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艳明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指循环血液进入主动脉壁分开其中层形成夹层血肿,也被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我科自2000年至今共收治主动脉夹层患者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艳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部分饮食业砧板微生物污染情况.方法采用纸片粘贴法采样184块砧板,用平皿菌落计数和发酵培养及ELISA法检测,并对生熟食砧板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生菜砧板和熟食砧板微生物超标率分别为85.10%和72.86%,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菜砧板细菌总数超标率和大肠菌群及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80.70%、76.32%和20.18%,熟菜砧板细菌总数超标率和大肠菌群及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67.14%、48.57%和2.86%,前者污染率明显高于后者,上述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餐饮业砧板微生物污染严重,生菜砧板污染率明显高于熟食砧板,因此应该加强食品卫生监测和管理.
作者:孙剑刚;胡建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先天性泪道阻塞往往并发新生儿泪囊炎,2003~2004年我们采用泪道探通+加压冲洗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公重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因素(遗传、理化及感染因素)、多步骤的贯穿一系列分子事件(多基因参与)的复杂生物过程.细胞染色体的异常和基因的缺陷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986年,美国麻省总医院的Thaddeus Dryia和哈佛大学的Robert Weinbergd等成功克隆出第一个抑癌基因Rb并由WH Lee等完成全序列测定.自此肿瘤相关基因(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研究开始进入高潮期并延续至今,一百多种癌基因和二十多种抑癌基因被相继发现.目前有关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方向有:①以研究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为主攻方向,主效应基因与环境易感基因研究并重;②遗传机制与表遗传结合研究;③功能基因型(genotype)和表型(phenotype)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等.肿瘤相关基因的筛选一直为研究者所重视,新方法不断出现.
作者:刘复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一般认为外科治疗优于内科治疗.我科自1999年以来应用YL-1型碎吸针开展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晖;韩立虎;黄蕤;王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死亡率相当高的重症,不同的治疗手段及治疗时机对急性肾功能衰竭预后的影响极大.本文对2001~2003年住院治疗的31例少(无)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清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效果.方法 53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常规处理方法无效后,对其行宫腔填塞纱条治疗.结果 52例能迅速控制出血,有效率98.1%,抽出纱布24h内,阴道无明显大出血.术后5d及产后42d复查子宫B超,恢复良好.产后42d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有积极作用.
作者:杨尚武;王晨虹;文梦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人康复.我院护理部就临床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应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效果较佳.
作者:丁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老年湿疹患者因为皮肤搔痒而经常搔抓或由于其他刺激,导致皮肤出现浸润肥厚,呈现不规则的苔藓样改变,伴有色素沉着及色素脱失.本文总结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8例老年慢性湿疹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汉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农村占急性中毒的首位,尤其是重度有机磷中毒,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现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及护理简述如下.
作者:许秋月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前临床上白内障摘除术广泛应用巩膜隧道小切口及透明角膜小切口两种方法.但透明角膜切口因无结膜瓣覆盖,存在潜在感染的可能性,另外,手术时发生玻璃体溢出,需要扩大切口时,缝线暴露等缺点也不能忽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经角巩缘隧道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现将初步结果和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费秋香;杨春秀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是恶性肿瘤形成和生长过程中,促使肿瘤及周边毛细血管大量增殖并释放到外周血液中的因子,是恶性肿瘤及周边毛细血管大量扩增的结果[1].我们对临床消化道良恶性肿瘤患者各40例及5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TSGF进行了检测,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卢葵花;余细球;程芳洲;徐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病例分析患者,男,34岁.首诊主诉:20d前开始右侧头痛,渐伴右侧面部肿胀,麻木及咀嚼乏力,同时伴右耳闭且有水响感,无回吸,涕带血.2次鼻咽部CT均示:右侧鼻咽部恶性病变侵入翼腭窝且向上颌窦后方突出6cm×7cm,右侧颅底骨质(颅中窝)明显破坏.肝B超:肝转移癌.先后在我科门诊及省肿瘤医院4次行鼻咽部活检,未见异常.2个月后以鼻咽癌晚期收入院.入院体检:慢性病容,轻度恶质,颌下及颈部未触及包块,右侧面部肿胀.右侧鼻咽部隆起,暗红色,表面欠光滑,张口不足二指.实验检查:AFP(+).入院1周后发现右侧扁桃体肿胀,3周后伴有张口困难及右眼睑下垂.经右侧扁桃体周围软腭隆起部穿刺涂片,结果显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5周后,因全身衰竭死亡.
作者:徐汉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在中老年患者中非常常见,在其早期虽很少形成梗死,但反复发作,终可能形成脑干、小脑或枕叶梗死,因此尽快终止或减少VBI发作,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我科应用低分子肝素钠和丁咯地尔联合治疗VBI 78例,与川芎嗪治疗VBI 67例比较,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库洪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高龄老人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很高,约占3.57%[1],因高龄老人骨质疏松,较小的外力即可导致复杂的粉碎性骨折,采用内固定治疗,可以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功能恢复快,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由于高龄患者体弱多病、骨折类型复杂,手术方案的选择一直是一个难题.我们自2000年3月至2004年12月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并随访3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郑勇;刘艳西;赵正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6岁,体重75 kg.入院诊断:①血小板原发性减少性紫癜;②胆囊炎,胆石症.拟全麻插管下行胆囊摘除术.
作者:吕红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999~2004年,我院共收治85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其中32例发生呼吸暂停,现将其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徐秀定;陈春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结肠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一经发现均应切除.2001年8月至2005年7月我院在电子结肠镜下对138例患者施行大肠息肉摘除术,疗效确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口腔颌面部炎症是口腔科常见病,它是面部肿痛常见原因之一.我科从1980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颌面部早期炎症患者560例,分别采用中药膏与鱼石脂膏外敷治疗,发现用中药膏外敷治疗颌面部早期炎症引起的肿痛效果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作者:王宇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992~2004年,我们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68例,疗效良好,现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匹夫;许人立;熊鸿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