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林;刘萍
目的 探讨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当天孕激素水平及雌孕激素比值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2006年5月至2007年3月在贵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就诊279例不孕症患者300个周期进行IVF-ET治疗,在注射HCG当天测定雌二醇(E2)、孕酮(P).按注射HCG日所测血清P水平分为3组:第1组P≤2.86nmol/L 131周期;第2组2.86nmol/L9.54nmol/L 77周期.按P/E2比值分为2组:注射HCG日P/E2<1组219例.P/E2≥1组81例.结果 按P水平分组,第3组妊娠率(27.2%)明显低于其他2组(第1组52.6%,第2组45.6%),P<0.05.P/E2<1组妊娠率(49.8%)高于P/E2≥1组(28.4%),P<0.05.结论 在IVF-ET治疗中注射HCG当天血清P水平及P/E2比值影响妊娠结局,是预测IVF-ET妊娠率的较好指标.
作者:冯玉蓉;黄绘;韦玮;杨雪;文莉;潘世春;刘敏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子宫颈微小浸润癌(MIC)的临床特点,探讨采用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宫颈锥切)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分析2005年11月至2007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经宫颈锥切确诊为MIC31例患者的临床表现、锥切病理、后续处理及预后.结果 31例MIC患者中,24例有宫颈细胞学结果.所有患者均有阴道镜活检结果,其中1例(3.2%)子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Ⅱ),17例(54.8%)为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CINⅢ),13例(41.9%)怀疑早期浸润癌.根据锥切病理,23例被确诊为I a,期宫颈浸润癌(I a,期宫颈癌组).8例为I a2期宫颈浸润癌(Ia2期宫颈癌组),I a.期宫颈癌组中,3例(13.0%)有生育要求且切缘阴性的患者宫颈锥切术后接受严密随诊,1例(4.3%)切缘阳性但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进行了再次锥切,其余19例(82.6%)无生育要求的妇女接受了全子宫(或加双附件)切除.I a2,期宫颈癌组的8例患者全部进行了根治性子宫切除.随诊中除1例保留子宫的患者细胞学提示异常、经阴道镜宫颈活检诊断为CINⅢ外,其余患者未见病变复发,保留子宫的4例随诊期间共发生3例次妊娠.结论 阴道镜活检对于MIC的诊断有重要提示价值,但MIC的确诊必须通过宫颈锥切病理.MIC的锥切后处理主要基于锥切病理,同时需要考虑患者的生育要求和切缘状况.
作者:谭先杰;吴鸣;耿爱芝;郎景和;马水清;杨佳欣;沈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机体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至2007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随机选取38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H)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经腹子宫切除术(AH)的患者42例为对照组.术前1d、术后1、3及5d分别抽取肘静脉血,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T细胞总数)、CD4+(T辅助/诱导细胞)、CD8+(T抑制/杀伤细胞)、CD56+(NK细胞)数量.结果 术后1d、3d、5d患者的血清CRP水平,LH组分别为(26.26±9.37)mg/L,(30.71±8.53)mg/L、(29.52±8.15)mg/L;AH组分别为(67.53±35.7)mg/L、(82.23±24.64)mg/L、(80.23±25.23)mg/L.两组血清CRP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两组术后血清CRP水平,LH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AH组(P<0.01).LH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在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AH组患者术前CD3+、CD4+、CD8+分别为(67.56±9.76)%、(42.46±4.77)%、(26.12±6.87)%,NK细胞为(13.82±3.79)%.术后1dCD3+、CD4+、CD8+分别为(50.32±8.90)%、(31.44±9.27)%、(19.12±4.58)%,NK细胞为(11.02±2.96)%.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3d有所回升,但仍低于术前,术后5d基本恢复正常.AH组NK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时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
作者:魏力;张岩;那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阴道是女性生殖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后壁邻近膀胱尿道、直肠,其上穹窿环绕宫颈,下连外阴,生育年龄时期,阴道主要发挥性生活、月经血排出和分娩的通道作用.
作者:凌斌;陈峥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自1987年首例腹腔镜辅助的根治性子官切除术及盆腹腔淋巴清扫术被报道以来,腹腔镜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发展迅速.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比较,具有术后痛苦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姚德生;李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反复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水平及溶血磷脂酸受体3(lysophosphatidic acid receptor3,LPA3)在绒毛、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2007年1-6月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选取反复早期自然流产患者30例以及同孕龄正常早孕妇女30例和30例正常非孕期妇女采用薄层比色法测定外周血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述反复早期自然流产惠者及正常早孕妇女人工流产的绒毛、蜕膜组织中溶血磷脂酸受体3的表达情况.结果 反复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3.72±2.39)μmol/L高于正常早孕妇女(1.99±O.94)μmol/L及正常非孕期妇女(1.70±O.6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蜕膜组织中溶血磷脂酸受体3的表达[(2.667±1.093)μmol/L,(2.60±1.192)μmol/L]低于正常早孕相应孕龄妇女[(5.867±2.161)μmoL/L,(5.333±1.807)μ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升高及绒毛、蜕膜组织中溶血磷脂酸受体3的低表达可能导致反复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增高.
作者:韩省华;吴素清;李慧卿;李瑞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提出在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中保留神经尤其是膀胱神经,以避免术后膀胱功能的过度损伤[1-2].
作者:陈春林;刘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宫颈病变对防治宫颈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宫颈病变患者阴道镜检查和阴道镜下活检资料,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姚岚;魏镜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宫颈癌是目前我国女性生殖系统中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在流行病学的调查中发现,近20多年来,我国年轻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率在不断升高,其中上海市25~34岁和35~44岁年龄组的官颈癌的发病率已由1984-1986年的0.24/10万和0.14/10万上升到1996-1999年1.79/10万和2.33/10万.由此可见,年轻宫颈癌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迅速、不容忽视的恶性肿瘤[1].
作者:吴强;孙志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生育镜(fertiloscopy)问世于上世纪末,此过程联合了经阴道注水腹腔镜(穹窿镜,染色通液试验和宫腔镜),输卵管镜和显微输卵管镜,形成了一种新的不孕症微创诊断技术.可以在一次麻醉下完成官腔及腹腔内一种或两种以上疾病的诊治,与单一内镜相比,联合手术实现了两种微创手术的优势互补,克服了以往上述各单项检查诊治范围与指征的局限性.这种用于诊断的检查方法与腹腔镜检查的功能没有根本区别.因其简便、快速、经济、安全、微创,被认为是诊断性腹腔镜的良好替代方法.其应用日益普及.
作者:夏恩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亲爱的广大读者朋友:祥鼠辞旧,金牛迎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值此新年到来之际,<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编委会和编辑部向辛勤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的所有妇产科工作者致以亲切的节日问候,并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心想事成!
作者:张淑兰;耿克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989年Quedeu等[1]通过脐孔腹腔镜成功完成了盆腔淋巴清扫术:1990年Reich等[2]和Nezhal等[3]进行了卵巢癌腹腔镜下盆腔淋巴清扫术、宫颈癌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术.
作者:刘新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万小平教授(主持人,妇产科主任医师):这是1例少见的先天性无阴道伴有功能性子宫的患者.患者有强烈的保留子宫的愿望,前后共进行3次手术,终成功完成阴道成形,并保留了子宫.针对这一罕见病例,我们请整形科和普外科的专家们共间进行病例讨沦,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首先请住院医师介绍病史.
作者:严沁;席晓薇;万小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原发性输卵管癌是罕见的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平均发病率为2.9/10万~3.6/10万妇女[1].由于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预后差,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者:张冬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卵巢癌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四分之一,但是死亡率却占妇科恶性肿瘤死亡率的一半.所以,提高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仍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主要由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肿瘤的分级和分期决定.
作者:王建军;童晓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将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放化组42例(A组)及单纯放疗组50例(B组).采用10MV-X射线根治性放疗,体外全盆腔大野照射DT50Gy,当外照射剂量达20Gy时.照射野中间4cm挡铅,192Ir高刺量率腔内后装放疗,后装治疗A点总剂量DT48Gy、A组在治疗第2、5周始行同步化疗,采用顺铂(DDP)25 mg/m2,第1~3天静脉点滴,5-FU 350mg/m2,第l一5天静脉点滴,3周为1周期,共2疗程. B组仅行单纯放疗结果治疗第5周后观察,A组CR4例,PR32例,总有效率85.7%;B组CR2例,PR28例,总有效率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时,A组CR30例、PR8例,总有效率90.5%;B组CR27例、PR9例,总有效率7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过程中A组肿瘤消退速度快于B组.患者放疗结束3个月时,两组的有效率分别是97.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1).A组有较明显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但患者经治疗后均可耐受.结论 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肿瘤消退速度快,可增强疗效,副反应稍增加,但患者能耐受.
作者:高莹;刘孜;陈宏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超声表现,及其合并其它异常及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总结2005年4月至2008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产前胎儿系统超声筛查15550例,发现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共46例,分析胼胝体发育不全合并畸形类型、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及妊娠结局.结果 46例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中,单纯性胼胝体缺失17例(37.0%),合并其他部位畸形29例(63.O%),其中19例(65.5%)为2种及2种以上畸形,以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异常(18例,62.1%)为主.23例(50.0%)接受胎儿染色体检查,3例(13.0%)合并染色体异常病例均合并畸形,1例13-三体综合征,l例18.三体综合征.1例罗伯逊易位[45,XX,der(14:22)(q1O:q1O)].分娩足月儿6例,大者已2岁8个月,3例幼儿运动及认知能力低于同龄儿童.结论 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是特征性超声改变.了解胼胝体发育的规律,及时识别发育异常的特征性改变,可提高产前诊断率,胼胝体发育不全以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常见,合并畸形时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较大;胼胝体发育不全幼儿早期即可出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
作者:杨杰;谢红宁;何花;李丽娟;朱云晓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后对生殖预后的影响方法1998年12月至2007年12月在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对56例由于子宫中隔所致不孕(不孕组)或反复流产患者(不育者)行TCRS术,根据孕产史分为不孕组18例,不育组38例,随访TCRS术后治疗效果,并与同期2318例正常结构子宫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妊娠经过和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TCRS术后不孕组患者妊娠11例次(61.1%,11/18),明显高于术前(11.1%,2/18),TCRS前后比较.P<0.01;不育组的自然流产率由术前83.2%(84/101)下降为5.0%(2/40),前后比较,P<0.01;足月儿及活婴率分别由4.9%(5/103)、3.9%(4/103)上升至87.5%(35/40)、95.O%(38/40),前后比较P<0.O1.TCRS后妊娠者,孕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但TCRS后妊娠者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结论 子宫中隔是导致流产或不孕的原因,TCRS可明显改善不孕、不育患者的生殖预后,不增加孕期并发症,不影响胎儿发育.
作者:秦玉静;王晓雷;于景荣;夏明静;战治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超声检测宫颈长度对早产高危孕妇和先兆早产孕妇发生早产的预测价值,并对经阴道和经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2006年9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四家医院对515例早产高危孕妇和先兆早产孕妇分别经腹和经阴道超声检测宫颈长度,以宫颈长度(cervical length,CL)<3cm为宫颈缩短,追踪妊娠结局,比较两种方法对早产的预测意义.结果 研究对象总的早产率为22.1%(114/515),其中295例经阴道超声检测宫颈长度,220例经腹检测宫颈长度.经阴道测量组早产率为21.4%(63/295),经腹测量组早产率为23.2%(51/220),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622).经阴道测量组CL<3cm者96例,其早产率为36.5%(35/96),CL≥3.0cm者199例,早产率为14.1%(28/199),CL<3cm组早产率显著高于CL≥3.0cm组的早产率(P<0.01).经腹测量组CL<3cm者35例,其早产率为48.6%(17/35)显著高于CL≥3.0cm组孕妇的早产率,其早产率为18.4%(34/185)(P<0.01).经阴道超声测量的CL<3cm预测早产的敏感性为55.6%(35/63),经腹测量预测早产的敏感性为33.3%(17/51).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22).结论 超声检测宫颈长度对早产高危孕妇和先兆早产孕妇发生早产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在不能经阴道检测时,经腹测量宫颈长度对早产预测也有一定帮助.
作者:时春艳;杨慧霞;马京梅;郭战坤;张运平;马仲秋;范玲;周士平;杨孜;王珈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又称为盆底缺陷(pelvic floor defeets)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relaxation of pelvic supports),表现为子宫脱垂等盆底器官膨出(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等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PFD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盆底重建手术占普通妇科手术的比例逐渐增加.
作者:朱兰;史宏晖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