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早期快速递减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复发白血病15例临床研究

王荷花;李娟;黄勇;韩明哲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 外周血, 白血病
摘要: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早期快速递减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复发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病医院收治的15例难治复发白血病患者实施亲缘allo-PBSCT,其中12例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完全相合同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主要包括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和全身照射+环磷酰胺(TBICy),部分联合阿糖胞苷.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CsA)或他克莫司(FK506),对HLA同胞相合移植后30 d内仍无GVHD征象的患者于移植后30~90 d采用快速递减免疫抑制剂,维持低血药浓度.结果 15例患者均获移植后快速造血重建,其中5例患者出现Ⅰ~Ⅱ度急性GVHD,可评价的11例患者发生慢性GVHD 7例.采用早期快速递减免疫抑制剂的9例患者中,仅1例发生Ⅰ度急性GVHD,4例发生慢性GVHD,2例髓外复发.至随访截止日,15例患者无白血病存活(LFS)8例,LFS中位时间为328 d,复发4例(占27%),移植后前3个月内死亡仅1例(占7%),1年累积LFS率为51%,2年累积LFS为25%.结论 难治复发白血病allo-PBSCT治疗显著降低治疗失败率;HLA同胞相合移植早期快速递减免疫抑制剂剂量可能进一步增强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有利于长期无白血病存活.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终末期肾病的常见病因及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DN可累及约40%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

    作者:付平;谢席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体温变化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体温升高的预后意义.方法 对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珠海市人民医院78例第1次前壁心肌梗死且行再灌注治疗的患者测其腋下体温,每6 h 1次,连续1周.将患者按体温峰值由高到低分成4组,进行观察并与预后结果比较.结果 第1周内的体温峰值与白细胞均值、相应肌酸激酶同工酶值呈正相关(r=0.89,P=0.018).各组患者住院心脏事件发生和因心力衰竭等严重不良事件需再次住院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发热与较差的临床预后及梗死区心肌扩展相关,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结局与全身炎症反应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胡莲芬;石理;朱卫民;李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慢性肾脏病与高脂血症关系的研究

    目的 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血脂情况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和降脂药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选取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门诊随访的非透析CKD患者397例,同时选取年龄和性别均匹配的25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血脂差异,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97例CKD患者中52.1%三酰甘油(TG)、41.0%总胆固醇(TC)、47.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18.8%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CKD组TG升高率、HDL-C降低率较对照组高(P均<0.01);T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TC、HDL-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降脂药的使用率为16.5%.女性患者TC、LDL-C较高.吸烟、糖尿病、高血压与低HDL-C相关.回归分析发现TG的独立正相关因素是体重指数(BMI)(P=0.033),TC与血肌酐呈负相关(P:0.022),HDL-C与BMI、血肌酐及血白蛋白呈负相关(P值分别为0.005,0.007,0.020).年龄、尿蛋白量对CKD组血脂没有影响.结论 CKD人群的高脂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高三酰甘油血症更突出;影响CKD血脂的因素较复杂,主要的独立影响因素是BMI及血肌酐;目前降脂药的使用率很低.

    作者:何莲;陈邵燕;唐雯;张爱华;汪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高血压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肾血流的相关分析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冠心病和脑卒中及终末期肾病的关系研究较多,而对于PWV与早期肾脏损害的关系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关系.

    作者:李虹;周聊生;李琚平;梁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吗替麦考酚酯(MMF)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与环磷酰胺(CTX)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I-FSGS)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将2004-2006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30例I-FSGS患者随机分为2组:MMF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组(治疗组)与CTX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组(对照组),每组各15例.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4,6,12个月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肌酐清除率.结果 治疗4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较治疗前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P<0.05),血清白蛋白和肌酐清除率均明显升高(P<0.05).6个月及12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P<0.05),血清白蛋白和肌酐清除率明显升高(P<0.05),总缓解率亦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主要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2例),时照组主要副反应为肝脏损害(3例)、骨髓抑制(2例)、消化道症状(6例).结论 MMF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I-FSGS临床疗效优于CTX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且副反应较小.

    作者:肖静;刘章锁;赵占正;邢国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008年继续医学教育函授考试方法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血压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及B型利钠肽的变化及意义

    肾上腺髓质素(ADM)与B型利钠肽(BNP)可能均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调节.我们观察了136例高血压患者血浆ADM和BNP的变化,探讨两者与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TOD)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作者:曹乾;海虹;马淑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脂联素基因SNP 276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糖尿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第3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其中90%~95%是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是胰岛素抵抗.脂联素是新近发现的由成熟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具有降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作用.

    作者:孙英姿;郭志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辽宁省彰武县农村人群血脂浓度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研究辽宁省彰武县农村人群的血脂浓度、血脂异常的分布及其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2002-2005年辽宁省彰武县6个乡11个村18岁以上共5086人进行了血脂检测,并调查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分析血脂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 无论男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异常率20%~30%,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组血脂平均浓度高于非患病组(P<0.01),不同血脂分层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该地区人群血脂浓度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与血脂增高密切相关.

    作者:滕伟禹;王海龙;时景璞;付凌雨;李辉;董卫;董亚珞;周波;赵峰;王文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年第3期继续医学教育试题答案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微小病变肾病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中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免疫抑制剂治疗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由多种疾病组成,主要包括:微小病变肾病(MCD)、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膜性肾病、IgA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

    作者:刘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引流预防呼吸功能不全危重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研究

    目的 观察气管导管气囊上可吸引滞留物对呼吸功能不全行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成本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功能不全的气管切开危重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气囊上滞留物引流(subballonet secretion drainage,SSD)组60例和未引流组(对照组)60例,记录细菌培养的结果、发生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时间、气管切开气道开放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 SSD组痰液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3.304,P<0.05),气囊上滞留物引流量每日达(53±9)mL/d,气囊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病原体有一致性和相似的构成比(P>0.05);SSD组HAP发生率、气道开放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患者后转归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持续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可以明显降低ICU气管切开危重患者院内感染肺炎发生率,减少气道开放时间,减少ICU住院时间,降低总住院时间及病死率.

    作者:郭发良;卜会驹;阎红霞;杨秀洁;陈亮;秦志梅;温海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007年ACC/AHA/SCA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解读

    200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心血管造影与介入治疗协会(SCAI)结合新临床资料,在2005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指南》基础上提出了新版PCI指南.

    作者:李悦;冯景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吗替麦考酚酯在狼疮性肾炎治疗中的应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脏受累多,成人60%合并肾脏受累,儿童及青少年合并肾脏受累达80%.患者常因狼疮性肾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而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

    作者:陈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抗凝技术选择

    尿毒症患者合并出血倾向发生率较高,但其又必须进行肾替代以挽救生命.传统透析须用肝素抗凝,但其可加重出血,甚至诱发死亡,早年有出血倾向患者被视为透析的禁忌证.

    作者:王笑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内质网应激对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影响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应激是细胞应激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内质网腔内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的蓄积以及细胞内Ca2+平衡紊乱,与应激细胞的损伤或凋亡直接相关.

    作者:李鹤超;陈莉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研究

    目的 评价常规剂量与高剂量的缬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将2004年3月至2006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住院的3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n=15)和高剂量组(n=15),常规剂量组口服缬沙坦160mg/d,高剂量组口服缬沙坦320 mg/d,疗程6个月.观察24 h尿蛋白、血压、血清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血钾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基本相似,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剂量组血清肌酐(Scr)从(141±53)μmol/L升至(186±61)μmol/L,GFR从(68±30)mL/min降至(6l±32)mL/min;而高剂量组Scr[(141±62)μmoL/L到(142±71)μmol/L]和GFR[(67±38)mL/min到(69±38)mL/min]在观察期间无明显改变;高剂量组蛋白尿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血清钾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对慢性肾小球肾炎伴高血压的患者,高剂量缬沙坦在减少蛋白尿、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方面更为有效.

    作者:李建飞;温黎青;刘伏友;刘虹;彭佑铭;赵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肺水肿研究进展

    根据肺水肿的病因,临床上将肺水肿分为心源性肺水肿(CPE)和非心源性肺水肿.CPE的传统治疗措施包括氧疗、吗啡类药物、血管扩张剂、利尿药物以及正性肌力药物等.随着无创机械通气(NIV)临床应用日渐广泛,NIV治疗急性CPE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作者:秦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他克莫司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作为一种免疫性疾病,1985年前一直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进行治疗,1985年起环孢素A开始应用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对激素依赖、耐受和复发型肾病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孙雪峰;陈香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功能性胃肠病与胃食管反流病重叠发病的研究

    目的 调查功能性胃肠病(FGIDs)患者重叠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病率.方法 收集2006年8~10月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门诊FGIDs患者492例,调查其重叠GERD的情况.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肠易激综合征(IBS)、慢性功能性便秘(CC)、功能性腹泻(F-D)、功能性腹胀(FB)和功能性嗳气(BD).FGIDs的诊断参照罗马Ⅲ标准;GERD的诊断按照耐信(RDQ)量表,以烧心、胸骨后疼痛感、反酸和反食症状的程度和频度积分≥12分作为判断标准.结果 492例FGIDs患者重叠GERD者达73例,重叠率为14.84%.重叠GERD组和无重叠组相比.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居住地、吸烟史及饮酒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叠率高的3种FGIDs依次为FD、CC和IBS.FD患者重叠GERD者21.32%;CC患者重叠GERD者19.35%;12.55%的IBS患者重叠GERD.重叠率低的FGIDs为BD,重叠率7.69%.302例单一FGIDs患者,重叠GERD者37例,重叠率为12.25%;190例重叠FGIDs患者,重叠GERD者36例,重叠率为18.95%.两组GERD重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叠GERD多的单一FGIDs为FD,重叠率21.62%;其次为F-D和BD,单一FB未见重叠GERD患者.结论 按照罗马Ⅲ诊断标准,FGIDs患者重叠GERD常见.重叠率高的3种FGIDs依次为FD、CC和IBS,重叠率低的FGIDs为BD.重叠GERD多的单一FGIDs为FD,其次为F-D和BD,单一FB未见重叠GERD患者.重叠FGIDs组GERD的重叠率明显高于单一FGIDs组.

    作者:姚欣;杨云生;王永华;尚军;孙刚;刘英圣;李莉;王巍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