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O-cGMP通路在早期心肌缺血预适应中的作用

兰晓莉;裴著果;张永学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 缺血预适应, 一氧化氮, 环磷酸鸟苷
摘要:目的 研究心肌缺血预适应时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NO-cGMP)通路的变化,并探讨引起变化的原因及意义.方法 选择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CON组,n=6),预适应组(IP组,n=12),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和预适应程序组(PC组,n=36).以手术套管法造成左冠状动脉主干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取心脏组织检测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和cGMP水平.结果 IP组NO、NOS和cGMP较I/R组明显增高(P<0.05);PC组中,NO及cGMP含量随缺血及再灌注呈周期性波动.结论 NO-cGMP通路参与预适应的保护作用,并可能是预适应作用的激发者和中介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其与PGE2水平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和前列腺素E2(PGE2)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PGE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膀胱癌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PGE2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 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28.64±4.6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7.13±1.71)%(P<0.01).且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PGE2呈显著正相关(r=0.73,P<0.01).结论 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较高,对膀胱癌患者具有免疫抑制功能,而PGE2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

    作者:朱伟;曾甫清;杨军;奉友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信号传导途径p55PI3K-Rb在胃肠道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p55PI3K-Rb)信号传导途径在胃肠道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并阐述其意义.方法 收集2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胃癌6例,结肠癌5例,直肠癌9例)手术切除标本,每例均包括癌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应用免疫沉淀(Rb单克隆抗体)和Western blot方法(p55PI3K多克隆抗体)检测p55PI3K与Rb在组织中的相互作用.结果 8例胃肠道肿瘤标本(胃癌2例,结肠癌2例,直肠癌4例,均为腺癌)Rb与p55PI3K相互作用为阳性,阳性率为40%(8/20),且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三者之间p55PI3K-Rb作用强弱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胃肠道肿瘤形成过程中,p55PI3K-Rb信号传导通路是存在的.通过阻断p55PI3K-Rb通路可能阻断肿瘤的发生,有望为临床胃肠道肿瘤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高霞;龙浩成;刘双又;罗学来;李小兰;陶德定;胡俊波;龚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TGF-β1转基因小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的表达

    目的 探讨肺组织内高水平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s)表达的调节,以及MMPs/TIMPs表达紊乱与肺组织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8只TGF-β1转基因小鼠和8只正常对照小鼠在出生后8周经断头术处死,收集血浆及肺组织标本,测定血浆和肺组织中TGF-β1蛋白浓度,以及MMP-2、MMP-9、MMP-3、MMP-13、TIMp-1、TIMp-2和TIMP-3蛋白的表达,并通过Masson-Goldner染色法检测肺组织中胶原的沉积.结果 在转基因小鼠肺组织中,MMP-2的表达显著降低,TIMP-1、TIMp-2和TIMP-3的表达显著增加,并且转基因小鼠肺组织呈现明显纤维化.结论 转基因小鼠肺组织中高浓度的TGF-β1可能通过抑制MMP-2表达,以及增加TIMp-1、TIMp-2、TIMP-3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增加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促进肺纤维化的产生.

    作者:杨坤禹;胡豫;刘莉;张涛;伍钢;Claudia Ruebe;Christian Ruebe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同种CTL识别表位的抗原肽非依赖性现象

    目的 初步探讨细胞毒T细胞(CTL)对同种抗原的识别机制.方法 用负载特定肽的T2细胞与HLA-A2阴性个体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共培养,激活同种反应性CTL,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观察同种反应性CTL对不同载肽T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用负载特定抗原肽的T2细胞诱导所获得的同种反应性CTL对负载不同抗原肽的T2细胞及空载T2细胞具有同等杀伤效应.结论 同种反应性CTL对同种MHC分子的识别不依赖抗原肽.

    作者:蔡蕾;翁秀芳;梁智辉;吴雄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宫颈癌中金属硫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金属硫蛋白(MT)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不同病变宫颈组织中MT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应用TUNEL法检测原位细胞凋亡.结果 在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Ⅱ级、CINⅢ级、宫颈浸润癌中,MT阳性表达率和增殖指数(PI)均依次递增(均P<0.05);在CINⅠ~Ⅱ级、CINⅢ级、宫颈浸润癌中,凋亡指数(AI)逐渐降低(均P<0.05),但明显高于正常宫颈和慢性宫颈炎;MT表达阳性组PI较高,AI较低,与MT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MT的表达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均P<0.05),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MT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检测MT的表达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恶性程度的评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李天;汪辉;濮德敏;效小莉;邹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宫颈病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型别分布的研究

    宫颈癌为影响妇女健康的重要疾病,对宫颈癌的病因学研究已经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因素.目前已发现HPV有100余种,其中有27种可以从宫颈癌组织中发现[1].本研究采用通用引物PCR(GP PCR)和DNA测序方法分析宫颈癌、宫颈炎和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CIN)患者高危型HPV的感染状态,为临床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巴瑞琪;丁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视网膜厚度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1 d、1周、4周,采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对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40例患者的视网膜厚度进行测量.结果 和术前比较,术后1 d视网膜厚度明显增加,术后约1周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术后早期视网膜厚度有明显影响.

    作者:李新宇;雷澄;刘磊;董洁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5-杂氮-2'-脱氧胞苷抑制人鼻咽癌CNE细胞生长的机制

    目的 探讨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抑制人鼻咽癌CNE细胞系生长增殖的机制,寻找鼻咽癌治疗的新靶点.方法 用5-Aza-CdR处理人鼻咽癌CNE细胞,应用MTT试验观察不同浓度的5-Aza-CdR对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分析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甲基化状态;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仪检测用药前后DAPK mRNA、蛋白的表达情况及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从CNE细胞生长曲线知各浓度的5-Aza-CdR对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未经5-Aza-CdR处理的CNE细胞中DAPK基因CpG岛过甲基化,且DAPK mRNA不表达.经5-Aza-CdR处理后,甲基化的DAPK基因部分去甲基化,用药组的细胞中均有DAPK mRNA表达,且表达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增强.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经药物处理后的CNE细胞中DAPK蛋白表达呈阳性,而对照组不表达.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药物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且G0/G1期细胞增加,G2/M期减少.结论 5-Aza-CdR对体外培养的鼻咽癌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其能使因甲基化而失活的DAPK基因再转录,诱导该基因重新表达的结果.

    作者:张松;孔维佳;郭长凯;王彦君;陈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胃癌MGMT基因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的表达,探讨MGMT基因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疗效、预后、骨髓抑制的关系.方法 应用加强型原位杂交三相寡核苷酸探针高效标记技术检测76例胃癌组织MGMT的表达,同时应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76例胃癌MGMT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0.8%(31/76).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者胃癌组织MGMT阳性表达率为35.3%(4/17),明显低于生存5年以下组,后者MGMT阳性表达率为65.9%(22/41)(P<0.05).白细胞计数≥3×109/L组MGMT阳性率为54.8%(23/42),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3×109/L组[23.5%(8/34)](P<0.01).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间MGMT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状况组间MGMT基因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胃癌MGMT基因阳性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时间、骨髓抑制有关,提示检测胃癌组织MGMT基因表达水平对抗癌治疗、提高骨髓耐受性和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家华;孙幼芳;曾桃英;王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青心酮对脂多糖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及其相关信号转导的影响

    目的 观察青心酮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Toll样受体4(TLR4)及其下游分子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青心酮治疗子痫前期等病理性妊娠的药理作用机制及TLR4信号系统在病理妊娠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脐静脉内皮细胞TLR4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TLR4、抑制性κB(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 10-7、10-6、10-5 mol/L青心酮可显著降低LPS诱导的内皮细胞TL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抑制IκBα蛋白的降解(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青心酮能够抑制LPS诱导的内皮细胞TLR4表达及其相关信号转导,这可能是青心酮治疗子痫前期等病理性妊娠时活血化淤药理作用的通路之一.TLR4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病.

    作者:寿华锋;黄艳君;吴萍;张力;叶笃筠;黄引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肺减容手术治疗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肺减容手术(LVRS)治疗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影响.方法 对40例需接受LVRS的COPD患者的围手术期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并将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LVRS,干预组增加心理干预,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作为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水平在入院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术前存在焦虑、抑郁(评分≥7)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在手术后6个月均有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的抑郁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 COPD患者通过接受LVRS治疗,可明显改善抑郁及焦虑情绪;而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则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詹曦;王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P物质对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辣椒素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

    目的 研究P物质(SP)对急性分离的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辣椒素受体亚型1(VR1)的调制作用,探讨SP对辣椒素在疼痛传导中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急性分离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膜VR1介导的电流,并观察预加SP对VR1介导的电流的调制作用.结果 大多数三叉神经节细胞对辣椒素敏感,细胞外应用辣椒素(1×10-7~3×10-6 mol/L)后可引起缓慢激活无明显去敏感的内向电流,且呈浓度依赖性;分别预加1×10-9、3×10-9和1×10-8 mol/L SP 1 min后,辣椒素引起的电流幅值分别增加2.4%、20.8%和51.8%,增加的程度与SP的浓度和预加的持续时间有关.应用SP受体特异性阻断剂GR82334(1×10-6 mol/L)可以阻断SP对辣椒素激活电流的增强作用.结论 SP可增强三叉神经节神经元膜辣椒素受体介导的电流.

    作者:罗加烈;胡旺平;樊友珍;甘志强;李之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炎症介质水平与胰岛素抵抗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炎症介质超灵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机体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 运用高灵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1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s-CRP水平,同时检测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和胰岛B细胞分泌指数(HOMA IS)以反映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细胞功能.结果 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2.18±0.95 mg/L vs 0.89±0.45 mg/L,P<0.01)和HOMAIR指数(1.61±0.18 vs 0.92士0.09,P<0.0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HOMA IS指数低于正常对照组(85.1±14.9 vs 127.6±9.8,P<0.01).进一步将患者分为合并痛风组和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组后发现,痛风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组(2.82±1.09 mg/L vs 1.77±0.87 mg/L,P<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与体重指数(BMI)(r=0.44,P<0.01)、血尿酸(r=0.49,P<0.01)、24 h尿尿酸(r=0.37,P<0.01)和HOMA IR指数(r=0.48,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正常人,并与其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李佳;李晨钟;薛耀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甘氨酸对离体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甘氨酸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脏损伤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Langendorff心脏灌流技术.正常对照组持续灌流90 min;缺血再灌注组平衡30 min,停灌30 min,再灌30 min;甘氨酸组从停灌前15 min开始加入3 mmol/L甘氨酸,其他同缺血再灌注组.结果 甘氨酸处理使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缩短85%,丙二醛(MDA)含量降低61%,心肌凋亡细胞减少65%,Bcl-2表达增加140%,Bax表达减少68%.结论 甘氨酸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此作用可能与其抗自由基、调节Bcl-2和Bax的表达有关.

    作者:廉洪;陈欢;杜景霞;胡燕;金满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微颗粒的方法学探讨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法检测血小板微颗粒(PMPs),并进行方法学、影响因素探讨及临床意义的评价.方法 应用特异性荧光抗体CD61-FITC标记血小板,采用FCM-PRP法,以0.82 μm标准微球进行定位对照,设置机器检测条件,调节机器阈值,设门计数PMPs占CD61阳性颗粒的百分比.以二磷酸腺苷(ADP)及胶原诱导血小板活化后释放的PMPs作为阳性对照.同时检测不同保存时间血小板血浆中PMPs的释放量.结果 30例健康对照者静息状态下血小板释放的PMPs为(2.19±0.48)%,血小板活化后释放的PMPs数量显著增加,ADP诱导血小板活化后产生的PMPs为(5.43±3.48)%,胶原诱导血小板活化后释放的PMPs为(3.46±1.14)%,静息状态和激活后PMP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标本存放时间越长,PMPs释放量越大.37例血栓性疾病患者血小板释放的PMPs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结论 采用FCM-PRP法检测PMPs操作简单,影响因素较少,适合临床常规检测.

    作者:熊丽丽;魏文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NKCC1 小鼠的内耳超微结构观察及其与听觉平衡功能的关系

    目的 研究不同基因型Na-K-2Cl联合转运子1(NKCC1)小鼠的耳蜗和前庭器官的超微形态特点及其与听觉平衡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电子显微镜对NKCC1+/+野生型鼠、NKCC1+/-杂合子鼠和NKCC1-/-基因敲除鼠的耳蜗基底膜和前庭椭圆囊进行观察,并应用听觉脑干反应(ABR)检测各基因型鼠的听力和观察平衡表现.结果 电镜观察显示NKCC1-/-鼠的边缘细胞体积明显缩小,边缘细胞与中间细胞之间空隙扩大成空泡样,并可见前庭膜贴附于边缘细胞的顶膜边缘上.NKCC1-/-鼠外毛细胞呈现为点状缺失,椭圆囊毛细胞仅有少许残留.NKCC1+/+鼠听力和平衡正常,ABR检测的短声阈值为23.13±3.78(dB SPL);NKCC1+/-鼠听力低于NKCC1+/+鼠,ABR短声阈值为38.49±12.29(dB SPL).NKCC1+/+和NKCC1+/-鼠ABR的阈值在各个频率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NKCC1-/-鼠呈现全聋并有平衡失调,ABR的各个频率在100 dB SPL均无反应.结论 NKCC1基因在内耳表达的不同可以影响小鼠的听觉平衡功能并导致内耳形态改变;内耳形态改变也可作为基因缺失小鼠听觉平衡的形态学基础.

    作者:褚汉启;熊浩;周良强;崔永华;孔维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檗碱对速激肽释放引起的肠道收缩运动的影响

    目的 观察小檗碱(Ber)对离体豚鼠结肠肠管和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对小鼠肠道P物质(SP)表达的影响,探讨Ber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机制.方法 采用肌力换能技术记录肠管收缩幅值的变化,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量单个平滑肌细胞大电导的钙离子依赖性钾电流(IBkca),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SP的表达变化.结果 Ber(0.3~100 μmol/L)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电刺激(EFS)和速激肽(NKA)诱发的结肠收缩运动,其IC50分别为64.1 μmol/L和82.5 μmol/L;Ber 6 μmol/L可显著增加IBkca的幅值约(51±21)%(n=6,P<0.05).连续灌胃给予Ber 10 mg/(kg·d),7 d后,小鼠结肠SP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Ber减少SP的合成释放,增强IBkca,减弱细胞外钙内流,从而抑制EFS和NKA诱发的肠管收缩,这可部分解释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江华;丁丽丽;王嘉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低氧血症与肺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广泛用于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栓塞术后很多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受限、心悸、出汗等症状,部分患者血氧分压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本研究对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术前、术后的血氧指标及肺功能进行检测,初步探讨低氧血症与肺功能障碍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

    作者:肖书萍;张建初;郑传胜;周国锋;刘婷;陈冬萍;冯敢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鼠肠干细胞群的构建

    目的 探索利用干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构建小鼠肠干细胞群.方法 取孕17 d昆明系小白鼠的胚胎鼠肠组织,剪碎后采用酶消化法分离肠干细胞群;将通过离心获得的细胞溶于选择性培养液并种于一次性培养瓶中;利用角蛋白18亚型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细胞.结果 细胞培养48 h后,开始贴壁生长.镜下可见,上皮样细胞呈集落状生长,其中,由典型上皮构成的克隆约占30%,由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的克隆约占20%,混合生长的克隆约占50%.培养出的肠干细胞群在第3、4代达到生长分化的顶峰;而后干细胞逐渐减少,成熟的肠上皮细胞逐渐增多,直至终凋亡.培养出的肠干细胞群角蛋白18亚型抗体染色阳性.结论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体外构建肠干细胞群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作者:叶章群;刘冠琳;陈志强;孔德波;姚林方;余虓;郭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AKT2和FN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中蛋白激酶B2(AKT2)及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半定量分析方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n=50),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n=19)及正常卵巢组织(n=13)中AKT2及FN的表达,并分析AKT2和FN与上皮性卵巢癌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AKT2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上皮性卵巢癌中AKT2表达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均P<0.01);FN主要分布于间质,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比较,上皮性卵巢癌组织FN表达明显降低(均P<0.01);且AKT2、FN表达强度与卵巢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1).两者在肿瘤中的表达呈相反的趋势.结论 AKT2表达越高,间质FN表达越低,上皮性卵巢癌浸润程度越高,越容易复发、转移.AKT2、FN的表达可作为临床判断上皮性卵巢癌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邓友星;邢辉;翁丹卉;马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