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东;涂晋文;田俊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运用健胃汤治疗该病45例,疗效满意,兹总结如下.
作者:胡俊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为临床配伍用药提供新剂型.方法: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结果:配方颗粒总氨基酸含量比传统煎剂略高.结论:中药颗粒配方准确、简便.
作者:余子川;刘焱文;方颖;王路宏;周东斌;刘雅士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自1997年1月~2001年1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3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昌国;郑平仿;谢沛霖;付玉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制作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4V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川芎嗪为对照,观察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含水量和脑组织钙含量的影响.结果:灯盏花素能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含水量(P<0.01)和脑组织钙含量(P<0.01).结论:灯盏花素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钙内流实现的.
作者:彭海东;涂晋文;田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剔毒护肝方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正常肝星状细胞,并传代培养;用剔毒护肝方给正常大鼠灌胃,制备药物血清,温育培养细胞;用3H-TdR掺入法观察细胞增殖,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剔毒护肝方药物血清能显著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并能促进肝星细胞凋亡.结论:剔毒护肝方具有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的作用.
作者:罗欣拉;陈华;杜新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三七二醇苷(PDS)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30分钟后,再接通60分钟,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动脉血压、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律失常严重指数(ASI)、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ATPase活性、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预防性静注PDS(50mg.kg-1)可显著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和血清中LDH的水平;明显改善再灌注后动脉血压的下降,心肌组织中SOD及ATPase活性降低.结论:PDS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但汉雄;刘翠霞;江南;陈泽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口溃宁含片中君药三叶萎陵菜的化学成分及口溃宁含片对口腔中5种细菌的作用.结果:三叶萎陵菜中含有槲皮素、儿茶素、没食子酸,其中没食子酸含量达0.8153mg/g;抑菌实验表明,口溃宁浓度为25%时,对5种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肖毓光;苏明武;郝建新;韩建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辨证治疗精液不液化所致的不育症5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年修订本,简称<新大纲>)于1999年开始实施.<新大纲>在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在教学要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测试评价等方面,对师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新大纲>对学生的要求,并与1986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理工科用)和1985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用)进行对比,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自1998年元月~2001年12月共收治衣支原体感染患儿260例.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180例,西药治疗组(对照组)80例,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方芳;彭兆麟;李德顺;刘昌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医伤科学>是一门中医临床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一门要求动手能力强的临床学科.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有必要在<中医伤科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本、图形、图象、动画、声音、视频等信息按照一定的内容、方式组合成新的演示程序,使其更加形象、生动、直观,藉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内容,已成为授课教师的得力工具.本文就制作<中医伤科学>CAI课件谈几点体会.
作者:陈洪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用D-氨基半乳糖(D-GaIN)制备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方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的活性,观察光镜下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探讨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口服浸膏可显著降低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和AST水平,减轻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其作用强度与肝炎宁相当,但弱于联苯双酯.
作者:杨希雄;傅联群;杨成雄;陈军;王涛;庞雪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为降低继发性腹膜炎死亡率和并发症,筛选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以大白鼠为实验对象,经盲肠结扎加穿孔术制成继发性腹膜炎模型,用加味承气汤、大承气汤、灭滴灵、生理盐水分别对四组大鼠分别进行治疗,并检测24小时、72小时、给药后六天血清中ET及TNF含量.结果:清下益活四法并用的加味承气汤组,能迅速有效地降低血清中ET及ENF的浓度,给药六天后内毒素减毒率达50%,与另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大鼠组织、器官的病理损害较轻,提高了大鼠的生存率.结论:加味承气汤可有效防治内毒素血症和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发生.
作者:李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进入21世纪,人类的医学模式由单纯的治疗模式转向预防与保健相结合的模式,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也由传染性疾病向慢性疾病转化;人口老龄化使一些老年性疾患的防治问题更加突出;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日趋明显.为此,人们渴望返朴归真,呼唤回归自然,希望能享受更多的天然药物或非药物治疗.顺应客体及外部因素的变化,中医主体的服务市场也将有相应的发展.因为中医市场的拓展不仅能解决中医的生存问题,而且能为中医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
作者:邹开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期刊是高校图书馆馆藏书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主要情报来源.目前,加强期刊文献的管理,充分发挥期刊信息传递职能,加速期刊的开发利用,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此谈几点粗浅看法.
作者:傅毓玲;段小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阳萎是男科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其发病率高,欠缺有效治疗方法,历来受到国内外医药界的重视.中医药治疗阳萎历史悠久,不仅方法众多,疗效显著,而且安全可靠,在阳萎的治疗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近年来用中医药治疗阳萎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研究仍缺乏规范性,限制了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因此有必要对中医药治疗阳萎的临床研究做出评估,从而对中医药治疗阳萎的有效性做出客观的评价,使中医药治疗阳萎的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可信性.
作者:孙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临证辨别和选择药物,是辨证施治过程中的后一个环节,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辨证辨病准确的前提下,只有辨药准确,才能处方精当;但要辨药准确,则必须熟识药性.笔者结合中药药性理论,将临证辨药的规律概括为八大原则,分析探讨于后.
作者:杨付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自1999年2月~2001年6月,笔者采用甘草泻心汤治疗急性胃肠炎200例,取得显著疗效.兹报道如下.
作者:朱豫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高校是科技人才的摇篮.作为高校学生中大社团组织的共青团组织,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独特的组织优势.本文就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优势,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问题,浅谈体会如下.
作者:段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麻黄、石膏的大剂量运用麻黄主要有辛温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在五版<中药学>教材上明确写出常用剂量为l.5~10g,或者说是10g以下.
作者:李成年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