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完英;邹玉梅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科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消心痛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学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病人为中心的一种护理方法.1997年我院先后在内、外科开展整体护理,同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护患沟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阮淑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全切除术(TVH)及经腹子宫切除术(TAH)的术式特点及应用效果.方法对326例患者分别行TVH及TAH,两组各163例,比较两组病人术中、术后情况.结果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比较,TVH明显优于TAH.结论 TVH具有手术时间短,侵袭范围小,损伤小,病人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张立杰;杨菊芳;张金玲;杨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钾离子通道(potassium ion channel, K+ channel,简称钾通道)广泛分布于心脏、血管、神经、骨骼肌、气管、胃肠道、肾脏、血液、内分泌和腺体等部位的细胞,是迄今发现的分布为广泛,亚型多,作用复杂的一类离子通道.
作者:黄从新;吴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女,54岁,因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ASAⅡ级,取T8-9间隙侧入法穿刺,有顺利落空感及明显负压,推注生理盐水加空气约2ml,有气泡外涌,将穿刺针斜面转向头端时有两滴液体自针尾溢出,疑为盐水,头端置入硬外导管3.5cm.抽吸无脑脊液及血液流出.
作者:江平;王化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应用曲安奈德治疗腰腿痛病人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胡定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以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阻塞为其主要特征.我们对9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晏珍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1995~2003年收治的389例急腹症患者中,有145例依靠腹腔穿刺术及时作出诊断.现就腹腔穿刺术在急腹症诊断中的意义进行讨论.
作者:朱雄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SysmexUF-50型尿沉渣分析仪是对尿样直接作荧光染色后,利用流式细胞原理对尿中有形成份进行分析.该仪器具有操作简便、批量测试、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但在红细胞计数中存在一些干扰因素,现分析如下.
作者:杜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各脑区NO含量的变化.方法用改良的血管内栓线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亚硝酸盐还原法反映脑组织中NO的含量.结果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左右皮层、海马的NO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缺血侧与其自身对照侧相比,升高不明显.结论大鼠一侧脑缺血再灌注后,两侧同时受到损伤.
作者:侯健;陈世新;李建雄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药品说明书是药品生产单位对药品主要特性及技术标准的介绍. 1 如何阅读药品说明书阅读药品说明书的正确方式应该是先看适应证,再看注意事项,后看不良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说,医生和患者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尽快使机体祛除疾病,恢复健康.
作者:黄连玉;郭兆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采用针刀松解头颈部软组织,配合局部封闭治疗枕神经性头痛、紧张性头痛、偏头痛,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西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近年来,由于伤寒耐药株日益增多,给临床用药带来困难.现将我院用菌必治治疗耐药伤寒的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王承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采用十枣汤配合西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正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生物调节作用发生障碍,常出现脂质代谢异常.我科在治疗过程中发现糖尿病患者使用辛伐他汀后,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农;管晓峰;赵涛;黄凤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科1995~2004年收治腮腺导管断裂及缺损患者4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一兵;蒋俊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科1995年以来对86例各类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治疗时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秋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抗生素是临床应用广泛的药物之一,若使用不当,反而会降低疗效,因此在临床应用抗生素时须考虑下述几个基本原则.
作者:许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们对经传统方法治疗失败的咽异感症患者给予抗反流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就其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肖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男性,32岁.因上腹持续撕裂样疼痛,阵发性加剧,于2005年3月12日入院.患者12h前进食过量晚餐后,突感上腹部撕裂样疼痛,呈阵发性加剧,有间歇性缓解,间歇期约10min,疼痛时伴呕吐2次,为未消化食物,无咖啡样,呕吐后腹痛加重,无发热、腹泻等.查体:T 37℃,R 17次,P 65次,BP 135/120mmHg(1mmHg=0.1333kPa),身高170cm,体重90kg,肥胖体型,急性痛苦面容,心肺未见异常.
作者:徐中山;孟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