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德国ICU病房的护理管理及启迪

黄惠根

关键词:ICU, 护理, 管理
摘要:000年3月,本人赴德国研修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其中,在Dr-Horst-Schmidt医院监护室病房进行6个月的临床研修,使我对ICU病房的护理管理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术.德国高科技的医疗护理水平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护士优良的工作作风和一流的服务态度,实在令人叹服,给人启示.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高眼压症的特殊护理

    急性高眼压症多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及某些继发性青光眼所致.患者有剧烈的眼胀痛、头痛、恶心、呕吐,伴有明显的视力下降,因此患者痛苦难忍[1].对62例急性高眼压症患者的进行特殊护理,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丽;刘琼;江海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吸氧湿化瓶芯单孔与改进多孔的效果及制作方法

    前医院常用塑料湿化瓶、管芯.由于塑料瓶便于保管、轻便、易清洁,但其传导性较强,若病房中多个病人同时吸氧,容易出现一种高亢清晰的气过水声响.夜间声响尤甚,影响病人睡眠,与当前提倡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极不相容.我们通过2种方法验证,对湿化管芯(图1)进行了加工改造.如图2、图3所示,经过临床应用图3达到既方便护士操作,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又降低吸氧噪声,维护病区安静的目的.其制作方法、效果如下.

    作者:吴燕妮;曾羽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护理差错原因分析与对策

    根据医疗行政部门及司法机关对医疗差错的明确界定,护理差错就是诊疗护理工作中,因为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中的过失,给病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延长了治疗时间,但尚未造成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者称严重差错.因过失但未给病人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无任何不良后果者称一般差错.现将我院2000年护理差错发生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孙玲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气囊尿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院胸外科1999年7月~2001年6月,对50例气胸的病人采用气囊尿管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的方法,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6岁.其中自发性气胸30例,外伤性气胸20例.胸片提示一侧肺压缩50%~100%,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作者:张用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外科病人术后血糖、尿糖的监测及护理

    为进一步研究外科手术对病人血糖、尿糖的影响及为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我们对128例外科病人进行血糖、尿糖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晓明;刘晶;李文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颈内静脉置管阻塞的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为了防止留置导管发生阻塞,延长置管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及不必要的开支,我们在临床上就导管发生堵塞的原因进行了跟踪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李克;江萍;宋小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护生临床操作遭拒时的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999年9月~2000年4月在我科实习的52名护生.1.2 方法.在每轮实习结束时以自制问卷形式调查,内容为6个具体的心理反应选项,并让护生具体谈一下如何应对.发放问卷52份,收回52份,回收率100%.

    作者:陈珏;金静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导尿及留置尿管的护理

    尿是基础护理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近年来,广大护理同仁通过临床实践对导尿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改进,在尿管的改良、导尿方法的选择、导尿及留置尿管应重视的问题等方面作了认真深入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谢桂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翻身仪防治体位性水肿的制作与应用

    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巨大儿增多导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增多.此类病人必须保持安静,特别是头部绝对安静.HIE病人大部分体重较重,循环不良,皮肤比较细嫩,长期受压易产生体位性水肿,我们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特制了既能保持病人安静,又能按时翻身,防治体位性水肿的翻身仪.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玉春;孔丽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自1981年McCormick等人首次报道了针刺伤对卫生人员的危害以来[1],国外学者对此展开了较多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但证实了污染的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是导致卫生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的职业因素[2],并且在预防针刺伤的发生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我国,直至今日,针刺伤这种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职业伤害却没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在这领域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我国是肝炎的高流行区,近年来艾滋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倍增的趋势,医院又是这些疾病的聚集地,这些都使护士获得性职业感染的危险大大增加,加强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防护也就更为迫切.为此,本文就国外对护士针刺伤的有关研究作一简单的综述,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作者:谢红珍;聂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前的健康教育方法

    随着高气压医学的发展,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范围越来越广,据调查,多数首次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及家属缺乏治疗的配合知识,有的怀疑高压氧的治疗作用,甚至担心高气压会对机体产生损害而不能顺利接受治疗.有报道称健康教育对因知识缺乏引起的焦虑和担心可起到明显的辅助心理治疗作用[1],在非紧急抢救情况下,我们对首次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及其家属,于治疗前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淑新;张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初期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分析及护理

    血液透析(HD)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但HD仅是一种替代疗法,HD患者在治疗中,常会出现种种心理障碍,但常被疏忽,尤其初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变异性偏高.通过对本血透中心37例初期HD患者及46例对照组HD患者的问卷调查,了解其抑郁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正确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笔者于2000年9月~2001年9月对37例初期HD患者及对照组46例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平;张晓良;杨金芳;周秋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形势下护理部干事素质初探

    作为护理部干事,其工作承上启下,协调参与,接触更多方方面面的人和事.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护理部干事在新形势下应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发挥其参谋性、主动性、科学性、全面性而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就护理部干事的能力结构进行探讨.

    作者:温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肝移植动物实验的手术配合

    为了探索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的手术方法和血管吻合技巧,我院2001年5~6月共做了肝移植动物实验7次,现将动物实验的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丁燕;吴建斌;黄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药物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护理1例

    我院于2001年1月8日收住1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住院期间因使用抗生素,突然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因抢救及时,患者转危为安.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何雅英;边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重组α-2b干扰素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观察及对策

    我科于1996~1999年对收治的儿童慢性乙型肝炎采用基因重组α-2b干扰素治疗,现将药物不良反应与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黄小霞;张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的并发症及处理

    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是重症肝炎、肝衰竭的重要治疗措施.其主要作用是降低血中肝红素,消除体内毒物,使病变的肝脏再生,为肝移植赢得时间[1].本文总结了2000年9月~2001年4月我科53例ALSS治疗中的并发症及处理,报道如下.

    作者:袁春兰;罗玲;吕和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住院老年病人口服用药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越来越高,人老病多,用药亦多.国外的一项调查发现,65岁以上老年病人的处方数为15~35岁年龄组的10倍以上[1].本文对驻京2家部队三级甲等医院100名住院老年病人及病人所在科室的5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旨在了解住院老年病人在口服用药中常见的问题,以便提出护理对策,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使药疗监护得以有效保障.

    作者:王丽芹;肖顺贞;贺小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2种管路系统的影响

    持续可活动腹膜透析(CAPD)在我院开展已6年,一直以来,我们都致力于对腹透(PD)病人及家属采取规范化培训,包括理论指导,操作示教,反示考核,居家跟踪随访及动态管理等,及时解决长期CAPD病人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取得较满意的透析效果.现报告如下.参考文献:[1] 涂文婷. 家庭CAPD病人随访调查及护理管理[J].现代护理,2001,7(7):35.

    作者:涂文婷;胡蔚青;傅伟霞;邵蓉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早期重症胰腺炎手术后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的观察与护理

    重症胰腺炎(SAP)是一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和治疗棘手的外科急症,因其发病机理未能完全阐明,治疗对策仍有许多争议[1].我科对于早期SAP患者只要经腹腔穿刺出血性腹水或啤酒样混浊液就及时手术,在手术中尽可能不干扰胰腺,保持胰腺被膜的完整性,与此同时,加强对术后的腹腔灌洗,取得良好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敏;李建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