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V L1壳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黄斌;李瑞珍;刘志红;乌兰娜;李鹃;王纯;周艳秋;翁立明;吴瑞芳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 宫颈上皮内瘤变, 鳞状细胞癌, 液基细胞学
摘要: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L1壳蛋白在宫颈不同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宫颈门诊就诊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309例,其中正常或慢性宫颈炎3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级168例、CIN Ⅱ/Ⅲ级84例和鳞状细胞癌(SCC)24例,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PV L1壳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宫颈或慢性宫颈炎、CINI、CINⅡ/Ⅲ和SCC中,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3%(9/33)、66.7%(112/168)、25.0%(21/84)、0%(0/24).其中CINI组、SCC组与正常或慢性宫颈炎组比较,CINI组与CINⅡ/HI组比较,CINI、CINⅡ/Ⅲ组与SC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病变程度的加重,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呈下降的趋势.分别以30岁和40岁为界分组,不同年龄组间HPV L1壳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高危型HPV DNA负荷量≥1 000 RLU/PC组HPV L1壳蛋白表达率为73.1%,与负荷量<1 000 RLU/PC的各组相比,其表达率明显增加(均P<0.05).HPV L1壳蛋白检测CINⅡ/Ⅲ以上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6%、60.2%、52.1%和85.2%.结论 HPV L1壳蛋白在CIN和SCC中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病变程度加重呈下降趋势,有望成为预测宫颈癌前病变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激光扫描细胞仪分析食管癌中HP1-γ蛋白的表达

    目的 了解异染色质相关蛋白1-γ(heterochro-Matin-associated protein 1,HP1-γ)在食管癌发生发展各阶段的表达情况,并初步探讨利用激光扫描细胞仪分析免疫组化结果 较传统光镜下评分方法 的优势.方法 选用含各级别食管癌病变组织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其中HP1-γ的表达,并通过激光扫描细胞仪对免疫组化结果 进行定量分析.将激光扫描细胞仪分析结果 和传统光镜下评分结果 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P1-γ蛋白主要表达于胞核.在正常食管组织、中-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食管鳞癌的阳性率分别为37.5%(3/8),100%(21/21)、100% (7/7)和23.7% (9/38).且在正常食管、中-重度异型增生加原位癌、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激光扫描细胞仪分析结果 与传统光镜下评分结果 具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 HP1-γ蛋白可能在食管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抵抗作用.与传统人工评分方法 相比,激光扫描细胞仪在分析免疫组化结果 时具有高通量、高度客观、准确的优点.

    作者:李伟;董虹;刘佳;李双;王薇;马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TSP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TZD)药物吡格列酮对1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肾组织中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模型组(DM,链脲佐菌素单次腹腔注射)、吡格列酮治疗组(DP)、给药对照组(NP).干预后10周末,检测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及肾脏肥大指数;RT-PCR法观察肾组织TSP1和TGF-β1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组织内TSP1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DP组与DM组比较,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4 h尿蛋白和肾脏肥大指数明显降低(P<0.05).与Nc和NP组相比,DM及DP组TSPl和TGF-β1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DM组相比,DP组TSP1和TGF-β1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吡格列酮对DM大鼠具有直接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不依赖于胰岛增敏(降糖),可能与降低肾组织TSP1和TGF-β1表达有关.

    作者:付玲;代甜;刘建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CA125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的含量变化及其阳性率,探讨CA125与SLE疾病活动度和浆膜腔积液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37名SLE患者血清CA125水平,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统计SLE患者CA125阳性率,分析其升高与SLE疾病活动度和浆膜腔积液的关系.结果 全部SLE患者血清CA125阳性率为32.4%(12/37),其中活动期患者阳性率为33.3%(8/24),缓解期患者为30.8%(4/13),活动期与缓解期患者间CA125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腹水、胸水的患者CA125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不伴腹水、胸水的患者(P<0.05).结论 CA125在SLE患者中有较高的阳性率,其升高可能与浆膜渗出有关而与病情活动无关.

    作者:张胜桃;周逸婵;朱琳;沈桂芬;何培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人Gfil基因克隆及重组Gfil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 克隆人Gill基因的全长cDNA,构建用于真核细胞表达的含有Gfil基因ORF区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pLOX-Gfil,为研究Gfil基因的功能打下基础.方法 应用RT-PCR从人K562细胞系中扩增出Gfil cDNA片段·经回收纯化与pGEM-T载体连接并转化感受态菌DH5a,通过蓝白筛选酶切鉴定出阳性菌落,质粒提取,BamH 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获得目的 基因,插入慢病毒载体pLOX中并转化感受态细菌DH5a.质粒提取后进行酶切及PCR鉴定,对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 RT-PCR扩增获得含有约1.2 kb的DNA片段,酶切及PCR鉴定证实pLOX-Gfil含有大小正确的正向Gfil cDNA,DNA序列分析的结果 与发表于GenBank上的序列(NM005263)完全一致.结论 成功克隆人Gfil基因并构建用于真核细胞表达的重组慢病毒载体pLOX-Gfil.

    作者:黄敏;欧东梅;赵霞;徐金环;张晓梅;周剑峰;张义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人内皮抑素对卵巢癌细胞A2780体内外生长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探讨人内皮抑素(human endostatin,hES)对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体内、外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高保真PCR从含有人内皮抑素基因的人肝脏组织中扩增出人内皮抑素编码区,将其克隆人pcDNA3.1载体中,构建pcDNA3.1-ES重组质粒;将此重组质粒转染人卵巢癌细胞A2780,观察A2780细胞生长.20只BalB/C-nu 品系裸鼠随机分为2组:hES转染组(10只)、对照组(10只),建立人卵巢癌裸鼠模型.1个月后,测量瘤体积,计算抑瘤率;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分析组织学形态;同时用Western blot检测hES、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对裸鼠移植瘤组织细胞凋亡率影响.结果 hES转染A2780细胞后,细胞生长速率减慢.转染hES的裸鼠肿瘤生长较对照组明显减慢(P<0.01),抑瘤率为74%;转染组肿瘤组织较对照组的肿瘤坏死有所增多,胞核嗜碱性染色明显低于对照组;转染组hES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cl-2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流式结果 显示转染使肿瘤细胞的凋亡显著增加(P<0.05).结论 转染hES可抑制卵巢癌A2780细胞体内、外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石小燕;陈萍;李林均;潘东风;曹凤军;肖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GDF-5对大鼠肌腱细胞及腱鞘滑膜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生长分化因子-5(GDF-5)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肌腱细胞及腱鞘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在体内局部添加GDF-5以促进损伤肌腱愈合及改善外源性愈合所致粘连打下基础.方法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GDF-5在体外对肌腱及腱鞘滑膜细胞增殖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的GDF-5在体外对肌腱及腱鞘滑膜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 GDF-5可以明显促进肌腱细胞的增殖,而对腱鞘滑膜细胞的增殖率的作用较弱.对两种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 添加一定浓度的GDF-5后肌腱细胞增殖率较腱鞘滑膜细胞提高更为明显,而凋亡并未发生改变.

    作者:席彦东;李双;徐钧;洪晓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异丙酚对大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时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时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1周的乳鼠心肌细胞按9×10~4/ml接种在96孔培养板上,每孔0.1 ml,随机分为8组,每组6孔:对照组(C组)、H_2O_2组(H组)、低剂量异丙酚组(LP组)、中剂量异丙酚组(MP组)、高剂量异丙酚组(HP)、低剂量异丙酚+抑制剂组(LP+I组)、中剂量异丙酚+抑制剂组(MP+I组)、高剂量异丙酚+抑制剂组(HP+I组).抑制剂采用ZnPP IX.各组于孵育6 h后,测定心肌细胞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线粒体、Caspase-3的活性及HO-1 mRNA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心肌细胞MDA含量上升、SOD含量及线粒体活性降低;H组心肌细胞Caspase-3活性升高、HO-1 mR-NA表达上调;不同剂量异丙酚组心肌细胞HO-1 mRNA表达上调;不同剂量异丙酚组经ZnPP Ⅸ处理后心肌细胞Caspase-3活性升高,均P<0.05或P<0.01.与H组比较,不同剂量异丙酚组心肌细胞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线粒体活性升高,MP组和HP组心肌细胞Caspase-3活性降低、细胞HO-1 mRNA表达上调(P<0.05或P<0.01).与相应剂量异丙酚组比较,经ZnPP IX处理后心肌细胞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线粒体活性降低、HO-1 mRNA 表达下调,MP+I、HP+I组心肌细胞Caspase-3活性增高(P<0.05或P<0.01).结论 异丙酚可通过上调HO-1的表-达而减轻H_2O_2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

    作者:徐金金;王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p27~(kip1)表达在食管癌放射抗拒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p27~(kip1)表达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变化的关系.方法 通过γ射线反复照射人食管鳞癌细胞EC9706(累计放射剂量6 000 cGy),逐步筛选得到具有放射抗拒性的细胞EC9706R.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两种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27~(kip1)的表达.结果 筛选得到的人食管鳞癌细胞EC9706R较亲本细胞显示出明显的放射抗性,EC9706R细胞SF_2=65.71%,D_0=2.20 Gy,D_q=1.61 Gy,N=2.07;EC9706细胞SF_2=46.72%,D_0=1.61 Gy,D_q=0.99 Gy,N=1.85,EC9706R细胞SF_2、D_0、D_q及N值均高于亲本细胞;细胞周期检测显示EC9706R细胞G_1期比例较亲本细胞明显下降,而S期比例明显增加;免疫细胞化学结果 显示具有放射抗性的EC9706R细胞p27~(kip1)表达明显低于亲本细胞.结论 p27~(kip1)表达下调导致细胞周期变化,可能是食管癌细胞产生放射抗拒的机制之一.

    作者:童强;侯晓华;金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小鼠CD160胞外段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目的 构建小鼠CD160胞外段的真核表达载体,并稳定转染CHO细胞进行真核表达.方法 从C57BL/6小鼠脾脏中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CD160胞外段,然后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和pEGFP-N1两种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psCD160和pEGFP-sCD160.重组质粒经双酶切鉴定及测序正确后,用脂质体转染CHO细胞,并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D160胞外段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重组psCD160与其配体的结合能力.结果 获得长度约为520 bp的小鼠CD160胞外段基因,经测序证实其序列正确.用脂质体将含有CD160胞外段基因的重组质粒载体转染CHO细胞后.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证实转染的CHO细胞可表达重组的psCD160基因,并且表达的可溶性CD160可与其配体结合.结论 成功构建小鼠CD160胞外段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CHO细胞后表达出相应蛋白,为进一步研究CD160胞外段的功能效应奠定实验基础.

    作者:韩凌斐;王薇;廖书杰;李春晓;马衣努尔·买提托合提;刘佳;夏曦;刘荣华;马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突变型pAAV-CD15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目的 构建CD151两种突变体,为研究CD151的功能及CD151-整合素复合体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以pAAV-CD151质粒为模板,采用定点突变技术,构建整合素α3β1/α6β1结合缺陷QRD突变体(pAAV-CD151-QRD-AAA~(194-196)突变体)和CD151囊泡运输基序缺陷的ARSA突变体(pAAV-CD151-YRSL-ARSA~(245-248)突变体),并包装两种突变体的重组腺相关病毒.结果 经过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CD151的QRD和ARSA突变体,亦成功包装了重组腺相关病毒,病毒滴度符合本实验要求.结论 成功构建CD151两种突变体并包装成重组腺相关病毒,为进一步研究CD151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林敬阳;秦瑾;刘正湘;刘毓;程忠良;左后娟;汪道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异时相Cyclin B1/CDK1表达有助于正常在体细胞进入细胞分裂周期

    目的 研究通常表达于G2/M期的Cyclin B1在G_1期异时相表达的作用机制及意义.方法 用丝裂原刺激因子(PHA)刺激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使之进入细胞周期,分别在刺激后0、36、48、60 h收集细胞,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流式Cyclins/DNA多参数技术分析,一部分用Post-sorting 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处于G_0期的淋巴细胞经PHA刺激进入细胞周期后,可以观察到Cyclin B1在G_1期有异时相表达,相应的CDK1亦有异时相表达.结论 异时相Cyclin B1/CDK1可能有助于正常在体细胞进入细胞分裂周期.

    作者:张永红;于冬冬;何乐亚;魏欣;冷彦;陶德定;胡俊波;龚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在C型尼曼-皮克病神经元变性中的作用

    目的 确定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 dependent kinases-5,cdk5)在C型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 type C,NPC)神经元变性过程中的作用.为NPC的临床治疗提供可能的药物作用靶点.方法 将针对cdk5基因的siRNA序列克隆入rAAV-2载体,对4周龄npc-/-小鼠进行小脑rAAV-cdk5-siRNA-GFP注射(n=8),以空载体病毒(rAAV-GFP)注射组及非手术的同龄npc小鼠为对照(n=8).在干预后4周连续观察小鼠脑内cdk5水平及小鼠神经生化和病理的改变.结果 注射后1周可见针道附近、小脑深部核团及浦肯野细胞出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与空载体病毒组相比,注射4周后小鼠脑内cdk5的表达水平降低34.17%(P<0.05,n=6);轴突球状体数量减少30.76%(P<0.05,n=6),存活浦肯野细胞数增加300%(P<0.05,n=8);细胞骨架蛋白磷酸化程度降低16.32%(P<0.05,n=6).结论 rAAV2-cdk5-siRNA小脑注射,能显著减轻npc小鼠神经生化和病理改变.cdk5的激活在NPC神经元变性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有可能成为NPC治疗的新靶标.

    作者:李俐娟;张旻;王雪贞;郝又国;魏佳军;降风;丁志刚;张苏明;卜碧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多用途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分离方法

    目的 建立稳定的可同时用于细胞培养和膜片钳实验的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的分离方法 .方法 应用Langendorff灌流.生物酶消化法分离耐钙心肌细胞.分别用左右心室肌做细胞培养和全细胞膜片钳研究.结果 左室心肌细胞数(3.7±0.6)× 10~6,杆状细胞得率(84.85±2.7)%.右室心肌细胞横纹清晰,折光率好,膜片钳实验时容易封接破膜,记录到典型的I_(Ca).L、I_(K1)、I_(to)、I_(Na)电流.结论 该方法 简单、节约、重复性好,改善了杆状细胞得率、细胞质量,左右心室肌细胞分别能很好地用于细胞培养和膜片钳实验.

    作者:毛张凡;孙宗全;杜心灵;徐小惠;韩毅;刘祖梅;金满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卵裂期胚胎中的凋亡征象及其与胚胎形态的关系

    目的 评估体外授精的人卵裂期胚胎中是否存在凋亡,探讨卵裂期胚胎的凋亡征象与胚胎形态之间的关系.方法 结合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原位检测DNA凋亡和测定Caspase 3的表达水平,检测人卵裂期胚胎中的凋亡.并分析卵裂期胚胎中胞质碎片占胚胎总体积的比例和发育速度与TUNEL阳性率和Caspase 3的表达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碎片比>20%组胚胎的凋亡率明显高于碎片比≤20%的胚胎(P<0.01),Caspase 3平均荧光强度在碎片比>50%组明显升高(P<0.05).发育正常、迟缓和停滞胚胎之间胚胎凋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发育停滞组的Caspase 3平均荧光强度高于发育正常和迟缓组(P<0.05).结论 人体外授精的卵裂期胚胎中存在凋亡征象,凋亡主要与胞质碎片有关,胚胎发育停滞可能是胚胎凋亡的早期表现.

    作者:刘群;陈雯;朱桂金;王昕荣;胡娟;魏玉兰;任新玲;章汉旺;岳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循环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循环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反应定量检测80例原发性NSCLC患者和45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循环血中IGF-I,分析循环血IGF-I水平与I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NSCLC组循环血IGF-I水平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NSCLC患者循环血中IGF-I水平在肿瘤直径≥3cm组显著高于直径<3cm组,在伴局部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局部淋巴结转移组,在晚期(HI~Ⅳ)组显著高于早期(I~Ⅱ)组.结论 IGF-I可能以自分泌和/或旁分泌的方式促进NSCLC恶性进展.其自分泌和/或旁分泌水平与肿瘤大小、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体积大、分期晚、伴淋巴结转移的肺癌能分泌更多的IGF-I.检测循环血IGF-I水平对辅助判断NSCLC的分期可能有应用前景.

    作者:付圣灵;廖永德;游良琨;曾敏;邢昕;竹向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致大鼠大脑皮质tau蛋白异常高度磷酸化

    目的 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顶叶皮质神经元tau蛋白磷酸化的变化,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以阐明脑梗死和阿尔茨海默病间的关系.方法 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顶叶皮质tau蛋白在Serl99/202、Ser396、Ser404和Tyr231位点磷酸化和不溶性磷酸化tau蛋白的变化;TUNEL法和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磷酸化tau蛋白的关系.结果 缺血再灌注6 h后顶叶皮质tau蛋白在Ser199/202、Ser396、Ser404和Tyr231位点发生异常高度磷酸化,不溶性磷酸化tau蛋白显著增加.脑缺血再灌注后3 d神经细胞的凋亡和tau蛋白高度磷酸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发生阿尔茨海默病样病理变化,脑梗死可能促进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海均;赵洪洋;熊南翔;黄俊红;姚东晓;赵心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对痔瘘裂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目的 探讨痔瘘裂术后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62例2000年1月~2008年10月在武汉市第八医院行痔瘘裂手术的患者,术后经常规抗炎、换药等治疗,40 d后伤口未愈且创面感染,实验室衣原体(Ct)和支原体(Uu)检测至少1项阳性,并排除了其它真菌、细菌和病毒等感染及全身其它疾病影响.对62例患者衣原体和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与患者性别、手术类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62例中衣原体和支原体双阳性30例(48.4%),衣原体阳性22例(35.5%),支原体阳性10例(16.1%).女性患者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62例患者的手术类型分别为:痔疮手术8例(12.9%)、肛瘘手术18例(29.0%)、肛裂手术36例(58.1%).结论 肛门部位手术后创面愈合延迟的患者,应考虑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早发现早治疗,避免无效用药和反复处理创面,将有利于缩短愈合周期.

    作者:陈艳;刘敏;周贤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中固生蛋白C表达的抑制作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及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固生蛋白C(tenascin C,TNC)表达的影响,探求糖皮质激素抑制鼻息肉组织结构重塑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ELISA方法 检测经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治疗患者和未治疗患者的鼻息肉组织中TNC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蛋白含量;进一步采用细胞培养、实时定量RT-PCR和原位ELISA技术观察布地奈德对人呼吸道上皮细胞系BEAS-2B细胞TNC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 与未治疗组相比,治疗组鼻息肉组织中TNC和TGF-β1的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鼻息肉组织中TNC和TGF-β1的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8,P<0.01).经布地奈德预处理后,TGF-β1诱导的BEAS-2B细胞TNC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抑制鼻息肉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及抑制TGF-β1上调呼吸道上皮细胞TNC表达的功能而参与对鼻息肉组织结构重塑的调控.

    作者:王恒;刘争;陆翔;游学俊;高起学;崔永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δ阿片受体激动剂对脓毒症大鼠肺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D-AIa~2-D-Leu~5-enkephali)对脓毒症大鼠肺功能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72只,分为假手术组(SO组)、脓毒症组(SEP组)和DADLE给药组(DADLE组),每组24只.采用改良盲肠结扎穿孔方法 (CLP)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SO组除不结扎、刺穿盲肠外,其余操作同SEP组,DADLE组模型建立后立即按5 ml/kg体重静脉注射浓度为0.5 mg/ml的DALDE.于手术后2、6、10 h开腹取血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肺组织湿/干重(W/D)比值;测定肺组织匀浆中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三磷酸腺苷(ATP)含量;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观察并比较各组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与SEP组相比,DADLE组PaCO_2、PaO_2均明显提高(P<0.05);W/D值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MPO、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ATP含量明显升高(P<0.05);血浆TNF-α和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对脓毒症大鼠肺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唐成武;鲍鹰;朱鸣;温晓红;费卯云;张晓岚;蒋晓颖;王耀;冯文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