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滟;杨伟文;沈宗姬
目的 探讨芳香化酶、雌激素(ER)、孕激素受体(PR)与卵巢浆液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的关系以及芳香化酶与ER、PR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进而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5-2002年手术切除的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标本36例(恶性组)、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20例(良性组)及非卵巢疾病患者正常卵巢组织标本10例(正常组),用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标记法检测其芳香化酶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ER、PR的表达.结果 芳香化酶在恶性组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及良性组(P<0.05),与恶性组的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ER在恶性组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及良性组(P<0.05),与恶性组的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PR在正常组及良性组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恶性组(P<0.05),与恶性组的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芳香化酶、ER可能参与卵巢浆液性肿瘤的发生.
作者:王晓彩;王亚军;张彦璎;李怀颖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妊娠期合并肿瘤并非少见,且为重要的临床处理问题,特别是合并恶性肿瘤.不少良性肿瘤,如子宫肌瘤、卵巢囊性成熟畸胎瘤等可常与妊娠同在,而罹患恶性肿瘤毕竟罕见,发生率仅在0.07%~0.10%之间,主要是宫颈癌、乳腺癌、黑色素瘤及白血病等[1].
作者:郎景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妊娠合并的妇科恶性肿瘤主要有卵巢恶性肿瘤、宫颈癌、外阴癌、阴道癌.国外报道发现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这可能与生育年龄增大及促排卵治疗有关系[1].
作者:付景丽;宋薇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围生期并发症及改善母儿预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202医院妇产科2003年1月至2007年5月间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762例病例资料.结果 通过采取解痉、镇静、降压、积极预防产后出血等有效措施,76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全部治疗成功,无一例孕产妇死亡,围生儿死亡率为0.79%,明显低于相关文献报道.结论 通过加强孕期管理,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可明显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预后.
作者:尚丽新;陈震宇;葛静;裴丽鹏;曲冬颖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随着对宫颈癌的深入研究及各种有效的筛查手段的广泛应用,更多的宫颈癌患者得以被早期发现,其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年轻化及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也伴随而至,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和处理值得引起重视.
作者:钱德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黏附分子(ECAM)在子(癎)前期患者外周血和脐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2001年12至2002年4月在苏州大学附属一院妇产科分娩的子(癎)前期患者与正常孕妇各30例,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用双抗体ABC-ELISA法分别检测孕妇和胎儿静脉血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E-选择素的水平.数据经方差分析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VCAM-1,E-选择素在子(癎)前期患者外周血及脐血中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舒张压呈正相关,与新生儿体重呈负相关.ICAM-1水平在子(癎)前期患者外周血比正常孕妇高,但其在脐血中水平较正常者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癎)前期患者和胎儿的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增强,具有选择性,能反映临床征象.黏附分子引起内皮活化和功能紊乱,可能是子(癎)前期发病的重要环节.VCAM-1和E-选择素可能作为孕期监测子(癎)前期的指标.
作者:谢滟;杨伟文;沈宗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占妊娠的0.1%~3.9%,在肌瘤患者中的发病率为0.5%~1%[1].随着生育年龄的推迟及超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诊断技术的提高,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子宫肌瘤是妊娠期伴发的较为常见肿瘤,如何提供孕前咨询服务、医疗指导和实施不同处理原则和方案,成为产科医师必须面临的问题.
作者:王伽略;杨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妊娠合并宫颈癌是常见的妊娠合并妇科恶性肿瘤,由于定义尚未统一,各家报道的发生率差异较大.国外报道为0.01%~0.10%[1].近年来随着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和人们对宫颈癌认识的提高,妊娠合并宫颈癌的发病率有下降的趋势.妊娠合并宫颈癌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对其诊断和治疗既要考虑疾病的治疗,又要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因素,因此需要临床上谨慎处理.
作者:王建六;孙秀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近年来,保留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功能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焦点问题,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生育年龄患者的卵巢恶性肿瘤并非罕见;随着卵巢恶性肿瘤治疗上的进步,癌症患者的存活率有了明显提高;全球妇女准备受孕的时间越来越晚,越来越多的妇女将她们的第一次生育拖延至35~45岁;卵巢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切除子宫和卵巢以及化疗,而这些治疗方法会导致患者丧失生育能力,或即使患者保留子宫和卵巢,若接受化疗或放疗,也有可能会增加随后妊娠并发症的风险,如早期流产、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等.
作者:冯凤芝;向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对妊娠和分娩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若诊断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亦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母儿的生命.关于该方面的文章较多,我们着重就以下几点进行讨论.
作者:车艳辞;王言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第18届FIGO世界妇产科会议(ⅩⅧ FIGO World Congtes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于2006年11月5日至10日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代表数千人.在5天的会议期间,关于卵巢肿瘤方面的交流文章有74篇,内容包括卵巢肿瘤的病因、病理、筛查、诊断、治疗、预后、特殊临床病例等方面.
作者:姚润斯;罗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免疫原的淋巴细胞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SA,URS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19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就诊260例URSA患者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免疫原根据临床情况采用三种:丈夫的淋巴细胞、男性或女性无关第三个体的淋巴细胞.结果 除外胚胎绒毛染色体异常的病例(10例)所得纠正妊娠成功率:接受丈夫的淋巴细胞成功率为87.28%(151/173);接受男性无关第三个体淋巴细胞为75.81%(47/62);接受女性无关第三个体淋巴细胞为86.67%(13/15).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5).总成功率为84.40%(211/250),同时采用三种免疫原免疫均未见明显副反应.结论 对URSA患者采用不同免疫原的淋巴细胞进行主动免疫,具有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徐亮;邱丽华;林其德;汪希鹏;赵爱民;丁传伟;吕彩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 胎儿异常生长的生物学机制和特征胎儿生长发育的潜力受几个因素的影响:遗传、环境、营养和内分泌因素以及适当的胎盘功能.
作者:马润玫;张燕;刘铭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联合多次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A)和抗β2-糖蛋白抗体(抗β2-GPI抗体)对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005年1月至2007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就诊的417例有复发性流产史的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患者血清中的ACA及抗β2-GPI抗体进行检测.每隔3周1次,连续14次.结果 患者抗磷脂抗体(APA)总阳性率达21.8%,其中ACA阳性率为18.7%、抗β2-GPI抗体阳性率为7.7%、ACA和抗β2-GPI抗体双阳性率为4.6%.自身抗体阳性检出率随检测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确诊的91例APA阳性患者中,测定4次阳性率仅为68.13%;测定5次以上阳性率≥81.32%,与测定4次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A和抗β2-GPI抗体联合、多次测定,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患者APA检测率,减少漏诊率.为了提高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诊断率,建议临床上对APA的测定次数,应根据病情需要进行5次以上测定.
作者:鲍时华;汪希鹏;林其德;狄文;徐亮;丁传伟;吕彩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患者24岁,G3P0.末次月经2005-06-20,预产期2006-04-14.孕期产检无异常.孕40周+3入院待产.既往体健,无血栓病史、慢性心肺疾病史及静脉曲张病史,父亲有脑血栓病史.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未见异常.
作者:蒋湘;胡玲卿;刘建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20世纪中叶开始的雌激素补充治疗对维护绝经妇女健康及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同时有增加子宫内膜癌及乳腺癌的风险.20世纪80年代后,对存有子宫的妇女在使用雌激素的同时均配伍孕激素称为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
作者:邢淑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统计发现,在我国卵巢癌每年新发病人数为19.2万,但死亡人数却高达11.4万;在美国每年发病人数为2.2万,死亡1.6万[1].这起因于早期诊断的疏忽.但卵巢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就诊时70%已属晚期.
作者:穆玉兰;刘鸣;汤春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内异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病变分布广泛、形态多样、具有侵袭性和复发性,是难治之症.
作者:王艳艳;冷金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对产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治疗、预后进行探讨.方法 对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ICU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35例产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患者中妊娠急性脂肪肝10例(28.57%)、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例(20.00%)、HELLP综合征5例(14.29%)、宫腔感染4例(11.43%)、产后大出血3例(8.57%)、溶血尿毒综合征3例(8.57%)、胎盘早剥3例(8.57%).除3例自动出院,均治愈.结论 产科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有其特殊性,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去除诱因及血液净化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邢迎红;崔克亮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妊娠合并妇科恶性肿瘤较少见.据美国的统计数据,妊娠合并恶性肿瘤发生率约3.3/万,依次为乳腺癌、甲状腺癌、子宫颈癌、何杰金病及卵巢癌[1].
作者:陈亚侠;谢幸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