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富琴
目的 名分析无痛麻醉中纳布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70例,通过数字随机分组法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分别给予单一丙泊酚用药麻醉,丙泊酚联合纳布啡用药,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用药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结果 麻醉效果观察比较,麻醉诱导时间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苏醒时间、完全清醒时间与丙泊酚用量观察组均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8.57%与对照组5.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麻醉中纳布啡应用下,麻醉效果较为显著,可控制丙泊酚的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应在临床麻醉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少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联合刺络拔罐放血疗法与四妙散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2013年12月~2017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86例,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苯溴马隆片治疗,观察组联合刺络拔罐放血疗法与四妙散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21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联合刺络拔罐放血疗法与四妙散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胡华;李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研究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入院治疗的7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分别对两组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 观察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切口手术后切口感染、肠梗阻、肠黏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中能缩短治疗及住院时间,手术创伤较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福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红光治疗仪对骨科病员治疗效果观察,了解其应用特点,以促进患者治疗的提高.方法 选择本科室在2016年6-12月之间,使用过红光治疗仪治疗的患者240例,观察他们的治疗效果.结果 使用过红光治疗仪治疗过的患者中,大部分患者都觉得治疗效果很好.结论 红光治疗仪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作者:周银远;王琴;周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护理干预应用在预防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观察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静脉血栓形成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康复速度,值得应用.
作者:窦桂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现阶段,碎裂电位在房颤射频消融治疗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诸多研究表明,于永久性房颤中积极应用心房碎裂电位消融法,可有效提高患者房颤消融的效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对此,笔者将针对碎裂电位,对其在房颤射频消融中的应用进展作出综述.
作者:刘盼;杨萍;王晓英;韩丹;邓小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罗哌卡因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7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分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处理措施,3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给予患者罗哌卡因,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术后1h、术后6h、术后12h以及术后24h中,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镇痛药物使用次数中,实验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局部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谭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常规组使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使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情况以及愈合时间.结果 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比常规组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手术情况优于常规组,愈合时间比常规组短,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对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分析小儿肺炎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0月份-2017年10月份收治的肺炎患儿8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两组患儿临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各项指标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比较均不同程度缩短,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肺炎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缩短治疗时间,利于患儿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智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当超声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彩色超声仪器也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地应用.但在实际应用超声仪器过程中,彩色超声仪会出现多种故障.基于此,相关人员需要了解故障产生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维修对策解决问题.本文则主要探讨西门子彩色超声仪的故障诊断与相应的维修对策,详细内容如下.
作者:王启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选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价值.方法 抽选51例因患冠心病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入住本院的老年患者,对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症状等发展情况展开分析.结果 入选的51例患者检查后,有42例(15例有症状、27例无症状)伴发心肌缺血;有31例伴发心律失常.结论 临床对冠心病患者展开专业诊断时,选动态心电图技术检查,可精准的判断患者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状况,避免漏诊、误诊,效果确切.
作者:钟秀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分析我科首例晚期肺癌老年女性患者自杀的原因、护理缺陷,了解晚期肺癌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以达到寻求安全有效的护理对策,防止事件的再次发生.方法 全面了解和分析患者的患病过程、家庭背景情况、性格心理特点、社会支持系统、护理措施等.结果 通过了对患者自杀的原因的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放弃了自杀的念想,安然渡过了终末期.结论 通过采取有效积极的措施,使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中,能够减免晚期肺癌患者的自杀行为.
作者:何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报道一例过敏性紫癜,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小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选择我院92例卵巢囊肿患者分成探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进行系统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全过程心理护理干预,通过问卷调查掌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HAM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探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探究组术后2h、24h、72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探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6%,对照组为82.6%,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卵巢囊肿手术中对患者进行全过程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心理,缓解术后疼痛,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周秀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维生素A缺乏对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影响.方法 将社区6周岁以下儿童随机抽取9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维生素A正常组儿童42例,维生素A缺乏儿童48例,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3个月的跟踪随访,统计两组研究对象呼吸道疾病感染发生率.结果 维生素A正常组儿童跟踪随访发生感染性疾病几率为4.76%(2/42),较比维生素A缺乏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79.17%(38/48),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维生素A缺乏造成儿童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影响儿童健康成长,所以维生素A及时检测补充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叶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子宫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中应用的效果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1月接诊治疗的68例子宫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34例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与34例参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05%,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3.52%,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行护理干预,可降低缓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潘世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本文对成都市慢性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在成都市某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38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相关研究表明,慢性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想了解的内容包括抗病毒用药相关常识,占据91.3%;乙肝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占据95.6%;乙肝将患者怎样自我调节和养护,占据95.6%;乙肝患者愿意接受的健康教育方法包括护士个别指导,占据89.1%,进行健康手册的发放,占据91.3%.同时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之后,慢性乙肝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生活行为方式和自我管理能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在成都市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意识,还可以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因此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丽艳;刘之超;李芊;安建军;龚蕉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白内障患者手术实施护理配合对其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均为44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以及优质护理(观察组)进行配合,对比两组护理结果 .结果两组护理前眼压、视力、症状评分、身体评分、社交评分以及心理评分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小于0.05);两组护理后眼压、视力、症状评分、身体评分、社交评分以及心理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 对白内障患者手术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情况以及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谢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系统的儿童预防接种的护理干预在预防接种中的作用和方法 .方法在儿童预防接种的各个环节中设计护理干预策略,保证预防接种工作顺利进行,确保预防接种的安全性.结果 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使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明显降低,预防接种率及家长、儿童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 儿童预防接种全程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策略,有效提高了免疫接种的安全性.
作者:黄凤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