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红;蒋晓鸣
目的 探讨IL-1受体拮抗剂(IL-1Ra)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71例活动期IBD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克罗恩病(CD)34例、溃疡性结肠炎(UC)37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49例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受检者血清IL-1Ra水平,分析血清IL-1Ra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结果 UC组、CD组、对照组血清IL-1Ra水平分别为(5.16±0.83)、(4.13±0.64)、(1.86±0.1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UC组、CD组血清IL-1R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UC组、CD组不同疾病活动度患者的血清IL-1R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IBD患者血清IL-1Ra水平明显升高,且与UC、CD活动性有关.
作者:冯玉良;何巧娜;周锋;朱琴;王卫峰;郑培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无先兆型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O)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紊乱疾病,属于偏头痛常见的一种亚型,占其70%.在新版国际头痛疾病分类标准(ICHD-Ⅲ)[1]中,除了头痛发作外,其主要特点为单侧性、搏动性及影响日常活动,伴随畏光、畏声、恶心、呕吐等.目前认为MO为多基因遗传病,主要与遗传、物理和化学因素及激素的变化有关[2].笔者对一个MO家系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临床表现分析该病的遗传学特征,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周倩倩;陶英贤;王菊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双J管在初期开展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接受腹腔镜手术(术前常规行膀胱镜下双侧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29例(观察组)与开腹手术30例(对照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腔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尿潴留发生率、尿路感染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发生输尿管损伤.两组患者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尿潴留发生率以及术后3、7d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2个月尿路感染发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出院前复查尿培养均为阴性.结论 在初期开展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手术时,术前预留双J管可以提高对输尿管的辨识,有效避免术中输尿管的损伤,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但要警惕留置双J管引起的术后持续尿路感染.
作者:陈琼;杨子英;阮梦婷;颜林志;胡越;赵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标准立体空间坐标系膜迷路模型的建立,并对壶腹嵴空间方向进行测量.方法 分割33例双侧内耳、眼球模型生成统计形状模型并导出平均模型作为标准模型,根据半规管总脚分叉点和眼球下缘为水平面建立标准立体空间坐标系;将骨迷路和标准模型进行校准,膜迷路包括壶腹帽模型随之进行三维空间变换确立膜迷路空间方向,并测量壶腹嵴空间方向.结果 校准后的膜迷路有利于观察壶腹嵴空间方向.外半规管壶腹嵴和矢状面夹角为3.8°,后半规管壶腹嵴和矢状面的夹角为42.8°.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标准立体空间坐标系膜迷路模型,并测量了壶腹嵴空间方向,可用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研究.
作者:吴曙智;李熹;郑炎焱;陈晓素;林萍;杨晓国;杨晓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血糖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90例重症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入院48h内血糖指标(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度)等基本资料,分析血糖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以28d死亡作为判断预后的标准,存活74例,死亡16例.存活、死亡患者血糖分别为(8.63±1.53)、(9.54±2.95)mmol/L,血糖变异度分别为17%和31%.随着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度的升高,病死率也升高(均P<0.05).结论 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度升高与重症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死亡相关,应避免血糖波动过大从而改善预后.
作者:俞银燕;胡达聪;华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锁骨上淋巴结(SCLN)转移对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N3-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45例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N3-ⅢB期NSCLC患者,根据有无SCLN转移分为两组,即SCLN+ 117例,SCLN-128例.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总生存(OS)时间为19(10,31)个月,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10(7,16)个月.SCLN+与SCLN-组患者OS、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为SCLN+患者进行比较,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分析,SCLN+不是影响OS、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原发肿瘤部位、放化疗方式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年龄、原发肿瘤部位、放化疗方式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SCLN+与SCLN-患者远处转移(DM)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SCLN-比较,SCLN+对N3-ⅢB期NSCLC患者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效果影响不大.
作者:胡静;郑璐;张欢乐;丁祺;陆妙珍;徐国栋;李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开颅囊肿剥离术与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颞部蛛网膜囊肿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颞部蛛网膜囊肿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囊肿-腹腔分流术(A组)14例,开颅囊肿剥离术(B组)16例.术后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患儿囊肿体积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A组中有3例患儿术后再次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其中2例予分流管拔出改行开颅囊肿剥离术,1例予分流管调整,术后症状均逐渐好转.术前A、B组囊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时B组囊肿体积缩小>50%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24),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低于A组(P=0.031).术后A、B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5.7%和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6).结论 2种术式均能改善术前症状,其中开颅囊肿剥离术在囊肿体积缩小、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囊肿-腹腔分流术.
作者:杨星;梁君;周小嫚;张恒;韦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TJ)蛋白在肠道黏膜屏障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受损会导致细胞间的通透性增加,肠腔内的细菌、毒素等物质可穿透肠黏膜而进入其他组织、器官或循环系统,发生细菌或毒素移位,导致疾病.目前,肠上皮细胞TJ蛋白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对于TJ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及其调节机制的探讨也更加深入.本文主要阐述肠上皮细胞TJ蛋白的组成、功能、信号调节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王希;廖吕钊;江荣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与肾动脉全阻断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肾部分切除术的56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检查结果选择是否完全阻断肾动脉,其中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25例(A组),肾动脉全阻断31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肾小球滤过率(eGFR)变化率、手术切缘阳性情况、Clavien分级等,术后3个月复查CT观察肿瘤有无复发及肾积水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由同一组医师操作,均无手术切缘阳性;A组术中无一例中转为全阻断下手术.A、B组ClavienⅡ级各有1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1d、1周和1个月时eGFR变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均高于A组(均P<0.01).B组患者术后1d肾动脉阻断时间与eGFR呈负相关(r=-0.65,P<0.01),A组患者术后1d肾动脉阻断时间与eGFR未见相关(P>0.05).术后3个月复查CT,两组患者均无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无肾积水及肾萎缩等.结论 与肾动脉全阻断比较,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相对安全,保护正常肾单位功能的效果更优.
作者:徐刚;阎家骏;潘寿华;朱智荣;李俊龙;周毅;章小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甲状旁腺癌(parathyroid carcinoma,PC)在临床上相当少见,有文献报道该病占所有恶性肿瘤的0.005%[1],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1%[2-3];极易漏诊,美国一项286例PC回顾性研究发现其漏诊率高达86%[4].本院2016年11月1日收治以尿路结石为首发症状的甲状旁腺腺癌患者1例,现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的诊治过程作一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倪庆节;诸靖宇;李瑞鹏;宋晨;楼扬锋;李军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肺炎性病变与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95例肺部病变患者均行双源CT双能量检查,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证实,肺癌75例(恶性组),肺炎性病变20例(炎症组).比较两组患者病变内动脉期、静脉期的碘增加值(Overlay)、碘浓度(lC)、标准化的碘浓度(NIC).结果 恶性组中,腺癌59例,鳞癌13例,小细胞肺癌、癌肉瘤、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各1例.恶性组与炎症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组与炎症组Overlay动脉期、NIC静脉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C动脉期、NIC动脉期、Overlay静脉期、IC静脉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中Overlay动脉期与Overlay静脉期、IC动脉期与IC静脉期、NIC动脉期与NIC静脉期比较,恶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炎症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组腺癌与鳞癌患者双源CT双能量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双源CT双能量技术可弥补常规CT单一参数成像的不足,能量参数Overlay动脉期、NIC静脉期在鉴别肺内炎症性病变与肺癌中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苏刚;王鹏飞;李刚;单惠萍;陆忠烈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氢吗啡酮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的镇痛效果及血清疼痛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66例常规进行抗癌治疗的晚期乳腺癌癌痛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采用盐酸氢吗啡酮静脉镇痛泵治疗,对照组采用帕米磷酸二钠静脉镇痛泵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8d进行VAS评分和KPS评分,测定治疗前、治疗1、2、4个月的血清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皮质醇(Cor)、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等应激激素水平,并分析其血清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水平与其癌痛治疗效果以及KPS评分改善效果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VAS评分和KPS评分等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2、4个月的血清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水平均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1、2、4个月的激素水平均降低(均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晚期乳腺癌癌痛患者血清5-HT、NO、PGE2、Cor、GH、PRL水平与其癌痛治疗有效率和KPS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盐酸氢吗啡酮静脉镇痛泵给药镇痛效果优于传统镇痛药物,其机制可能和盐酸氢吗啡酮对疼痛反应相关激素水平抑制作用更强有关.
作者:俞南南;钟泰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肺泡灌洗液结核杆菌利福平耐药基因(Xpert MTB/RIF)检测在痰涂片阴性(涂阴)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57例涂阴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56例排除结核病的患者为对照组,收集肺泡灌洗液进行抗酸染色涂片、分枝杆菌液体培养及Xpert MTB/RIF检测,比较两组患者Xpert MTB/RIF检测阳性率以及观察组3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并以分枝杆菌液体培养药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评价Xpert MTB/RIF检测诊断利福平耐药的效能.结果 观察组肺泡灌洗液Xpert MTB/RIF检测阳性率为7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P<0.05).观察组患者肺泡灌洗液抗酸染色涂片、分枝杆菌液体培养及Xpert MTB/RIF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0.4%、38.9%和73.9%;经两两比较,Xpert MTB/RIF检测法>分枝杆菌液体培养法>抗酸染色涂片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Xpert MTB/RIF检测诊断利福平耐药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98.0%;两者一致性较好.结论 肺泡灌洗液Xpert MTB/RIF检测诊断涂阴肺结核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建议在该类患者中开展肺泡灌洗液Xpert MTB/RIF检测.
作者:钟剑峰;童涌;童照威;宋群;王伟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对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卒中发生6~24h内行DTI序列扫描.感兴趣区设定在梗死区中心、边缘及灶周正常区,用镜像的方法测定两侧对称的各感兴趣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平均扩散系数(DCavg)值,得到FA图和DCavg图,之后重建得到皮质脊髓纤维束图.结果 急性脑梗死病灶在T2Wl、FLAIR、DWI图像上均显示高信号;在FA图上显示稍低信号;在彩色编码的FA图中,梗死区域的纤维束颜色、方向部分混杂,病灶侧与镜像侧不对称.病变侧梗死区中心、边缘的FA和DCavg值与镜像侧对称区域的FA和DCavg值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变侧梗死区中心、边缘与灶周正常区的FA、DCavg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梗死区中心与边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DTI技术能为急性脑梗死的诊断、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信息,以更好地确定治疗计划.
作者:王玫;冯琪;丁忠祥;王向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数字化乳腺X线立体导丝定位对BI-RADS-4级以上不可触及乳腺病变(NPBL)患者的诊断价值.应用数字化乳腺X线摄片结合立体定位系统,对BI-RADS-4级以上NPBL进行导丝定位、乳腺切除活检的价值.方法 30例NPBL患者经常规乳腺X线摄片发现异常,对其行导丝定位引导下外科切除活检,观察其数字化乳腺X线表现、BI-RADS分类、立体定位结果及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30例患者一次性导丝置入定位成功率为100.00%,定位满意率为100.00%,手术切除准确.恶性病变13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6例、导管内癌5例、乳腺单纯癌2例;良性病变17例,包括乳腺纤维瘤7例、乳腺增生症5例、乳腺腺病4例、积乳囊肿1例.BI-RADS-4A类9例,恶性1例;BI-RADS-4B类11例,恶性4例;BI-RADS-4C类6例,恶性4例;BI-RADS-5类4例,恶性4例.结论 对NPBL患者应用数字化乳腺X线立体导丝定位能提高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同时BI-RADS分类又能减少不必要的切除活检.
作者:夏德新;郭永团;李德春;邵国庆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结直肠息肉摘除术后并发迟发出血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行内镜下结直肠息肉摘除术后并发迟发出血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出血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结果 结直肠息肉摘除术后并发迟发出血的原因包括患方因素(患者年龄、是否患有高血压、治疗依从性及息肉大小形态)、医方因素(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护理因素).迟发出血的护理对策包括术前充分的评估准备、术中默契熟练的配合、术后认真细心的护理.结论 在护理过程中加强病情观察是保证手术治疗成功、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作者:卜炜琴;胡奕;刘水红;郑慧俭;沈凯英;姚林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3种浓度乙醇提取的樟芝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在利用水提醇沉原理进一步纯化总樟芝多糖时,先后使用浓度为90%、70%、50%的乙醇提取到3种樟芝多糖(PW90、PW70、PW50),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构建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分成模型组、总多糖组、PW90组、PW70组和PW50组,4组大鼠腹腔注入相应的樟芝多糖,模型组和另设的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4d后分别检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相关指标,包括胸腺指数、脾脏指数、T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增殖活性、NK细胞杀伤能力,以及血清中IL-2、IL-6、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环磷酰胺可以抑制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而樟芝多糖干预后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胸腺、脾脏指数,且PW90组胸腺、脾脏指数高于PW70组和PW50组(P<0.05).环磷酰胺可以抑制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NK细胞杀伤能力,樟芝多糖干预后显著提高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尤其PW90组NK细胞的杀伤能力显著提高,与PW70组和PW50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磷酰胺可以降低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3+CD4+和CD3+CD8+的比例,樟芝多糖干预后可以提高3者的比例,且PW90组的效果优于PW70组和PW50组(均P<0.05).樟芝多糖还可以提高小鼠血清IL-2、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PW90组效果显著优于PW70组和PW50组(均P<0.05).结论 环磷酰胺构建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得到全面抑制,而3种樟芝多糖可以不同程度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且相同剂量下,90%乙醇沉淀得到的多糖效果优于其他2种.
作者:孔云;官俏兵;郭丽;李文燕;杨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加载人类乳腺癌干细胞(BSC)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从11例乳腺癌患者中分离并评价BSC,探讨BSC作为DC疫苗抗原的适用性,并在体外评估了杀伤BSC的能力.结果 BSC表达高水平的干细胞相关分子CD44+、CD24-和CD 133+,乳腺癌贴壁细胞表达CD44+、CD24+和低CD133+.在体内,富集的乳腺癌细胞球表现出比贴壁细胞更强的致瘤能力.使用BSC裂解物的DC疫苗接种引发针对BSC的特异性T细胞应答.DC疫苗接种刺激Th1应答并诱导IFN-γ产生,与活化的CTL数量呈正相关.结论 乳腺癌细胞球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和强致瘤功能,使用BSC抗原的DC接种可引发有效的抗原特异性Th1应答,进一步激活抗原特异性CTL并诱导IFN-γ产生.
作者:彭莹莹;叶小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在乳腺良性病变与微小癌诊断中采用多普勒高频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40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微小癌患者(研究组)和4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多普勒高频超声表现以及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乳腺病变在低回声、边缘毛糙、微钙化、显示血流和血流阻力系数>0.7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病理学检验结果为金标准,多普勒高频超声对乳腺微小癌的诊断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75.00%,诊断准确度为82.50%,Youden指数为58.33,对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为78.38%,特异度为66.67%,诊断准确度为77.50%,Youden指数为45.05,两组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6).多普勒高频超声对合计良恶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为80.82%,特异度为71.43%,诊断准确度为80.00%,Youden指数为52.25,准确度与金标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在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微小癌诊断中采用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测均能取得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可以将图像表现细致化,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马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多学科诊疗(MDT)对直肠癌临床分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且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2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行MDT分成MDT组120例和非MDT组146例.比较两组患者肿瘤临床与病理分期符合率、术后切缘阳性率.结果 MDT组临床与病理T、N分期符合率均高于非MDT组(均P<0.05),两组术后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T有助于直肠癌患者的精确临床分期,从而指导佳治疗方案的选择,可在直肠癌诊治中推广.
作者:张伟;吕杨波;陈震宏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