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帅
目的 分析研究健康宣教运用于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患者中,选取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在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增强对观察组患者的健康宣教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在相关知识掌握和眼压控制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青光眼患者,在其围术期加强健康宣教,能够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并分析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中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2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干预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数据统计,比较两种方法的护理质量以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1)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呕时间,止泻时间,住院时间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患儿家属对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22%)较对照组(86.11%)显著增高(P<0.05).结论 整体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增加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医院推广和应用.
作者:曹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应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社区内50-60岁的常住冠心病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为期1年的服务与随访调查,分析居民接受冠心病服务前后的血压及并发症率.结果 社区护理干预能够线组合改善居民冠心病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及并发症率,相比常规的护理方式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疾病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及并发症率,有效防治冠心病疾病,适于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刘玉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抽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上呼吸道感染儿童200例进行研究,对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本组2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46例使用了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3%;200例患儿接受治疗后成功治愈的患儿有145例,占72.5%,好转患儿有48例,占24%,治疗失败患儿有7例,占3.5%,没有患儿死亡;本组治疗中应用到抗菌药物的患儿中有20例存在应用不合理情况,占10%.结论 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应该加强规范管理,提升用药合理性.
作者:何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肿瘤晚期疼痛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从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轻度疼痛比率低于观察组,而在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方面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肿瘤晚期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杨富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血压控制对于患者再出血与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进行分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处理措施,55例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血压控制,对比两组患者再出血的发生率;同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为14.55%,远低于对照组的30.9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差异不大;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SBP与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压控制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再出血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罗成军;文伟;王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疾控中心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 与效果.方法以本区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为研究对象,按照管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2015年)与质控组(2016年),常规组应用常规管理,质控组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两组均随机选取10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对比其标本检验的质量评分与结果 差错率.结果质控组的检验质量评分(90.8±2.5分)明显高于常规组(78.4±2.8分),且质控组的检验结果差错率(2.0%)明显低于常规组(5.0%),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对疾控中心的微生物实验室实施质量控制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标本的检验质量,且可降低标本检验结果的差错率,值得推广.
作者:赵甫明;苏小云;丁帮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200例,采用SCL-90自评量表对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分析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护理后病人各项SCL-90因子评分均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促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胡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杭州市西湖区翠苑街道中学生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率及吸烟状况,为学校控烟宣教及对控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杭州市西湖区翠苑街道2所中学抽取360例中学生对其进行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率及吸烟状况调查.结果 360例中学生的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率为40.56%,其中初中生知晓率为34.44%,高中生知晓率为46.67%,且两者之间吸烟相关知识得分分别为13.78±3.58、14.12±3.67,两者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360例中学生吸烟率为22.78%,其中初中生为11.67%(21例),高中生为33.89%(61例),两者之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20.933,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率(OR=2.346)、学习成绩中等以下(OR=1.937)、性别(OR=2.034)及家长吸烟(OR=1.853)是影响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杭州市西湖区翠苑街道中学生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率较低,且吸烟行为较高,应加强对其吸烟相关知识宣传.
作者:杨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白内障患者手术实施护理配合对其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均为44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以及优质护理(观察组)进行配合,对比两组护理结果 .结果两组护理前眼压、视力、症状评分、身体评分、社交评分以及心理评分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小于0.05);两组护理后眼压、视力、症状评分、身体评分、社交评分以及心理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 对白内障患者手术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情况以及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谢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介入治疗应用围术期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施予围术期护理,对照组35例施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产妇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的68.57%(P<0.05).结论 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介入治疗中应用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术中失血量,缩短其手术耗时,保障了母婴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涂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优于对照组81.8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干眼症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明显降低,泪膜破裂时间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降低及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采取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促进泪膜恢复稳定性,修复眼表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研究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入院治疗的7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分别对两组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 观察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切口手术后切口感染、肠梗阻、肠黏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中能缩短治疗及住院时间,手术创伤较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福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护理中运用集束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治疗护理总有效率为59.38%,实验组总有效率是90.63%,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是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护理中运用集束化护理管理的效果较好,有效提高了治疗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使用与推广.
作者:侯春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血糖情况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另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糖耐量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轻度组和重度组化患者的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生理指标检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组各项生理指标值则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有意义.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能够有效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也可作为评估治疗方案结果的重要观察指标,临床检测价值高.
作者:阮双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社区全科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社区医院2016年8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其中对照组仅给予门诊随机治疗,观察组进行全科医疗干预,比较两组的用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全科治疗能够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血压控制水平.
作者:李伟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在治疗甲亢中的疗效比较.方法 从本院选取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进行治疗的60例甲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多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甲巯咪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丙硫氧嘧啶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甲硫咪唑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T3、FT4含量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TSH含量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比较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在治疗甲亢中的疗效,甲硫咪唑临床疗效更好,安全性高.
作者:李金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产后缺乳患者采取中医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从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后缺乳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之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乳房按摩方法,而观察组在常规按摩方法的基础上,采取乳房相关穴位按摩和药膳疗法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而对照组只有,两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产后缺乳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母婴生活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黎家金;高春元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风险管理运用到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功效.方法 选出2017年8月到2017年9月我院产科病区收治并分娩的产妇112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56例产妇施以常规的护理,组二56例产妇施以风险管理,比照两组护理满意率.结果 组二产妇的护理满意率好于组一产妇,P<0.05.结论 风险管理运用到产科护理管理中能够大程度地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全方位增强产妇的护理满意率.
作者:郑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肿瘤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 及其对于应激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手术室护理干预后,94.44%的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效果感到满意,其中22.22%的患者出现血压异常情况,16.67%的患者出现心率异常的情况,16.67%的患者处于状态,13.89%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经常规护理后,80.56%的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效果感到满意,其中47.22%的患者出现血压异常情况,41.67%的患者出现心率异常的情况,36.11%的患者处于状态,30.56%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在肿瘤手术中,手术室护理干预是预防应激反应的有效手段,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邵敏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