mg/kg/d连续灌胃给药10周,实验结束处死大鼠,取心脏称重计算心脏重量指数(心重/体重);TUNEL 法计算心肌细胞凋亡指数;HE染色观察心肌结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 interleukin-1β,IL-1β)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的表达。结果100和200 mg/kg TST均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P <0.01)和IL-1β( P<0.05)的水平,而50 mg/kg TST作用不明显;不同剂量的TST均可降低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Bax的表达,抑制Caspase-3的活性,而100和200 mg/kg TST可增强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水平( P<0.05)。结论延龄草总皂苷可减轻糖尿病大鼠体内炎症反应,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保护糖尿病心肌损伤,有一定的抗炎、抗凋亡作用。
作者:王凤杰;陈显兵;张顺;刘锦红;刘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编制在职护理人员情境实践能力需求问卷并检测其信效度。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开放式问卷调查,反复修改后形成初始问卷,经预测与相关专家审核后修改了部分条目,形成正式问卷并检测其信效度。问卷包括15个条目,分为分析判断、决策计划、执行实施、监控评价4个维度。测试对象为900名在职护理人员,收回有效问卷856例。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4个因子模型共解释81.52%总变异。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AGFI=0.84,GFI=0.89,NFI=0.97,RMSEA=0.095,IFI=0.98,能较好的验证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问卷各因子之间的相关为0.394~0.546,各因子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为0.693~0.894。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折半系数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929、0.829、0.794。结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测量在职护理人员情境实践能力需求的初步工具。
作者:赵俊;鞠丹;黄玲;武清芳;谭莉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认为,肿瘤的治疗应以扶正与祛邪并用,辨证与辨病共举,软坚与活血同施等原则入手,整体治疗,慢病守方,据症施药,病证相结合,效方达药相结合,达到满意疗效。
作者:范为民;李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探讨品管圈( QCC)活动在门诊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490例为研究对象,成立以“门诊患者健康教育改进”为活动主题的QCC,采用计划、实施、检查及处理的循环方法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制定目标、形成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门诊患者QCC开展前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及就诊满意度。结果 QCC开展前239例门诊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33.47%,就诊满意度为76.15%,QCC开展后251例门诊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89.64%,就诊满意度为96.41%,QCC开展后门诊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就诊满意度明显高于开展前( P<0.05)。结论 QCC活动可有效提高门诊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并改善患者就诊满意度,QCC对医院门诊患者健康教育的质量改进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夏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某院肿瘤科住院患者癌痛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收集某医院肿瘤科2014年上半年出院患者共计665份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病源分布、镇痛药物用药频度( DDDs),对临床镇痛药物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该院晚期癌痛镇痛治疗遵循“三阶梯用药”原则,总数665份病历中有266份使用了镇痛药物(40.0%);使用频次多的是硫酸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结论该院肿瘤科住院患者癌痛镇痛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执行标准滴定法确定起始剂量的病例数不足、三阶梯镇痛选药起点高等问题。
作者:王玉玲;陈太权;胡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桡动脉再次穿刺置管的应用。方法需再次桡动脉穿刺置管的患者22例,短轴平面外超声引导,观察桡动脉损伤状况,记录穿刺置管成功率。结果超声下桡动脉损伤的类型包括血管痉挛、管腔闭塞、血肿形成等;21例患者再次同侧穿刺成功,成功率95%;有一例需更换至对侧穿刺。全组患者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用于桡动脉再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必要的补救措施。
作者:董敏;吴文春;曹雅军;邓孝桢;吕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 DWIBS)在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9例结直肠癌术后并经病理证实的患者,均行常规MRI及DWIBS检查,其中有5例行MR增强检查。回避囊变坏死区,测量复发灶与邻近正常肠管在常规MRI及DWIBS中的表观弥散系数( ADC)值,信号强度( SI)及背景噪声标准差(SD),分别计算在T1WI、T2-STIR、DWIBS中复发灶的对比噪声比(CNR)。判断常规MRI及DWIBS联合序列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灶中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DWIBS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灶诊断的敏感性为100%,准确性为95.9%;复发组信号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C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DWIBS联合序列与常规MRI序列对复发组的诊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DWIBS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灶的监测灵敏度较高,增加DWIBS可提高诊断术后复发灶的敏感率及正确率。
作者:郑云;孙西河;徐芹艳;王颖;葛艳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不同贮存方法对苯磺顺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n=30):低温组(A组)、常温组(B组)、常低温交替组(C组)。苯磺顺阿曲库铵置于低温冰箱2~4℃贮存30d(A组)、常温(22~25℃)存放30d(B组)或每天12h常低温交替存放30d(C组)。采用TOF-Watch SX肌松监测仪,采用单次超强电刺激观察拇内收肌的肌松程度。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苯磺顺阿曲库铵0.2 mg/kg,当肌颤搐达到大抑制时行气管插管。记录苯磺顺阿曲库铵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和75%恢复时间并评价气管插管条件。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苯磺顺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延长,临床作用时间、75%恢复时间和恢复指数缩短( P<0.05)。 A组气管插管条件优良,B组、C组气管插管条件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室温贮存及常低温交替贮存30 d均可降低苯磺顺阿曲库铵肌松效应。
作者:魏端高;杨柳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对耳鼻喉手术患者镇痛程度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102例扁桃体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各51例,地佐辛组在完成手术前给予地佐辛镇痛,舒芬太尼组给予舒芬太尼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心率、血气指标、镇痛程度。结果地佐辛组心率、PaO2、PaCo2、术后呕吐次数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 P<0.05);两组术后麻醉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对耳鼻喉内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程度相当,但地佐辛副作用小,对术后患者的呼吸功能影响明显小于舒芬太尼。
作者:何之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