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应用头孢菌素后喝酒致双硫仑样反应8例

袁勤洋;张丹;纪成健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 乙醇, 双硫仑样反应
摘要:2007年4月-2008年4月我门诊部收治8例静脉应用头孢哌酮钠后出现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中男7例,女1例,年龄21~28岁,平均24岁.原发病:下呼吸道感染5例、胆道感染3例.病后8例患者均在院外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后因饮酒引起明显不适而来急诊.临床表现:8例病人均于饮酒后10~30 min 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大汗、四肢乏力、心率增快、头痛、恶心呕吐、眼花、嗜睡.其中1例发生过敏性休克,血压70/40 mmHg(1 mmHg=0.133 kPa),喉头水肿,口唇发绀,面色苍白,并伴有一过性意识不清.7例面色潮红;1例双肺可闻及喘鸣音,其余7例呼吸音粗.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电解质、血生化均正常.心电图检查:3例提示窦性心动过速.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6%HEL130/0.4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儿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通过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儿预充6%羟乙基淀粉(HEL)130/0.4对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80例体外循环低温全麻心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6%HEL130/0.4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40例, A组在体外循环中预充6%HEL130/0.4 400ml,B组在体外循环中预充血浆400 ml,体外循环前后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体外循环前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1)红细胞比容(HCT),血沉(BSR);(2)血小板计数(PLC),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观察术前、心肺转流15 min、回ICU、术后24 h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HCT、PLC在体外循环后均显著降低(P<0.05),BSR均显著加快(P<0.05),两组HR、MAP、CVP、PLC、ACT、PT体外循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HEL130/0.4作为小儿体外循环稀释液用于小儿心内直视手术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曾梅芳;周明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08年9月,对20例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结果 20例患者获12~30月(平均18个月)随访,其骨折及创面获得愈合.术后并发症:2例有针道明显感染,2例有严重的踝关节活动时疼痛,1例皮瓣坏死后延迟愈合.结论 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标准化、程序化操作性强,手术风险低且疗效确切.

    作者:郭明君;郑良伟;胡运生;张勇;马保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不同海拔人群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检测分析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评价不同海拔人群血管内皮功能.方法 采用便携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0~12.0MHz,对1500~3800 m 以上不同海拔高度1130名部队官兵与职工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动脉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血管阻力指数(RI)、心率及血流介导血管内皮舒张功能(EDD)等指标.结果 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肱动脉检测的指标均有改变,在高海拔加压后血管内径变窄(P<0.01);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EDD值降低.与低海拔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海拔地区对血管内皮的影响是存在的,尤其在高海拔低氧环境下肱动脉各项指标的改变较大,与高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较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赵夏夏;张燕玲;苗英;李晓云;杨国嵘;田晓玲;田萍萍;薛卫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招飞体检中低角膜曲率眼角膜地形图分析

    目的 探讨招飞体检中角膜地形图的应用.方法 对招飞体检中发现的低角膜曲率23例46眼进行Astramax角膜地形图检查,分析角膜地形图获得的角膜形态及测量参数,包括中央角膜曲率、Q值(瞳孔中心4.5 mm 直径范围)、高阶像差数据等.结果 确诊5例10眼进行过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4例8眼可疑接受过角膜塑形术治疗.结论 在招飞体检中角膜地形图检查是筛查异常角膜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刘兵;田青;陈威;邵德望;王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神经妥乐平与亚甲蓝联合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为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后遗留下的患病区剧烈疼痛,2005年-2008年我们应用此方法治疗20例,疗效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疼痛门诊共治疗20例,女10例,男10例,年龄30~78岁,病程1月~1年,均有病毒感染病史.部位均沿胸腰部分布.带状疱疹患病区疼痛,呈烧灼样、针刺样或电击样,疼痛程度轻重不一,患病区有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

    作者:张素敏;程文华;刘洪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马拉色菌相关皮肤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马拉色菌相关皮肤病的特殊临床症状及检查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与马拉色菌相关病例的特殊临床表现,真菌学检查及治疗.结果 7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患者的皮损中发现大量马拉色菌菌丝相,经在含脂质的培养基上培养生长出马拉色菌,抗真菌治疗有效.1例表现为甲营养不良的患者甲屑中发现有大量马拉色菌菌丝.结论 在非花斑癣患者的皮损中发现大量马拉色菌菌丝可能与其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其他营养脂类制剂有关.马拉色菌可以引起甲真菌病.

    作者:王洁;胡利发;杜华;徐彦春;任润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临床流行及其耐药性研究现状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可寄殖于正常人体皮肤、黏膜表面.长期以来一直认为CNS属于正常菌群成员,对人体没有致病性.但近年来,随着介入性诊断技术、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等广泛应用,使该菌种引起的感染日益增多.同时由于耐药性的增高,尤其是耐甲氧西林 CNS 的逐年增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CNS已经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CNS常引起难治性感染,并有增加和蔓延趋势,业已构成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菌种.因而引起业内人士高度重视.本文对CNS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临床流行概况及其耐药性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综述.

    作者:卢天舒;关靖宇;安春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小儿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疗效,探讨手术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40例小儿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行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24~50 min,平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3.5 h,平均术后住院2.6 d.术后1例(2.5%)出现同侧阴囊气肿,40例术后随访3~6个月,全部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双侧曲张更具优越性,因此更适合于小儿患者人群.

    作者:苏永红;刘向阳;白锡波;霍文正;李洪涛;齐子龙;尹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黄蜀葵花总黄酮对缺血性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黄蜀葵花总黄酮是中药黄蜀葵花的主要有效成分,实验研究显示其对缺血性疾病有较好的药理作用,对心脑缺血性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主要与抗脂质过氧化、减少自由基生成、抑制细胞凋亡相关.

    作者:潘武;蒋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髂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与分析

    髂骨巨细胞瘤为少见部位的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多缺乏特征性,正确诊断比较困难.为探讨髂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现将我们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髂骨巨细胞瘤的CT及X线平片征象分析比较如下.

    作者:徐迎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Proximate(R)与GF-1管状吻合器吻合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吻合器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吻合口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209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采用Proximate(R)与GF-1管状吻合器吻合病例资料.结果 采用Proximate(R)管状吻合器吻合残端完整100例,吻合口复发1例,GF-1管状吻合器吻合残端完整71例,吻合口复发7例,两组差异显著;手术时间、临时性粪便转流、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中采用管状吻合器吻合是安全可靠的,而Proximate(R)管状吻合器使用更方便,优于GF-1管状吻合器.

    作者:周建平;周应;孙卫东;蒋小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闭合性肾损伤26例诊治体会

    肾脏为腹膜后器官,解剖位置比较深,故肾损伤以闭合性损伤为主.2005年1月-2009年10月共收治闭合损伤患者26例, 现将其诊断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13~70岁,平均36岁.单侧肾损伤21例,双肾损伤5例.伴有合并伤4例.表现有血尿者25例(镜下血尿15例,肉眼血尿10例).腰痛21例,患侧腹膜刺激征1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休克症状5例.按美国创伤外科协会标准进行肾损伤分级:Ⅰ级13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2例,Ⅴ级2例.肾B超检查示,肾挫裂伤16例,碎裂伤4例,肾周围血肿7例.CT检查20例,均提示肾挫裂伤.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IVU)11例,显示造影剂外溢5例.

    作者:吴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大连地区潜水减压病的发病状况调查与分析

    据统计潜水减压病发病率占职业病的20%,大连地区从事潜水作业的人员很多,为大限度地减少潜水减压病的发生,我们对2006-2009年大连地区潜水减压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璐;孔令曼;宋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生长抑素治疗高海拔地区急性胰腺炎26例疗效分析

    2004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应用生长抑素(施他宁,Stilamin,瑞士雪兰诺药厂)在海拔3600 m 的地区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礼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HUA)的临床特点及高血压与HUA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血尿酸水平分为HUA组(A组)及非HUA组(B组),分别测量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空腹血糖(FPG),并进行比较.按不同血压级别分为3个亚组,两两比较血尿酸(SUA)水平及HUA检出率.结果 (1)A、B两组各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级高血压组和2级高血压组 SUA水平和HUA检出率均高于1级高血压组(P<0.01),且3级高血压组SUA水平和HUA检出率高于2级高血压组(P<0.01).结论 HUA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并相互影响;HUA与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关系密切.

    作者:赵建武;刘坤;李铁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模拟高原低氧暴露下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模拟高原低氧暴露下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并初步阐明其机制.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低压舱模拟海拔高度7000 m 连续减压缺氧3 d 制备大鼠实验性高原脑水肿模型.GBE前期干预组在缺氧前3 d 按60 mg/(kg·d)给予GBE干预处理,GBE后期干预组在缺氧开始24 h 后按相同剂量给予GBE至减压缺氧结束,以湿干比值法评价其对脑含水量的影响,硝酸镧示踪法观察GBE对低氧暴露下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 GBE前期干预组和GBE后期干预组大鼠脑含水量和硝酸镧颗粒渗出均明显少于高原对照组(P<0.01),且GBE前期干预组的效果显著优于GBE后期干预组(P<0.01).结论 GBE对低氧暴露下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巩沅鑫;程淑珍;周其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应用Cable-pin系统治疗髌骨骨折

    目的 探讨应用Cable-pin系统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9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3例髌骨骨折的病例,均为闭合性髌骨骨折,其中横行骨折18例,粉碎性骨折5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20~65岁,平均38.5岁.采用Cable-pin系统进行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2~19个月,平均13.7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骨折全部愈合,无退钉、钢缆松动等并发症发生.参照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21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 Cable-pin系统用于髌骨骨折的治疗,对骨折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髌骨骨折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作者:魏强;刘欣伟;付青格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激活HaCat细胞表面TLR促进细胞迁移的初步研究

    目的 观察长链游离脂肪酸对体外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的作用,探讨其促进细胞迁移的机制.方法 (1)体外培养HaCat细胞.(2)免疫印迹法(Weston bloten)检测HaCat细胞表面TLR 2、TLR 4表达.(3)划痕实验法检测激活TLR对HaCat细胞迁移率的影响.(4)Real Time-PCR法分析N、PA、SA、LPS组MMP-3、MMP-9、TIMP-1的表达.结果 (1)HaCat细胞表面有丰富的TLR 2、TLR 4受体表达.(2)SA、LPS激活细胞表面TLR后可以明显促进细胞迁移,从而发挥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结论 SA、LPS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迁移从而促进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为:SA作用于TLR促进细胞释放MMP-1、MMP-9、抑制TIMP-1表达等因素有关.

    作者:赵宝平;赵增强;高宗科;韩勇彬;黄松涛;胡大海;李艳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机制的研究现状

    体外循环(CPB)术后肺损伤仍然是一个常见的临床问题.几乎所有的患者CPB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肺损伤,轻者仅为一过性症状,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本文就目前CPB术后肺损伤发生的机制及CPB术后肺损伤的保护策略进行了综述.

    作者:曾梅芳;周明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