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芪汤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

王翠芳;侯爱画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乌芪汤,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乌芪汤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患者口服乌芪汤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中医伴随症状改善情况及复发率.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5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证候积分均有一定改善,且治疗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芪汤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确切,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长效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四君子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忠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温针灸加电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温针灸加电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供临床参考应用.方法:选取156例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温针灸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温针灸加电针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5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进行下一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加电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利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六锐胶囊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六锐胶囊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激光治疗组(激光组)、单纯药物治疗组(药物组)和激光联合药物治疗组(激光十药物组),激光组采用激光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六锐胶囊治疗,激光十药物组采用六锐胶囊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出血和渗出及视网膜新生血管情况.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在视力提高≥1行、眼底出血和渗出减少及视网膜新生血管阻止等方面改善情况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激光组比较,药物组患者在视力变化、眼底出血和渗出减少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视网膜新生血管阻止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十药物组患者在视力变化、眼底出血和渗出减少及视网膜新生血管阻止等方面情况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六瑞胶囊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可显著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出血、渗出等症状,降低新生血管发生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基于Treg细胞抑制的中医抗肿瘤作用研究

    目的:探究中医是否可以通过下调Treg细胞的数量而对肿瘤治疗起到增效作用.方法:从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中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并分析Treg细胞与肿瘤的关系以及中药、针刺、艾灸等中医治疗手段对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结果:Treg细胞与肿瘤免疫逃逸密切相关,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医治疗可通过下调Treg细胞的数量、活性等避免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提高机体免疫力.结论:中医可通过下调Treg细胞数量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魏玉林;王淑美;颜维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参七黄抗结肠癌细胞株SW620作用筛选研究

    目的:对参七黄中的苦参碱等9种组分进行抗结肠癌活性的体外初步筛选.方法:应用MTT法测定各组分对SW620细胞株增殖活性的影响,检测其抑制SW620的剂量效应关系;应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人参皂苷Rh2、槐定碱、苦参碱各浓度均显示出抑制SW620结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且量效关系明显.结论:此6个单体成分可组成新配伍进行抗癌活性研究,为研发中药治疗结肠癌的靶向新药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刘敬;王琼;谢彩玲;谢文琼;赵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西医联合小青龙汤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青龙汤加减口服,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时间为(4.8±0.8)天、哮鸣音消失时间为(7.1±0.8)、住院时间为(8.2±0.9)天,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联合小青龙汤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锦;朱先云;高小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旋复代赭汤治疗耳源性眩晕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旋复代赭汤治疗耳源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耳源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各33例.其中西医组给予地芬尼多联合谷维素治疗,中医组采用旋复代赭汤加减治疗,随访调查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西医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8%,平均复发时间为(54.1±11.5)min;中医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平均复发时间为(21.4±5.7)min.西医组患者眩晕症状明显改善,复发时间显著降低,临床疗效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复代赭汤治疗耳源性眩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乔明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八种蒙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目的:利用验证试验,为8种蒙药制剂制定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法和培养基稀释法对5株阳性菌进行回收率试验,确定8种蒙药制剂是否含抑菌成分.结果:根据回收率试验结果,8种蒙药制剂试验菌的回收率均达到70.0%以上,符合验证要求.结论:经验证的方法有效去除了8种蒙药制剂的抑菌成分,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闹闹尔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某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分析

    目的:了解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存在的问题,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某院1个月份的中药饮片处方29 770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对所选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某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平均药味数为14.93味,平均单剂重量为250.7g,同时存在书写不规范、不合理用药等问题.结论:医师和药师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医师书写处方和合理用药的能力,加强药师审核处方的能力,以提高门诊处方质量,确保合理用药.

    作者:索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药特征图谱技术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中药特征图谱技术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药特征图谱技术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与传统中药药材鉴定方法比较,特征图谱法具有明显优势,尤其在准确率方面意义深远,药物鉴定过程不会受到药品形态的限制,稳定性、精准度、可靠性能够得到极大的保证.结论:中药特征图谱技术在中药材鉴定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培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治疗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fiolml dyspepsia,FD)属消化内科常见综合征,是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治疗FD的方法有很多,中医西医均有一定效果.总结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治疗进展,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瑞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消食导滞散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制备消食导滞散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粉粹混合法制备内服散剂消食导滞散,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有效成分山楂进行定性分析,并观察其消食导滞的效果.结果:该制备工艺简便易操作、稳定可行,所制得的消食导滞散对小儿厌食症的总有效率为84.76%,对小儿积滞的总有效率为88.62%.结论:采用传统工艺制备消食导滞散质量可控,疗效确切,适合于大规模生产,满足医院临床用药的需求.

    作者:李海波;谢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茯苓研究进展

    介绍茯苓的性状、采收加工、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配伍,为深入研究茯苓提供依据.对近年来国内外期刊中有关茯苓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和综述,总结茯苓的性状、采收加工、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配伍的研究进展,认为中药茯苓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药用植物.

    作者:马玲;尹蕾;王兵;赵欣;付雪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健脾利湿清热活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清热活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8%、大便转阴时间为(3.4±0.9)天,均优于对照组的71.9%、(4.5±1.5)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利湿清热活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安建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止咳祛痰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止咳祛痰汤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止咳祛痰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情况、胸片恢复正常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发热、啰音等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胸片恢复正常时间为(9.1±2.6)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治疗总效率为95.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0.5±3.2)天、22.2%、8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咳祛痰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惠儿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雪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电针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联合电针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和肩关节运动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均明显减缓(P<0.05),治疗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联合电针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亮;刘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从圆运动升降紊乱角度浅谈消渴病机

    从六气圆运动升降紊乱角度研究消渴病,其基本病机为水寒、土湿、木郁,早期表现以阳气向外耗散太过而致燥热为主,晚期则为风火相合兼精虚而见阴阳两虚,随证治之,治疗原则为温水、运土、达木,但不同阶段各有侧重.

    作者:谢宛君;李晓菲;张广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耳穴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研究进展

    目前,临床耳穴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有耳穴贴压法、电疗法、放血疗法及综合疗法.对近十年来耳穴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结果显示耳穴疗法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朵;李荣;邓彬;余翔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研究进展

    肺结核又称为痨病,属于传染性疾病,该疾病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肺结核疾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总结肺结核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阐述该病的中医药治疗原则,即扶正祛邪、清肺化瘀、辨证施治;介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即肺腑汤、保真汤、肺泰胶囊、结核灵片、抗痨颗粒、贞芪扶正颗粒.中医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减轻毒副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化疗药物对患者胃肠道、肝肾功能的损伤,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丘海先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贮藏条件对黄芪饮片中有效成分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贮藏条件对黄芪饮片中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温非真空塑包、低温非真空铝包、阴凉非真空塑包、阴凉非真空铝包、室温非真空塑包、室温非真空铝包、低温真空塑包、低温真空铝包、阴凉真空塑包、阴凉真空铝包、室温真空塑包、室温真空铝包等方法对黄芪饮片进行贮藏,间隔3个月按2010版《中国药典》黄芪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条件进行含量变化测定,分析选择合理的贮藏方式.结果:随着贮藏时间延长,有效成分降低,6个月后HPLC测定含量低于药典标准;与其他方式比较,室温下有效成分损失影响程度较大;塑料与铝箔纸含量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真空包装方式黄芪甲苷含量高于真空包装方式;与其他方式比较,阴凉非真空塑包贮藏方式黄芪甲苷含量较高.结论:非真空塑包方式对黄芪饮片有效成分的影响程度较其他方式低,同时贮藏阴凉干燥处对黄芪饮片质量影响小,是适合黄芪饮片贮藏的佳条件.

    作者:扎西翁姆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