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法莫替丁注射液制备工艺研究

崔效廷;吴荣翠;李瑞明;贾雪峰;石井冈

关键词:法莫替丁注射液, 工艺制备, 缓冲盐溶液
摘要:目的:优选法莫替丁注射液的制备工艺,以期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有关物质、pH为评价指标,对样品进行影响因素和稳定性实验,考察在不同浓度条件下不同种类缓冲盐溶液(pH=5.7)对法莫替丁注射液的影响.结果:加入0.05mol/L乙酸-乙酸钠缓冲液可有效提高法莫替丁注射液的稳定性.结论:该优选工艺简单有效,稳定性好,质量可控.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王飞教授治疗汗证验案举隅

    汗证是临床常见病证,可见于各类疾病的各种阶段.成都中医药大学王飞教授在长期教学、临床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汗证辨治思路,验之每具良效,极具临床价值.收集患者门诊资料,结合王飞教授临床验案,探讨汗证相关治疗策略.

    作者:张秀;王振兴;李云梅;王宇帆;王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梗塞通丸治疗脑梗塞恢复期76例

    目的:探讨梗塞通丸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梗塞通丸与西医常规方法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塞通丸与西医常规方法联合应用治疗脑梗塞恢复期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典军;刘芳;沈靖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黄褐斑中医针刺联合疗法研究进展

    黄褐斑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且多发生于颜面部,其严重影响女性面容美,给患者带来了生活及精神方面的诸多烦恼和痛苦.单一中医外治疗法对黄褐斑有一定疗效,但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针刺联合疗法对黄褐斑疗效更为显著,对近年来有关中医针刺联合疗法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李燕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析小儿体质分类

    中医体质学说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内涵,小儿体质分类历来被历代儿科医家所重视.不同体质小儿的发病倾向和疾病证候、传变、转归均不同,治疗时应根据不同体质的先后天因素差异,采取不同的调理和治疗方法,方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作者:魏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海拔高度对重庆产桔梗皂苷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海拔高度对重庆产桔梗中皂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UV定量测定桔梗中总皂苷和桔梗皂苷D、D2、去芹菜糖桔梗皂苷D的含量,采用手持GPS进行测定海拔高度.运用SPSS19.0软件对海拔高度与4个有效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重庆产桔梗中皂苷的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采样区域海拔高度与对应桔梗中皂苷D、D2、去芹菜糖桔梗皂苷D、总皂苷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1=0.988(P1=0.012),r2=0.987(P2=0.011),r3=0.996(P3 =0.004),r4=0.960(P4=0.04),表明海拔高度与桔梗皂苷的含量有相关性.结论:桔梗皂苷的含量与其生长海拔高度有关,为重庆产桔梗的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黄娇;姜登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陈皮本草考证及功用商榷

    陈皮又称为橘皮、柑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其味辛苦、性温,具有温胃散寒、理气健脾的功效,用于治疗胃部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证.从文献研究的角度考证陈皮的名称、品种来源和功效,同时对“橘皮去白”以及陈皮“下气利水”之功效进行了阐述.

    作者:屈杰;韦长林;李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黄莺教授运用当归饮子治疗慢性湿疹临证经验

    目的:慢性湿疹由血虚风燥引起,属于中医中“顽癣湿毒”范畴,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常年不愈.当归饮子是黄莺教授治疗皮肤病的常用方,用以治疗慢性湿疹每每见效.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善用养阴生津、补血活血、补气、祛风法治疗慢性湿疹,每获良效.现总结其临证经验,以飨大众.

    作者:张萨;张森茂;杨黎明;向联飞;高静;唐超;黄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紫苏叶提取物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紫苏叶提取物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高脂高胆固醇条件、正常条件及紫苏叶提取物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条件喂养家兔各10只,测定各组家兔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并观察其动脉情况.结果:实验前,各组家兔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后8周,正常组家兔的各项指标与实验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他四组与实验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紫苏高剂量组家兔各项指标与紫苏叶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脂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脂组各项指标值波动范围大,与其他四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苏叶提取物可对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

    作者:梁景岩;王英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寿胎丸加味治疗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寿胎丸加味治疗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寿胎丸加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黄体酮和HCG肌注支持疗法,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子宫动脉血流参数(RI、PI).结果:治疗组患者愈显率为80.77%、总有效率为90.38%,对照组患者愈显率为65.38%、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动脉PI及RI值均较治疗前降低,组内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寿胎丸加味治疗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患者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子宫动脉RI、PI指数,改善子宫蜕膜血流灌注,全面改善患者胎盘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芸;徐迎涛;吴君;钟秀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正交试验法优化黄芩提取物带式干燥工艺研究

    目的:采用L9 (34)正交试验法优化黄芩提取物的带式干燥工艺.方法:以黄芩苷含量和提取物收率为评价指标,选择加热温度、履带转速、进料流量为考察因素,筛选黄芩提取物的佳带式干燥工艺.结果:佳干燥工艺为:加热温度为115℃,进料流量为20L/h,履带转速为160mm/min.结论:带式干燥法干燥黄芩提取物可大限度地保留黄芩苷成分,收率稳定,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作者:王月辉;武景路;祝帆;杨柯;孟金硕;马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自血疗法结合三棱针放血治疗荨麻疹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结合三棱针放血治疗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荨麻疹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血疗法结合三棱针放血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轻微嗜睡感患者4例,但对治疗效果无影响,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血疗法结合三棱针放血治疗荨麻疹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痛苦,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瑞雷;赵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活血止痛类中药联合矿物质外用热疗包敷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活血止痛类中药联合矿物质外用热疗包热敷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外敷伤湿止痛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祛风湿、活血止痛类中药联合矿物质外用热疗包热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5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止痛类中药联合矿物质外用热疗包热敷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椎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山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双相Ⅱ型障碍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双相Ⅱ型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双相Ⅱ型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心境稳定剂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安慰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转躁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转躁率相当(P>0.05).结论:疏肝解郁胶囊可有效改善双相Ⅱ型障碍患者抑郁状态,且不易转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柯素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玉屏风颗粒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玫瑰糠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7),治疗组患者给予玉屏风颗粒口服,每日3次,同时照射NB-UVB,隔日1次,3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NB-UVB照射治疗3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70.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玫瑰糠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丹;黄建伟;黄瑞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闫平分期论治原发性痛经临证经验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西医难以彻底治愈.导师闫平多以中医辨证论治,认为该病以肾阳虚为本,以寒凝、气滞、血瘀为标,肝郁是关键病机,应分期论治.总结其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证经验,以飨大众.

    作者:李英;闫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维生素C泡腾片制备及稳定性考察

    目的:对维生素C泡腾片制备工艺及稳定性进行考察,并验证处方工艺.方法:对维生素C泡腾片处方筛选、工艺优化和稳定性进行考察,综合评价该处方工艺的重现性、可靠性和药品有效期.结果:处方组成为维生素C、碳酸氢钠、枸橼酸、20% PVP和聚乙二醇(PEG)6 000等,制备方法为非水酸碱制粒混合压片,可制得合格的维生素C泡腾片.结论:该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良好、成本低廉,适用于扩大生产和推广应用.

    作者:陈金兰;江海香;吴荣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祛痰化瘀作用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的祛痰化瘀作用.方法:小鼠连续灌胃给药5天,末次给药30min后采用酚红法检测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的祛痰作用;同时,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5天,末次给药1h后测定大鼠排痰量,研究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的祛痰作用;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14天,末次给药后采用肾上腺素+冷水刺激制造急性血瘀大鼠模型,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研究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的化瘀作用.结果:复方熊胆茵陈颗粒中、高剂量组可增加小鼠酚红排泌量,高剂量组可增加大鼠排痰量;复方熊胆茵陈颗粒高剂量可改善肾上腺素+冷水刺激诱导的急性血瘀大鼠全血还原中切黏度和红细胞刚性指数.结论:复方熊胆茵陈颗粒具有一定的祛痰化瘀作用.

    作者:郑海音;徐伟;黄鸣清;李煌;洪振丰;阙金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抗氧化中药治疗狼疮性肾炎25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抗氧化中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5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抗氧化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抗ds-DNA含量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超氧化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谷胱甘肽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氧化中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显著,有利于缓解和延缓肾功能恶化,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青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药膳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药膳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7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儿康宁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药膳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8%,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体重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药膳治疗厌食症可有效提高患儿食欲,增加患儿体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洋;潘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比较咳嗽、喘息、咯痰等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咳嗽、喘息、咯痰等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小青龙汤加减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利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