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心酮对脂多糖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及其相关信号转导的影响

寿华锋;黄艳君;吴萍;张力;叶笃筠;黄引平

关键词:青心酮, 血管内皮细胞, Toll样受体, 信号传导, 脂多糖
摘要:目的 观察青心酮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Toll样受体4(TLR4)及其下游分子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青心酮治疗子痫前期等病理性妊娠的药理作用机制及TLR4信号系统在病理妊娠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脐静脉内皮细胞TLR4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TLR4、抑制性κB(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 10-7、10-6、10-5 mol/L青心酮可显著降低LPS诱导的内皮细胞TL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抑制IκBα蛋白的降解(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青心酮能够抑制LPS诱导的内皮细胞TLR4表达及其相关信号转导,这可能是青心酮治疗子痫前期等病理性妊娠时活血化淤药理作用的通路之一.TLR4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肺减容手术治疗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肺减容手术(LVRS)治疗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影响.方法 对40例需接受LVRS的COPD患者的围手术期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并将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LVRS,干预组增加心理干预,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作为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水平在入院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术前存在焦虑、抑郁(评分≥7)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在手术后6个月均有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的抑郁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 COPD患者通过接受LVRS治疗,可明显改善抑郁及焦虑情绪;而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则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詹曦;王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微颗粒的方法学探讨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法检测血小板微颗粒(PMPs),并进行方法学、影响因素探讨及临床意义的评价.方法 应用特异性荧光抗体CD61-FITC标记血小板,采用FCM-PRP法,以0.82 μm标准微球进行定位对照,设置机器检测条件,调节机器阈值,设门计数PMPs占CD61阳性颗粒的百分比.以二磷酸腺苷(ADP)及胶原诱导血小板活化后释放的PMPs作为阳性对照.同时检测不同保存时间血小板血浆中PMPs的释放量.结果 30例健康对照者静息状态下血小板释放的PMPs为(2.19±0.48)%,血小板活化后释放的PMPs数量显著增加,ADP诱导血小板活化后产生的PMPs为(5.43±3.48)%,胶原诱导血小板活化后释放的PMPs为(3.46±1.14)%,静息状态和激活后PMP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标本存放时间越长,PMPs释放量越大.37例血栓性疾病患者血小板释放的PMPs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结论 采用FCM-PRP法检测PMPs操作简单,影响因素较少,适合临床常规检测.

    作者:熊丽丽;魏文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AKT2和FN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中蛋白激酶B2(AKT2)及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半定量分析方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n=50),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n=19)及正常卵巢组织(n=13)中AKT2及FN的表达,并分析AKT2和FN与上皮性卵巢癌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AKT2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上皮性卵巢癌中AKT2表达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均P<0.01);FN主要分布于间质,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比较,上皮性卵巢癌组织FN表达明显降低(均P<0.01);且AKT2、FN表达强度与卵巢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1).两者在肿瘤中的表达呈相反的趋势.结论 AKT2表达越高,间质FN表达越低,上皮性卵巢癌浸润程度越高,越容易复发、转移.AKT2、FN的表达可作为临床判断上皮性卵巢癌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邓友星;邢辉;翁丹卉;马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补肾安胎方改善胚胎着床障碍小鼠着床局部血管形成及其机制

    目的 观察补肾安胎方对吲哚美辛诱导着床障碍小鼠着床局部血管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妊娠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吲哚美辛组(模型组)、补肾安胎方组(中药组).正常组于妊娠第3、4天每天2次皮下注射溶剂,模型组和中药组均于妊娠第3、4天每天2次皮下注射吲哚美辛(4.33 mg/kg)造成小鼠胚胎着床障碍.自妊娠第1天开始,正常组和模型组于每日上午灌服自来水0.3 ml,中药组则灌服中药0.3 ml.比较3组小鼠在妊娠第8天妊娠率、妊娠小鼠胚胎着床位点数;同时,取小鼠子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表达.结果 模型组小鼠妊娠率和胚胎着床位点数(27.3%、5.3±0.7)显著低于正常组(90.9%、13.3±2.8)(均P<0.01);中药组小鼠妊娠率和胚胎着床位点数(72.7%、10.7±2.2)较模型组显著增高(均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及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血管丰富,模型组血管稀少,中药组血管较模型组丰富,与正常组相当.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妊娠第8天正常组子宫内膜中VEGF及其受体表达明显,模型组中的表达显著减少,中药组介于两组之间.结论 补肾安胎方提高吲哚美辛诱导着床障碍小鼠妊娠率和胚胎着床位点数,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子宫内膜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明敏;黄玉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寰椎侧块解剖学观测及其在侧块螺钉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寰椎解剖学特征进行观测,为临床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收集10例成年尸体寰椎标本,使用游标卡尺进行线性测量;角度测量则先用钨丝取模,再用常规量角器检测.测量指标包括后弓内侧半距、后弓外侧半距、后弓高度、后弓宽距、侧块外侧高度、侧块内侧高度、侧块横径、侧块前后径、侧块内倾角.两例患者依据测量的解剖学数据,选在寰椎后结节中点旁20 mm与后弓下缘以上3 mm的交点处进钉,置入侧块螺钉后行X线检查,观察螺钉在寰椎侧块中的长度及与矢状面的角度.结果 后弓外侧半距为(20.8±3.3)mm,后弓高度为(7.2±1.7)mm.两例患者X线片显示螺钉均在寰椎侧块内,螺钉长度25 mm,与矢状面保持(8~14)°.结论 寰椎侧块螺钉的进钉点选在寰椎后结节中点旁20 mm与后弓下缘以上3 mm的交点处,与矢状面保持(8~14)°.

    作者:柯新;郑启新;熊晓芊;赵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骨桥蛋白特异性短发夹RNA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目的 应用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骨桥蛋白基因表达,观察其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根据大鼠骨桥蛋白基因设计靶序列,采用体外转录方法获取shRNA,以此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骨桥蛋白mRNA和蛋白的表达;用MTT法检测shR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与未转染特异性shRNA细胞相比,转染shRNA的细胞中骨桥蛋白mRNA、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抑制率分别为(76.3±3.4)%和(68.7±4.6)%.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也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 设计的靶序列能有效沉默血管平滑肌细胞骨桥蛋白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构建载体和体内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郑向阳;张凯伦;杜心灵;蒋雄刚;刘小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信号传导途径p55PI3K-Rb在胃肠道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p55PI3K-Rb)信号传导途径在胃肠道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并阐述其意义.方法 收集2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胃癌6例,结肠癌5例,直肠癌9例)手术切除标本,每例均包括癌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应用免疫沉淀(Rb单克隆抗体)和Western blot方法(p55PI3K多克隆抗体)检测p55PI3K与Rb在组织中的相互作用.结果 8例胃肠道肿瘤标本(胃癌2例,结肠癌2例,直肠癌4例,均为腺癌)Rb与p55PI3K相互作用为阳性,阳性率为40%(8/20),且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三者之间p55PI3K-Rb作用强弱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胃肠道肿瘤形成过程中,p55PI3K-Rb信号传导通路是存在的.通过阻断p55PI3K-Rb通路可能阻断肿瘤的发生,有望为临床胃肠道肿瘤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高霞;龙浩成;刘双又;罗学来;李小兰;陶德定;胡俊波;龚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低氧血症与肺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广泛用于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栓塞术后很多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受限、心悸、出汗等症状,部分患者血氧分压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本研究对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术前、术后的血氧指标及肺功能进行检测,初步探讨低氧血症与肺功能障碍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

    作者:肖书萍;张建初;郑传胜;周国锋;刘婷;陈冬萍;冯敢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宫颈癌中金属硫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金属硫蛋白(MT)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不同病变宫颈组织中MT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应用TUNEL法检测原位细胞凋亡.结果 在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Ⅱ级、CINⅢ级、宫颈浸润癌中,MT阳性表达率和增殖指数(PI)均依次递增(均P<0.05);在CINⅠ~Ⅱ级、CINⅢ级、宫颈浸润癌中,凋亡指数(AI)逐渐降低(均P<0.05),但明显高于正常宫颈和慢性宫颈炎;MT表达阳性组PI较高,AI较低,与MT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MT的表达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均P<0.05),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MT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检测MT的表达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恶性程度的评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李天;汪辉;濮德敏;效小莉;邹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eIF4E与磷酸化eIF4E结合蛋白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及磷酸化eIF4E结合蛋白1(p-4EBP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法检测66例乳头状癌(经典型乳头状癌37例,滤泡型乳头状癌29例)、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及上述病例的肿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eIF4E与p-4EBP1的表达.结果 在肿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及乳头状癌中,eIF4E的阳性率分别为11.6%(10/86)、50.0%(10/20)和84.8%(56/66)(P<0.01);p-4EBP1的阳性率分别为8.1%(7/86)、40.0%(8/20)和66.7%(44/66)(P<0.01),并且p-4EBP1在滤泡型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经典型乳头状癌中的表达(P<0.01).eIF4E在有腺外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6.7%(29/30)和100.0%(29/29),分别高于无腺外侵袭和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后者阳性率分别为75.0%(27/36)和73.0%(27/37)(P<0.05).而p-4EBP1在这两组病例中的表达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和正常甲状腺及甲状腺良性病变相比,eIF4E和p-4EBP1在乳头状癌中存在过表达;eIF4E的过表达与乳头状癌的侵袭与转移关系密切,在乳头状癌的进展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万婕;吴人亮;周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中白血病抑制因子的表达变化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胰腺组织中表达的时相变化,探讨LIF在SAP病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胰管逆行灌注5%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复制大鼠SAP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n=6)、假手术组(Sham组,n=6)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n=24).用RT-PCR法检测胰腺组织中LIF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IF在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N组和Sham组LIF表达呈阴性,SAP组LIF水平在建模后3 h已升高,至12 h和24 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LIF作为促炎症因子参与了SAP的炎症反应.

    作者:滕晓丽;廖家智;赵秋;杜静;谷华;覃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NKCC1 小鼠的内耳超微结构观察及其与听觉平衡功能的关系

    目的 研究不同基因型Na-K-2Cl联合转运子1(NKCC1)小鼠的耳蜗和前庭器官的超微形态特点及其与听觉平衡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电子显微镜对NKCC1+/+野生型鼠、NKCC1+/-杂合子鼠和NKCC1-/-基因敲除鼠的耳蜗基底膜和前庭椭圆囊进行观察,并应用听觉脑干反应(ABR)检测各基因型鼠的听力和观察平衡表现.结果 电镜观察显示NKCC1-/-鼠的边缘细胞体积明显缩小,边缘细胞与中间细胞之间空隙扩大成空泡样,并可见前庭膜贴附于边缘细胞的顶膜边缘上.NKCC1-/-鼠外毛细胞呈现为点状缺失,椭圆囊毛细胞仅有少许残留.NKCC1+/+鼠听力和平衡正常,ABR检测的短声阈值为23.13±3.78(dB SPL);NKCC1+/-鼠听力低于NKCC1+/+鼠,ABR短声阈值为38.49±12.29(dB SPL).NKCC1+/+和NKCC1+/-鼠ABR的阈值在各个频率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NKCC1-/-鼠呈现全聋并有平衡失调,ABR的各个频率在100 dB SPL均无反应.结论 NKCC1基因在内耳表达的不同可以影响小鼠的听觉平衡功能并导致内耳形态改变;内耳形态改变也可作为基因缺失小鼠听觉平衡的形态学基础.

    作者:褚汉启;熊浩;周良强;崔永华;孔维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超声造影对原发性肝癌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经增强CT造影对照,并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肝癌23例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病变10例,采用意大利Bracco公司生产的第二代声学造影剂Sonovue进行超声造影成像,造影时记录肝实质及病灶的充填过程、充盈方式及增强程度.结果 肝细胞肝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各有特点,其鉴别要点主要在于病灶的充盈方式及消退时间.原发性肝癌的造影方式呈典型的快进快退型;而局灶性结节增生由于滋养血管在中央疤痕中穿行,其造影方式呈中央向周边逐渐充填,甚至在门脉相和延迟相增强呈等回声,消退时间明显晚于原发性肝癌.结论 超声造影能清楚显示原发性肝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造影充填过程及充填方式,对它们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徐金锋;熊奕;吴瑛;彭启慧;宋红;冯晓凤;丁志敏;李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党参药材毛细管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检测党参药材中党参含量和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10种不同来源党参药材,其中2号为标准对照药材,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离提取物,并用聚类分析比较.结果 建立的分析方法有较好的重现性,确定了党参药材的9个共有特征峰,9个党参样品的相似度达到0.9以上.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党参药材的质量评价.

    作者:向一;祁智;马长清;高磊;周漠炯;尹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HPV感染、P53及Survivin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中的病因学意义,并研究HPV感染与细胞凋亡、P53及Survivin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应用PCR、TUNEL和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NSCLC及13例肺良性病变中HPV DNA、凋亡指数(AI)、P53和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肺癌组HPV DNA检出率为40.8%(31/76),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7.7%(1/1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中分化肺癌HPV感染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肺癌,吸烟者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均P<0.05).NSCLC中P53和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3.2%(48/76)和42.1%(32/76),肺良性病变组均未见表达.NSCLC中HPV DNA阳性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P53蛋白表达阳性组中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NSCLC中HPV DNA、P53和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的凋亡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PV感染可能是NSCLC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HPV感染可能导致P53基因突变,突变的P53使Survivin蛋白表达增加,抑制凋亡,促进NSCLC的发生.

    作者:袁春艳;吴翠环;郭峻莉;汪永平;黄邦杏;张筱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TGF-β1上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FOXP3的表达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肺癌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增高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培养原代肺癌细胞,将培养的肺癌细胞及肺癌细胞培养上清液分别与自身来源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不同浓度(2、5、10 ng/ml)的TGF-β1进行干预后,检测各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标志物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 肺癌细胞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组FOXP3 mRNA的表达呈阳性,且随着TGF-β1干预浓度的增加,FOXP3 mRNA的表达强度逐渐增高,两者呈正相关(r=0.663,P<0.05);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肺癌细胞培养上清液孵育后亦有FOXP3 mRNA的表达,TGF-β1干预后,FOXP3 mRNA的表达虽有上调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TGF-β1能上调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的表达,即增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从而参与肺癌免疫逃逸机制.

    作者:张晓菊;田拥军;丁静民;辛建保;陶晓南;白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胃癌MGMT基因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的表达,探讨MGMT基因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疗效、预后、骨髓抑制的关系.方法 应用加强型原位杂交三相寡核苷酸探针高效标记技术检测76例胃癌组织MGMT的表达,同时应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76例胃癌MGMT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0.8%(31/76).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者胃癌组织MGMT阳性表达率为35.3%(4/17),明显低于生存5年以下组,后者MGMT阳性表达率为65.9%(22/41)(P<0.05).白细胞计数≥3×109/L组MGMT阳性率为54.8%(23/42),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3×109/L组[23.5%(8/34)](P<0.01).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间MGMT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状况组间MGMT基因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胃癌MGMT基因阳性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时间、骨髓抑制有关,提示检测胃癌组织MGMT基因表达水平对抗癌治疗、提高骨髓耐受性和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家华;孙幼芳;曾桃英;王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醛固酮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醛固酮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取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培养36 h后,加入不同浓度醛固酮(0.01~10.0 μrmol/L).分别用吖啶橙(AO)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醛固酮加入细胞24 h后,随着其浓度的增高,凋亡细胞所占比例逐渐增加,Bax表达逐渐增强,Bcl-2表达减弱,Bcl-2/Bax比值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醛固酮明显促进心肌细胞的凋亡,且具有浓度依赖性,这可能与醛固酮能下调Bcl-2蛋白表达及上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龙元;曾秋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TGF-β1转基因小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的表达

    目的 探讨肺组织内高水平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s)表达的调节,以及MMPs/TIMPs表达紊乱与肺组织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8只TGF-β1转基因小鼠和8只正常对照小鼠在出生后8周经断头术处死,收集血浆及肺组织标本,测定血浆和肺组织中TGF-β1蛋白浓度,以及MMP-2、MMP-9、MMP-3、MMP-13、TIMp-1、TIMp-2和TIMP-3蛋白的表达,并通过Masson-Goldner染色法检测肺组织中胶原的沉积.结果 在转基因小鼠肺组织中,MMP-2的表达显著降低,TIMP-1、TIMp-2和TIMP-3的表达显著增加,并且转基因小鼠肺组织呈现明显纤维化.结论 转基因小鼠肺组织中高浓度的TGF-β1可能通过抑制MMP-2表达,以及增加TIMp-1、TIMp-2、TIMP-3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增加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促进肺纤维化的产生.

    作者:杨坤禹;胡豫;刘莉;张涛;伍钢;Claudia Ruebe;Christian Ruebe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甘氨酸对离体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甘氨酸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脏损伤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Langendorff心脏灌流技术.正常对照组持续灌流90 min;缺血再灌注组平衡30 min,停灌30 min,再灌30 min;甘氨酸组从停灌前15 min开始加入3 mmol/L甘氨酸,其他同缺血再灌注组.结果 甘氨酸处理使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缩短85%,丙二醛(MDA)含量降低61%,心肌凋亡细胞减少65%,Bcl-2表达增加140%,Bax表达减少68%.结论 甘氨酸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此作用可能与其抗自由基、调节Bcl-2和Bax的表达有关.

    作者:廉洪;陈欢;杜景霞;胡燕;金满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