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研究现状

方腾;李秋明

关键词:增生性,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手术,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分子生物学技术, 视网膜复位, 治疗方法, 细胞结构, 手术失败, 技术防治, 基因转移, 发病机制, 成视网膜, 细胞学, 手术后, 辅助性, 并发症, 综述, 应用, 药物
摘要: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及其视网膜复位手术后的并发症,也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它以视网膜前、后形成细胞结构的膜为特点,膜的收缩造成视网膜的固定皱褶.随着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不断完善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应用手术、辅助性药物、基因转移技术防治PVR已成为可能.本文对PVR的发病机制、细胞学基础及PVR的各种治疗方法和前景进行综述.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川芎嗪对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中CaM和CaN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川芎嗪在不同作用时间内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VSMCs(V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AngⅡ诱导VSMCs增殖模型,用酶促反应定磷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川芎嗪在不同时段内对VSMCs中钙调蛋白(CaM)和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影响.结果成功建立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模型,川芎嗪各组CaM和CaN活性随川芎嗪的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P<0.01).结论川芎嗪对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抑制机制可能与其干预CaN依赖的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作者:王梅娟;郑红花;罗德生;李映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异丙酚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液动力学影响的量-效关系.方法将50只急性心肌梗死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对照组(Ⅰ)注入生理盐水,其余大鼠分别持续静脉输注40(Ⅱ)、50(Ⅲ)、60(Ⅳ)、70(Ⅴ)mg·kg-1·h-1异丙酚,测定30min后血药浓度,观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血药浓度为2.7~15.5μg/ml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力变化大速率(±dp/dtmax)、心肌耗氧指数(MOCI)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无明显变化.结论血药浓度在2.7~15.5μg/ml时,异丙酚对血液动力学及心收缩功能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关系.

    作者:刘新波;张雪萍;李亚丽;瞿舜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胰岛素加糖促进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体会

    剖宫产术后常因脂肪液化导致切口渗液,部分或全部裂开.我科将2003年5月至2005年10月剖宫产术后脂肪液化致切口裂开的病例进行对照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龚桂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11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急救与预后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急性致盲眼病,现将我院眼科近6年来收治的11例的急救与预后总结如下.

    作者:龚秀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小儿美克尔憩室30例治疗体会

    美克尔憩室是常见的消化道畸形,由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容易误诊.现将我院1985~2005年经手术证实的30例小儿美克尔憩室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卫中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增进医患沟通提高服务品质

    医患沟通是指医院员工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目的是为了相互理解,协调一致,心理相容,它可分为言语和非言语沟通两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患沟通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张兰;李湘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52例临床分析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rcinoma,BPBC)指同时(双侧乳腺癌发生时间间隔<6个月)或先后(双侧乳腺癌发生时间间隔>6个月)发生在两侧乳腺的独立的原发癌.现将我院近20年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52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柯江辉;高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肝病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肝病上消化道出血病人57例,通过及时的救治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代梅;张自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466例剖宫产手术指征分析

    我们对2001~2003年本院剖宫产指征进行分析,以便在今后工作中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和时机,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刘佳;邹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12例气囊导尿管拔管困难的处理

    气囊导尿管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易滑脱等优点,但在临床上有时会出现气囊不能抽空,导致拔管困难.现将我科12例气囊导尿管拔管困难的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廖兆林;袁巍;黄在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是一种新的手术方法,由于对手术不了解,患者常常会产生过度的焦虑和恐惧.2003年5月至2005年4月,我科共收治该类患者24例,在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旺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影响门诊病人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院部分门诊病人满意度的调查,了解影响门诊病人满意度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作者:周继涛;曾小英;肖筑容;赵丽庆;黄燕琼;黎小群;尤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胸膜固定术治疗癌性胸腔积液30例分析

    恶性胸腔积液压迫症状严重,易危及患者生命.我院应用胸膜腔闭式引流联合滑石粉混悬液经胸腔引流管作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0例,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耀松;王文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出走情况调查

    我们对近十年间我院精神科患者出走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顾桂英;郑桂芝;曾德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CHE和ALB检测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附38例报告)

    为探讨血清胆碱脂酶(CHE)和白蛋白(ALB)检测对肝硬化诊断的应用价值,我们将38例肝硬化患者与60例正常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芳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白藜芦醇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氧化损伤的影响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方法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制备衰老小鼠模型,同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白藜芦醇(15、30 mg/kg)灌胃,观察其对衰老模型小鼠血清和脑组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脂褐质(LF)升高,血清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下降,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分别给予15,30 mg/kg白藜芦醇灌胃后能使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和血清中NO、MDA不同程度下降,SOD及GSH-Px活性不同程度升高,脑组织中LF降低.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而抗衰老.

    作者:欧阳昌汉;吴基良;郑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神经阻滞术治疗非疼痛疾病65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我科疼痛门诊采用神经阻滞术对非疼痛疾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庞丽;王其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妊娠期尖锐湿疣45例治疗体会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所致的皮肤粘膜良性赘生物,治疗以全身抗病毒、调节免疫为主,局部外用药、激光治疗相结合.由于妊娠期用药对胎儿不利,必须以物理治疗为主.我科2000~2005年共收治45例妊娠期尖锐湿疣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双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侧脑室注射神经肽Y对癫痫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脑室内注入神经肽Y(NPY)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致痫大鼠海马结构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8)和对照组(n=8).实验组脑室注射NPY(6nmo1/5μl),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5min后再注射IL-1β(2500U/kg),观察痫性发作持续时间并于痫性发作后2小时处死动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齿状回(DG)和海马CA3区BDNF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实验组痫性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DG颗粒细胞层、分子层的BDNF免疫反应性高于对照组相应各层,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CA3区锥体细胞层、放射层及腔隙层免疫反应性均高于对照组相应各层,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DG分子层和CA3区放射层及腔隙层免疫反应性分别高于颗粒细胞层和锥体细胞层免疫反应性,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A3区分子层未见BDNF免疫反应性表达.结论脑室内注射NPY可缩短痫性发作时间,促进致痫大鼠海马内BDNF的表达.

    作者:朱晓琴;雷水生;卫向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123例疗效分析

    由于股骨颈特殊的解剖特点,股骨颈骨折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作者1998年以来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123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翊;胡益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