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平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200例,采用SCL-90自评量表对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分析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护理后病人各项SCL-90因子评分均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促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胡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护理干预应用在预防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观察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静脉血栓形成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选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价值.方法 抽选51例因患冠心病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入住本院的老年患者,对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症状等发展情况展开分析.结果 入选的51例患者检查后,有42例(15例有症状、27例无症状)伴发心肌缺血;有31例伴发心律失常.结论 临床对冠心病患者展开专业诊断时,选动态心电图技术检查,可精准的判断患者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状况,避免漏诊、误诊,效果确切.
作者:钟秀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行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进行探析.方法 选择我院接受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1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成观察组(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全程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24h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低于对照组的9.3%(P<0.05).结论 在输尿管结石患者钬激光碎石术围术期开展全程护理干预,可提升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汤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9月期间接收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治疗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将2组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46例患者均实施常规皮下多次注射胰岛素治疗方案,观察组46例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方案,观察2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水平差异.结果 经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2组患者血糖均达到目标值预控范围,但观察组46例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整体疗效相应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结论 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指标,提升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综合推广应用.
作者:黄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初产妇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份——2017年12月份收治的初产妇12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统计两组产妇护理前后护理能力、护理知识掌握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产妇护理后护理能力评分、护理知识掌握评分较护理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产妇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效果较好,利于母婴的接触,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产后缺乳患者采取中医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从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后缺乳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之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乳房按摩方法,而观察组在常规按摩方法的基础上,采取乳房相关穴位按摩和药膳疗法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而对照组只有,两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产后缺乳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母婴生活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黎家金;高春元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妇产科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36例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单号单双数将患者划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8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0%、11.76%,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12%、2.94%,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邢艳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脑血管病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受损,自理能力差或不能自理,甚至因意识和精神障碍而影响救治,故其护理十分重要.除了仔细观察病情变化、进行一般性基础护理外,还应针对神经功能障碍进行相应的专业性护理,才能提高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凤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术后腹内疝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治方法 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4例术后腹内疝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纳入时间为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将其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27例作为对照组,急诊手术治疗27例作为试验组,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88.9%,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低于对照组的22.2%,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SRS评分明显降低,且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更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 术后腹内疝致急性肠梗阻病情重、进展快,确诊后应该尽早手术治疗,能减少并发症、加快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叶乃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联合检验对缺铁性贫血与珠蛋白生产障碍性贫血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到2017年12月的6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40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并选取同一时期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的140例受研究人员进行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的联合检验.结果 珠蛋白生产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比容下降,血红蛋白上升,红细胞脆性下降,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比容下降,红细胞分布宽度上升,红细胞脆性下降,与健康组受研究人员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联合检验对缺铁性贫血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在医学临床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意义.
作者:张廷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护理中运用集束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治疗护理总有效率为59.38%,实验组总有效率是90.63%,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是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护理中运用集束化护理管理的效果较好,有效提高了治疗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使用与推广.
作者:侯春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成人急性偏瘫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来就诊的76例由于脑卒中而发生成人急性偏瘫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治疗措施,利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运动功能的评分,同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对急性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患者上下肢的协调能力,恢复四肢的感觉功能以及平衡能力,帮助患者恢复四肢协调和行走的功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更加值得被推广.
作者:巩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实习是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并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护生树立职业情感、强化心理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本文就血液内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现状予以阐述,为相关科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卢红梅;廖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干化学法与镜检法在女性患者尿隐血及白细胞检测中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例女性患者的新鲜尿液标本,分别采用干化学法与镜检法进行检测,分别对两种方法检测的尿隐血及白细胞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干化学法检测尿隐血结果与镜检法比较,干化学法的阳性率为89.5%,镜检法的阳性率是13.9%,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化学法检测尿白细胞结果与镜检法比较,干化学法的阳性率为94.1%,镜检法的阳性率是15.5%,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应用干化学法对女性患者进行尿液分析时,应结合显微镜有形成分的结果,排除导致假性结果的因素,并结合患者临床其他相关信息综合考虑,这对于提高女性患者尿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有必要的.
作者:曾火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CT扫描在肝占位病变中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3例肝占位病变患者,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分别进行CT平扫、增强扫描、超声造影检查,对比临床诊断结果 .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CT平扫诊断肝占位病变的灵敏度为63.1%、特异性为71.4%、准确率为67.1%;CT增强扫描的灵敏度为94.7%、特异性为97.1%、准确率为95.9%,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各类病灶的分布上,CT增强扫描和超声造影的检出率对比差异不大(P>0.05).和良性病变相比,恶性病变的达峰时间、上升时间短,灌注指数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肝占位病变的准确率高,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相当,可以作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的依据.
作者:郭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跟骨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弹力加压包扎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0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选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为常规纱布绷带夹板固定术患者,观察组患者为弹力加压包扎术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满意率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 在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弹力加压包扎,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李泽兴;刘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本文对成都市慢性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在成都市某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38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相关研究表明,慢性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想了解的内容包括抗病毒用药相关常识,占据91.3%;乙肝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占据95.6%;乙肝将患者怎样自我调节和养护,占据95.6%;乙肝患者愿意接受的健康教育方法包括护士个别指导,占据89.1%,进行健康手册的发放,占据91.3%.同时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之后,慢性乙肝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生活行为方式和自我管理能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在成都市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意识,还可以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因此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丽艳;刘之超;李芊;安建军;龚蕉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红光治疗仪对骨科病员治疗效果观察,了解其应用特点,以促进患者治疗的提高.方法 选择本科室在2016年6-12月之间,使用过红光治疗仪治疗的患者240例,观察他们的治疗效果.结果 使用过红光治疗仪治疗过的患者中,大部分患者都觉得治疗效果很好.结论 红光治疗仪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作者:周银远;王琴;周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验常见检验误差原因.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接收的100例血液样本,分析其中出现的检验误差率与误差原因.结果 在白细胞与血小板指数上,温度4℃比室温的指数显著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白细胞与血小板指数上,10min内检测比120min之后的指数显著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红细胞指数上,1.6mg/ml抗凝剂配比比2.8mg/ml的指数显著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凝剂配比不当、送检时间延迟、保存不合理、采集时间不当、受检者因素等都是引发终检验误差的常见的原因,需要针对血常规检验各环节的误差可能性来做好临床检验工作管理,提升检验工作质量.
作者:李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