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周晓明;朱雍鸣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辨证分型, 中药内服, 保留灌肠,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辨证分型内服结合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别予以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血小板、血沉等指标.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显示,大肠湿热型患者总有效率为92.3%,脾虚湿热型患者总有效率为95.5%,肝郁脾虚型患者总有效率为91.7%;三组患者Sutherland DAI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三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沉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安全简便,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控制炎症反应等机制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复方LC-MS技术研究进展

    中药复方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应用形式,其研究是中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液质联用(LC-MS)是将具有强分离能力的液相与强结构检测能力的质谱联用现代分析技术相结合,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限低、选择性强等优势,其在中药复方的应用也逐渐成为热点,主要应用于中药复方的成分分析、中药复方质量控制、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及中药复方代谢研究等四个方面.对LC-MS在中药复方研究的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讨论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作者:霍江燕;梁生旺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桑白皮血清HPLC指纹图谱及入血成分鉴定

    目的:建立桑白皮的血清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UPLC-MS鉴定入血成分,筛选桑白皮有效成分.方法:灌胃给予大鼠桑白皮提取液,取眼眶静脉血,采用溶剂法沉淀蛋白,进样考察,建立桑白皮血清HPLC指纹图谱;采用对照品及UPLC-MS法鉴别桑白皮的入血成分.结果:建立了桑白皮的血清指纹图谱,确定了2个血中移行成分,其中1个为原型成分桑皮苷A.结论:桑皮苷A为桑白皮的入血成分,具有平喘止咳的功效,为桑白皮的有效成分.

    作者:陀扬凌;李振斌;付燕伟;张旭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医药对慢性心衰炎症细胞因子影响研究进展

    近年来,炎症细胞因子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愈来愈被重视.细胞因子异常表达,并与持续激活的神经内分泌共同作用,成为该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对中医药干预慢性心力衰竭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综述,并对当前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分析.

    作者:张天庆;顾健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翟磊治疗失眠经验探析

    中医将失眠称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翟师根据多年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研究,首辨虚实治疗失眠.其注重养心安神,根据不同证型分别施以潜阳、清心、和胃、活血、益气、养阴等治法,喜用酸枣仁、合欢皮、夜交藤等中药,疗效显著.

    作者:王维峰;翟磊;陈红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降脂通络软胶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中药降脂通络软胶囊为临床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新药,主要成分为中药姜黄中提取的总姜黄素,具有活血行气、降脂祛浊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轻度肝功能异常合并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等疾病.对近年来降脂通络软胶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张霞;李海兵;曹菊林;王正品;姜国志;张岩岩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药外洗方治疗手汗症研究进展

    手汗症患者因手部大量出汗而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中医学认为,手汗症与脾、胃、心、肾、肺、三焦等脏腑关系密切,中医治疗手汗症疗效肯定,大多以内治法为主.对近年来临床治疗手汗症常用的中药外洗方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手汗症提供参考.

    作者:尹丹;李燕红;谢美庆;段渠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针灸从心胆肾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灸从心胆肾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2例,分别给予常规针刺与针灸从心胆肾论治,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直观模拟量表(VAS)、日本顾客学会(JOA)量表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VAS量表评分明显降低、JOA量表评分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VAS、JOA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7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4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从心胆肾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腰部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岳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浅析从肺论治便秘

    便秘的病理基础为大肠传导失常,同时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然而临床上多责之于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而忽略了对肺的调治,肺气虚、肺阴虚、肺热炽盛、宣发肃降功能失常等均可导致便秘发生,可从肺论治.

    作者:尧玉芸;丁文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参苓白术散在儿科临证中的应用体会

    参苓白术散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证的治疗.总结参苓白术散方加减治疗小儿肺系、脾系、肾系疾病的临床体会,为该方剂在儿科疾病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路军锋;马鹏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临床效果和药理探析

    目的:探讨采用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和药理作用.方法:选取162例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82例)和对照组(80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常规对症方法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唑林联合甲硝唑,研究组患者给予头孢美唑联合甲硝唑,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咳痰次数以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患者,能够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志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黄连解毒汤对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脑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表达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对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脑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MC组)、西药安理申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黄连解毒汤大剂量组(大HLJDT组)、黄连解毒汤中剂量组(中HLJDT组)、黄连解毒汤小剂量组(小HLJDT组),连续灌胃给药6个月后,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各组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脑内β-APP基因表达情况.结果:CMC组小鼠β-APPmRNA表达量较西药安理申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连解毒汤各剂量组小鼠β-APPmRNA表达量较CMC组明显降低(P<0.05),其中中剂量组小鼠β-AP-PmRNA表达量与西药安理申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各剂量黄连解毒汤均能降低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脑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基因表达,其中中剂量组降低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安理申.

    作者:冯佩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9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补肾明目口服液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112眼)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57眼)予以散瞳、皮质类固醇、非甾体消炎药为主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55眼)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明目口服液治疗,10mL/次,1日3次,口服,连续服用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5.56%;观察组患者显效33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1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肾明目口服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葡萄膜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眼部不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毅;张明星;叶和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蒙药匝迪-5味丸在甲亢术前准备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蒙药匝迪-5味丸对甲亢术前准备的作用.方法:将6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在使用复方碘溶液(卢格氏液)的基础上联用蒙药匝迪-5味丸;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复方碘溶液及普萘洛尔;观察患者术前基础代谢率(BMR)、药物副作用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脉压、BMR、药物副作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蒙药匝迪-5味丸联合复方碘溶液有助于提高甲亢术前准备的质量及临床疗效.

    作者:阿如汗;额都;巴彦满都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加减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加减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减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44%,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冠心痛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心肌缺血、缺氧,减轻疼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书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放血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研究进展

    周围性面瘫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急性期的处理尤为关键,直接关系到后期的恢复情况.查阅文献可知,放血疗法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显著,但各医家放血部位、穴位不尽相同,操作方法各异,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为临床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作者:徐彬彬;李黄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医内科疑难急危症诊治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疗法治疗内科疑难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内科疑难急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检查之后,被确诊为急性肠梗阻患者21例,急性心绞痛患者23例,急性黄疸肝炎患者17例.对所有患者实施中医治疗,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且没有并发症,部分患者的症状已经消失.结论:采用中医疗法治疗内科疑难急危症,特别是顽固性疾病,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癫痫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中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结合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脑电图异常改善率为39.5%,显著低于观察组的75.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癫痫能有效减少癫痫发作次数,改善脑电图异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率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不同粉体戊己丸中芍药苷溶出度研究

    目的:建立戊己丸中芍药苷溶出度测定方法,并比较超微粉和普通粉戊己丸的溶出差异.方法:参照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溶出度测定第二法,以700mL水为溶剂,转速为100r/min,规定时间取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比较两种不同粉体戊己丸的溶出度差异.结果:超微戊己丸的体外溶出速率快,溶出度高.结论:超微粉戊己丸的溶出速率快,有利于机体对药物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作者:邵禹鸿;邵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针灸推拿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内服外敷配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控制时间及持续用药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好转时间及持续用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繁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血府逐瘀汤合防己黄芪汤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合防己黄芪汤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甘露醇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合防己黄芪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41%,显著低于研究组的93.0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合防己黄芪汤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疼痛、肿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