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斌;马金花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常以血尿、腰痛、腹痛、呕吐为主要表现症状,目前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以体外震波碎石为首选,此外还有中药排石、保守疗法、手术、气压弹道碎石、经皮肾镜、钬激光等.中药治疗结石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显著的临床疗效,常见证型有3种,以湿热下注型为主,若在治疗中灵活运用、随症加减有事半功倍之效.泌尿系结石的中西医治疗各有特色,结石病首先以B超、X线做出明确诊断,采用国际认可的佳组合即体外震波碎石加中药排石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智明;陈心怡;洋崇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洗必灵洗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洗必灵洗剂中苦参、黄柏、蛇床子三味中药材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要药材苦参中的苦参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苦参、黄柏、蛇床子的供试品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同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苦参碱在14~56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RSD=2.55%(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金凤珠;李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玉米须具有药理价值和食疗价值.总结近年来对玉米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保健功能的研究,发现将玉米须煎煮取汁再经适宜菌种发酵制得口味独特的中药饮料,不仅食用方便,而且充分发挥其药理保健作用,会有不错的市场前景.
作者:惠秋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渊源,<内经>早展现了辨证论治的医学思想,它对辨证论治理论形成的贡献表现在它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之渊薮.从<内经>辨证论治思想的理论来源、基本法则及主要方法、具体病症的辨证论治等方面探讨<内经>的辨证论治思想.
作者:庞英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时树脂冠在后牙冠纵折及隐裂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后牙冠纵折或隐裂时制作树脂临时冠保护患牙,使其免受治疗中的再次创伤,观察临时冠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随访3年,未出现急慢性根尖周炎症状及患牙松动、脱落即视为成功.对照组共治疗21颗患牙,其中3年内发生牙冠裂开或冠折8例,发生慢性尖周炎并龈瘘2例,3年治疗成功率52.4%.临时树脂冠保护治疗共55颗;其中3年内发生根尖周炎并龈瘘4例,未及时复诊致树脂临时全冠折断后失败1例,3年治疗成功率90.9%.结论:后牙早期冠纵折及隐裂治疗过程中使用树脂临时树脂冠保护换患牙,防止再次创伤,可使临床治愈率明显提高.
作者:成斌;马金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脂联素、甲状腺素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将60例COPD患者按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分为营养不良组(Ⅰ组)27例和非营养不良组(Ⅱ组)33例,另选择我院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Ⅲ组).测定3组的血清瘦素、脂联素、甲状腺素水平.结果:血清瘦素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Ⅰ组低于Ⅱ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脂联素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3和T4水平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Ⅰ组低于Ⅱ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T3Ⅱ组和Ⅲ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瘦素、甲状腺素可能参与了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但脂联素与营养不良是否存在关系尚未得到证实.
作者:何艳;孙碧云;陈雪英;代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前,我国的临床医学教育主要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运用,但是却不重视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与病患及其家属沟通交往能力的培养.主要讨论了加强培养临床医学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必要性及相关的培养途径.
作者:栗忠强;吕东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4月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1例作为A组,同期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B两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8.0%、96.0%,前者略高于后者,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术中出血量为(370±20)mL,明显多于B组的(290±25)mL,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各有优势,但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出血量更少,安全性高.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佳方法.
作者:王明治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的预防措施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抗高血压、硝酸脂类及降血糖等药物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4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的检查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治疗冠心病具有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及经济上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利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胸腔闭式引流术相关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效果,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本次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为95.83%.结论:合理、良好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疗效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春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衰老(Senescence)是自然界一种复杂的生命现象.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抗衰老这一世界性医学课题在我国受到关注.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在长期实践中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抗衰老理论,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延年益寿方药.就目前国内外抗衰老中药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基础.
作者:孙建;董小萍;程永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髌骨双向张力钩对于髌骨粉碎性骨折的医学作用.方法:选择我院髌骨骨折患者46例,对46例患者都进行切开复位张力钩内固定手术,术后注意功能锻炼,定期回院复诊.结果:手术过程无感染病例,经10个月以上随访,患者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结论:使用髌骨双向张力钩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起到很好的修复作用,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可作为良好的医学技术推广应用.
作者:宋振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肾动脉栓塞术对肾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经皮行股动脉穿刺插管,做主动脉造影,以明胶海绵作为栓塞材料,进行患肾动脉栓塞来治疗或者辅助治疗肾肿瘤.结果:32例肾肿瘤患者在肾动脉栓塞后肿瘤体积缩小,肿瘤表面动脉萎缩,肾周围组织水肿,粘连较轻,容易分离,肿瘤切除术中出血量较少.结论:肾动脉栓塞是治疗肾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办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与探讨心理干预治疗在正常分娩产妇中的作用,以提高分娩安全性及生产质量.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60例正常分娩产妇,同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治疗,如一般心理治疗和不同产程心理干预治疗等,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其结果.结果:心理干预治疗明显缩短了产程,安全性较高且对新生儿具有极大益处.结论:加强分娩产妇的心理干预治疗至关重要,是分娩中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
作者:王兴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生化检测结果.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0年7月在某医院医治的肝炎病毒感染者60例作为肝病组,排除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胆道疾病;选择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年龄42~70岁,进行了r-GT、LDH、ALT、ALP、AST、TP、ALB、TBA、TBIL、DBIL等多项血液生化项目检测.结果:肝病组与对照组比较,TBA的升高幅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急性肝炎、慢乙肝(轻、中、重度)、重型肝炎、肝硬化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急性肝炎、慢乙肝重度、肝硬化组间无显著性差异.8例重型肝炎血清TBA水平与TBIL、AST、PT呈正相关,与ALT及ALB则无相关性.结论: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生化检测结果,对指导抗病毒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苏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证实中药治疗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09年9月-2010年9月治疗的3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使用中药方剂治疗,为观察组;一组阴道分娩,术后1个月结合西药治疗,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方法、疗效、副作用、复发率及患者满意率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疗法各具优势,观察组的治疗平均时间为36.8天,低于对照组的23.5天;其余数据观察组有明显优势.结论:中药方剂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有较好的疗效,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邱秀群;刘云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VitaPex糊剂在一次性根充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应用VitaPex糊剂进行一次性根充的127例患者(患牙150颗)的病因、治疗方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牙150颗成功治愈110颗,有效27颗,失败13颗.结论:应用VitaPex糊剂进行一次性根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春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状况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患者45例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附着丧失(AL)以及血清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治疗后PD减小,BOP阳性率降低,CRP值减小,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状况,降低患者血清CRP水平.
作者:束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总结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及其佳手术方案的选择方法.方法:查阅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相关性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资料.结果: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明显.结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及影像学表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后期并发症.
作者:康俊;夏建龙;杨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制酸药物应用奥美拉唑,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胃液的pH值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结论:奥美拉唑对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万里程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