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剖型钢板治疗18例股骨粗隆部骨折疗效分析

彭爱明;郑勇

关键词:解剖型, 钢板治疗, 股骨粗隆部骨折, 现报告如下, 疗效满意, 应用
摘要:我科2003年3月至2006年6月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脐带处理及脐部护理临床体会

    我科2001~2006年通过对1216例新生儿脐带处理及脐部护理的观察和总结,发现正确处理脐带及脐部护理,可加快脐带脱落和减少脐带感染,提高新生儿的存活质量.

    作者:郑玉峰;姚桂林;毛丽亚;雷金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胃肠道微生态学研究方法进展

    微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结构的空间内,正常微生物群以其宿主的组织和细胞及其代谢产物为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能独立进行物质、能量及基因相互交换的统一生物系统(biosystem).人体微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口腔、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和皮肤5大生态领域.胃肠道微生态系是人体微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胃肠道生态空间包括食道、胃、小肠、大肠.

    作者:余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带环在隐裂牙根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附49例报告)

    牙隐裂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牙体非龋性疾病,它是一种结构性裂纹病变,早期仅涉及釉质,临床症状不明显,随着病程的发展逐渐深入贯穿釉质,侵犯牙本质,后累及牙髓并导致牙体折裂.由于它早期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患者就诊时,多已发展为牙髓或根尖病变,需行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本文对98颗隐裂牙在根管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继发性折裂情况进行了对比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燕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综合医院口腔科门诊护理体会

    综合医院一般是当地的医疗卫生中心,口腔门诊承担所属行政区域人群口腔疾病的诊疗、卫生宣教、疾病预防等工作.因此,口腔门诊具有病人多、病种杂、诊疗时间长的特点.在目前大多数医院口腔门诊配备护理人数不足的情况下,门诊护士应有所侧重的作好护理工作.本人总结多年v的口腔门诊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红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70例临床观察

    2004年10月至2006年8月,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70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维佳;张雄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抗氧化作用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AI)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SOD、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AI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尼龙线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法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碗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AI能明显降低脑组织MDA含量,增加脑组织SOD活性(P<0.01).结论 AI通过清除氧自由基而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作者:黄清萍;余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解剖实验教学后尸体的骨骼标本回收法

    将解剖教学实验后的尸体通过一系列处理后获得的骨骼标本再次运用于实验教学中,不仅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又能节省教学开支.现将本人在实际实验工作中总结的尸体骨骼标本回收方法及步骤总结如下.

    作者:方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脑卒中吞咽困难的早期康复治疗护理

    我科2002~2006年收治6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经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后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7例锁骨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失败原因探讨

    锁骨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是临床常见的内固定方法之一.本院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锁骨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失败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尚权;李坚;唐化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剖宫产麻醉1例

    患者,34岁,体重80kg,孕3产2,孕36+5周,双胎,在外院诊断为:①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②先兆子痫.1小时前准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于L2~3穿刺,硬膜外置管后,予以2%利多卡因3ml.突发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急送我院.人院后行给氧、强心(西地兰)、利尿(速尿)、解痉(硫酸美)、降压(酚妥拉明)、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作者:任贤俊;杨丽;黄晓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阿托品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附400例临床对照分析)

    2005年我院妇产科门诊使用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阿托品开展无痛人工流产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美荣;彭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脑电图变化情况分析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生后一个月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是一种小儿神经系统致残性疾病.高压氧(HBO)治疗小儿脑瘫在临床已得到广泛应用.笔者将2002年1月至2006年5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43例CP患儿在HBO治疗前后的脑电图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桂华;周玉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变应原皮肤点刺500例观察结果分析

    变应原皮肤点刺是临床诊断EgE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一种方法.变态反应是由不同的免疫机制导致的对机体不利的生理反应.变应原有吸人性、食人性、接触性、注射性等几种类型,临床上要根据变应原的检测确诊后来进行治疗.现将500例变应原皮肤点刺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方耀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作用(附60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他汀类调脂药,目前认为除具有降低血脂外,还具有调脂以外的其它作用.大量证据表明它能明显地抑制ACS患者冠状动脉内的炎症反应,从而稳定斑块,减少ACS的发生、发展.本研究通过对ACS患者外周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观察,从而对ACS发病机制及辛伐他汀治疗ACS的作用进行探讨.

    作者:黄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巩膜瓣下纵形小梁巩膜条形切除术治疗青光眼23例报告

    我院2005年用巩膜瓣下纵形小梁巩膜条形切除术治疗各型青光眼,临床证实疗效可靠,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虎杖对大鼠急性四氯化碳肝损伤保护作用的量效关系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虎杖煎剂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虎杖煎剂高、中、低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及虎杖煎剂(0.8g/ml,0.4g/ml,0.2g/ml).连续6d,每日1次.末次给药后,除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他大鼠皮下注射CCl4原液1次,复制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并取肝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 不同剂量的虎杖煎剂均可明显降低CCl4致大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升高,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虎杖煎剂组大鼠肝组织交性、坏死的程度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减轻.结论 虎杖煎剂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和量效关系.

    作者:高晚霞;罗丽丹;陈舒丽;罗德生;刘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刺心肌打孔心肌血运重建术后血管生长相关因子表达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针刺心肌打孔(TNP)心肌血运重建术(TMR)后新生血管的交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在缺血心肌的表达,探讨TNP心肌血运重建术的可能机制.方法 开胸结扎16只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单纯缺血为对照组(n=8),实验组(n=8)行针刺心肌打孔.两组动物分别于术后1、2、4、8周分批处死,利用组织切片HE染色法观察心肌血管密度,并通过免疫组化抗原染色法观察VEGF、bFGF和TGF-β的变化,于显微镜下行计算机扫描计算每高倍视野显色面积(μm2/HP).结果 实验组VEGF的表达在术后2周达高峰,bFGF和TGF-β的表达则在术后1周达高峰,而心肌血管密度在术后4周达高峰.实验组各时相VEGF、bFGF和TGF-β平均蛋白表达水平及平均心肌血管密度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血管生长相关因子(如VEGF,bFGF和TGF-β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是TNP诱导血管新生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杨光敏;曹林生;王祥;曾秋棠;聂绍平;李长运;王祥贵;张清伟;刘宏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毒型菌痢患者的护理体会

    2001~2005年,我院共收治中毒型菌痢患者12例,通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全部痊愈出院.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先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氮甲蝶呤单次肌注治疗异位妊娠血HCG的变化规律

    氨甲蝶呤(MTX)单次肌肉注射是一种高效、低毒、方便、经济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方案,本文总结了单次肌肉注射MTX后血HCG变化规律,以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卢琼;邹会珍;彭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gp120的致病机制及针对gp120的抗HIV药物研究进展

    艾滋病(AIDS)是由HIV感染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HIV主要侵犯宿主的CD4+T细胞以及表达CD4分子的树突状细胞(DC)、单核-吞噬细胞(MPS).其致病机制是:首先HIV通过壳膜蛋白gp120与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与此同时,结合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受体CCR5和CXCR4,与细胞融合进而侵入细胞内;此外,HTV产生游离的gp120分子,能够发挥特殊的超抗原作用激活体内大量的T细胞,使免疫系统产生病理应答[1].因此,gp120分子在艾滋病的作用机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得其本身成为治疗艾滋病的一个重要的靶点.

    作者:廖纪元;曾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