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度子痫前期产前转运

杨金英;刘慧姝;陈敦金

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 产前, 转运
摘要:重度子痫前期常伴发较高的母儿病率及病死率,将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及时、有效、安全地转运可以明显改善高风险胎儿的预后和围生结局,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镜检查指导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22例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指导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指导清宫术,术中宫颈注射缩宫素及垂体后叶素,术毕给予甲氨蝶呤宫颈注射,术后复查血β-HCG及盆腔超声检查.结果 22例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子宫穿孔发生.手术时间平均(26.5±5.7) min,出血量平均(45.4±32.7)mL.术后3d血β-HCG下降平均83.6%±11.7%.术后血β-HCG 8 ~ 25d降至正常.结论 宫腔镜检查指导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是安全、直接、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明;周燕莉;郭蓉;刘娓娓;罗忆;张雯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心肌损害及心功能衰竭的诊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危及孕产妇生命的常见妊娠合并症之一,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占全部妊娠的3%~14%.PE对母亲心血管系统也会产生显著不利影响,可增加妇女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并增加远期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风险.对妊娠期有心功能衰竭风险的妇女的心功能进行准确评估和处理,可显著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作者:宋亦军;刘俊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子痫前期并发凝血机制障碍监测及处理

    凝血机制障碍、易栓症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有关,凝血-抗凝-纤溶机制的监控是子痫前期监测与治疗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伽略;杨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诊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展至重症阶段,常并发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尤以子痫脑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等更为常见,由于其病情进展迅速且危重,常导致母儿病死率和死亡率的增加,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陈叙;吴莹;常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重度子痫前期产后管理、远期预后及再发风险评估

    重度子痫前期产后48~72h甚至产后1周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仍持续存在.产后血流动力学紊乱及管理治疗措施是否得当是并发症发生的敏感因素.有重度子痫前期病史的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及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高.其再发风险明显增高,受发病孕周、分娩孕周、出生体重、易栓症、体重指数等因素影响.

    作者:阮焱;范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诊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可对孕产妇的视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更是判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无论视力有无改变均应通过眼底镜、眼底照相或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等方法对视网膜脉络膜进行检查.对高危人群应在妊娠早期即行眼底照相,以便后期动态观察.

    作者:胡柯;漆洪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并发假性性早熟1例临床病理分析

    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sex cord tumor with annular tubules,SCTAT)是一种罕见的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可伴或不伴胃肠道息肉病以及皮肤黏膜色素斑,即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 syndrome,PJS).临床比较少见,尤其并发假性性早熟更加罕见.本文报道1例并发假性性早熟的SCTAT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对SCTA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等进行分析.

    作者:刘秋兰;邵华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重度子痫前期产前转运

    重度子痫前期常伴发较高的母儿病率及病死率,将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及时、有效、安全地转运可以明显改善高风险胎儿的预后和围生结局,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

    作者:杨金英;刘慧姝;陈敦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肺水肿的诊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仍然是母体及围生儿死亡、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占总妊娠的5%~7%.其自身的病理生理改变,如小动脉痉挛,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而静水压升高,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即便在母体没有左心衰竭的情况下亦可出现肺水肿,严重影响母体呼吸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去除原发病因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柳华;胡娅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子痫前期麻醉及液体管理

    子痫前期是一种严重的多因素、多器官疾病.尽管在诊断及治疗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仍会危及母体及胎儿,这也使麻醉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对于子痫前期需要行剖宫产麻醉的产妇进行系统的麻醉评估及围手术期液体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母婴病死率.文章详细阐述了子痫前期患者麻醉及液体方面的管理,比较了各种麻醉方法的特点,指出应根据子痫前期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佳麻醉和医疗方案,扩容治疗似乎并不能改善母儿的不良后果,甚至导致不良后果如肺水肿、脑水肿.

    作者:孙丽洲;潘义;刘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重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降压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为6%~10%,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前3位原因.降压治疗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控制血压可以减少子痫发生,预防心脑血管意外、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随着降压药的研发,重视和规范降压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林其德;叶太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抗β2糖蛋白Ⅰ抗体对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妊娠丢失及免疫调节治疗疗效影响

    目的 探讨抗β2糖蛋白Ⅰ(β2GP Ⅰ)抗体对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妊娠丢失及免疫调节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产科住院治疗的抗磷脂综合征确诊患者共191例按不同抗体阳性分为3组:A组154例:抗心磷脂抗体(ACA)(+),β2GP Ⅰ(-);B组26例:ACA(+),β2GP Ⅰ(+);C组11例:ACA(-),β2GP Ⅰ(+).分析各组的妊娠丢失率及免疫治疗的疗效.结果 治疗前,A、B、C3组间妊娠丢失率( 61.59%,69.84%,67.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免疫调节治疗后,B组(46.15%)患者妊娠丢失率明显高于A组(2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36.36%)与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β2GP Ⅰ抗体对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妊娠丢失率的影响与ACA相似;抗β2GPⅠ抗体(+)合并ACA(+)的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对免疫调节治疗的疗效欠佳.

    作者:李娜;朱付凡;熊晶;何凌;吴静;皮丕湘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肝脏功能障碍的诊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并发肝脏功能障碍是多系统受累的表现之一,严重时不同程度地增加妊娠及分娩时孕产妇和围生儿的风险,如能及时诊断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适时终止妊娠,患者往往能够康复,围生儿的结局能够得到改善.文章着重探讨HDCP并发肝脏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陈必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微小RNA与妇科疾病

    微小RNA(miRNAs)是内源性合成的小非编码RNA,通过妨碍蛋白的翻译或者诱导靶mRNA的降解调控基因的表达,在调节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相关基因的表达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1].目前有关miRNAs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表明,很多妇科疾病中存在miRNAs表达异常,其在妇科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预后及疗效观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现对miRNA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妇科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史杨;曹阳;赵莉;谭丽;张婷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肝再生磷酸酶-3小干扰RNA对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骨架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肝再生磷酸酶-3小干扰RNA( PRL-3 si RNA)对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行卵巢内异囊肿剔除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2例,原代培养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并鉴定,运用si RNA技术干扰沉默PRL-3基因,Western blot检测PRL-3蛋白表达,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RL-3 si RNA对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骨架的影响.结果 经PRL-3 si RNA干扰后PRL-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应力纤维数目明显增多、变粗而清晰,而细胞的丝状、板状伪足却明显减少.结论 PRL-3 si RNA能有效沉默PRL-3,并且使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骨架构型显著改变,从而导致异位子宫内膜细胞迁移能力下降.

    作者:阮菲;吴瑞瑾;徐开红;涂飞霞;鲁东红;马俊彦;费向炜;陈利青;梁峥;林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髂内动脉球囊闭塞术治疗植入性胎盘新进展

    植入性胎盘( placenta accreta,PA)是胎盘绒毛直接粘连或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种危重症,是引起孕妇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认为是导致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1].近年来植入性胎盘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较过去50年发病率增加了10倍,流行病学统计其发病率为1/2500,主要原因包括:宫腔操作手术及剖宫产手术机率的增加[2].既往常采取切除子宫的方法挽救孕妇的生命,但此种治疗方法会导致患者失去再次生育的能力,同时手术中大量的失血会引起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随着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外学者将介入手术应用于植入性胎盘治疗过程中,本文就预防性髂内动脉球囊闭塞术在植入性胎盘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党云;刘晓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功能障碍性疾病及其诊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胎儿健康,其监测和处理有自身的特点.文章分别从发病机制、监测手段进行阐述,并分析胎盘功能障碍性疾病如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和胎儿窘迫的处理要点.

    作者:彭婷;李笑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两种给药方案垂体降调节临床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两种给药方案垂体降调节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3 - 10月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接受IVF-ET助孕治疗、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黄体期长方案超排卵的患者239例243个周期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GnRH-a给药方案分为两组:A组[曲普瑞林(达必佳)连续小剂量0.05mg,1次/d] 131个周期;B组[曲普瑞林(达菲林)单剂量1.0~1.2mg] 112个周期.结果 B组方案降调节对垂体的抑制更深,致促性腺激素(Gn)使用时间更长,Gn量更大(P<0.05).两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发生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必佳连续小剂量0.05mg(1次/d)与达菲林单剂量1.0~1.2 mg均可获得满意的垂体降调节效果和IVF结局;两种给药方案的应用各有利弊.

    作者:郑备红;陈晓菁;邱淑敏;康跃凡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诊治特点

    重度子痫前期常累及心、脑、肝、肾和胎盘等重要器官,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时终止妊娠和积极的器官支持是目前重度子痫前期并发MODS的主要治疗措施.

    作者:刘慧姝;秦爽;黄天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血脂异常、高血压为主要特征,以多种代谢性疾病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严重影响健康的临床症候群,是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也是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关于妊娠期合并症与MS的关系日益成为产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妊娠期特发的全身性疾病,迄今为止仍是我国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代谢综合征有密切的关联.

    作者:罗欣;漆洪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