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S熊胆眼药水刺激性研究

刘天强;肖丹;何健;董自亮

关键词:刺激性, 熊胆眼药水, 细胞毒性试验, 角膜上皮细胞
摘要:目的:构建滴眼液刺激性体外评价方法,筛查SS熊胆眼药水刺激性原因并采取适宜方法解决.方法:采用兔角膜上皮细胞毒性试验(SIRC-MTT)对4种熊胆滴眼液进行评价,将结果与临床刺激性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SIRC-MTT筛查SS熊胆眼药水的刺激性原因并进行解决.结果:相关系数为0.961,说明SIRC-MTT能较好评价熊胆滴眼液眼刺激性;造成熊胆眼药水刺激性较强的原因为羟苯乙酯与熊胆原液的共存;采用减少羟苯乙酯用量(调整至0.04%)、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0.2%~0.25%)均能增加角膜上皮细胞存活率.结论:SIRC-MTT是SS有效的体外刺激性评价方法;降低羟苯乙酯用量和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均能降低熊胆眼药水的刺激性.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认真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28例患者治愈出院,2例因年老体弱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经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后恢复,其它均无并发症.结论: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严密观察病情和准确记录生命体征变化,有利于早期诊断内脏损伤,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抢救严重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成功的关键.

    作者:崔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糖尿病血脂异常及其治疗方法探讨

    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2006年,糖尿病位居中国住院患者病因第10位、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第6位.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和十几年前香港、台湾及新加坡等地接近.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居世界第2位,预计2025年将达5 930万人.就近年来关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圆;伊秀云;姜彩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常见出血实验模型的建立方法

    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有关出血实验模型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从脑、眼、肺、胃、胰腺和子宫等常见出血部位入手,对出血实验模型的建立方法进行概述,为止血药物的实验室研究提供更多的方法学依据.

    作者:楼彩霞;崔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银杏达莫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112例TIA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银杏达莫70mg、胞二磷胆碱750mg静滴,B组用维脑路通1000mg、胞二磷胆碱750mg静滴,1次/d,10d为1疗程.治疗前后测定血清ET.另设5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ET含量.将A、B两组治疗前血清ET与对照组对比,并比较两组治疗后ET含量.结果:A、B两组血清ET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浆ET含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组与B组比较血浆ET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杏达莫能更有效降低TIA患者血浆ET含量.

    作者:楚建元;李小珍;易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我国药品价格规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运用产业政策的理论,研究我国药品价格规制的现状及药品价格存在的问题,分析药品价格虚高不下以及多次降价无果的原因,由此提出了有关解决此问题的建议.

    作者:杨舒杰;陈晶;王淑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及治疗进展

    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及治疗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陈登;李学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硝苯地平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中的新用途

    随着药物研究及其临床使用的不断深入,许多药物新的药理作用被逐步发现并不断得到应用,拓宽了临床应用的途径,出现了不少老药新用的情况.

    作者:蒋玉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银杏达莫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性脑梗36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36例确诊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对凝血系统的影响.结果:银杏达莫联用低分子肝素钠对进展性脑梗死显效率达72.2%,较对照组差异显著且无不良反应.结论:银杏达莫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陈鹏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高发生率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12月收治的12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探讨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的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尿酸升高组较尿酸正常组在体质指数、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平均值和大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应加强对高尿酸血症的防治.

    作者:张伟东;韩芳;朱浩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功能性头痛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功能性头疼的效果,以提高疗效,解除头痛患者长期忍受疼痛之苦.方法:随机选取功能性头痛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只给予一般药物治疗,观察组50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针灸疗法明显提高了功能性头痛的疗效.结论:针灸疗法是治疗功能性头痛较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夏太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载药量萘普生凝胶的制备及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制备载药量高、渗透效果好的萘普生凝胶并考查其抗炎、镇痛作用.方法:以卡波姆980为凝胶基质、丙二醇为保湿剂、卡必醇为促渗剂和增溶剂制备不同载药量的萘普生凝胶.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卡拉胶诱发大鼠足跖肿胀,考查萘普生凝胶的抗炎作用;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萘普生凝胶对小鼠的镇痛作用.以1%的双氯芬酸钠凝胶剂作为阳性对照药,1%、2%和4%的萘普生凝胶分组给药.结果:加入25%的卡必醇后,所制凝胶的载药量可达4%,其稳态渗透速率可达324.1μg·cm-2·h-1.2%和4%萘普生凝胶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卡拉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和醋酸引起的小鼠疼痛扭体反应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提高热板法小鼠的痛阈,改善痛阈提高百分率.与阳性药物组相比,2%、4%的萘普生凝胶剂组均显示相近或更好的抗炎镇痛作用.结论:以卡必醇为促渗剂和增溶剂所制的萘普生凝胶经皮给药制剂,对大鼠及小鼠的炎症及痛反应模型均有抑制作用,有望成为萘普生的新型给药制剂.

    作者:王颖莉;李菁;李鹏;徐珍;谢茵;田青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9年外科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48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 [1]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0.6岁,男女比为1.5∶1,部位以胃多见.病理诊断GIST良性19例,交界性13例,恶性16例.48例均行根治手术或局部切除.结论:GIST的诊断有赖于纤维光镜及钡剂肠道造影与免疫组化的结合,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杨志锋;江小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MP-9、PIIINP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Ⅲ型前型胶原氨基端肽(PIIINP)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MP-9、PIIINP,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MP-9、PIIIN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测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MP-9、PIIINP含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钰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前者采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后者采用单纯侧切术,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4%,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肛门外形美观,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家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协治肺部感染中的体会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下,对肺炎患者9例12次、肺癌术后肺部感染2例2次、右肺中叶不张并感染3例4次、支气管扩张并肺部感染2例3次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治疗,除2例患者不能耐受外,余均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结果:术后患者体温下降,咳痰容易,呼吸困难减轻,心率下降,感染症状好转.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是对肺部重症感染、肺不张行之有效的一种安全措施.

    作者:韩汉桥;阮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07年在我院行开腹手术治疗的3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3.45.1)min,术中出血量为(7.60.6)mL,对照组分别为(75.66.4)min和(47.521.3)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为9.1%,对照组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为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快捷、微创、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特别在保留生育功能、提高宫内妊娠及减少再次宫外孕方面尤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关于肾病综合征的临床与病理研究

    肾病综合征临床十分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质量.探讨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及预后.

    作者:钟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情志致病论

    情志致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等7种情志变化达到一定强度,或持续很长时间,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承受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疾病.

    作者:吴丽红;王志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卵巢黄体破裂出血伴宫内妊娠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黄体破裂出血伴宫内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针对我院4例卵巢黄体破裂出血伴宫内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误诊原因并讨论其治疗原则.结论:妇科临床遇到急性腹腔内出血病例应考虑这一特殊情况,对有停经或尿妊娠试验阳性者,术后可隔日查血 HCG,以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蓝清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浅析传染科护理人员自我安全防护策略

    传染科护理人员需要近距离接触传染病患者,并承担对其治疗和护理工作,存在极大的危险性,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提出了具体的安全防护措施,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避免受到伤害.

    作者:杜善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