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有吉
本文根据我院的临床病例资料,就老年妇女(>60岁)妇科肿瘤的临床特点、围手术期处理及并发症防治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4年1月至1998年12月间,我院共收治各类妇科肿瘤1995例.其中老年
作者:张红霞;朱荫芝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应用于围绝经期妇女及绝经后妇女可以改善围绝经期症状,减少骨质疏松、防止心血管疾病与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其应用日益广泛.目前,关于HRT是否能够诱发妇科恶性肿瘤以及治疗后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能否应用HRT ,观点不一. 1 HRT与乳腺增生、乳腺癌的关系 1.1 HRT与乳腺增生、乳腺癌的发生应用HRT可以增加乳腺增生、乳腺癌发生的机会,使用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因此不少学
作者:魏丽惠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患者30岁,住院号31044.因停经40周,不规则性腹痛2小时,于1999年12月19日入院.妇科检查:腹部膨隆,宫高30cm,胎方位LOA,胎心140/min,先露已衔接,宫缩不规律,宫口3c m,胎膜未破,阴道后壁触及一质硬肿物.入院诊断:40周妊娠临产;阴道壁肿物. 于1999年12月19日因阴道壁肿物阻碍先露下降,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加探查术.术中取出一健康女婴,探查右侧输卵管未见异常,右侧卵巢见一约5cm×4cm×3c m大小的包块,形态不规则,质地坚硬,与后右侧腹膜轻度粘连,行肿瘤切除术.肿物不规则,5cm×4cm×3cm大小,包膜完整,坚硬如石,切面为致密骨组织.镜下见分化成熟的板状骨组织及骨小梁,其间有少量疏松结缔组织.病理诊断(病理号99227):卵巢骨瘤.
作者:石红;赵元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院1999年开始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术,该术式在以色列Stark教授创立的改良式剖宫产术及香港周基杰术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此手术顺应解剖生理特点,简化手术步骤,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林桂珍;巫朝霞;杨景宁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子宫恶性苗勒管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müllerian tumor,MMMT)亦称子宫癌肉瘤 ,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高度恶性的肿瘤,约占子宫恶性肿瘤的1.5%[1].MMMT是由上皮和间叶两种成分组成,根据间叶成分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同源性(homologous)和异源性(h eterologous)两种类型[1,2].有关这一肿瘤的起源以及其相关的预后因素一直存在着争论.本文复习了我院6例子宫MM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沈丹华;马海芬;虞有智;王颖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肿瘤标志物(简称标志物)是指癌细胞自身或由身体其他细胞产生的物质,能通过血液或组织细胞标本检测,它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正常组织或良性疾病几乎不产生或产生数量甚微,它可以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的判定及随访[1 ,2].伴随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染色体、DNA、RNA水平的分子生物学诊断,蛋白质水平的分子病理诊断,使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微小转移癌、体腔液及血流中的癌细胞诊断和免疫组化特异抗原的检出已在临床应用,本文仅限于临床妇科肿瘤使用的血清标志物进行讨论. 肿瘤产生的物质理论上分为肿瘤特异性抗原和肿瘤相关性抗原,目前临床使用的标志物几乎全部是肿瘤相关抗原.因其特异性受限,故仅能作为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因此,非肿瘤性因素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炎症、妊娠、月经、年龄、吸烟等可能成为假阳性的原因.临床医生有必要了解各种标志物的脏器、组织学特异性、特点及半衰期.
作者:姚嘉斐;李悦;沈娇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院自1996年3月至1999年5月使用聚甲酚磺醛(policresulen)浓缩液(即爱宝疗浓缩液)治疗女性尖锐湿疣1190例,取得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症状白带增多845例(其中伴瘙痒92列,伴接触性出血31例),外阴瘙痒131例,接触性出血史26例 ,下腹痛11例,发现外阴结节94例,查体发现湿疣83例.
作者:田扬顺;黄艳红;任杰;赵海波;唐荔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妊娠性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包括葡萄胎(hydatidifo r m moles,HM)、侵蚀性葡萄胎(invasive moles,IM)、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CC)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s,PSTT).侵蚀性葡萄胎几乎10 0%来源于葡萄胎,妊娠性绒毛膜癌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既可来源于葡萄胎,也可来自足月产、早产及各类型的流产.继发于葡萄胎的绒毛膜癌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分别为50 %和15%~20%.多数作者赞同上述前3种为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若能在葡萄胎阶段进行正确处理,则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发病率也可下降.因此,对葡萄胎的发病因素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至今仍未明确.限于篇幅,现就近年来有关葡萄胎的病因研究予以简述.
作者:杨秀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患者27岁,孕36周,双胎,妊高征.因跑动后腹部剧痛、晕厥而急诊入院.查体:面色苍白 ,意识淡漠,BP 12/10kPa,P 108/min,R 20/min,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以右侧明显.胎心率分别为160/min及156/min.临床以胎盘早剥急诊手术.术中见腹腔内有2000mL左右新鲜血,子宫完整,颜色正常,探查腹腔,肝右叶膈面有4cm长破裂口,深约3cm,将肝破裂口内管道部分确切结扎,裂隙内置明胶海绵,用大针粗线行肝破裂缝合,不留残腔,将附近大网膜结扎于破裂处肝表面,同时剖宫产娩出两个正常婴儿,术后产妇顺利康复出院. 讨论妊娠期肝脏自发破裂尽管少见,但对母婴生命威胁很大,常和先兆子痫有关.破裂多发生在肝右叶,可为包膜下血肿或肝脏破裂,血流入腹.早期表现为右上腹痛与肝区压痛,迅速出现右上腹剧痛,以至发展至全腹痛.由于往往合并妊高征,故发病早期可因血压偏高而被忽视,直至出血过多后,才出现休克.全腹有压痛、腹肌紧张,表现为腹腔内出血,故常误诊为胎盘早期剥离.对妊高征患者,突然发生右上腹剧痛,且无原因地出现休克,应警惕肝自发破裂.本例为双胎妊娠,合并妊高征,突然跑动后出现腹部剧痛 ,迅速剖腹探查,查明病因,挽救了生命.胎盘早剥的胎儿多胎死宫内,剖宫产是为挽救母亲的生命.此例为双胎,术前二个胎心均可听到,只是稍弱,若是由于胎盘早剥所致的失血性休克,胎心不可能无明显改变,应想到其他脏器的破裂,因此剖腹探查时不能选择较常用的横切口.此例患者病情危重,因此术后护理也十分重要.
作者:李澍;柳洪梅;张陆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MTS1/p16基因产物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p16蛋白在52例子宫内膜癌和2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16蛋白阳性表达多位于胞浆内,亦可见于胞核内.p16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阳性表达率为88.5%(23/26),而子宫内膜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57.7%(30/52). 其表达在子宫内膜癌不同组织分化、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转移组间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 <0.05).子宫内膜癌p16蛋白阴性者组织分化程度低、临床分期晚且多有淋巴结转移. 结论对子宫内膜癌p16蛋白表达的检测有助于分析其细胞分化程度、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
作者:白华;曲陆荣;王敬云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风疹病毒可导致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我国对此报道甚少.本文报道1例孕早期感染风疹病毒致宫内胎儿感染,并对其发生、危害及预防对策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
作者:郑飞云;杜季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癌基因是指在自然或实验条件下,具有潜在诱导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抑癌基因是指其表达产物能直接或间接地抑制细胞增生、癌变、浸润、转移或能促进细胞分化、衰老及死亡的一组基因.癌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细胞的增殖起正调节作用,当它们的结构或功能发生改变时,其促细胞生长的作用增强,则导致细胞过度增生;抑癌基因对细胞的增殖起抑制作用,当它们的结构与功能改变时,失去了对细胞增长的负调节作用.两种基因中任何一种或两种发生突变、失活等变化时,即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本文就与妇科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作一介绍.1 癌基因1.1 c-ras c-ras癌基因家族包括3类密切相关的成员,c-H-ras、c-K-ras和c-N-ras,均为编码21ku的小分子量G蛋白.ras基因突变或调节失常与许多人类肿瘤有关,据统计30%的人类肿瘤中可以检出突变的ras基因,突变的ras蛋白能干扰细胞的生长与分化.Lax[
作者:汤春生;荣风年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为了探索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病变的无创伤性诊断方法,我们对132例绝经后子宫出血妇女诊刮术前用阴道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并与诊刮术后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性分析 ,以评估阴道B超检测绝经后子宫出血妇女子宫内膜厚度的临床价值.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刘泽安;陈利馨;杨惠如;曲琼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近年来发病率增高,且常常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即使已行半根治性手术,仍有部分患者复发.我院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术后复发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何春妮;宋岩峰;黄惠娟;何晓宇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本文对22例宫颈妊娠诊治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1982年1月至1999年12月经我院确诊并治疗的22例宫颈妊娠病
作者:李桂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长期放置国产TCu220c宫内节育器(IUD)的变化.方法对24只放置15年左右(13~17年)的国前TCu220c宫内节育器采用金相、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检查等方法,进行铜管的金相及表面沉积物和尾丝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结果铜管金相均有腐蚀,有的甚至腐蚀后导致铜管脱落,铜管上沉积物元素为 Ca、Cu、S、Si、Cr等,结构为CaCO3、Cu2O、Cu.尾丝形貌没有明显改变,但有的丝质变硬、变脆,其表面沉积物为CaCO3.结论 TCu220cIUD放置15年左右铜管明显腐蚀,表面沉积物增多,带器者在临床上未发现明显异常.
作者:韩旭;韩燕燕;孙静霞;邹恩昌;韩向阳;赵爽;郑建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近年来,临床资料分析、流行病学及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基础研究结果显示,反复排卵与卵巢癌发生密切相关.反复排卵使卵巢表面上皮不断损伤与修复,在特定条件下,卵巢表面上皮可发生恶性转化.1 卵巢排卵修复
作者:丰有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对机体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对67例接受剖宫产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 4/CD8比值)及IgG、IgA、C-反应蛋白(CRP)含量于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剖宫产组手术后第1天外周血CD4细胞减少,CD8细胞增多,CD4/CD 8比值降低,血IgG、IgA水平明显降低,而CRP含量升高,与手术前及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与术后第7天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剖宫产手术后机体出现短暂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降低,推测与手术创伤及麻醉等因素有关.
作者:马艳秋;董建春;李家福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少见,约占妇科恶性肿瘤的2%左右[1],而原发性阴道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vaginal low 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VLGESS)更为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对其临床特征、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 1 病历摘要
作者:陶淑芸;李小毛;刘穗玲;陶欣;侯红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单位(F-βHCG)及F-βHCG/HCG百分比在滋养细胞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测定15例葡萄胎患者清宫前、20例侵蚀性葡萄胎(侵葡)患者及17例绒癌患者未治疗前血清HCG、βHCG及F-βHCG质量浓度(含量),计算F-βHCG/HCG、F-βHCG/βHCG 的百分比,并且在治疗期间动态监测其变化.选择同期正常早孕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 结果 F-βHCG在正常早孕妇女、葡萄胎患者、侵蚀性葡萄胎及绒癌患者的血清平均值分别为(24±11)IU/L、(715±397)IU/L、(69±11)IU/L、(245±229)IU/L .F-βHCG/HCG及F-βHCG/βHCG的百分比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显著高于葡萄胎及正常早孕妇女(P<0.001).该比值在绒癌患者又高于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结论 F-βHCG可作为妊娠后判断是正常妊娠,还是滋养细胞疾病的一项监测指标;F-βHCG/HCG、F-βHCG/βHCG的百分比可反映滋养细胞疾病的恶性程度.
作者:王小平;向阳;张德永;杨秀玉;张浩;刘欣 刊期: 200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