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时相Cyclin B1/CDK1表达有助于正常在体细胞进入细胞分裂周期

张永红;于冬冬;何乐亚;魏欣;冷彦;陶德定;胡俊波;龚建平

关键词:异时相表达, 细胞分裂周期, 外周血淋巴细胞
摘要:目的 研究通常表达于G2/M期的Cyclin B1在G_1期异时相表达的作用机制及意义.方法 用丝裂原刺激因子(PHA)刺激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使之进入细胞周期,分别在刺激后0、36、48、60 h收集细胞,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流式Cyclins/DNA多参数技术分析,一部分用Post-sorting 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处于G_0期的淋巴细胞经PHA刺激进入细胞周期后,可以观察到Cyclin B1在G_1期有异时相表达,相应的CDK1亦有异时相表达.结论 异时相Cyclin B1/CDK1可能有助于正常在体细胞进入细胞分裂周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RECK基因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的表达及其与MMP-2活化的关系

    目的 通过检测RECK基因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MMP-2活化的关系,探讨RECK基因在胎盘滋养细胞浸润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正常妊娠孕妇(正常妊娠组,22例)、子痫前期孕妇(其中轻度22例,重度20例)胎盘组织中RECK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明胶酶谱法检测3组孕妇胎盘组织中MMP-2的活化比例.结果 轻度、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RECK 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且重度子痫前期组RECK 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轻度、重度子痫前期组MMP-2的活化比例均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且重度子痫前期组MMP-2的活化比例明显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正常妊娠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RECK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与MMP-2的活化比例均呈负相关关系(均P<0.01).结论 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中RECK表达异常升高,MMP-2活性受到抑制,可能参与了胎盘滋养细胞浅浸润过程.

    作者:郭君红;徐亮;张文淼;陈云琴;周静;程晓红;黄引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新型γ-分泌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

    目的 通过在数据库中虚拟筛选,以期发现新的γ-分泌酶抑制剂.方法 在MDL数据库中以γ-分泌酶抑制剂药效团模型为条件进行搜寻、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化合物.结果 所设计的目标化合物均经类药性分析.具有类药性;合成的化合物结构均经IR、~1H-NMR及~(13)C-NMR等验证.结论 设计并合成的新的γ-分泌酶抑制剂经药效团模型预测,具有更高的预测活性.其中佳化合物的预测活性值为0.025 nmol/L,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究.

    作者:鄢浩;李娟;鄢嘉;姜凤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循环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循环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反应定量检测80例原发性NSCLC患者和45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循环血中IGF-I,分析循环血IGF-I水平与I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NSCLC组循环血IGF-I水平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NSCLC患者循环血中IGF-I水平在肿瘤直径≥3cm组显著高于直径<3cm组,在伴局部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局部淋巴结转移组,在晚期(HI~Ⅳ)组显著高于早期(I~Ⅱ)组.结论 IGF-I可能以自分泌和/或旁分泌的方式促进NSCLC恶性进展.其自分泌和/或旁分泌水平与肿瘤大小、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体积大、分期晚、伴淋巴结转移的肺癌能分泌更多的IGF-I.检测循环血IGF-I水平对辅助判断NSCLC的分期可能有应用前景.

    作者:付圣灵;廖永德;游良琨;曾敏;邢昕;竹向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异时相Cyclin B1/CDK1表达有助于正常在体细胞进入细胞分裂周期

    目的 研究通常表达于G2/M期的Cyclin B1在G_1期异时相表达的作用机制及意义.方法 用丝裂原刺激因子(PHA)刺激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使之进入细胞周期,分别在刺激后0、36、48、60 h收集细胞,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流式Cyclins/DNA多参数技术分析,一部分用Post-sorting 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处于G_0期的淋巴细胞经PHA刺激进入细胞周期后,可以观察到Cyclin B1在G_1期有异时相表达,相应的CDK1亦有异时相表达.结论 异时相Cyclin B1/CDK1可能有助于正常在体细胞进入细胞分裂周期.

    作者:张永红;于冬冬;何乐亚;魏欣;冷彦;陶德定;胡俊波;龚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应用激光扫描细胞仪分析食管癌中HP1-γ蛋白的表达

    目的 了解异染色质相关蛋白1-γ(heterochro-Matin-associated protein 1,HP1-γ)在食管癌发生发展各阶段的表达情况,并初步探讨利用激光扫描细胞仪分析免疫组化结果 较传统光镜下评分方法 的优势.方法 选用含各级别食管癌病变组织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其中HP1-γ的表达,并通过激光扫描细胞仪对免疫组化结果 进行定量分析.将激光扫描细胞仪分析结果 和传统光镜下评分结果 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P1-γ蛋白主要表达于胞核.在正常食管组织、中-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食管鳞癌的阳性率分别为37.5%(3/8),100%(21/21)、100% (7/7)和23.7% (9/38).且在正常食管、中-重度异型增生加原位癌、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激光扫描细胞仪分析结果 与传统光镜下评分结果 具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 HP1-γ蛋白可能在食管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抵抗作用.与传统人工评分方法 相比,激光扫描细胞仪在分析免疫组化结果 时具有高通量、高度客观、准确的优点.

    作者:李伟;董虹;刘佳;李双;王薇;马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在C型尼曼-皮克病神经元变性中的作用

    目的 确定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 dependent kinases-5,cdk5)在C型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 type C,NPC)神经元变性过程中的作用.为NPC的临床治疗提供可能的药物作用靶点.方法 将针对cdk5基因的siRNA序列克隆入rAAV-2载体,对4周龄npc-/-小鼠进行小脑rAAV-cdk5-siRNA-GFP注射(n=8),以空载体病毒(rAAV-GFP)注射组及非手术的同龄npc小鼠为对照(n=8).在干预后4周连续观察小鼠脑内cdk5水平及小鼠神经生化和病理的改变.结果 注射后1周可见针道附近、小脑深部核团及浦肯野细胞出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与空载体病毒组相比,注射4周后小鼠脑内cdk5的表达水平降低34.17%(P<0.05,n=6);轴突球状体数量减少30.76%(P<0.05,n=6),存活浦肯野细胞数增加300%(P<0.05,n=8);细胞骨架蛋白磷酸化程度降低16.32%(P<0.05,n=6).结论 rAAV2-cdk5-siRNA小脑注射,能显著减轻npc小鼠神经生化和病理改变.cdk5的激活在NPC神经元变性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有可能成为NPC治疗的新靶标.

    作者:李俐娟;张旻;王雪贞;郝又国;魏佳军;降风;丁志刚;张苏明;卜碧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蹭行运动和胞外藻酸盐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

    目的 比较3株铜绿假单胞菌即含新的mucA基因突变的黏液型PA17、mucA基因经典突变的黏液型PD0300、含野生型mucA基因的非黏液型PA01生物被膜早期形成和成熟形态,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纤毛介导的蹭行运动和胞外基质藻酸盐在黏液型及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用PAl7、PAO1、PD0300的单菌落穿刺接种1%琼脂糖平板,肉眼观察细菌纤毛介导的蹭行运动,测定细菌运动环评估3株细菌的蹭行运动能力;在生物被膜形成早期采用结晶紫对膜内黏附细菌染色,测定其吸光度(A)值,建立24 h内3株细菌的黏附曲线;建立未饱和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模型,检测早期和成熟期的胞外藻酸盐分泌;将含绿色荧光蛋白的pUCP/UV质粒转化3株铜绿假单胞菌,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静态生物被膜不同时期的形态和结构.结果 黏液型PA17、非黏液型PAO1菌株蹭行运动的直径小于黏液型PDO300(P<0.05),PA17、PAO1的运动能力弱于PDO300菌株;黏液型PDO300在早期生物被膜形成中黏附能力强,非黏液型PAO1次之,黏液型PA17弱;在未饱和生物被膜早期和成熟期黏液型菌株PA17、PDO300藻酸盐合成均明显高于非黏液型菌株PAO1(P<0.05),而PA17和PDO300在生物被膜相同时期的藻酸盐合成无明显差异(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PA17菌株在生物被膜形成中,不可逆黏附形成明显迟于非黏液型PAO1和黏液型PDO300,PA17成熟生物被膜形态呈薄膜状,与非黏液型PAO1成熟生物被膜类似;而PDO300不可逆黏附形成早,成熟生物被膜形态呈蘑菇状.结论 纤毛介导的蹭行运动是早期生物被膜形成中黏附的重要方式,可能影响成熟生物被膜的形态;而藻酸盐不是早期黏附的主要决定因素,与成熟生物被膜形态无关.

    作者:吴会玲;田德英;陈安群;宋世会;谢琳卡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人内皮抑素对卵巢癌细胞A2780体内外生长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探讨人内皮抑素(human endostatin,hES)对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体内、外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高保真PCR从含有人内皮抑素基因的人肝脏组织中扩增出人内皮抑素编码区,将其克隆人pcDNA3.1载体中,构建pcDNA3.1-ES重组质粒;将此重组质粒转染人卵巢癌细胞A2780,观察A2780细胞生长.20只BalB/C-nu 品系裸鼠随机分为2组:hES转染组(10只)、对照组(10只),建立人卵巢癌裸鼠模型.1个月后,测量瘤体积,计算抑瘤率;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分析组织学形态;同时用Western blot检测hES、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对裸鼠移植瘤组织细胞凋亡率影响.结果 hES转染A2780细胞后,细胞生长速率减慢.转染hES的裸鼠肿瘤生长较对照组明显减慢(P<0.01),抑瘤率为74%;转染组肿瘤组织较对照组的肿瘤坏死有所增多,胞核嗜碱性染色明显低于对照组;转染组hES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cl-2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流式结果 显示转染使肿瘤细胞的凋亡显著增加(P<0.05).结论 转染hES可抑制卵巢癌A2780细胞体内、外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石小燕;陈萍;李林均;潘东风;曹凤军;肖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致大鼠大脑皮质tau蛋白异常高度磷酸化

    目的 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顶叶皮质神经元tau蛋白磷酸化的变化,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以阐明脑梗死和阿尔茨海默病间的关系.方法 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顶叶皮质tau蛋白在Serl99/202、Ser396、Ser404和Tyr231位点磷酸化和不溶性磷酸化tau蛋白的变化;TUNEL法和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磷酸化tau蛋白的关系.结果 缺血再灌注6 h后顶叶皮质tau蛋白在Ser199/202、Ser396、Ser404和Tyr231位点发生异常高度磷酸化,不溶性磷酸化tau蛋白显著增加.脑缺血再灌注后3 d神经细胞的凋亡和tau蛋白高度磷酸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发生阿尔茨海默病样病理变化,脑梗死可能促进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海均;赵洪洋;熊南翔;黄俊红;姚东晓;赵心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质粒电穿孔转染条件的选择

    电穿孔转染,作为物理方法的一种,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将DNA、RNA,还能将抗体、酶及其他生物活性分子转入细菌、酵母、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它是一种高效、简便的基因转移系统,具有其它转移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如操作简便、快捷,可重复性强,转染率高,适用谱广等.

    作者:杨薇;王迪;陈克清;于敏;王桂华;胡俊波;王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GDF-5对大鼠肌腱细胞及腱鞘滑膜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生长分化因子-5(GDF-5)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肌腱细胞及腱鞘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在体内局部添加GDF-5以促进损伤肌腱愈合及改善外源性愈合所致粘连打下基础.方法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GDF-5在体外对肌腱及腱鞘滑膜细胞增殖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的GDF-5在体外对肌腱及腱鞘滑膜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 GDF-5可以明显促进肌腱细胞的增殖,而对腱鞘滑膜细胞的增殖率的作用较弱.对两种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 添加一定浓度的GDF-5后肌腱细胞增殖率较腱鞘滑膜细胞提高更为明显,而凋亡并未发生改变.

    作者:席彦东;李双;徐钧;洪晓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监测分析(附15 514例报告)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特点,及其与患者性别、年龄和发病季节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01~2006年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及儿科15 514例住院及门诊患者的血清,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方法 (ELISA)定性检测特异性IgM抗体.结果 6年检测样本数15 514例,总阳性率28.37%,一年中四季间感染率有明显差异(P<0.01).男性和女性感染率有明显差异(P<0.01),儿童和成人感染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MP感染率儿童组低于成人组,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易发季节为冬春季.对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应进行MP抗体测定,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苏文;胡爱霞;徐辉甫;杜恒;唐卓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I-1-P反义ODN-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对结核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应用纳米技术抑制分枝结核杆菌生长的可行性.方法 用复凝聚法制备1-1-P反义ODN-壳聚糖纳米粒子.在分枝结核杆菌菌株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自由ODN和壳聚糖-ODN纳米粒子,共同培养6周后观测细菌的生长情况.结果 制得的纳米粒子由(35.6±0.9)%的ODN和(64.4±0.9)%的壳聚糖组成.壳聚糖-ODN纳米粒子浓度为4μmol/L时.其对分枝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为(2.8±0.1)CFU/ml.而自由ODN在浓度低于10μmol/L时,不能有效抑制分枝结核杆菌的生长.结论 壳聚糖-ODN纳米粒子比自由ODN对分枝结核杆菌的生长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作者:沈杰;陈志飞;张红菱;李晓波;卢实;李媛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

    目的 介绍一种经过改良的血肿抽吸和引流方法 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方法 在CT辅助下对颅内血肿进行人工定位后,将直径3 mm的导管插入血肿,谨慎抽吸.之后反复复查CT并注入尿激酶引流,直至引流管尖端周围血肿消失.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术前和拔管前的血肿体积、中线位移,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结果 接受该方法 治疗的16例患者拔管前血肿体积明显小于术前血肿(P<0.01),血肿清除率平均为87%;术前和拔管前中线位移的平均长度分别为(10.96±2.78)、(3.30±1.85)mm,拔管前中线位移明显小于术前(P<0.01);拔管前患者GCS评分平均为(14.25±1.00),较术前(8.25±2.24)增加了6分(P<0.01).术后6个月随访,14例患者(87.5%)神经功能恢复良好,2例患者(12.5%)遗留严重残疾.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是大面积基底节区脑出血切实可行的、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 .

    作者:许峰;朱遂强;唐洲平;骆翔;石元洪;胡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异丙酚对大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时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时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1周的乳鼠心肌细胞按9×10~4/ml接种在96孔培养板上,每孔0.1 ml,随机分为8组,每组6孔:对照组(C组)、H_2O_2组(H组)、低剂量异丙酚组(LP组)、中剂量异丙酚组(MP组)、高剂量异丙酚组(HP)、低剂量异丙酚+抑制剂组(LP+I组)、中剂量异丙酚+抑制剂组(MP+I组)、高剂量异丙酚+抑制剂组(HP+I组).抑制剂采用ZnPP IX.各组于孵育6 h后,测定心肌细胞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线粒体、Caspase-3的活性及HO-1 mRNA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心肌细胞MDA含量上升、SOD含量及线粒体活性降低;H组心肌细胞Caspase-3活性升高、HO-1 mR-NA表达上调;不同剂量异丙酚组心肌细胞HO-1 mRNA表达上调;不同剂量异丙酚组经ZnPP Ⅸ处理后心肌细胞Caspase-3活性升高,均P<0.05或P<0.01.与H组比较,不同剂量异丙酚组心肌细胞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线粒体活性升高,MP组和HP组心肌细胞Caspase-3活性降低、细胞HO-1 mRNA表达上调(P<0.05或P<0.01).与相应剂量异丙酚组比较,经ZnPP IX处理后心肌细胞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线粒体活性降低、HO-1 mRNA 表达下调,MP+I、HP+I组心肌细胞Caspase-3活性增高(P<0.05或P<0.01).结论 异丙酚可通过上调HO-1的表-达而减轻H_2O_2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

    作者:徐金金;王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期刊文摘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多用途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分离方法

    目的 建立稳定的可同时用于细胞培养和膜片钳实验的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的分离方法 .方法 应用Langendorff灌流.生物酶消化法分离耐钙心肌细胞.分别用左右心室肌做细胞培养和全细胞膜片钳研究.结果 左室心肌细胞数(3.7±0.6)× 10~6,杆状细胞得率(84.85±2.7)%.右室心肌细胞横纹清晰,折光率好,膜片钳实验时容易封接破膜,记录到典型的I_(Ca).L、I_(K1)、I_(to)、I_(Na)电流.结论 该方法 简单、节约、重复性好,改善了杆状细胞得率、细胞质量,左右心室肌细胞分别能很好地用于细胞培养和膜片钳实验.

    作者:毛张凡;孙宗全;杜心灵;徐小惠;韩毅;刘祖梅;金满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输卵管肉瘤样癌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

    目的 探讨输卵管肉瘤样癌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输卵管肉瘤样癌1例,光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肉瘤样癌CK、EMA、S-100蛋白、Desmin、SMA、Leu-7、CD68、actin及Vimentin等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文献探讨该肿瘤的病理学表现及临床生物学行为.结果 光镜下肉瘤样成分与癌成分共存.瘤体多以肉瘤样成分为主,肉瘤样组织中未见明确的骨、软骨、横纹肌肉瘤等异源成分.免疫组化检测表明:CK7、EMA和Vimentin表达均呈强阳性;S-100蛋白、SMA、Leu-7、CD68和actin表达呈部分阳性.结论 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术前诊断困难;B超、CT、MRI对分期有帮助.确诊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测.输卵管肉瘤样癌极为少见,该肿瘤早期就可发生血行转移,预后极差,早期发现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吴桂珠;郑秀;陈林莺;陈一红;邹亦庐;江忠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p27~(kip1)表达在食管癌放射抗拒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p27~(kip1)表达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变化的关系.方法 通过γ射线反复照射人食管鳞癌细胞EC9706(累计放射剂量6 000 cGy),逐步筛选得到具有放射抗拒性的细胞EC9706R.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两种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27~(kip1)的表达.结果 筛选得到的人食管鳞癌细胞EC9706R较亲本细胞显示出明显的放射抗性,EC9706R细胞SF_2=65.71%,D_0=2.20 Gy,D_q=1.61 Gy,N=2.07;EC9706细胞SF_2=46.72%,D_0=1.61 Gy,D_q=0.99 Gy,N=1.85,EC9706R细胞SF_2、D_0、D_q及N值均高于亲本细胞;细胞周期检测显示EC9706R细胞G_1期比例较亲本细胞明显下降,而S期比例明显增加;免疫细胞化学结果 显示具有放射抗性的EC9706R细胞p27~(kip1)表达明显低于亲本细胞.结论 p27~(kip1)表达下调导致细胞周期变化,可能是食管癌细胞产生放射抗拒的机制之一.

    作者:童强;侯晓华;金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δ阿片受体激动剂对脓毒症大鼠肺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D-AIa~2-D-Leu~5-enkephali)对脓毒症大鼠肺功能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72只,分为假手术组(SO组)、脓毒症组(SEP组)和DADLE给药组(DADLE组),每组24只.采用改良盲肠结扎穿孔方法 (CLP)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SO组除不结扎、刺穿盲肠外,其余操作同SEP组,DADLE组模型建立后立即按5 ml/kg体重静脉注射浓度为0.5 mg/ml的DALDE.于手术后2、6、10 h开腹取血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肺组织湿/干重(W/D)比值;测定肺组织匀浆中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三磷酸腺苷(ATP)含量;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观察并比较各组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与SEP组相比,DADLE组PaCO_2、PaO_2均明显提高(P<0.05);W/D值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MPO、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ATP含量明显升高(P<0.05);血浆TNF-α和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对脓毒症大鼠肺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唐成武;鲍鹰;朱鸣;温晓红;费卯云;张晓岚;蒋晓颖;王耀;冯文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