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瘢痕疙瘩形成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江沁;陕声国

关键词:瘢痕疙瘩, 形成机制, 发病机制, 治疗研究, 易感人群, 皮肤病, 结缔组织, 过度增生, 外伤后, 透明性, 综述, 损伤, 境界, 角膜, 继发, 创伤
摘要:瘢痕疙瘩(keloids)是一种继发于创伤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性变的皮肤病,它常在易感人群中因为外伤后发生,定义为一种超过损伤境界的皮肤或角膜的瘢痕[1].由于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治疗方面尚无突破性发展.现就近年来有关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瘢痕疙瘩形成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瘢痕疙瘩(keloids)是一种继发于创伤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性变的皮肤病,它常在易感人群中因为外伤后发生,定义为一种超过损伤境界的皮肤或角膜的瘢痕[1].由于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治疗方面尚无突破性发展.现就近年来有关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江沁;陕声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56颗上前牙根充与桩核冠修复一次完成的体会

    上前牙牙体缺损是口腔常见病之一,绝大多数是外伤所致,也有因龋病引起的残冠残根.笔者于2002年起对56颗上前牙施行根管治疗与桩冠修复一次完成,并进行了术后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隐匿型阴茎矫正术21例报告

    我科2000~2007年手术治疗隐匿型阴茎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年龄5~25岁,平均11岁,其中4例不能直立排尿,2例不能完成性生活.

    作者:赵克栋;邹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应用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方法改良(附15例报告)

    使用高速涡轮机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国内外已广泛使用,为了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术后反应,体现其优越性,我院对其进行了改良,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文辉;吴中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两种方法对108例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根充的临床观察

    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是口腔常见病,按照常规治疗方法,患者往往需经过3次以上治疗.为了方便患者,缩短治疗,我们选择了108例120个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或常规根管充填治疗,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余军武;熊海燕;叶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大蒜素杀菌作用及其在空气消毒中的应用

    大蒜素(allicin)为百合科植物大蒜(allium sativum L )鳞茎中所含的一种抑菌活性物质.本文就大蒜素对多种病原体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及其在空气消毒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应惠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重症脑卒中鼻饲的护理及其注意事项

    鼻饲是解决重症脑卒中病人进食困难的主要办法,我科2002年12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47例重症脑卒中病人,均进行了鼻饲护理,现将护理体会及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作者:苗新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性激素对慢性移植物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问世以及对移植免疫的进一步认识,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肾移植物l 年存活率大为提高,但长期存活率提高不甚明显.

    作者:贾波;罗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

    我科于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对84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了进食康复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风康复胶囊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中风康复胶囊是我院中风专科根据传统中医药理论,运用中医辩证论治的方法,通过多年临床观察,以及大量临床资料,结合多数中风偏瘫患者的症状,运用具有活血通络、化痰熄风的中药制成的胶囊制剂,对中风后遗症、半身偏瘫、口眼歪斜等疗效显著.下面具体谈谈中风康复胶囊的制备和临床运用情况.

    作者:魏建华;李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微创治疗126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我院1998年7月至2006年7月采用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蔡学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6例疗效分析

    肝内胆管结石病情复杂、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复发率高,临床上治疗起来比较棘手.我们通过统计我院2001年5月至2006 年5月因肝内胆管结石而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该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李军;高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新护士长在工作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行,我院在2003~2007年间实行护士长竞争上岗制度,公开选拔出了一批学历高、技术过硬、工作积极性高的年轻护士担任护士长.她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个人素质,给护理管理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临床护理的发展.但是,新护士长在从事护理管理时,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与挑战.我们针对新护士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供大家参考.

    作者:刘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位阑尾1例

    解剖尸体为成年女性,身高158cm左右,身体发育正常,腹部未有手术疤痕.在解剖过程中,发现其阑尾部位异常,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登坤;蔡理;韩晶;曾权;贺新灏;胡圣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2007年某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

    处方分析是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加,新剂型的不断推出,临床用药日益复杂,所以对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及联合用药的利弊进行分析以及对处方的审查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定期抽查门诊处方,记录不合理用药情况并进行归纳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清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86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选择性血浆置换技术对8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共计173次人工肝-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血清电解质等指标,判断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52例患者比较肝炎不同时期采用血浆置换治疗的疗效.结果 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ALT、AST、γ-GT、AKP、TBIL、DBIL、TBA等肝功能指标以及PT、INR、APTT等凝血功能指标均明显好转;治疗组早、中期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58.54%,总有效率51.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31.82%和32.69%(P均<0.05).结论 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尤其对早、中期患者疗效更好.

    作者:黄丽霞;陈华忠;方浩;张友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药灌肠加消癥散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与护理

    慢性盆腔炎泛指盆腔组织器官的慢性炎性病变,迁延难愈.2002年以来我院用中药灌肠加消癥散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凤宝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0例疗效观察

    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们应用α-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0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俊;余琼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建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的研究

    目的 构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大鼠模型.方法 32只未成年Wistar雌鼠,随机分为常规刺激组和过度刺激组.过度刺激组:22日龄Wistar雌鼠连续4天皮下注射含有10 IU PMSG的生理盐水0.2ml,至26日龄皮下注射含有30 IU hCG的生理盐水0.2ml.设立对照组为常规刺激组:24日龄Wistar雌鼠皮下注射含有10IU PMSG的生理盐水0.2ml,再予皮下注射含有10IU hCG的生理盐水0.2ml.测血E2水平,尾静脉注入美兰溶液30min后取腹腔灌洗液和卵巢,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腹腔灌洗液和卵巢组织中的美兰含量来判断腹膜和卵巢血管通透性;比较两组间卵巢重量,血E2水平及卵巢、腹腔液中美兰含量.结果 注射hCG 48h后,过度刺激组大鼠卵巢重量、血E2水平、腹腔液和卵巢中美兰含量均显著高于常规刺激组.结论 利用适当日龄Wister大鼠可以成功构建OHSS动物模型.

    作者:汤瑞玲;靳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误诊1例

    1 病例分析患儿,男,12岁,因间断性呕吐、腹痛10d于2007年1月18日入院.入院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为胃内容物,每日5~6次,量中等,同时纳差,剑突下疼痛,偶有轻咳,当地诊所以肠道蛔虫病给予驱虫治疗无好转.入院3d前曾来我科诊断为急性胃炎,给予氨苄西林、西米替丁等输液治疗仍无好转,且出现阵发性头痛,未见发热、抽搐等. 体检:T36.4,P90次,R20次,Bp 100/60mmHg(1mmHg=0.1333kPa),体质量30Kg.

    作者:陈绪文;张惠芬;许建国;冷新;刘易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