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慧梅
通过历代医家的论著,分析肝癌的临床症状和介入术后的副反应等方面的病机与脾虚的关系,以及理气健脾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简要阐述肝癌从脾论治的理论依据.
作者:吴永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羌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独特的治疗方法以及用药体系.主要从羌药的生长地理环境、采收条件、常用药的应用、羌医的特色治疗方法等几个方面对羌医药特色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唐静雯;马超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甲减、临床甲减患者疗效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甲减患者60例(临床甲减组)和亚临床甲减患者60例(亚临床甲减组).两组患者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1μg/(kg·d),疗程为12周.疗程结束后,给予维持量服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改变情况.结果:临床甲减组治疗后TC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亚临床甲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甲减组和亚临床甲减组治疗后LDL水平分别与本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减、临床甲减患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且能改善患者的血脂情况.
作者:黄晓燕;张高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抽取医院中60位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病人进行尤瑞克林药物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则进行其他药物治疗.观察14天后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有效率为60.00%.两个组间的差异显著,但是各项试验的指标都没有发生改变.结论:尤瑞克林对治疗脑梗死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作为治疗脑梗死的一个重要选择.
作者:王卓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马桑果实有毒,有毒成分为马桑内酯、吐丁内酯等.有毒成分刺激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迷走神经中枢,增强脊髓反射,引起各种临床症状.马桑树在我县广泛分布,由于树枝矮小,易被儿童采食,中毒病例每年均有发生,中毒者一般为儿童.曾有报道儿童服200粒马桑果实而中毒.我院2010年5月共收治急性马桑中毒4例,其中重症3例;轻症1例,在门诊观察,1天痊愈出院.4例均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申世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髋关节钢板螺钉系统(PCCP)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F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CCP组与DHS组,PCCP组42例采用髋关节钢板螺钉系统治疗,DHS组38例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CCP组的术中出血量为(95.5±11.6)mL、手术时间为(80.4±11.5)min、住院时间为(7.6±1.2)d、骨折愈合时间为(4.4±1.4)周,均明显少于DHS组,P<0.05;PCCP组的优良率为92.9%明显高于DHS组的7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钢板螺钉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优于动力髋螺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贺成;肖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我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试对绝经期女性和老年男性等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进行社区健康教育,让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正确补钙,适度户外运动,合理用药,预防跌倒,定期检查骨密度,以从根本上减少骨质疏松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利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作用,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文献的方式,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超声技术对妇产科急腹症先兆流产、异位妊娠、妊娠合并卵巢扭转、急性盆腔炎等具有较好的诊断作用,可尽早发现疾病及病变程度.结论:超声技术在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者:王惠香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吸潮问题是困扰中药颗粒剂生产和储存的一大难题.通过以中药颗粒荆制备工艺流程为着手点,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中药颗粒剂的吸潮主要影响因素及归纳总结中药颗粒剂防潮措施,以推动中药颗粒剂防潮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完善.
作者:杨凌宇;季巧遇;张楠楠;李琼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直肠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情况,其中施行Miles手术32例,双吻合器吻合14例,手术缝合6例,姑息性手术7例.结果:57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其中多器官衰竭死亡1例,肺内感染死亡1例,均为70岁以上高龄病人.发生并发症15例.结论:直肠癌患者应根据肿瘤部位、恶性程度、Dukes分期而采用不同的术式,应注意从手术技巧的改进与提高上来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环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山菊降压片中菊花的提取工艺,并优选确定出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实验,主要对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次数及提取时间进行考察,以出膏率和菊花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对影响菊花提取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采用50%乙醇为溶媒,溶剂为10倍量,2h/次,提取3次为佳工艺.结论:本工艺科学、合理、可行,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赵琳;刘长江;赵焕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提高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家属健康教育效果,分析在实施家属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采取措施和对策.方法:通过参考杂志等专业医学期刊,有针时性地制定问卷调查表,通过采取发放问卷的方式,对8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调查.结果:80份调查表中,其中有101项不了解或部分了解.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家属健康教育中存在不足,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与时策,使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效果得到提高.
作者:张琪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纳络酮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纳洛酮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后SDSS、BPRS及PAN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DSS和BPR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PANSS总分、阳性、阴性症状、一般病例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纳洛酮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血脑屏障是机体内重要的一种器官防御结构.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与多种脑源性疾病有关.中药之所以对多种脑源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与其有效成分能够透过血脑屏障或改善血脑屏障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有关.主要对中药及复方影响血脑屏障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这些研究成果为更好地发挥中药及复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张亚帆;汪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0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84例,随机将患儿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42例,西医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之上,加用自拟中药方剂.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后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西医组相比,中西医结合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无效率明显降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治疗后复发比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毕小朵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开设人体解剖学绘图课,即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绘图学习法的效果和意义.方法:将我院2009级护理专业2个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实验组开设绘图课.通过考试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设绘图课对提高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效果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琦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医学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与探讨的问题.我们对中医学专业基础学科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在开设了中医基础学科实验课程的基础上,对本科程的教学方式与内容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
作者:张长城;袁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围麻醉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09年12月收治的42例行全身麻醉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儿进行评分法评分:1分2例,2分31例,3分8例,4分1例,显示无痛12例,轻度不适疼痛21例,中度疼痛8例,剧烈疼痛1例.结论:小儿全麻醉苏醒期躁动原因复杂,医护人员不仅要全面掌握小儿生理解剖及麻醉用药的特殊性更要加强小儿护理相关医学知识的学习.
作者:张德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手术室2009年12月-2010年5月进行手术的12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时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人性化护理,以护理质量评分为指标比较两组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室管理、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护士素质的评分分别为(18.4±2.5)分、(32.5±3.0)分、(28.6±1.8)分、(14.5±1.0)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6±3.2)分、(27.8±2.5)分、(24.3±2.1)分、(11.2±2.2)分,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满意,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恩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呼吸道的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9例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术围术期呼吸道的管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无1例出现肺部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加强术前术后呼吸道的管理,对于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俞庆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