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琼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多发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神经血管性头痛,目前尚不能根治.氟桂利嗪是临床上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常用药物,但单用时疗效不是十分理想.普萘洛尔单用或与其它药物联用对偏头痛有一定的疗效.鉴此,我们尝试使用普萘洛尔配合氟桂利嗪对4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并做了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秦海平;王兵华;曾德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更年期及老年期妇女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复杂,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家庭影响很大.我们现对3年来收治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作者:陈俊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我们回顾性分析36例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此种骨折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5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锁骨远端骨折患者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18~71岁,平均46岁;左侧20例,右侧16例;交通事故24例,其他12例.
作者:徐全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对围产期新生儿危害大的常见病之一.我们通过检测HIE新生儿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HIE的发病机理及细胞因子与脑损伤、预后的关系,为临床上早期判断HIE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董爱萍;姚锐;冯美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新生儿溶血病是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甚至遗留永久性后遗症.积极有效干预新生儿溶血,对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缩短黄疸消退时间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6年来收治的新生儿溶血病36例治疗经过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低钾周期性麻痹是甲亢常见的并发症,以反复发作的肢体骨骼肌无力伴有钾代谢异常、低钾血症为临床症状.本病多见于中国和日本,可能与东方人以低钾高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饮食习惯有关.精神因素亦为本病的诱发因素.我们对此类患者给予科学的系统护理,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钟俊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臭氧、硬膜外阻滞及臭氧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6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比较臭氧、硬膜外阻滞及臭氧联合硬膜外阻滞3种不同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疼痛缓解程度(VAS 评分).结果 臭氧、硬膜外阻滞疗法两组疼痛评分改变值和疗程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联合硬膜外阻滞疗法较单纯运用臭氧或硬膜外阻滞疗法对疼痛评分改变值和治疗疗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臭氧、硬膜外阻滞及臭氧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对带状疱疹神经痛均有疗效,但联合治疗对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作用更强、疗程更短.
作者:杨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为探讨后路显微内镜手术(MED)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狭窄的效果,现对我院2004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00例腰椎盘狭窄的手术方式及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雄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卫生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既是某一学科领域的技术专家,同时也是其学科的组织管理者,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本学科的学术领袖及学术群体的核心.本文重点调查咸宁市县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学科具有一定规模且发展比较成熟的药学、检验、影像专业(下称三类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情况,为区域内三类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合理配置、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姚锐;彭彬;余璐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我们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ICU中进行机械通气的病人应用镇静、镇痛以及用肌肉松驰药物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正旺;李金庚;胡爱明;李美如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我院2008~2010年,采用聚丙烯网片修补复发性腹股沟疝28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8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8~76岁,平均59岁.单侧疝23例,双侧疝5例.斜疝25例,直疝3例.12例腹股沟区腹横筋膜明显缺损.第1次复发者20例,第2次复发者8例.复发时间由术后2个月到8年不等.
作者:朱辉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我们根据慢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和中医辨证治疗原则,采用中药+丹参注射液灌肠,经77例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志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我们通过分析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以期引起基层医务人员对糖尿病教育的重视.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我院2006~2007年门诊就诊的小学文化程度以上、糖代谢控制不良、无严重并发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教育组56例,男42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岁;对照组42例,男31例,女11例,平均年龄55岁.两组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乐正亮;李小红;全细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凝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复合体在新西兰兔坐骨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12只新西兰兔分成两组,每组6只,实验组给予纤维蛋白凝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复合体治疗,对照组给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3、6、9周比较两组大体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微血管计数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连续观察9周后,实验组新西兰兔大体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微血管计数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蛋白凝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复合体能够有效促进新西兰兔坐骨神经损伤后的功能修复.
作者:王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多发病,肾盂输尿管交界至腰5横突平面的结石为输尿管上段结石.我们对7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分别行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初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乙型肝炎(乙肝)是我国高发传染病之一.为了更好地做好乙肝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我们2007年对我市4980例高中生进行了乙肝标志物检测,以了解我市高中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
作者:王卫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预防接种副反应指的是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抗体组织器官或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反应有关的反应,也叫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免疫接种后的不良事件或反应(简称AEFI).2010年我中心接种门诊出现接种副反应30例,现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陈琼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我院对8例产后大出血患者采取介入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共收治产后出血患者8例,年龄22~38岁, 平均25岁.经过基本治疗及处理,并采用药物治疗及纱条填塞等措施, 均未达到止血的效果,在此情况下使用介入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程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急重症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效再灌注治疗是减少心肌梗死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键.我们现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急诊PCI)治疗AMI的临床疗效.
作者:袁观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为了解我区综合医院护理文书质量,我们对全区所属7所县市医院、2所地属综合医院护理文书质量进行了调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德芳;熊宗梅;胡亚香;邢爱玉;马恩祥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