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6例儿童血友病的保健措施及效果评价

程力平;高小玲

关键词:血友病, 保健措施, 出血次数, 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儿童血友病的保健方法,减少血友病患儿出血次数,提升患儿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血友病患儿46例,回顾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友病产生的原因,提出保健措施,比较患者实施保健前后的出血频率与疼痛评分情况.结果 实施保健措施前,患儿主要表现为中度疼痛,比例为71.7%.实施保健措施后,患儿主要表现为轻度疼痛,26例轻度疼痛,比例为56.5%.保健措施实施前后患儿在疼痛评估上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保健措施后患儿的出血频率明显低于实施保健措施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友病患者及时做好保健措施,有利于减少出血次数,可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好转.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壳聚糖抗菌凝胶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产后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壳聚糖抗菌凝胶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产后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24例产后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臭氧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壳聚糖抗菌凝胶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病原学的检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2%,显著高于对照组75.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原学培养阳性率以及阴性率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阴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细菌培养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复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产后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壳聚糖抗菌凝胶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具有更佳的疗效,可将治疗总有效率、细菌培养的清除率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园园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本科实习护生情绪弹性与专业自我概念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本科实习护生情绪弹性与专业自我概念的关系,为护理教育者提高护生的专业自我概念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对123名本科实习护生运用《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进行测试.结果 本科实习护生情绪弹性分值为3.94+0.48;专业自我概念分值为2.83±0.49;情绪弹性与专业自我概念呈显著性相关关系.结论 本科实习护生情绪弹性处于中等偏上状态;专业自我概念总体趋于积极;情绪弹性与专业自我概念呈正相关,护理教育者应加强实习护生的情绪管理以提高其专业自我概念.

    作者:叶艳胜;张志霞;刘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沙格列汀对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沙格列汀对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48例单用胰岛素、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组(A组)和单用胰岛素组(B组),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2周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用量、尿微量白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FBG、2hPG、HbA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较治疗前体重增加不明显(P>0.05),胰岛素用量、尿微量白蛋白及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B组较治疗前BMI及胰岛素用量增加(P<0.05),尿微量白蛋白及hs-CR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沙格列汀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可能与其改善机体炎症状态有关.

    作者:林凤平;李彩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食道癌支架置入术的护理干预

    目的 总结32例食道癌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的32例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实施支架植入术前、后护理干预.结果 32例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狭窄情况明显改善,吞咽困难的症状明显改,术后无出血、支架移位和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效果满意.结论 精细的护理干预可以使食道癌支架植入术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乐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对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观察组患儿以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实施全麻,对照组患儿以氯胺酮实施全麻,对两组患儿的入睡时间、苏醒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经麻醉后,入睡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麻醉中,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是一种有效的麻醉方式,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陈红霞;戴冀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无痛护理干预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无痛护理在骨科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我院骨科在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治疗的97例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分析对象,无痛护理方法包括术前、术中与术后无痛护理.结果 97例患者的骨科手术过程均较为顺利,住院时间为3~12d,平均(5.6±0.4)d.结论 无痛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骨科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齐慧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浅谈县级医院开展儿科门诊导诊的重要性

    我院是一所县级综合医院,儿科门诊开设了一个全天候的普通诊室和一个半天(上午)的专家诊室,患者就诊时间大多集中在上午,日门诊量80~ 100人,因护理人员紧张一直没有安排导诊.现在绝大多数患儿都是独生子女,而小儿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家长心里紧张,心态偏激,嘈杂、拥挤的环境,更易激起家长之间因就诊先后顺序而发生争执.医生工作稍不到位就会遭到投诉,患者满意度低,医生工作积极性不高.2014年1月经过院科双方努力,选派两名高年资、责任心强的儿科护士开展儿科门诊导诊工作,运行一年来,加强了健康宣教和护患沟通,保证了就医秩序,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投诉,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提升了医院形象,增加了就诊人数.

    作者:熊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大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TNF-α、 IL-6、CPR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大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PR)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胰腺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大黄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第1、3、5、7d血清的TNF-α、IL-6、CPR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TNF-α在大黄组第5、7d明显低于对照组;IL-6和CPR在治疗第5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黄可以有效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TNF-α、IL-6、CPR水平.

    作者:欧士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的107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均为我社区在2013年1月到2015年5月期间诊断,将其按照给药时间的不同分为晨服组54例和夜服组53例,晨服组患者在早晨8点钟口服替米沙坦治疗,夜服组患者在夜晚8点钟服用替米沙坦.统计两组患者血压的昼夜动态监测结果,同时计算其非杓型高血压向杓型高血压的转变率.结果 晨服组与夜服组的dSBP、dDBP组间比较基本相同(P>0.05),夜服组的nSBP、nDBP明显低于晨服组(P<0.05);同时,夜服组非杓型高血压向杓型高血压的转变率为56.6%,明显高于晨服组的22.2% (P<0.05).结论 替米沙坦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但相较于早晨给药,夜晚服用的效果更佳,且由非杓型高血压向杓型高血压的转变率更高.

    作者:张小平;邓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咸安区45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5年4月至2014年12月年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统计分析其治疗后CD4+T淋病细胞、病毒载量变化和治疗前后机会性感染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艾滋病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病细胞有逐渐增长的趋势,病毒载量明显降低,各种机会性感染明显减少,患者病死率下降,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咸安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是非常显著的,积极治疗机会性感染和患者良好的依从性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廖柳霞;许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附92例报告)

    目的 探讨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部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根据麻醉方案将92例上腹部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及对照组(单纯全麻)各46例.观察对比两组不同时间HR及MAP的交化情况,以及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间及气管拔除时间.结果 观察组切皮时、手术lh时HR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更为平稳,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间及气管拔除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提高麻醉质量,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钱万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为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并随着卵巢甾体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此病发病较为隐匿,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临床上常引起育龄妇女盆腔疼痛、盆腔粘连和不孕等[1],并且复发的情况并不少见.该病是良性疾病但会发生远处转移,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作者:杨如萌;张轶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HPV16E6对Hippo途径的效应分子YAP的影响

    目的 研究HPV 16E6和Hippo途径的效应分子YAP的相关性.方法 用Western Blot、Real-Time qRT-PCR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aski细胞HPV16E6过表达或被敲减后YAP的表达和定位及其直接作用的下游基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结果 Caski细胞HPV16E6被敲减或过表达时,YAP相应地表达减少或增加,磷酸化YAP增加或减少,YAP下游分子CTGF的mRNA表达相对应减少或升高.YAP主要定位于胞浆或胞核胞浆中,磷酸化YAP主要定位于胞浆,非磷酸化YAP主要定位于胞核.结论 HPV16E6诱导Hippo途径失常,胞核YAP表达升高,CTGF表达相应增多,提升HPV16E6的致癌性.Hippo途径可能是治疗高危性HPV16感染相关疾病的候选药物作用途径之一.

    作者:龙洪清;向赟;张振;郑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对降低急诊小儿输液室的纠纷投诉率的探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降低急诊小儿输液室的纠纷投诉率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96例急诊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两组患儿均行急诊静脉输液治疗,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分别比较两组患儿经护理后的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纠纷投诉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纠纷投诉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急诊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的质量,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能有效降低纠纷投诉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1例全自动加样仪引起抗HIV拖带阳性分析

    我们在本院输血患者输血前经血感染性疾病筛查抗HIV时,发现1份抗HIV抗体强阳性样本,由于仪器混合时振荡幅度太大,使血液溅出和永久性加样针的拖带,导致污染了邻近1个孔位和另2份相同加样针加样的样本,造成假阳性.现将本例的发现和分析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陈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降钙素原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感染性疾病患者鉴别诊断及疗效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3d、第7d血清PCT、CRP、WBC、N水平,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相应指标比较.结果 PCT值重度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一般细菌感染组、非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CT对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优于CRP、WBC、N等炎症指标(P<0.01);重度细菌感染组抗生素治疗后,血清中PCT阳性率第3d即有明显下降(P<0.01),CRP、WBC、N阳性率第7d才有显著变化(P<0.01).结论 PCT是一个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炎症标志物,既可了解细菌感染的程度,同时还可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缩短疗程、评价疗效及预后提供重要的指导.

    作者:周青霞;焦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3-2014年我院收治COPD患者150例,根据病案编号单双区别平均分为两组.干预组75例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并进行针对性干预,对照组75例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院期间情况.结果 通过针对性干预,患者症状缓解率、复发率明显下降,住院时间短,认知度有所提高,依从性较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COPD患者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卢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将近年到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72例住院病例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根据常规神经内科标准护理,观察组36例选择舒适护理方案进行干预,评估两组的临床干预情况.结果 观察组实施护理后的临床满意度是97.2%,相比对照组的80.6%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神经内科实施舒适护理方案进行辅助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生理康复,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临床满意度,适合加强推广.

    作者:刘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鼻息肉组织细胞因子受体的研究进展

    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仍然不清,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所致,主要包括感染、上皮细胞损伤、变态反应、遗传等.国内外有相关文献认为鼻息肉组织病理改变上主要以细胞增生、组织水肿、血管扩张、腺体过度增殖为主要特征[1];受体是一类能够与相应生物活性分子结合,激活细胞内生物化学反应的分子,参与复杂的细胞调节网络,在细胞及细胞内信号转导、细胞增殖与凋亡、组织的损伤与修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对鼻息肉组织中相关受体的研究,对探索其发生发展及诊治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查与健康教育对策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营养状况与健康教育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武汉大学某临床医院2014年1-10月的糖尿病住院患者,实际调查人数为121例,随机分为一次性宣教组(69例)和持续性宣教组(52例).一次性宣教组只进行一次面对面健康宣教,持续性宣教组对每位患者进行至少3次营养教育,同时接受个体化的饮食指导.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组内比较FPG和2h-P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持续性宣教组的2h-PG低于一次性宣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健康教育宣传,可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袁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