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孕前保健对孕妇妊娠过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陈梅

关键词:系统孕前保健, 妊娠过程, 妊娠结局,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孕前保健对孕妇妊娠过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来我中心的100例采取系统孕前保健的妇女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100例确诊处于早孕期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以及先兆子痫、死胎死产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腹产、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孕前保健可以降低孕妇妊娠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地塞米松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体外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实验方法.方法 取昆明小鼠,分离其脾脏淋巴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实验组加入地塞米松,使终浓度为10-8、10-6、10-4、10-2mol/L.培养17h,采用流式细胞法观察其凋亡率,凝胶电泳法观察其DNA ladder,蛋白质印迹法观察凋亡基因Bax和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和新鲜淋巴细胞对照组.结果 流式细胞术观察到给药组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10-2 mol/L的地塞米松组诱导凋亡率高;DNA凝胶电泳图图谱呈现典型的凋亡DNA ladder;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出现凋亡基因Bax和抗凋亡基因Bcl-2相应表达变化.而未加入地塞米松对照组凋亡较少,新鲜淋巴细胞几乎未见细胞凋亡.结论 建立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模型的地塞米松的佳浓度为10-2 mol/L.

    作者:伊萍;龚惠红;明莹;胡鑫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伴有视物变形的黄斑前膜手术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伴有视物变形的黄斑前膜患者玻璃体切割术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 42例42眼伴有视物变形的黄斑前膜患者玻璃体切割术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气液交换术.手术前后护理,术后随访平均19(6 ~37)月.结果 术后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13眼,视物变形消失者11眼,视物变形好转者31眼.结论 伴有视物变形的黄斑前膜患者玻璃体切割术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后,经手术前、后护理,患者视物变形明显改善.

    作者:甄建春;黄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四黄水蜜外敷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疗效观察(附34例报告)

    目的 探讨四黄水蜜外敷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颈部肿大淋巴结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12 ~2014年确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儿共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予四黄水蜜外敷颈部肿大淋巴结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抗病毒治疗;比较患儿治疗1周及随访2周后肿大淋巴结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黄水蜜外敷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颈部肿大淋巴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彩仁;周美兰;武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临床输液反应的诱发因素及预防措施

    输液是将大剂量药液通过静脉输注于人体内,给药快,疗效快,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给药方式之一.由于输液用量大且直接进入血液系统,因而对输液质量要求很高.随着临床输液给药比例增加,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我们对临床输液反应原因及预防措施做简单综述,旨在减少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进一步提高药物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潘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经内窥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术在消化道出血中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 研究经内窥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术在消化道出血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选择我院2007 ~ 2014年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106例行经内窥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术,手术前后进行科学护理配合.结果 本组10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内窥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治疗后均成功止血,术后疗效好,并发症少.结论 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内窥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术,进行科学护理配合,即时止血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爱霞;李祥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伴脑脊液白细胞增高的小婴儿川崎病的初期特征

    目的 早期识别有脑脊液白细胞数异常的小婴儿川崎病(KD)及细菌性脑膜炎(BM).方法 观测了2组月龄1~3月的有脑脊液白细胞数异常的KD及BM的临床及辅助检查特征,包括月龄、性别、发热时间、临床符合KD的诊断标准的数目、皮疹、惊厥、前囟隆起、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生化、脑脊液(CSF)、脑脊液糖/血糖比、血及脑脊液培养、前囟超声、头颅CT、脑电图(EEG)、发热对抗生素应用后的反应、细菌性脑膜炎评分(BMS).结果 108例符合标准的婴儿中8例(7%)为KD,65例(60%)为BM.与BM组相比,KD组热程更长,皮疹发生率高,罕见惊厥,血小板计数动态升高,血钠水平正常,血清降钙素元正常,CSF白细胞及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水平无下降,血及CSF细菌学培养阴性,CSF/血糖比在正常范围,抗生素治疗后体温不下降,头颅超声及CT检查无异常,BMS评分在0~2分.结论 本研究能够协助临床早期识别有脑脊液白细胞数异常的小婴儿KD.

    作者:王波;黄艳;秦晓燕;卢玉琳;谈关琳;史杰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生物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在足月顺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效果研究(附82例报告)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162例住院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生物电反馈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对照组仅盆底肌锻炼.比较两组产妇180d后尿失禁发生率、盆底肌张力和性生活满意度.结果 180d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张力有不同程度恢复,尿失禁发生率、性生活满意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电反馈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可有效恢复产妇盆底功能,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洁;贺艺;肖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改良泪囊瓣后的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体会(附18例报告)

    目的 探讨改良泪囊瓣后的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例患者行改良泪囊瓣后的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随访半年以上,所有患者溢泪好转,造瘘口通畅,治愈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好,改良泪囊瓣后的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能有效预防造瘘口肉芽组织增生导致的造瘘口狭窄闭锁.

    作者:费永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尿8-羟基脱氧鸟苷的变化及相关性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 (CysC)与尿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关系.方法 共选取研究对象50例,分为健康对照组15例,糖尿病肾病组35例.其中微量白蛋白尿组(20μg/min≤UAER<200μg/min) 18例、大量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17例.收集和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身高、体重、家族史等),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尿8-OHdG,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尿肌酐、血脂和空腹血糖(FPG)等生化指标,高压液相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析CysC与尿8-OHdG的相关关系.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微量白蛋白尿组Cys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8-OHdG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微量白蛋白尿组相比,大量蛋白尿组CysC、UAER、尿8-OHdG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胱抑素C与尿8-OHdG呈正相关(P<0.05);大量蛋白尿组胱抑素C与尿8-OHdG没有相关性.结论 尿8-OHdG和血清CysC水平可作为监测糖尿病肾病进程的指标.早期糖尿病肾病体内氧化应激的产生可能导致胱抑素C水平增加.

    作者:徐美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耐药肺结核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耐药肺结核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针对耐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包括肺结核相关知识的宣教、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指导等.结果 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提高了耐药肺结核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加强了护理效果.结论 健康教育在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是作为优质服务中不可缺少的护理手段.

    作者:唐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4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X线漏诊原因分析

    目的 提高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X线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14年4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X线漏诊原因.结果 1例漏诊因股骨干骨折端错位与股骨颈断端重叠造成;2例漏诊因以股骨干为中心投照,股骨颈骨折线显示不佳造成;1例因股骨颈未包括在胶片中造成漏诊.结论 对股骨干明显骨折的患者应考虑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可能,并详细检查.

    作者:乐建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尿病和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淋巴管内皮祖细胞改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耱尿病患者和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外周血淋巴管内皮祖细胞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RT-PCR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淋巴管内皮祖细胞标志物VEGFR3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外周血白细胞VEGFR3蛋白表达,并计数VEGFR3阳性细胞数量;检测各组患者临床指标,分别和外周血VEGFR3表达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外周血VEGFR3mRNA表达及VEGFR3蛋白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1组(HbAlC <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EGFR3阳性细胞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2组(HbA1C≥7%)和糖尿病足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EGFR3阳性细胞数量减少(P<0.01).相关因素分析显示:VEGFR3表达的影响因素为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结论 耱尿病及耱尿病足溃疡患者外周血淋巴管内皮祖细胞标志物VEGFR3表达减少,且和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呈负相关.

    作者:魏民;陈存举;冯进;高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螺内酯联合雷公藤对合并亚临床甲减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螺内酯联合雷公藤治疗合并亚临床甲减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合并亚临床甲减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2例,对照组单用雷公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螺内酯,疗程4个月后,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尿白蛋白水平和血肌酐浓度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尿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治疗后观察组的尿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内酯联合雷公藤较单用雷公藤更能降低合并亚临床甲减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水平.

    作者:柯箫韵;朱忠梁;孙小琼;石云琼;翟海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甲巯咪唑持续减量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附28例报告)

    目的 比较甲巯咪唑(MMI)持续减量的给药方法与传统大剂量的服用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旨在找寻一种更科学的给药策略.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就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56例,给予MMI治疗并观察疗效.观察组(n=28)患者根据促甲状腺素(TSH)的变化情况调整MMI治疗剂量,按15mg/d,10mg/d,5mg/d,2.5mg/d,1.25mg/d,0.625mg/d,0mg/d持续递减给药;对照组(n=28)患者按传统MMI给药方法,首剂量30mg/d,至维持量10mg/d时持续服用1.5 ~2年后停药.结果 两组MMI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1~2年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I用于治疗甲亢患者,采用持续减量的给药方式优于传统的给药方式,可能是一种更科学合理的给药方式.

    作者:周育栀;赵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闭合复位经皮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1月5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PFNA治疗,28例采用股骨近端空心锁定板.通过对比分析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远期优良率等.结果 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早期活动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皮PFNA治疗组较优;远期随访两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能进一步降低医源性损伤,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许益文;郑勇;白祥军;石振;李彦武;刘俊;游景扬;范江荣;张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MIPPO联合LCP治疗胫骨远端爆裂骨折3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远端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比分析MIPPO联合LCP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 MIPPO联合LCP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等明显优于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MIPPO联合LCP治疗胫骨远端爆裂骨折创伤小、软组织并发症低、骨愈合率高和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刘宇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咸安区2012年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2012年咸宁市咸安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展和疫情变化情况,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全区2012年血吸虫疫情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咸安区人群感染率为0.0384%、耕牛感染率为0.00%,血吸虫患者数较2011年少1例,无急性病例出现,与2011年相比全区推算患者数下降7人,下降率为53.85%.有螺面积为12.6万m2,与2011年相比无变化,无阳性螺点.结论 2012年咸安区血吸虫患者群病情、耕牛病情、螺情稳定,均处于较低水平,且低于2011年血吸虫病现状调查水平.

    作者:闵宏亮;徐前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一次性根管充填在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中的应用(附26例报告)

    目的 分析一次性根管充填应用于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2例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法治疗,后者采用多次性根管充填法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2%明显高于对照组69.2%,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使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法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疗效明显.

    作者:王愿林;程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强化心理护理对缓解普通住院患儿家属焦虑情绪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对普通住院患儿家属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患儿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按儿科护理常规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强化心理护理干预,用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I)评定家属干预前、后焦虑情绪的变化.结果 状态焦虑量表(S-AI)评分、干预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1),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特质焦虑量表评分,两组干预前、后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强化心理护理能显著缓解普通住院患儿家属焦虑情绪.

    作者:刘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综合医院自杀未遂现况分析

    自杀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自杀是指自愿并主动采取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包括自杀已遂(自杀完成或死亡)、自杀未遂、自杀观念(自杀意念)和自伤行为等.自杀是中国第五大死亡原因,据报告[1],1995~1999年我国平均年自杀率为23/10万,自杀是15~34岁人群死亡的首位原因.

    作者:谢模英;王柳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