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房纤颤发病机制及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李洁

关键词:心房纤颤, 发病机制, 心输出量, 生命质量, 质量下降, 治疗意义, 心律失常, 心房收缩, 心房功能, 功能紊乱, 老年人, 舒张, 临床, 疾病, 患者
摘要:心房纤颤(AF)是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老年人多见.AF患者心房收缩和舒张功能紊乱,心输出量降低,生命质量下降.因此消除AF对恢复正常心房功能,增加心输出量,提高生命质量,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18例胆漏原因分析及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胆漏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对1992年1月至2004年12月诊治的18例胆漏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中,造成胆漏的主要原因是胆囊管残端结扎不牢或损伤(共9例,50%),其次为T管滑脱或拔管失误(共4例,22%).治疗方面,经非手术治疗12例,手术治疗6例,治愈率达100%.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及T管拔除后,预防关键在完善首次手术,治疗方式视病情而定.

    作者:黄先明;余后火;欧阳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甲状旁腺素测定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中的临床意义

    甲状旁腺素(PTH)增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重要并发症之一.PTH水平增高,可累及多个系统,包括造血系统.尿毒症贫血患者,经过切除甲状旁腺,可诱导平均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记数(RBC count)水平显著增高.本文通过测定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PTH、Hb、Hct,以探讨PTH测定在人类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施芳;王清芳;余进;汪宏良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放疗化疗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

    为掌握放疗化疗病人的心理特点,并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现将我们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1放疗化疗病人的心理特点1.1惊恐与悲观心理当病人知道自己已经被确诊患恶性肿瘤时,就会惊恐万分、烦躁不安、异常郁闷.当病情得到进一步证实时,病人会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

    作者:马爱萍;阮明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恶性梗阻性黄疸双介入治疗结合引流管腔内放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双介入疗法结合引流管腔内放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取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并进行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术,结合腔内放疗的治疗方法,术后观察血清胆红素下降程度,并随访患者生存期.结果52例患者中平均生存期为19.2个月,1年以上生存率为82.5%.结论双介入疗法结合引流管腔内放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率.

    作者:余开湖;冯敢生;郑传胜;梁惠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对脑血管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自2003年来,我院对脑血管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方法我们从临床护理队伍中选拔优秀护理骨干担任专职健康教育护士,按以下步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①以患者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系统的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少疾病复发和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建立健康行为方式,提高生活质量;②按护理程序的方法评估患者及家属的教育需求,建立教育目标,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执行教育计划,及时进行效果评价;③在患者入院72h内完成规定的健康教育项目;④在病区护士长和医院健康教育部门指导下负责每月1次工休座谈会的健康教育,协助每月更换病区文字教育板报.

    作者:胡小文;胡爱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对心血管病人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

    由于心血管病人病程长,愈后差,功能丧失严重,较易出现特别的心理需求.因此,我们在护理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医学等有关知识对58例心血管病人进行调查分析,采取对应措施满足他们不同的心理需求.

    作者:魏秀荣;王兰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卤米松乳膏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白癜风46例疗效观察

    我科2003年8月至2004年10月采用0.05%卤米松乳膏外搽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白癜风,疗效满意,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英;沈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护理

    老年痴呆是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和持续性智能障碍综合征.由于本病病程长,在疾病晚期,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本人带来极大痛苦.在既要减轻痴呆病人痛苦,延缓病情发展,又要尽可能减轻家庭经济和人力负担的情况下,对患者实行家庭护理尤其重要.

    作者:王兰珍;魏秀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nNOS的表达

    目的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神经元型NOS(nNOS)在不同脑区的表达.方法用改良的血管内栓线技术制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与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组织中nNOS的表达.结果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nNOS的表达显著性增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②缺血侧在皮质、CA1区和CA3区的nNOS表达比对照侧显著性增强(P<0.05).结论一侧脑缺血再灌注后,也会引起对侧损伤,但缺血侧损伤更为严重.

    作者:陈世新;侯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阴道彩色超声诊断慢性盆腔静脉瘀血症30例分析

    我院自2003年以来,应用彩色超声诊断慢性盆腔静脉瘀血症30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年龄28~50岁,腹痛时间均在1年以上.

    作者:周良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42例疗效观察

    我科用重组基因干扰a-1b(赛若金,深圳科兴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42例,以观察其疗效与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科1998年4月至2003年12月的住院和门诊CHB患者70例,其中男56例,女14例,年龄17~49岁,平均34岁.随机分为干扰素a-1b治疗组(42例)和保肝治疗对照组(28例),两组病例在病程、病情、年龄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潘正顺;余琼华;王国珍;严鸿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合并输尿管囊肿1例

    患者,女,7岁,因间歇性漏尿2年(多为剧烈活动及夜间睡眠中出现)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未见异常,膀胱区、双肾区均无隆起、压痛.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在外院泌尿系B超示:①左侧重复肾;②左肾上组集合系统重复积水;③左肾上组输尿管走行迂曲扩张,末端囊肿.分泌性尿路造影+左上位肾穿刺顺行造影示:①左侧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②左输尿管囊肿约2.0cm×1.9cm(与上位肾、输尿管相通).

    作者:张翎;吴忠亮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运用时间护理指导糖尿病临床护理工作

    我科2001年至2004年9月对312例糖尿病患者,遵循时间护理理论,合理地进行护理,现介绍如下.

    作者:邹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应用进展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PCI)的发展过程中,支架取代单纯球囊扩张(PTCA)已使PCI术后再狭窄由40%~50%降至20%~30%,近年来研制的药物洗脱支架(DES),更使其降至10%以下.目前临床上有两大DES阵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支架)和多聚紫杉醇洗脱支架(Taxus支架).2005年ACC科学年会上发布了几个药物洗脱支架间的正面比较的研究(如ISAR-DIABETES研究,SIRTAX研究,REALITY研究)也进一步指明了药物洗脱支架区别的重要性.本文在介绍药物洗脱支架的中远期疗效、适应证等有关内容基础上,对这几项研究作简要介绍.

    作者:鲁应佳;夏豪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42例慢性肝炎肝硬变并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病,其中由肝炎肝硬变引起者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现将我院2000~2004年收治的42例肝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柯长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护理差错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护理差错包括一般差错和严重差错,我们通过对临床护理差错的调查分析,旨在探讨护理差错的防范措施,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冯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儿童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1例

    患者,男,7岁,间断性上腹隐痛半年.查体无殊,血生化正常,腹部B超示:后腹膜实质性占位,界清,大小7.4cm×8.2cm×9.0cm,均匀低回声.临床诊断:腹膜后肿块待查.行剖腹探查,术中肿瘤界清,无粘连.病理检查:眼观肿瘤包膜完整,大小约7cm×8cm×9cm,切面灰白灰红,漩涡状,质地韧,均匀.

    作者:邹习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3例报告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主要采取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在我们治疗的65例患者中,42例采用保守疗法治愈,23例采用了手术治疗,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彩琴;叶建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复方血竭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血竭胶囊(CXJC)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CXJC低剂量组(0.14g·kg-1)、CXJC中剂量组(0.56g·kg-1)和CXJC高剂量组(1.12g·kg-1),每组8只.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经颈总动脉取血,测定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性及红细胞聚集性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测定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和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相比,CXJC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降低中、低切变率下全血还原粘度和红细胞压积,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并能显著提高红细胞的变形性(P<0.05或P<0.01).CXJC0.56、1.12g·kg-1还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大鼠血浆粘度(P<0.05或P<0.01),降低血清NO含量和增加GSH-Px活力(P<0.05,P<0.01).结论CXJC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和降低脂质过氧化作用而达到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作者:王秀红;汪晖;吴基良;余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96例临床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急症,死亡率极高.现将我院1995~2004年收治的156例SAH做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不典型SAH的临床特点.

    作者:刘莹莹;吴彩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