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卵巢肿瘤, 指南
摘要:卵巢恶性肿瘤为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的第3位,尚未找到有效的早期筛查方法,治疗后复发率高.近年来,聚腺苷二磷酸-核酸聚合酶(PARP)抑制剂治疗上皮性卵巢癌取得显著进展.1 筛查、遗传倾向与干预大部分卵巢癌是散发性的,遗传性卵巢癌约占所有卵巢癌患者的15%.遗传性卵巢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较散发性卵巢癌患者早,多携带BRCA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的突变,罹患其他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病理类型主要为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预后较好.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生化检查在胎膜早破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ROM)是指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发生率为2.7%~7.0%[1],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对孕妇胎儿造成严重影响[2].及时准确的诊断胎膜早破对孕妇胎儿预后有重要影响.目前诊断方法很多,根据患者阴道突然大量流液病史,阴道后穹窿羊水池等可诊断,但不适用于临床症状不典型患者.检测阴道pH值会受尿液、精液影响,假阳性率较高.阴道分泌物涂片会受到宫颈分泌物、精液影响.胎儿镜、羊膜镜检查及羊膜腔灌注染料虽可准确诊断胎膜早破,均为有创检查,可导致医源性胎膜早破,且费用较高.超声动态监测羊水量可辅助诊断.相对来说生化检查的准确性更好,现综述如下.

    作者:周晓花;王建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静脉血栓栓塞症院内标准化管理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围手术期和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文章介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运用明确-衡量-可接受-相关性-时效性(SMART)原则实施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标准化管理的实践过程,总结了实施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标准化管理经验.

    作者:徐朗;赵建美;曹德林;张玉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构建研究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同时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行简单子宫切除且术后病理偶然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年9月至2018年3月于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74例行子宫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临床病理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建立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分别用一致性系数(Cindex)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和符合度.结果 27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共有25例出现淋巴结转移,阳性率9.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A125>35 kU/L、肌层浸润程度>1/2和淋巴血管间隙浸润是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其OR值分别2.971 (95%CI 1.131~7.804)、4.795(95%CI 1.497~15.361)、4.773(95%CI 1.675~13.599).用于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有良好的一致性系数(C-index--0.835)和良好的校准.结论 基于术前CA125>35 kU/L、肌层浸润程度>1/2和淋巴血管间隙浸润构建的列线图可用于指导因良性病因或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行简单子宫切除且术后病理偶然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进一步治疗.

    作者:卢婉婷;黄玉秀;胡志坚;何斐;林征;胡继芬;陈丽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国大陆34家医院ⅠB2、ⅡA2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不同方案的近期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ⅠB2、ⅡA2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不同方案的近期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16年中国大陆34家医院30665例宫颈癌病例,筛选术前活检确诊、FIGO分期Ⅰ B2及ⅡA2期、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资料完整的1064例患者,根据化疗方案,分为紫杉醇类+顺铂(TP)组(A组)、紫杉醇类+非顺铂铂类(TC)组(B组)、顺铂+其他药物组(C组)、非顺铂铂类+其他药物组(D组),以妇科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评估新辅助化疗前后局部病灶大小的变化,比较不同化疗方案近期疗效差异.结果 (1)四组方案新辅助化疗有效率71.43% (280/392)、62.54% (187/299)、64.31%(200/311)、67.74%(42/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009年以前C+D组化疗方案比例均超50.00%,此后A+B组比例上升;比较C、D组,C组方案在不同时间比例均超52.00%;比较A、B组,2013年前A方案比例高于B方案,此后,B方案比例达61.11%,并呈上升趋势.结论 (1)Ⅰ 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四组常见方案新辅助化疗效果均理想,近期疗效相似.(2)化疗方案呈现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2009年以前,铂类+非紫杉醇类药物方案是主流方案,其中顺铂使用广泛;2009年以后紫杉醇类+铂类方案开始广泛应用,其中2013年以前TP方案是主流,2013年后,TC方案逐渐超过TP方案成为主流.

    作者:林善群;Zeinab Yusuf Ali;王璐;霍智锋;陈春林;康山;王武亮;朱前勇;倪妍;陆安伟;李东林;刘萍;郎景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卵巢癌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因素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卵巢癌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提供循证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Web of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12月,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采用NOS量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应用Stata1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终共纳入26篇文献包括10 045例卵巢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卵巢癌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因素包括年龄(P< 0.001,SMD=0.370,95%CI 0.219 ~ 0.520)、体重指数(P=0.011,SMD=0.639,95%CI 0.149 ~ 1.129)、VTE史(P=0.003,OR=3.336,95%CI 1.511~7.365)、透明细胞型(P<0.001,OR=2.398,95%CI 1.642 ~ 3.502)和腹水(P=0.001,OR=1.665,95%CI 1.217 ~ 2.278).早期肿瘤(P=0.001,OR=0.591,95%CI 0.428 ~ 0.816)和满意减瘤术(P=0.007,OR=0.665,95%CI 0.495 ~ 0.893)是保护因素.采用剔除中低质量文献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与原Meta分析结论相符,结果稳定.结论 卵巢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因素包括高龄、肥胖、VTE史、晚期肿瘤、透明细胞型、大量腹水和欠满意减瘤术.

    作者:成曦;苏张瑶;孙宝兰;华天齐;张玉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

    卵巢恶性肿瘤为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的第3位,尚未找到有效的早期筛查方法,治疗后复发率高.近年来,聚腺苷二磷酸-核酸聚合酶(PARP)抑制剂治疗上皮性卵巢癌取得显著进展.1 筛查、遗传倾向与干预大部分卵巢癌是散发性的,遗传性卵巢癌约占所有卵巢癌患者的15%.遗传性卵巢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较散发性卵巢癌患者早,多携带BRCA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的突变,罹患其他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病理类型主要为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预后较好.

    作者: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miR-574-5p在子痫前期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 探讨miR-574-5p在予痫前期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胎盘组织中表达量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住院的子痫前期和同期住院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各20例,应用Real Time PCR法检测血浆和胎盘组织miR-574-5p的表达水平.结果 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浆和胎盘组织中miR-574-5p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1.01±0.03)相比,子痫前期组的血浆中miR-574-5p的表达量(3.80±0.19)显著升高(P<0.01);子痫前期组的胎盘组织miR-574-5p水平(4.15±0.1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13±0.10)(P<0.01);且随着子痫前期血浆中miR-574-5p表达量的增加,胎盘组织中miR-574-5p表达量也呈现增高趋势,二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843).结论 miR-574-5p有望成为子痫前期筛查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卢健翔;石瑾秋;周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静脉血栓栓塞症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但目前确定的遗传因素仅占VTE发病风险因素的60%[1],提示尚有许多相关基因缺陷未被发现.因此,还需要探讨新的方法来发现更多影响VTE发生的遗传危险因素.

    作者:孙宝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宫颈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的Meta分析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比较宫颈癌患者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率.方法 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sc)、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维普数据库(VIP database,VIP)、PubMed、Web of science、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xcerpta medica database,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宫颈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术后VTE发生率研究的文献,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Stata 1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相关文献13篇(6篇英文、7篇中文),文献质量平均得分为8(7~9)分,质量较好.腹腔镜组术后VTE发生率为0~10.37%;开腹手术组术后VTE发生率为0.49% ~ 11.63%.纳入的13项研究间无显著异质性[x2(12)=12.54,P=0.403;I2=4.3%],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宫颈癌手术患者腹腔镜手术后VTE发生率较开腹手术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8,P=0.022),其OR为0.57(95%CI 0.35 ~0.92).结论 对于宫颈癌手术患者,腹腔镜手术较传统的开腹手术术后VTE的发生率低.

    作者:王霞;杨梅;盛楠;苏张瑶;张玉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重视妇产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综合预防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及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1].VTE是继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后的第三大血管性疾病,其较高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作者:张玉泉;杨晓清;施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影像学检查在妊娠期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应用

    静脉血栓栓塞症在妊娠期发生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是妊娠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有重要相关性,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可改善孕产妇预后.影像学检查在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郭瑞君;巩丽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2017年美国放射学会多胎妊娠超声检查指南解读

    由于辅助生殖技术广泛应用以及高龄孕妇增多,多胎妊娠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多胎妊娠的女性通常比单胎妊娠的女性需要更多的超声检查.大多数女性至少会进行1次早孕期检查、孕12~14周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检查、孕18~22周解剖结构筛查,以及晚孕期1次或多次检查以评估其生长情况.每次超声检查的目标因孕龄的不同而不同,检查次数尚无统一标准.2017年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发布了关于多胎妊娠超声检查适用标准的指南[1].因双胎代表了98%的多胎妊娠,且绝大多数数据与双胎妊娠有关,故该指南几乎完全集中于双胎妊娠.本文将对其中的要点进行解读.

    作者:张兰;漆洪波;李俊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阔韧带部分性葡萄胎1例报告

    葡萄胎的发生率在世界不同地区的变化很大,亚洲国家比欧洲或北美高3~10倍,部分性葡萄胎和完全性葡萄胎的发生率分别为1:695次妊娠和1:1945次妊娠[1-2].异位葡萄胎是葡萄胎的罕见类型,虽属良性病变,但早期诊断困难易延误治疗时机,现报道阔韧带部分性葡萄胎1例.

    作者:林川;胡辉权;罗祥力;唐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妊娠晚期脾动脉瘤破裂1例报告

    脾动脉瘤(splenic artery aneurysm,SAA)是常见的内脏动脉瘤,其发生率约0.01%~ 2.00%[1],有研究表明,男∶女的发生率约1∶4[2].据统计,脾动脉瘤自发性破裂在妊娠晚期明显增加[3-4],亦有数例报道发生在妊娠早期.其导致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极高,分别为75%和95%[5-6].因此,妊娠合并脾动脉瘤虽然罕见,但是危害严重须引起产科医师重视,避免误诊漏诊.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了1例妊娠晚期自发性脾动脉瘤破裂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霞晖;张帅;陈丹青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睡眠障碍系指睡眠质和(或)量在睡眠-觉醒过程中出现改变,并伴发各种功能障碍,可直接导致一系列心理障碍、躯体不适或其他疾病等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睡眠障碍在人群中十分普遍,女性尤其明显.围绝经期是女性生殖期与绝经期的转折点,是出现潮热、盗汗、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症状的特殊时期.睡眠问题在不同时期都备受各界的关注.早在200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关于更年期相关症状管理的会议中指出睡眠障碍是围绝经期女性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1];近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关于“生物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的内容.

    作者:曾倩茹;熊正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子宫外脉管内平滑肌瘤病的诊治

    脉管内平滑肌瘤病发生与雌激素密切相关.该类子宫肌瘤可以超出子宫范围,可在静脉内延伸达下腔静脉,甚至心脏.由于临床症状多变且不典型,早期诊断十分困难.病变侵及下腔静脉者及右心或肺动脉者可引起充血性右心衰的表现和猝死.此时需要与静脉血栓栓塞症、心房黏液瘤等鉴别.CT和MRI是重要的影像诊断方法.治疗原则是手术彻底切除所有病变,以降低复发率.如病变局限于盆腔,建议行全子宫切除术+盆腔病灶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如果累及大血管甚至心腔,完整手术切除病灶需要多学科合作完成.

    作者:冯炜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式选择的系统综述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陆地区剖宫产率居世界之首[1],2008-2014年文献报道中国地区剖宙产率为34.1%[2],仍居高不下.随着近年二胎政策的放开,导致有剖宙产史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数量在近期内大大增加,相应的因医疗指征及非意愿妊娠引产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且大多数胎儿结构异常的畸形及染色体异常需在行胎儿系统超声筛查或羊水穿刺后确诊,大多推迟到中期妊娠进行引产,有剖宙产史的瘢痕子宫妊娠引产主要风险为子宫破裂、术中大出血,甚至需子宫切除,这些不良结局不但会对育龄妇女生育能力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因此探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适宜的引产方式势在必行.

    作者:侯成祯;张雪松;顾向应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孕产妇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治

    孕产妇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是妊娠与分娩相关的神经急症事件的主要内容之一,处在这一特殊生理期的人群CVST发生率数倍于正常人群.如能准确把握对这一特殊群体患者CVST的早期认知,及时精准诊断和治疗将会显著降低孕产妇CVST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柯开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期妊娠完全性胎盘前置116例引产方式探讨

    目的 探讨中期妊娠完全性胎盘前置引产的适宜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及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的完全性前置胎盘引产病例116例.A组为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联合依沙吖啶引产组(57例),B组为剖宫取胎组(59例).比较两种引产方式的利弊.结果 A组分娩期出血量[(196.65±166.69)mL]、输血率(3.51%)、胎盘粘连率(8.77%)分别小于B组[(477.81±407.19)mL、16.95%、32.20%)],A组产后月经减少率(28.07%)、住院费用[(19673.51±5135.40)元]分别高于B组[11.86%、(9094.96±4544.1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再次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UAE联合依沙吖啶引产有失血量少、引产成功率高并可减少胎盘粘连等优点,为中期妊娠完全性胎盘前置终止妊娠提供新的选择.

    作者:魏璐;邓洪;陈锰;刘兴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妇产科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高危因素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是妇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展迅速,病死率高.VTE重在风险评估和疾病预防,文章就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妇产科临床常见的VTE高危因素及其潜在机制.

    作者:狄文;吴珈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