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金笑平;王恩;王皖芬;郑周;胡晓飞;何欣威;胡彩虹;应忠明
目的 分析人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基因3'端非翻译区(3'UTR)多态性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胃镜下组织活检确诊的121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另取同期收治且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26例慢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一代测序法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LAIR1基因3'UTR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基因分布频率,同时分析胃癌患者LAIR1基因3'UTR的多态性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患者rs199714928位点G/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A分布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G/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G分布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胃癌组rs1054033与rs6509867位点均存在完全单倍型连锁现象,而对照组有16例存在不完全单倍型连锁现象(P<0.05).胃癌低分化患者rs3826753/rs3826754位点A/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A分布频率均明显低于中高分化者(均P<0.05),等位基因G分布频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者(P<0.05);不同性别、肿瘤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患者LAIR1基因3'UTR的SNP位点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LAIR1基因3'UTR的rs199714928位点多态性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易感因素;rs 1054033与rs6509867位点存在不完全单倍型连锁(T-G单倍型)可能是一种保护机体抵抗胃癌发生的有利因素.
作者:林辉;徐丹萍;诸溢扬;郑路亚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催产素对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理论及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催产素组(左右鼻孔交替喷催产素共6次、催产素0.6ml;每隔2d给药1次,共给药5次)和安慰剂组(鼻孔喷入0.9%氯化钠溶液,操作方法与催产素组相同),每组30例;其中安慰剂组脱落4例,终纳入26例.比较两组患者YONI认知与情感心理理论任务、心理推理能力故事图片任务、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疼痛共情范式的评估结果.结果 心理理论能力方面,催产素组患者干预后认知心理理论、情感心理理论的一级推理得分、等级错误信念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均P<0.05),亦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均P<0.05);而干预后控制条件的一级推理得分,认知心理理论、情感心理理论、控制条件的二级推理得分,等级信念、现实相关问题得分比较,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共情能力方面,催产素组患者干预后共情性关心(EC)得分、疼痛图片判断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均P<0.05),亦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均P<0.05);而干预后观点采择(PT)、想象力(FS)、个人痛苦(PD)得分及中性图片判断正确率,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催产素可能对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低级心理理论能力及共情能力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江小英;祝一虹;赵勇;朱丞;许子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异常高回声晕的病理基础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49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确定结节边界状态.应用Adobe Photoshop CS6软件测量结节中心、异常高回声晕及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的灰度值,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异常高回声晕的病理基础;同时观察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根据二维超声声像图改变及灰度值测量结果,有异常高回声晕51例,无异常高回声晕442例.高回声晕组灰度值测量结果为异常高回声晕>正常甲状腺组织>结节中心(P<0.05).显微镜下观察到伴有异常高回声晕患者的病理基础是癌细胞浸润伴炎性细胞及纤维组织的反应性增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总的淋巴结转移率为38.1%,其中伴有异常高回声晕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无异常高回声晕组(P<0.05).结论 异常高回声晕是肿瘤细胞向周边正常组织浸润的一种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肿瘤细胞远处转移力较弱,即恶性程度相对较低,预后相对较好.
作者:姜云雯;彭敏霞;陈文艳;郑雷;赵臣银;芦金飞;郑笑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患者 男性,63岁.因“体检发现鞍区占位1周余”于2015年7月16日入院.临床无明显不适症状,各项体格检查正常.血生化检查:游离甲状腺素8.72μmol/(偏低),泌乳素366.1 mIU/L(偏高),睾酮0.91 nmol/L(降低),其余激素水平未见异常.脑脊液检查:隐血试验(+),潘氏试验(+).CT检查:鞍上池见团块状稍高密度影,边缘光整,邻近脑组织稍受压,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考虑脑膜瘤的可能性大,见图1.MRI检查:鞍上池内见一肿块,大小23.9mm×25.7mm×22mm,T1WI呈等夹杂点状低信号,T2WI呈低等信号,增强扫描明显略不均匀强化,边界清,见图2;邻近视交叉及第三脑室底部受压;垂体及鞍区形态及信号未见异常,垂体柄居中,双侧海绵窦及邻近结构无殊,考虑脑膜瘤的可能性大,但不排除颅咽管瘤.
作者:张海峰;余日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rs6265基因多态性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4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HDL-C<1.0mmol/L 210例为A组,正常190例为B组)及200例健康体检者(HDL-C正常,C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检测3组对象BDNF rs6265基因型,同时检测空腹血脂水平(TG、TC、HDL-C、LDL-C),计算BMI并进行组间比较和分析.结果 A、B组血清TG水平明显高于C组(均P<0.05),A组BMI高于B、C组(均P<0.05).A组BDNF rs6265的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高于B、C组(均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BDNF rs6265 AA基因型者与GA、GG基因型者比较,血清HDL-C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HDL-C水平与AA基因型呈负相关(b=-0.536,P<0.05).结论 BDNFrs6265基因多态性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异常有关,AA基因型患者血清HDL-C水平较低.
作者:朱洁琳;崔力军;潘鑫;胡瑾瑾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痔上黏膜多平面套扎法治疗混合痔伴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混合痔伴直肠黏膜脱垂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交叉均分两组,分别采用RPH痔上黏膜多平面套扎法、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每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愈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PPH组比较,RPH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H痔上黏膜多平面套扎法治疗混合痔伴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效果优于PPH,可作为规范术式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耿桂飞;徐厚兰;刘伟;詹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肌细胞增强因子2A(MEF2A)第11外显子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 共纳入66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205例和稳定斑块组455例.采用PCR及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法检测两组患者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区域的基因多态性.结果 易损斑块组rs367780642(A/G)位点GG、G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4.15%和5.85%,稳定斑块组分别为96.04%和3.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组rs759657998位点的CCG/CCG、-/CC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1.71%和8.29%,稳定斑块组分别为92.31%和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s376557691的(CAG)n存在基因多态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临床资料的差异后,两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EF2A基因rs36778064、rs759657998及rs37655769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浙江地区汉族人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发生倾向无关.
作者:王凤;金笑平;王恩;王皖芬;郑周;胡晓飞;何欣威;胡彩虹;应忠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声速匹配技术在均匀性脂肪肝分度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均匀性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脂肪肝50例(轻度组)、中度脂肪肝40例(中度组)、重度脂肪肝30例(重度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且无脂肪肝的50例正常者为对照组.4组受检者均进行超声声速匹配技术检查,测量肝脏区域速度指数(ZSI),并绘制ROC曲线分析ZSI对不同分度均匀性脂肪肝的诊断效能.结果 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对照组的ZSI分别为(-16.0±3.1)、(-30.0±4.4)、(-48.6±6.5)和(9.0±2.4)m/s,4组受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经ROC曲线分析,ZSI诊断轻度脂肪肝的标准为>-27.5~-12.5m/s,中度脂肪肝的标准为>42.5~-27.5m/s,重度脂肪肝的标准为≤-42.5m/s.结论 在均匀性脂肪肝分度诊断中,利用超声声速匹配技术测量ZSI,可对脂肪肝进行初步分度.
作者:谢丽丹;何颖韬;周海萍;陈方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家系的临床表型及致病基因.方法 收集某GEFS+家系每位成员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DNA,对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进行150多个癫痫相关基因的二代高通量测序筛查,若发现可疑突变基因,再对其他成员进行该突变基因位点验证.结果 该GEFS+家系中有3例受累者,先证者的临床表型为热性惊厥伴失神,母亲的临床表型为热性惊厥附加症,外公的临床表型为热性惊厥.先证者、母亲和外公均有CACNA1H基因突变,为第9号外显子错义突变(c.A1828G),p.T610A;父亲、外婆均无该位点基因突变.结论 GEFS+是多基因遗传病,CACNA1H基因是GEFS+的重要致病基因之一.
作者:吴光声;朱亚非;李珊;朱银燕;梁振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RFI)联合AST/PLT(ARFI+AST/PLT)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ARFI检查、血清学分析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组织穿刺活检术.以肝组织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得出ARFI+AST/PLT的诊断效能,并与ARFI以及血清学诊断模型(APRI、FIB-4)等无创诊断模型进行比较.结果 ARFI+AST/PLT、ARFI、APRI、FIB-4与肝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rs=0.74、0.69、054和0.57,均P<0.05).ARFI+AST/PLT诊断显著肝纤维化(≥S2期)、进展期肝纤维化(≥S3期)均优于ARFI、APRI、FIB-4(均P<0.05);诊断肝硬化(S4期)优于APRI、FIB-4(均P<0.05),与ARF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FI+AST/PLT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显著肝纤维化及进展期肝纤维化明显优于单独使用ARFI、FIB-4、APRI等无创诊断模型.
作者:张伟;汪明;朱先存;左鲁生;欧广超;张兆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超细输尿管镜在儿童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35例应用超细输尿管镜(F4.5/6.0)、45例应用一般细输尿管镜(F6.0/7.5)行钬激光碎石术的输尿管结石患儿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儿一次性进镜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时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超细组所有患者均一次性进镜成功,对照组有6例因输尿管镜无法置入而使用输尿管镜扩张鞘扩张后进镜.超细组一次性进镜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个月随访,两组患儿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输尿管撕脱、感染性休克、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石漂回肾盂、输尿管黏膜损伤、输尿管穿孔、发热、腰痛、肉眼血尿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超细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儿童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患儿术后恢复快.
作者:楼扬锋;李瑞鹏;诸靖宇;周鹏;宋晨;王彦彬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总结1例癌颊癌复发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和并发多形性红斑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例多形性红斑伴Ⅲ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口腔黏膜炎的颊癌复发患者予皮肤损伤及口腔护理,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及多形性红斑治愈,予出院.结论 对确诊为多形性红斑伴Ⅲ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口腔黏膜炎的患者,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是疾病治愈的关键.
作者:周欢欢;朱云霞;方伟虹;陈锃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卒中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幸存者往往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卒中的发生对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诱导及加重作用,而临床上存在因认识不足而不能及时有效干预的问题.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神经心理学评估量表及治疗的相关研究作一述评,以期为将来探索提供思路.
作者:张晓玲;刘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全脑放疗(WBRT)中海马保护的关键问题.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汇总来明确海马勾画方法;汇总不同条件下达到认知功能保护的海马剂量限值;分别采用共面调强放疗(IMRT)、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和螺旋断层放疗(HT)技术对5例WBRT行海马保护的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放疗计划设计,并比较3种放疗计划对应的海马、靶区及正常组织的剂量学参数.结果 海马的勾画基于MRI-CT图像与参考RTOG 0933报告进行,建议分段勾画海马的头部、体部及尾部;达到认知功能保护的海马剂量限值推荐为Dmax<17Gy、Dmean<10Gy、D40%o< 7.5Gy.在IMRT、VMAT和HT计划中,海马体Dmax、Dmean分别为(22.64±0.33)、(23.81±0.42)、(8.02±0.75)Gy和(20.32±0.22)、(21.37±0.63)、(6.83±0.96)Gy,HT计划<IMRT计划<VAMT计划(均P<0.05);均匀性指数(HI)的平均值分别为0.22±0.04、0.31±0.02和0.21±0.02,HI、IMRT计划均低于VMAT计划(均P<o.05);PTV的V90、V95的平均值分别为(98.59±0.28)%、(98.95±0.19)%、(98.72±0.24)%和(97.72±0.24)%、(97.75±0.20)%、(97.56±0.35)%,3种放疗计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准确勾画海马、合理确定海马保护区及采用HT计划是WBRT中海马保护的关键,能保证良好靶区剂量覆盖及靶区剂量均匀性,并使海马受照剂量更低.
作者:程晓龙;刘吉平;王彬冰;潘林飞;张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儿童乙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32例乙型流感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32 例乙型流感患儿中,重症13例,危重症1例.临床表现有发热(100.00%)、咳嗽(100.oo%)、咽痛(3.13%)、声嘶(9.38%)、流涕(15.63%)、乏力及四肢酸痛(12.50%)、惊厥(3.13%)、恶心或呕吐(15.63%)、腹痛(9.38%)、腹泻(12.50%).合并支气管炎10例(31.25%),肺炎14例(43.75%),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Ⅱ.喉梗阻及Ⅱ型呼吸衰竭1例(3.13%).血WBC降低5例,升高2例;粒细胞减少11例;C反应蛋白升高11例;降钙素原升高9例;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17例;肌酸激酶升高1例;AST升高20例;无ALT升高病例.乙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3例(71.86%),抗原检测阳性22例(6875%),抗体IGM检测阳性12例(375%).按照国家卫计委《流感诊疗方案(2018年版)》予以奥司他韦口服治疗,2例自动出院(病情有好转),其余30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乙型流感的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主要采取口服奥司他韦治疗.临床医生应加强对乙型流感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祁正红;张勤;林先耀;宋闻;王华平;陈海哨;赵仕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童趣化护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心理状态、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实施童趣化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对照组)各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心理状态、遵医行为、病情好转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CARE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遵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情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童趣化护理有助于改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缩短康复时间.
作者:朱丹丹;桑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非肿块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超声特征.方法 应用常规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及弹性成像检查,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8例患者164个乳腺非肿块病灶.将138例患者按年龄分成<40岁组、40-60岁组和>60岁组,按病灶数量分成单灶组和多灶或双侧组,对各组间良恶性病灶的比例进行比较;将164个乳腺病灶按部位、分布特征、病灶内钙化数量、有无导管内低回声、有无结构扭曲、彩色血流分级和弹性评分分组,对各组间良恶性病灶的比例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年龄组间良恶性病灶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40岁组与40~ 60岁组、>60岁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单灶组和多灶或双侧组间良恶性病灶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非肿块良恶性病灶比例在不同病灶部位、有无导管内低回声、有无结构扭曲特征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不同病灶分布特征、病灶内钙化数量、彩色血流分级和弹性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病灶内无钙化组与散在、多发簇状钙化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病灶内无血流(0级)组与有血流信号(Ⅰ级、Ⅱ级、Ⅲ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Ⅰ级组与Ⅱ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恶性非肿块乳腺病灶超声征象均有一定的特征,年龄>40岁、超声征象为单灶、节段性分布、内部出现钙化及血流信号、弹性评分质硬的病灶恶性概率高.
作者:黄安茜;谭艳娟;包凌云;朱罗茜;阚光娟;刘坚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体外物理振动排石(EPVL)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16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取EPVL辅助ESWL治疗80例(观察组),仅采取ESWL治疗82例(对照组);每日门诊B超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排石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血尿、感染、肾功能衰竭、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观察组术后首次排石时间、排石周期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PVL辅助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能加快排石速度,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向安平;王荣江;方志海;陈晓农;严家凯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90例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外剥内扎术的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尿潴留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12.6%.年龄≥60岁、伴有便秘、术后疼痛评分>6分是混合痔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14、4.609和3.921,均P<0.05).结论 混合痔患者行外剥内扎术后,要注意预防尿潴留的发生,特别是高龄、伴有便秘、术后疼痛评分较高者.
作者:秦凯健;陈新静;施兵;金磊;吴炯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480例PTC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HT144例(PTC合并HT组),无HT 336例(单纯PTC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单纯PTC组比较,PTC合并HT组女性患者比例较高,年龄较小,肿瘤直径较小,全甲状腺切除率较高,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C合并HT组短暂性甲状旁腺功能(PTH)减退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PTC组(P<0.05);永久性PTH减退、喉返神经损伤、术后活动性出血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TC合并HT患者多为年轻女性、肿瘤直径较小、全甲状腺切除率较高、CLNM率较低,术后出现短暂性PTH减退的风险较高.
作者:郑中秋;邢萍;苏如思;陈敏龙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