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硕;罗光伟;万军;夏倩;陈菁;袁文胜;孙洁民;聂红
目的:通过活性成分的 HPLC 含量测定,为控制桑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市场上常见的桑黄品种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hispolon 和原儿茶酸含量。色谱柱为 UItimateAQ -C18(4.6mm ×250mm,5μm);(A)测定 hi-spolon 流动相为乙腈-水(38:62),检测波长363nm,(B)测定原儿茶酸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2:88),检测波长256nm;柱温为25℃;流速为1mL/min;进样量为10μL。结果 hispolon 及原儿茶酸分别在线性范围1.3-0.043mg/mL(r =0.9997),0.4-0.025mg/mL(r =0.9998)线性关系良好。鲍氏针层孔菌、裂蹄针层孔菌、火木针层孔菌、忍冬木层孔菌不同种、不同宿主的9个样品均含有原儿茶酸,含量42.8-96.8μg/g。松木上生长的不同种桑黄,均未检出 hispolon,其它样品含有 hispolon,含量90.9-223.3μg/g。结论不同桑黄样品均含有原儿茶酸,可作为桑黄的指示成分进行检测。受试样品 hispolon 含量差异大,表明品种、宿主和生长环境对桑黄成分具有明显影响,影响大的是宿主,松木上生长的桑黄,均未检出 hispolon。监测 hispolon 含量,对控制桑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春华;武玲;汪鋆植;张盼;黄年玉;贺海波;姜从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柴芍调胃方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药对照组口服复方铝酸铋片、阿莫西林胶囊、雷尼替丁胶囊;中药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柴芍调胃方,连续服药4周。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对照组(P <0.05)。结论柴芍调胃方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毕晓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传统医学,特别是针灸学,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治疗医学,有着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在充分发挥其治疗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高科技手段研究针灸的作用机理,将对针灸的国际化应用产生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奥地利格拉兹医科大学中医科研中心对针灸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科学研究,利用多种高科技手段的检测,更直观的显示出了针灸的独特功效和相关机理,为针灸的量化及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Gerhard Litscher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幼儿教师(以下简称幼师)亚健康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和特点。方法采用亚健康自评量表及中医体质量表对江门市某区53家托幼机构572名在职幼师进行横断面调查。对数据进行各种描述性分析。结果幼师亚健康总患病率为68.34%;幼师中医体质以平和体质为主(占62.2%),偏颇体质占少部分(占37.8%);健康幼师平和体质占91.9%,亚健康幼师偏颇体质占50.28%;亚健康幼师单一体质占46.34%,两种或以上复合体质占53.66%;不同年龄段、不同城郊区域、不同婚姻状况亚健康幼师的中医体质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亚健康幼师具有明显的偏颇体质倾向,提示从健康到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伴随着体质偏颇的演变,以致于终形成疾病中的各种中医证型;不同年龄段、不同城郊区域、不同婚姻状况幼师的中医体质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符合中医学“三因制宜”理论。
作者:黄建兵;刘燕欢;何秀贞;申景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趺阳脉涩脉的成因与下肢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的关系。方法41例趺阳脉为涩脉的患者,先用 NX -3型多功能脉图仪,对切诊为涩脉的病例将脉象仪的传感器探测点置于被测试者趺阳脉搏动明显处描记脉图,选其中与参照脉图基本一致的作为的样本测取数据,从脉图上读取主波高(y)、主波升支角(P);然后在同一下肢用彩超检测动脉壁和血流,分别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探查股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趺阳脉)。测得对应下肢动脉各段斑块、狭窄处的大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各取其平均值。结果指切法与脉图法符合率70.69%,主波高(y)、主波升支角(P)分别与平均血流速度(x1)、平均阻力指数(x2)成二元线性回归(P <0.05),主波高(y)与主波升支角(P)成一元直线相关(P <0.05)。结论趺阳脉涩脉的成因与下肢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叶映月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结合情志、运动、饮食疗法治疗气郁体质的疗效。方法84例气郁体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丹栀逍遥散结合情志、运动、饮食疗法,对照组采用情志、运动、饮食疗法,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表气郁质转化分的变化,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转化分均值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 <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各条目体质量化积分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丹栀逍遥散结合情志、运动、饮食疗法对于调治气郁体质行之有效。
作者:王虹;蔡新霞;曾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通过对近5年来有关寿胎丸的文献检索,对其临床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此方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如流产、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辅助生殖技术等,同时对乙肝、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有其独特疗效,其作用机制也已在众多实验研究中得到验证。
作者:张娟;陈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骨痹散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DIONEX -C18色谱柱(250mm ×4.6mm,5μm),乙腈-0.1%磷酸溶液(25:75)为流动相,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为300nm。结果延胡索乙素在10.4208-74.1385μg 表现良好线性关系(r =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143%, RSD =0.6623%。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且重复性好,可用于骨痹散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作者:吴耀华;黄少芬;林雄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前白蛋白联合血清铁、铁蛋白检测对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共186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抽取所选对象静脉血进行前白蛋白、血清铁及铁蛋白的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缺铁性贫血组前白蛋白、血清铁及铁蛋白水平比健康组水平低(P <0.05)。轻度缺铁性贫血组的前白蛋白、铁蛋白水平比健康组低(P <0.05),但血清铁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度及重度缺铁性贫血组的前白蛋白、血清铁及铁蛋白水平比健康组低(P <0.05),轻、中、重度缺铁性贫血组之间的前白蛋白、血清铁及铁蛋白水平有显著差异(P <0.05)且呈降低的趋势。结论前白蛋白联合血清铁、铁蛋白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以及贫血程度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淑红;宁勇;李玲;王腾;姚颐;苏汉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坏死溃疡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坏死溃疡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科护理方法进行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消疮膏进行外敷护理,两组均以10d 为1个疗程,5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经过护理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与护理坏死溃疡期压疮临床疗效好。
作者:刘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四磨汤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肝癌介入术后便秘临床疗效。方法64例肝癌介入术后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四磨汤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有效率和 Wexner 便秘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 Wexner 便秘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结论四磨汤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肝癌介入术后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易长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40例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2组,A 组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B 组采用椎体成形术结合中药治疗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结果40例患者均参加随访6个月。术后3d VAS 评分对比术前 VAS 评分差值,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 >0.05),术后6个月2组VAS 评分差值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经椎体成形术结合中药治疗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可以有效改善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症状,并且近期治疗效果相同,但远期治疗效果较椎体成形术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杨晓婉;王娴默;徐澄;黄亮;张忠贵;肖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确定双泽清脂颗粒罐组逆流提取的产业化生产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的方法,以大黄酚的转移率和浸膏得率的加权得分为综合评价指标,考察每罐每次提取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溶剂温度及混合药材粉碎粒度对提取工艺的综合影响,确定佳工艺,并通过中试放大,考察工艺的稳定性,并与原工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佳工艺为混合药材粉碎成中粉粒度、3罐逆流提取,每罐每次加入12倍量水、提取溶剂保持在70℃提取,每次提取40min。结论罐组式逆流提取技术应用于本品的提取工艺中具有显著性优势,优选的工艺参数稳定可行。
作者:饶双超;冯玲华;毛小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各高校依托学科背景不同,培养计划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也有所不同,依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明确了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采用模块设计方法探讨了中医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作者:张德新;孙丹陵;杨芳;陈运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银莲花胶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84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银莲花胶囊,对照组服用秋水仙碱片,两组均连续服药1个月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的尿酸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银莲花胶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尿酸水平,改善关节症状。
作者:黄建华;张国斌;赵艳荣;邴飞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苦参、茜草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 )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结肠黏膜形态的影响,对其黏膜损伤修复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苦参、茜草及西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对 UC 大鼠模型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采集结肠黏膜标本,首先肉眼观察结肠黏膜组织,按组织损伤程度进行大体形态评分,组间比较分析。然后将结肠组织石蜡包埋,HE 染色,光镜下进行观察其黏膜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损伤与正常组间差异极显著(P <0.01)。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组、茜草组、SASP 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增加,但3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苦参组、茜草组、SASP 组大鼠结肠大体形态损伤水平及病理学评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但3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苦参、茜草、柳氮磺胺吡啶均能有效增加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体质量,使 UC 大鼠结肠溃疡个数及面积明显减少,抑制炎性细胞浸润,使水肿、糜烂等病理改变得到明显改善,表明苦参、茜草对 TNBS 诱导的 UC 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玖;沈洪;朱磊;张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近年来临床采用三棱针、梅花针、火针、自血穴位注射的刺血疗法配合艾灸、拔罐及中药在治疗湿疹上取得了较好疗效,通过对刺血疗法治疗湿疹的综述,发现刺血疗法治疗湿疹疗效确定,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且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苏南;赵志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葛根芩连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考察其干预2型糖尿病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建立高糖高脂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葛根芩连汤(5g/kg、10 g/kg、20g/kg)对该模型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 -C)、高密度脂蛋白(HDL -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葛根芩连汤低、中、高剂量组 FBG 降低(P <0.01),SOD 升高(P <0.05,P <0.01);葛根芩连汤中、高剂量组 TG 降低(P <0.05,P <0.01),HDL -C 升高(P <0.05,P <0.01),MDA 降低(P <0.05,P <0.01);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 TCH 降低(P<0.05),LDL -C 降低(P <0.05,P <0.01)。结论葛根芩连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具有降糖降脂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而实现。
作者:李津;高铁祥;宋强;王颖莉;冯前进;FENG Qianjin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致使尿酸合成增加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西药如秋水仙碱等用于痛风的治疗临床疗效确实可靠,但伴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使其使用受到了限制,中药和天然药物用于治疗痛风具有疗效确切,安全,不良反应小等优势。笔者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有关文献,重点从单方和经方、经验方等方面阐述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抗痛风新药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孙晓静;李智杰;杜雪光;范彦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对寒哮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方法51例轻、中度寒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中药配方颗粒冲服,两组均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 评分)、大呼气峰流速(PEF)、肺通气功能及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检测,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 FEV1、FEV1%预计值、PEF 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5),而治疗组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激发或舒张实验阳性率)及 PEF 变异率均较对照组下降(P <0.05), ACT 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 <0.05)。结论射干麻黄汤能改善哮喘患者的症状及气道高反应性。
作者:杨硕;罗光伟;万军;夏倩;陈菁;袁文胜;孙洁民;聂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