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莺;邢素美;夏文俊
医疗器械的质量控制对于临床生物医学工程部门而言是新的管理内容,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医疗器械的质量控制已不再是单一的临床医学工程师的独立行为,它也需要信息化的平台支持,需要利用网络资源高效快捷地全面实施及远程控制.医疗机构在用医疗器械质控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将分散的医疗器械统一化、动态化质控管理,以实现其质量控制的效率大化.本文总结了如何从水、电、气、光等物理量做好相关医疗器械的信息化质控管理.
作者:陆银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本文介绍了AK200血液透析机流量故障的分析与维修过程.
作者:邹冬梅;蔡颖尔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本文介绍了金宝AK95血液透析机因漏液引起的故障分析与检修过程.
作者:吕振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CTO机作为各级医院重要的影像设备之一,普及度很高.球管作为CT机的核心部件,如果能做到正确合理的使用及定期的维护保养,必将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具体阐述了CT球管的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方法.
作者:刘志杰;戴梦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快速了解和排除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运行故障.方法 利用VB6.0开发相关程序,配合多媒体技术,实现英文帮助中文化和有声化.结果 报警信息中文语音提示,处理措施中文显示,使故障排除效率大为提高.结论 语音化的报警提示和中文化的帮助对紧急情况的处理十分有益.
作者:王银改;杜伟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本文介绍了医疗设备动态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实践.运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优势,对医疗设备进行动态档案的建立,加强对医疗设备的动态管理,增加设备的产出率,为科学利用设备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江川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血站仪器设备对血液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血液质量和安全,同时也是血站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确保血液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设备采购、确认、日常管理、维修、检定及校准、档案管理模式、应急预案等方面探讨仪器设备管理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付海忠;杜方安;李明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本文对AC910型血细胞分析仪的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并简述了检修方法.
作者:马飞;王玉平;熊陆平;吴建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本文简述了净化制冷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制冷原理.对低温表冷器的供冷与化霜方式,从技术应用和节能方面进行了分析.低温净化空调的制冷系统关键环节是要解决好化霜,通过采用双空调箱,分别各自设有独立的制冷系统,交替制冷或化霜,不问断送风,能解决生产工艺对环境的特殊要求.
作者:王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对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方法和作用进行了阐述.
作者:李帅帅;王凤;施安;张恩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单采血细胞分离器是用于人体血液成分的采集和分离的医疗器械产品,对产品进行血液相容性检测,以保障产品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选择单采血细胞分离器3个主要部件:软管、泵管和收集袋为试验样品,以进口同类型产品为阴性参照品,按照GB/T16886.4-2003和GB/T14233.2-2005标准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溶血试验、PTT试验和体外自发性血小板聚集等3个体外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试验样品的溶血率小于5%,凝血时间和血小板大聚集率和阴性参照品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单采血细胞分离器对血液红细胞、凝血系统和血小板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产品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作者:彭蔷;朱明华;曾怡;王林;孙涛;高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柯达DR7500在维修中遇到的一例疑难故障的维修及分析过程.
作者:关淑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医学计量是确保医疗设备安全、有效、准确、可靠的必要手段,是医疗质量保障体系、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证.把医学计量管理方式和计量技术手段用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环节,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设备应用质量,同时也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保障.
作者:徐恒;许锋;田金;徐艳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本文就医用耗材数据资源在确定采购价格、分类管理、确定订货时间及订货数量、控制用量、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利用作了阐述,以期为价格主管部门、支付主体、医疗机构提供参考.
作者:杨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颅内皮样囊肿破裂(intracranial dermoid cyst)的特殊影像表现,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颅内皮样囊肿破裂患者的平扫及Gd-DTPA增强扫描资料.结果 颅内中线旁含脂样成分囊性病变.结论 MRI具有多方位、多参数、多序列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的优点,对颅内皮样囊肿诊断的准确率高,简便易行.
作者:李会生;高凤国;王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先进的医疗设备广泛地应用于医院,它在给医院现代化医疗技术的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使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医疗设备售后服务的现状,阐述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医疗设备售后服务的方法.
作者:陈宏文;廖伟光;夏景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本文介绍了新华XHA600C型医用直线加速器自动稳频的调试方法.
作者:刘仁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本文以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的采购为例,分析大型医疗设备采购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关键要点,从实践角度对规避采购风险提供了诸多提示,并为医院采购大型医用设备提供重要原则和可参考内容.
作者:陈薇薇;许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本文介绍了GE LightSpeed 16排CT的主要性能,通过实例着重对图像数据盘阵列软件故障、CT重建工作站硬盘故障以及曝光动作过度滞后等3个故障现象进行了分析;详细讲述了检修的过程,提供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实用方案,并就仪器的日常保养和注意事项方面给出了建议.
作者:马智勇;龙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T/MRI融合图像在中老年盆腔肿瘤放疗靶区(GTV)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例盆腔肿瘤患者均在1周内分别进行CT、MRI异机非同步扫描.全部CT和MRI图像手工配准后传送至飞利浦公司的PINNACLE V8.0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并进行图像融合.由有经验的放疗科医师对CT靶区、MRI靶区及CT与MR融合图像肿瘤靶区(GTV)进行勾画及评价分析.结果 GTVFUSION相对GTVCT提高了6.29%、相对GTVMRI提高了11.84%,融合图像对GTV的勾画明显优于单独CT图像或MRI图像.结论 CT/MRI图像融合技术有利于盆腔肿瘤靶区的确定,提高了临床对盆腔肿瘤靶区(GTV)勾画的准确率,利于患者的诊治.
作者:张海南;汤日杰;张书旭;蔡霜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