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祁荣

关键词:异丙酚, 人工流产手术,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研究与分析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自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来我院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100例,随后将这100例患者进行等量随机分组,即传统麻醉组以及异丙酚麻醉组,每组各50例.其中传统麻醉组患者采取传统的麻醉方法,而异丙酚麻醉组采取异丙酚麻醉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麻醉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较好,但是异丙酚麻醉组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麻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健康必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治疗方案对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作用研究

    目的 个性化治疗方案对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作用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之间244例我院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2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个性化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3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0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组间对比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予以个性化治疗方案,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于春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与单纯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对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镇痛效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采用单纯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与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在术后镇痛效果持续时间、术后24内使用镇痛药物例数以及镇痛满意度等指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于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相对于单纯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效果更好,术后镇痛时间更长,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展.

    作者:王付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ICU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

    目的 探讨ICU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7月一2017年7月收治的ICU危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60例中,DVTI例,无PE发生,占1.4%;对照组60例中,DVT4例,PE2例,占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危患者行针包括运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VTE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唐慧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普通X线和CT检查在鼻骨骨折诊断价值上的比较

    目的 对比普通X线和CT检查在鼻骨骨折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8例鼻骨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取普通X线平片诊断,观察组54例,采取CT检查技术诊断.结果 观察组鼻骨骨折诊断准确率100%,对照组诊断准确率48.15%,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诊断为鼻骨骨折54例患者,分别为单纯鼻骨骨折14例,鼻中隔骨折27例,复合鼻骨骨折13例,诊断符合率100%;对照组诊断为鼻骨骨折26例患者,分别为单纯鼻骨骨折9例,鼻中隔骨折12例,复合鼻骨骨折5例,符合率分别为56.25%、46.15%、41.67%.结论 CT诊断鼻骨骨折准确性明显高于普通X线诊断,在骨折类型、范围、程度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张依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部区域化负责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

    目的 探讨护理部区域化负责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接待的70例患者,结合不同区域护理单元患者反映对护理质量进行考核评价,对比区域化负责制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护理部区域化负责制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区域化负责制实施后,回路质量明显好于区域化负责制实施之前(P>0.05).结论 护理部区域化负责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有着非常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蕾;徐亚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应用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TESSYS)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临床应用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TESSYS)治疗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期间(1月~12月之间)我院收取的30例单节段椎间盘突出老年病患,对其实施TESSYS治疗,对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研讨.结果 ODI评分:术前和术后及术后3个月比较(P<0.05);术后与术后3个月评分(P<0.05);VAS评分术前和术后及术后3个月比较(P<0.05);术后与术后3个月评分(P>0.05);所有30例老年病患治疗总有效率:26例(86.67%).结论 TESSYS技术可以视作具有安全性高、耐受良好、创伤性小、恢复迅速、治疗疗效确切等众多优势,故该种方法可以充分的运用在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病患中.

    作者:张喜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发现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0例门诊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治疗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1±4.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5.34±4.87)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输液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潘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脑出血与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脑出血、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的变化情况,并总结针对性血压护理控制对策.方法 筛选2013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脑出血患者2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每组10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基础护理措施,护理组基于对照组行针对性血压控制护理干预方案.分析脑出血、脑梗死的血压波动情况.结果 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发病首日血压均急剧升高,次日脑出血患者舒张压持续性升高而脑梗死患者血压基本维持原有水平,三日后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血液基本恢复或趋向正常值.护理组患者血压指标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发作后第一天、第二天是血压急性升高期,在此期间积极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学生升高幅度,减少脑出血、脑梗死急性发作期对患者生命安全的高危程度.

    作者:王彩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进行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观察治疗效果,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6个月治疗后,患者CD4+T细胞数量增加为(110.32±5.43)/mm3,治疗12个月后,患者CD4+T细胞数量增加为(121.20±6.12)/mm3.治疗6个月及治疗12个月后患者CD4+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25例患者出现消化道临床症状,所占比例为50.0%,13例患者发生疲乏无力,10例患者发生皮疹,5例患者肝损害,4例患者白细胞减少,7例患者感觉异常,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后,不良反应消失.结论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耐受度良好,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王向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与分析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自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来我院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100例,随后将这100例患者进行等量随机分组,即传统麻醉组以及异丙酚麻醉组,每组各50例.其中传统麻醉组患者采取传统的麻醉方法,而异丙酚麻醉组采取异丙酚麻醉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麻醉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较好,但是异丙酚麻醉组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麻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祁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无痛胃镜麻醉中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应用及麻醉效果评定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麻醉中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应用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80例无痛胃镜麻醉患者分组.芬太尼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舒芬太尼组采用舒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无痛胃镜麻醉效果;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呼吸抑制等的发生率.结果 舒芬太尼组无痛胃镜麻醉效果高于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少于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呼吸抑制等的发生率低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 无痛胃镜麻醉中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应用及麻醉效果确切,麻醉起效快、恢复快且副作用少,可减少丙泊酚用量,值得推广.

    作者:国晓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麻醉复苏护士的设置使用与麻醉恢复室运作管理研究

    目的 探讨麻醉复苏护士的设置使用与麻醉恢复室运作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66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手术后均进入麻醉恢复室,均给予精心护理,常规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待患者的各项指标恢复后出室.结果 经麻醉康复室护理后,患者的麻醉复苏时间相对较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临床安全性高.结论 麻醉复苏室的运作与管理效率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恢复安全性,因此提高麻醉复苏室的运作及护理人员的管理效率,更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陈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健康信念模式运用于老年高危糖尿病足患者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在老年高危糖尿病病足患者护理中运用健康信念模式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 随机抽调我院内分泌科在2015年~2016年收诊的120例老年高危糖尿病病足患者,按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60例/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健康信念模式干预糖尿病病足的发展.护理干预1年、2年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我院收诊的老年高危糖尿病病足发生率.结果 经问卷调查,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2年内在控制血糖(100%)、饮食管理(99.9%)、足部护理(93.99%)、及时就医(98.45%)等预防疾病发展的护理项目的执行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糖尿病足疾病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健康信念模式随老年高危糖尿病病足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病足的危害的警惕性,提高患者预防糖尿病足预防行为的执行程度.

    作者:许志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

    目的 探究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行腹腔镜胆囊切术的患者,共70例,现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麻醉优良率低于观察组,且拔管和苏醒时间较长,取得较低的苏醒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运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安全可靠,缩短拔管和苏醒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邓天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经手术治疗的难治性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手术方式为子宫动脉结扎术,观察组手术方式为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观察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能加快止血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

    作者:孙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长期家庭氧疗及规律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与祛痰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长期家庭氧疗及规律用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效果评价.方法 对患者联合长期家庭氧疗及规律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及祛痰药治疗,与单一家庭吸氧或单纯用药甚至不适用患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效果对比.结果 长期家庭氧疗及联合规律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及祛痰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比单一吸氧或用药或不管理患者获益.结论 长期家庭氧疗及联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及祛痰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临床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赵跃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 分析对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阴道试产的孕妇中抽取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方式,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不同组别产妇产后2h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产妇产后2h与24h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产后出血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4.3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1.69%,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减少出血量.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普外手术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32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普外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每组均有1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结果 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观察组为75.1%,优于对照组的37.5%,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总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为81.2%,观察组100.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普外手术患者中,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到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系统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老年住院患者管道风险预控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目的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管道风险预控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住院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管理,观察组为管道风险预控体系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安全性、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管道风险预控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了安全性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梁晓红;陈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健康必读(上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上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