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例疗效观察

隋龙;曹斌融

关键词:子宫内膜, 术治疗, 不典型, 内膜增生过长,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子宫切除术, 内科合并症, 月经过多, 药物治疗, 无法实施, 手术风险, 切除手术, 年轻妇女, 缓慢发展, 宫腔镜下, 病例, 癌前病变, 糖尿病, 高血压, 年龄
摘要: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AEH)是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一种,属于子宫内膜癌前病变,临床上可引起月经过多,少数病例可以缓慢发展为癌.既往AEH的治疗,对年轻妇女多采用药物治疗,而对年龄较大者(如40岁以上者)则采用子宫切除手术.而有严重内科合并症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患者,手术风险大,治疗较为棘手.本文报道5例因各种原因无法实施子宫切除术,而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去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endometrium,TCRE)治疗AEH的初步体会.探讨对少数特殊AEH病例,以TCRE替代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的可行性和效果.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抗凝剂在防治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中的应用

    妇产科血栓形成可发生在妊娠或非妊娠期的手术后,大多数是盆腔和下肢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c disease),常见两种类型,即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后者血栓与管壁粘着较松,易于脱落引起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由于这两种疾病可由炎症引起或继发感染,因此可能是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故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1].目前有文献报道本病在中国人的发病率并非低于西方白人,只是病变部位有些差别[2].

    作者:董彦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肾绞痛58例临床处理

    山东省梁山县人民医院于1994年6月至2004年11月共诊治妊娠合并肾绞痛5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桂荣;王晓丽;赵庆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处理

    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也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之一.随着社会老龄化,子宫内膜癌并存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现将我院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114例的治疗体会分析如下,以期进一步提高该类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作者:杨晓菊;岳亚飞;杨宗利;徐凤和;刘丽芝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宫腔镜检查对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本文通过将宫腔镜检查(HS)与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检查以及后的病理诊断进行比较,旨在分析宫腔镜检查对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童剑倩;王玉东;罗来敏;陆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抗凝剂在妊娠及分娩并发症中的应用

    近年来,抗凝剂在产科方面的临床应用有明显增加的趋势[1].其原因为:(1)孕妇血液中血小板及多种血浆凝血因子(因子Ⅰ、Ⅱ、Ⅴ、Ⅷ、Ⅸ、Ⅹ及Ⅻ等)增多,而具有抗凝作用及纤溶活性的物质(如ATⅢ、纤溶酶原活化素及尿中尿激酶等)降低,来自胎盘的纤溶抑制物增多,孕妇血液开始逐渐趋向高凝状态,到妊娠末期为明显[2].(2)围产医学的发展认识到胎盘局部梗塞与孕产妇患病及围生儿死亡息息相关[3].(3)多种新的、有效的、副反应低的抗凝剂的出现为抗凝剂在产科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目前,在产科领域里常用的抗凝剂主要有:肝素、阿司匹林、中药丹参等.

    作者:陈敦金;余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抗凝剂对子癎前期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先兆子癎是以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人类妊娠期特有的高血压疾病.其发病率约为5%~10%,是严重威胁母儿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凝血相关并发症(DIC、脑血管意外、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及肾功能衰竭等)常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直接原因,也是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死胎和死产的常见原因.有研究发现重度子癎前期患者有67%存在血栓形成倾向,且高凝状态的轻重与患者疾病的轻重程度一致[1].

    作者:林其德;滕银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Survivin Ki67在卵巢原发癌与转移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卵巢原发癌和转移癌组织中Survivin mRNA、Ki67蛋白表达的相关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985~2002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妇科收治的38例卵巢原发癌、36例卵巢转移癌、16例卵巢良性肿瘤病例组织标本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SP法检测Ki67蛋白标记指数,并对其与临床各因素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Survivin、Ki67在卵巢原发癌和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卵巢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P<0.01).Ki67表达与年龄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与卵巢原发癌和转移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卵巢转移癌的预后密切相关.Survivin表达与Ki67表达具有一定关联性,呈正相关关系(r=0.498).结论Survivin和Ki67的高表达在卵巢原发癌及转移癌的发生发展中有协同作用,可作为评价卵巢肿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依据,并可评估卵巢肿瘤恶性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宋和存;向征;李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例疗效观察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AEH)是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一种,属于子宫内膜癌前病变,临床上可引起月经过多,少数病例可以缓慢发展为癌.既往AEH的治疗,对年轻妇女多采用药物治疗,而对年龄较大者(如40岁以上者)则采用子宫切除手术.而有严重内科合并症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患者,手术风险大,治疗较为棘手.本文报道5例因各种原因无法实施子宫切除术,而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去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endometrium,TCRE)治疗AEH的初步体会.探讨对少数特殊AEH病例,以TCRE替代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的可行性和效果.

    作者:隋龙;曹斌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的安全性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EA)中子宫浆膜面温度和病理变化评价MEA的安全性.方法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对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收治的14例月经过多患者在月经后早卵泡期,分别行离体及在体子宫MEA.设置MEA的作用时间为4min,MEA过程中测量宫底、宫角、后壁、前壁下段的浆膜面温度;并将作用后的子宫标本进行HE、尼可酰胺腺嘌呤核苷酸-黄递酶(NADH-d)染色,观察组织热损伤改变.结果离体子宫浆膜面的高温度在后壁为50.9℃,大损伤深度在宫底为8.1mm,占宫壁厚度的36.9%;在体子宫浆膜面的高温度在后壁和宫角为37.6℃,大损伤深度在后壁为5.6mm,占宫壁厚度的30.6%.结论MEA在有效去除子宫内膜的同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精确了解子宫壁各部位的厚度和防止手术时间过长可以提高MEA的安全性.

    作者:董晓瑜;王惠兰;韩翠欣;王丽丽;杨玉风;袁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前盆腔缺陷的手术治疗进展

    盆腔器官缺陷的前部区域是指阴道前壁及膀胱膨出,发生在阴道下段的膨出与压力性尿失禁相关,发生在阴道上段的膨出与排尿困难相关,尿失禁的相关进展将另有专题讨论,本文仅讨论前盆腔缺陷的手术治疗进展.前盆腔脏器膀胱和阴道的正常位置主要是依靠筋膜组织的支撑,这种解剖关系使得阴道前壁及膀胱膨出的发生率高,也是盆腔器官脱垂手术治疗中困难和易复发的部位.

    作者:韩劲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外阴活检86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了解外阴疾病的病理类型及分布情况.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04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门诊860例外阴活检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4.42%病例为感染性疾病,13.26%为囊肿性病变及瘤样病变,6.28%为非肿瘤性增生性疾病,4.19%为真性肿瘤,1.51%为混合病变,另外0.35%为肉芽组织.感染性疾病以16~<35岁组发生率高,外阴硬化性苔癣及恶性肿瘤以≥50岁组常见,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育龄期女性应加强感染性疾病的防治,重视老年妇女定期肿瘤普查普治工作.

    作者:李天;濮德敏;王忠琴;效小莉;周卫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输卵管绒癌误诊1例

    患者33岁,孕2产1,住院号525098.因下腹痛10d,加重1d于2004年7月27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不规律,5~6/35~50d,末次月经为2004年7月10日.10d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痛,阵发性,伴恶心、呕吐、腰痛及排尿困难,1d前患者腹痛加重,不能耐受.体格检查:左下腹深压痛,无反跳痛,无腹肌紧张,无移动性浊音,肝脾肾区正常.

    作者:李爱华;靳卫国;张润玲;任玉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抗凝剂在产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抗感染治疗及支持治疗是产科感染性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同样抗凝治疗即抗凝血药物的应用在治疗产科感染性疾病,促进母婴健康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作者:孙丽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65例临床分析

    宫腔镜电切术是在宫腔镜直视下,通过镜内电切环对子宫内良性病变进行手术治疗的微创外科新技术.我院自2000年4月至2005年3月应用宫腔镜切除黏膜下子宫肌瘤65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胡超峰;何纳新;钟超;王海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抗凝剂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应用

    有关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治疗较为棘手,而涉及抗凝剂在ICP中的应用报道更少.在内科领域,国内外均有研究显示肝素能有效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症,因此,总结并评价肝素在ICP中的应用价值很有必要.

    作者:贺晶;韩秀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44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异位妊娠伴有失血性休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997年1月至2005年6月在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采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174例,其中44例异位妊娠伴有失血性休克为休克组,其余130例为无休克组.入院后在有效纠正休克的同时,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根据病变情况及患者是否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分别采取输卵管切除术或开窗术.结果休克组术前腹腔内出血量均大于1000 mL,高达2600mL.术中发现,伴出血性休克的异位妊娠中,异位妊娠部位仅2例在输卵管间质部,6例在峡部,36例在壶腹部.其中34例行输卵管切除术,10例行开窗术.休克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与无休克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与穿刺及气腹有关的并发症及术中与术后并发症.结论在有效抗休克的同时熟练地行腹腔镜手术操作,术中做好严密的监测,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能够顺利完成,并且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作者:欧阳煜宏;孟丽娟;咸永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产科医师

    编辑部邀我写一篇关于对年轻医生的期望和如何培养年轻医生的文章,回想自己从事妇产科专业60余年来的感受,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里既有自己付出的辛苦,也有抢救病人成功后的喜悦,更有党和国家给予的许许多多荣誉和奖励,所以我便欣然接受了邀请.我在从医的这些年中,医治了数万例病人,亲手迎接了数万名新生命来到人间,所以我更愿意将我的经历和感受讲给大家,便于年轻医师们借鉴.

    作者:王淑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子癎前期和子癎出凝血功能改变的特点及其防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妇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不明,至今尚无理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许多研究表明,孕妇的出凝血功能改变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孕妇的出凝血功能,可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可为并发症的预测和防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就子癎前期和子癎的出凝血功能改变特点及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熊钰;李笑天;马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胎盘血管瘤9例临床分析

    胎盘血管瘤又称绒毛膜血管瘤,是由绒毛膜间胚叶组织发生的良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现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在产前超声及产后胎盘病检中发现的9例胎盘血管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马皓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明胶酶活性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明胶酶(MMP-2、MMP-9)的活性,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对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科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含SDS-明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为基础的酶谱法,检测血清和腹腔液MMP-2、MMP-9活性,其中Ⅰ~Ⅱ期22例,Ⅲ~Ⅳ期38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20例为对照组.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MMP-2、MMP-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分期的增加,其血清和腹腔液中MMP-2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且血清中EMsⅢ~Ⅳ期组MMP-2酶活性比对照组增高2倍(P<0.01).结论酶谱法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手段,内异症患者明胶酶MMP-2、MMP-9的表达水平增高,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邱晓红;韩丽英;李荷莲;孟晓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