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70例临床分析

王树林;陶艳炳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继发性高血压, 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 患者, 分泌, 病因
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因醛固酮分泌增多所致的一种继发性高血压,也是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病因之一.本院1998~2008年间收治PA患者70例,我们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C5-6椎体结核、椎旁脓肿、咽后壁巨大脓肿致呼吸骤停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8岁,因C5-6椎体结核,椎旁脓肿入院.入院时无明显原因出现咽喉不适,有异物感,吞咽时明显,无发热、盗汗,渐起下颌肿胀,无疼痛,发音模糊不清,颈部活动受限,经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诊断为C5-6椎体结核,并椎旁脓肿(咽喉壁及椎前间隙脓肿形成,C5-6椎管轻度受压,喉咽腔受压).于4月15日入院,住院期间一直行抗结核治疗,决定于5月5日行C5-6椎体结核病灶及椎旁脓肿切开引流术.

    作者:廖卫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2例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2002年 3月至 2008年 8月,我科对22例有移位的髋臼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为新鲜有移位的髋臼骨折22例,其中男 17例,女 5例 ,年龄 20~61岁.右髋16例 ,左髋6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7例,高处坠落伤4例,重物砸伤1例.按 Letournel-Judet分型方法进行分型,其中后壁骨折11例,后柱加后壁骨折5例,前柱骨折4例,横形骨折1例,双柱骨折1例.9例伴有关节脱位(后脱位或中心性脱位),4例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四肢骨折4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晚期并发症股骨头缺血坏死1例.手术时间为伤后4~12d.

    作者:皮治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6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HGA)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AP)感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AP为革兰氏阴性细胞内专一性寄生菌,主要通过携带病原体的蜱叮咬的方式传播,潜伏期1~2周.2005年9月我院收治了6名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液样本经国家疾控中心证实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万清平;徐能鹏;陈桃珍;高祖送;袁秀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188例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2008年4~10月我科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88例,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188例手足口病患儿中男120例,女68例,年龄4个月至14岁.150例伴有发热,体温在38.5℃左右.并发无菌性脑膜炎2例,支气管肺炎8例,甲沟炎1例,口腔溃疡106例,肝脏受损导致谷丙转氨酶升高36例,心肌受损心肌酶升高52例.入院后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头孢呋辛钠抗感染及对症治疗,伴有咳嗽、扁桃体肿大的患儿加用生理盐水+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口腔溃疡者用本科室配置的口腔擦剂,病情较重的患儿加用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治疗.188例患儿均治愈出院

    作者:曾春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主动脉夹层25例临床分析

    主动脉夹层(AD)是指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通过破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心血管急症.现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25例A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粱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JNK通路在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观察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的激化及胞内分布规律,探讨其在NE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新生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NEC动物模型组,每组10只,于母鼠喂养3d,第4d处死.取回盲部肠组织1~2cm,用10%的甲醛立即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分别作组织形态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JNK的表达.结果 新生大鼠NEC模型中JNK在肠道细胞的胞浆中黄棕色染色颗粒表达并伴有向核转移,其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JN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NEC发病过程,并起着信号传导作用.

    作者:习隽丽;刘先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70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因醛固酮分泌增多所致的一种继发性高血压,也是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病因之一.本院1998~2008年间收治PA患者70例,我们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王树林;陶艳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文拉法辛与多塞平治疗抑郁症临床对照观察(附80例报告)

    本文以三环类抗抑郁药多塞平作对照,就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样本选自我院2006~2008年门诊和住院患者,均符合CCMD-3有关心境障碍之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前17项评分≥18分;未使用过文拉法辛或多塞平治疗且无两药禁忌证;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排除伴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有严重自杀企图或攻击行为、乙醇和药物依赖者以及妊娠、哺乳期妇女.按纳入顺序依单双号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18~53岁,病程3~34个月;对照组40例,其中男女各20例,年龄17~54岁,病程3~36个月.两组以上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王兵华;曾德志;钟跃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前牙反(牙合)矫治效果与牙列期的关系(附57例报告)

    前牙反(牙合)是一种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它不仅影响患者颌面部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咀嚼和发音功能.我们总结了采用Frankel Ⅲ型功能调节器矫治儿童前牙反(牙合)共57例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各年龄段、牙列期前牙反(牙合)解除所需时间,以探讨儿童前牙反(牙合)的佳矫治时机.

    作者:石巧云;祝深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误诊分析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0岁,因头昏、乏力、精神不振半年于2008年8月7日入院.半年前患者出现右小腿疼痛,后渐头昏、纳差、乏力、面色苍白,口干喜饮,偶有腰痛、肉眼血尿,曾在其他医院诊断为酒精肝并肝功能损害、慢性病贫血、痛风、泌尿系结石等,经抗炎、护肝、输血等治疗,病情未见好转.病程中无发热、浮肿.

    作者:程冬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LEEP刀治疗216例宫颈疾患临床观察

    我院2007年4月至2009年7月应用LEEP刀手术对216例各类宫颈疾患进行治疗,近期观察疗效满意,现将临床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4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或外院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中、重度宫颈糜烂184例,宫颈息肉6例,子宫肌瘤10例,外阴尖锐湿疣2例,CINⅠ6例,CINⅡ4例,CINⅢ4例,共计216例患者采用LEEP刀手术治疗,手术标本均送病理检查.患者年龄23~51岁.

    作者:吉芳艾;孔淑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96例临床分析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反复外用类固醇激素(简称激素)制剂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皮炎.笔者就近年接触到的96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进行观察治疗,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刘次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例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体会

    我们对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0例新生窒息患儿进行抢救,现将抢救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剖宫产娩出的2428例新生儿中,有20例出现重度窒息,这些婴儿的胎龄为28+~43+周,出生时体质量为2120~3700g.剖宫产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宫内窘迫表现,如胎心音>150次/min或<120次/min,胎动增加或减少.本组20例患儿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治疗,17例抢救成功,3例死亡.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Egb761联合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疗效观察

    我们对35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Egb761联合葛根素治疗,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对象为2007~2009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DPN患者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3.2~75.8岁,平均55.7岁;2型糖尿病(T2DM)病程4~20年,平均17.4年;DPN病程0.6~12.7年,平均6.9年;伴发视网膜病变18例,冠心病15例,肾病8例.病例入选标准:①T2DM并发DPN患者,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T2DM诊断标准;②有肢体感觉、运动神经病变临床表现,包括感觉过敏、减退或异常,如肢体麻木、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深感觉减退、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萎缩等;③营养功能障碍,如肌肉萎缩无力、皮肤干燥起裂、出汗过多或无汗;④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减慢;⑤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神经病变.

    作者:吕建国;孙燕玲;高作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桥本甲状腺炎免疫机制的研究及其意义

    桥本甲状腺炎(HT)是一种器官特异性免疫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的一种,为甲状腺炎中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甲状腺疾病的7.3%~20.5%,可进展成甲状腺功能减退,男女患病比例为1:6~1:10.但其发病机制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遗传及免疫有关.本文概述HT免疫机制的研究及意义.

    作者:徐魁;张木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动态心电图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效果及临床意义

    早期复极综合征目前认为指QRS波降支钝挫伴ST段抬高、T波高大,而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的一种心电图正常变异.因其出现有ST段抬高、T波高大或明显J波出现及J点抬高改变等特征,而易发生误诊和漏诊.因此,我们结合我室近3年发现并确认的49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征的正确诊断及临床意义的分析认识 .

    作者:童翔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EGCG对肾小球系膜细胞MMP-9和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和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方法 以大鼠GMCs为实验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 LPS组、LPS+EGCG组.CCK细胞计数法检测EGCG作用下大鼠GMCs的OD值,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抑制物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蛋白表达,并检测细胞外基质成分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Col Ⅳ)及层粘连蛋白(LN)的含量.结果 LPS诱导TIMP-1蛋白和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0.01),EGCG能抑制升高TIMP-1蛋白表达和细胞外基质合成.而各组MMP-9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 EGCG可抑制LPS诱导的大鼠GMCs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为EGCG的肾脏保护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廖文莉;李彩蓉;蔡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因素分析

    我们通过查阅本院2007年2月至2008年9月间收入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的病案资料,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寻找本病发病可能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以预防本病,降低此病的发生率.

    作者:彭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口腔颌面部损伤应用一次性气管套管护理体会

    口腔颌面部位于呼吸道上端,严重损伤时可因组织移位、肿胀、血凝块和分泌物阻塞而影响呼吸或发生窒息,气管切开术是排除呼吸道阻塞的有效方法.一次性气管套管带有气囊,可防止口咽血性分泌物进入气管,但由于无导管内壁不能取下清洗的缺点,其护理方法与传统金属导管相比有其特殊性.我科自2000年以来因颌面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应用一次性气管套管共2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曹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钩突尾端部分切除术60例报告

    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我科采用钩突尾端部分切除术治疗病变仅限于上颌窦及窦口的良性疾病6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60例(100侧)中男38例(64侧),女22例(36侧),年龄15~72岁,病程1~15年.其中单侧20例,双侧40例,慢性单纯性上颌窦炎42例,上颌窦囊肿10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8例.所有病例均作鼻窦CT扫描,5例显示窦内钙化影,2例上颌窦及窦口有钙化影.

    作者:吴秋林;黄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