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龙
目的:研究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的祛痰化瘀作用.方法:小鼠连续灌胃给药5天,末次给药30min后采用酚红法检测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的祛痰作用;同时,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5天,末次给药1h后测定大鼠排痰量,研究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的祛痰作用;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14天,末次给药后采用肾上腺素+冷水刺激制造急性血瘀大鼠模型,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研究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的化瘀作用.结果:复方熊胆茵陈颗粒中、高剂量组可增加小鼠酚红排泌量,高剂量组可增加大鼠排痰量;复方熊胆茵陈颗粒高剂量可改善肾上腺素+冷水刺激诱导的急性血瘀大鼠全血还原中切黏度和红细胞刚性指数.结论:复方熊胆茵陈颗粒具有一定的祛痰化瘀作用.
作者:郑海音;徐伟;黄鸣清;李煌;洪振丰;阙金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西医难以彻底治愈.导师闫平多以中医辨证论治,认为该病以肾阳虚为本,以寒凝、气滞、血瘀为标,肝郁是关键病机,应分期论治.总结其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证经验,以飨大众.
作者:李英;闫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肺动脉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8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动脉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动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肺心痛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心脏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义;温良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温阳通络法治疗功能性阳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功能性阳痿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温阳通络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勃起功能评分、性欲减退、腰膝酸软症状积分及睾酮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勃起功能评分为(17.89±1.21)分、性欲减退积分为(0.56±0.13)分、腰膝酸软积分为(0.61±0.12)分、睾酮水平为(6.01±0.26) μg/L,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温阳通络法治疗功能性阳痿可有效改善患者勃起功能,缓解腰膝酸软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轩立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慢性湿疹由血虚风燥引起,属于中医中“顽癣湿毒”范畴,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常年不愈.当归饮子是黄莺教授治疗皮肤病的常用方,用以治疗慢性湿疹每每见效.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善用养阴生津、补血活血、补气、祛风法治疗慢性湿疹,每获良效.现总结其临证经验,以飨大众.
作者:张萨;张森茂;杨黎明;向联飞;高静;唐超;黄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白虎桂枝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白虎桂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血沉、血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红肿、关节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沉值为(10.10±1.03)mm/h、血尿酸值为(303.72±6.49) μmol/L、C反应蛋白值为(5.76±1.02) 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不良反应率为10.83%,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虎桂枝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蒙医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蒙医温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痊愈34例,显效23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患者痊愈24例,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7%.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蒙医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腰部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毕力根达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论治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6例患者采用西医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74例患者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8%(110/11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8%(45/74),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832,P<0.01).观察组患者可分为气虚血瘀、风痰阻络、肝阳上亢及肝肾阴虚4种类型,其中风痰阻络型患者多,占40.5%(47/116),4种类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自强;吴正清;胡土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考察复方石斛清肺散的干燥工艺,旨在确定散剂处方部分药材提取液的干燥工艺,为产品实际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橙皮苷的含量及转移率为指标,评价比较不同干燥工艺测定结果.结果:复方石斛清肺散的佳干燥条件为减压干燥,即-0.07MPa、60℃条件干燥.结论:该方法确定了复方石斛清肺散的干燥工艺,更高效、稳定、可靠,保证产品质量,可为实际生产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谢伟杰;张永萍;徐剑;刘耀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海拔高度对重庆产桔梗中皂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UV定量测定桔梗中总皂苷和桔梗皂苷D、D2、去芹菜糖桔梗皂苷D的含量,采用手持GPS进行测定海拔高度.运用SPSS19.0软件对海拔高度与4个有效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重庆产桔梗中皂苷的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采样区域海拔高度与对应桔梗中皂苷D、D2、去芹菜糖桔梗皂苷D、总皂苷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1=0.988(P1=0.012),r2=0.987(P2=0.011),r3=0.996(P3 =0.004),r4=0.960(P4=0.04),表明海拔高度与桔梗皂苷的含量有相关性.结论:桔梗皂苷的含量与其生长海拔高度有关,为重庆产桔梗的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黄娇;姜登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双相Ⅱ型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双相Ⅱ型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心境稳定剂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安慰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转躁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转躁率相当(P>0.05).结论:疏肝解郁胶囊可有效改善双相Ⅱ型障碍患者抑郁状态,且不易转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柯素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蛋黄油治疗肛肠术后创面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肛肠术后创面延迟愈合患者36例,均给予蛋黄油外敷创口,每日换药时涂擦1次,7天为1个疗程,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6例患者中治愈21例,占58.3%;有效15例,占41.7%;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蛋黄油可有效促进肛肠术后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代岩;张相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维生素C泡腾片制备工艺及稳定性进行考察,并验证处方工艺.方法:对维生素C泡腾片处方筛选、工艺优化和稳定性进行考察,综合评价该处方工艺的重现性、可靠性和药品有效期.结果:处方组成为维生素C、碳酸氢钠、枸橼酸、20% PVP和聚乙二醇(PEG)6 000等,制备方法为非水酸碱制粒混合压片,可制得合格的维生素C泡腾片.结论:该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良好、成本低廉,适用于扩大生产和推广应用.
作者:陈金兰;江海香;吴荣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胃痛缓解时间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痛缓解时间为(3.6±0.8)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9±1.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西药,可快速缓解患者胃痛症状,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雄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根据中医对“肾”的认识,指出中医肾病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肾脏生理特点和病理改变的学科.对中医肾病学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春艳;王建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黄褐斑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且多发生于颜面部,其严重影响女性面容美,给患者带来了生活及精神方面的诸多烦恼和痛苦.单一中医外治疗法对黄褐斑有一定疗效,但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针刺联合疗法对黄褐斑疗效更为显著,对近年来有关中医针刺联合疗法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李燕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寿胎丸加味治疗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寿胎丸加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黄体酮和HCG肌注支持疗法,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子宫动脉血流参数(RI、PI).结果:治疗组患者愈显率为80.77%、总有效率为90.38%,对照组患者愈显率为65.38%、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动脉PI及RI值均较治疗前降低,组内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寿胎丸加味治疗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患者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子宫动脉RI、PI指数,改善子宫蜕膜血流灌注,全面改善患者胎盘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芸;徐迎涛;吴君;钟秀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抗氧化中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5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抗氧化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抗ds-DNA含量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超氧化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谷胱甘肽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氧化中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显著,有利于缓解和延缓肾功能恶化,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青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软膏剂中过氧苯甲酰含量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检测样品中过氧苯甲酰的吸收波长,并以吸光度为指标,测定过氧苯甲酰成分的含量.结果:过氧苯甲酰在0.005~0.025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且样品过氧苯甲酰含量符合设计要求.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检测复方软膏剂中过氧苯甲酰的含量,方法合理,操作简单,结果准确.
作者:吴迪;祁永华;张立军;王业秋;吕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梗塞通丸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梗塞通丸与西医常规方法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塞通丸与西医常规方法联合应用治疗脑梗塞恢复期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典军;刘芳;沈靖才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