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在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梁冬春

关键词:白内障,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服务, 并发症, 满意度
摘要:目的 明确优质护理服务对于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优质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之上加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优质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优质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 在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具有显著的效果,应推广运用.
健康必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血压控制情况及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糖、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有效率、服药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积极作用,可明显控制血糖及血压情况,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任克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由于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时,口腔菌群失调,导致霉菌感染,做好口腔护理,观察口腔黏膜变化,若出现霉菌感染,应及时报告医生,停用抗生素.做好饮食护理,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保证睡眠与休息.改善心肺功能临床上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呼吸快慢、深浅、困难程度、频率和节律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清除气道分泌物,合理氧疗,给予呼吸中枢兴鼓励患者主动排痰,对无力咳嗽的患者给予翻身、拍背、体位引流,同时静点氨茶碱,以解除支气管痉挛.当肺心病并发心衰时应及时采取如下措施.饮食护理,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教会患者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的技巧,以改善呼吸功能.总结,通过给予45例肺心病患者科学规范、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改善了其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少了肺心病急性加重的次数,延缓了病情发展,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在治疗和预防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张淑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血压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的极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病,因此对于高血压的护理工作也应该是长期的,医护人员对于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也应该更加的趋于完善.近年来,由于一些人对于高血压的认识不恰当,不重视而导致脑血栓、肾功能衰竭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这篇文章主要是从中西医结合护理方面探讨高血压的护理工作.

    作者:王娟;秦小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ICU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

    目的 探讨ICU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7月一2017年7月收治的ICU危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60例中,DVTI例,无PE发生,占1.4%;对照组60例中,DVT4例,PE2例,占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危患者行针包括运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VTE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唐慧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护理

    目的 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过程中应用集束化护理,探讨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 在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从我院选取70例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在对照组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血液感染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护理患者后,对照组患者的血液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低(p<0.05).结论 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过程中应用集束化护理,不仅明显减少了患者额的血液感染情况,而且满意度较高,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严丽霞;徐亚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份到2015年4月份所接收采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的50例(1102颗牙齿)牙釉质脱矿的患者,并对患者总体以及不同牙位牙釉质脱矿的具体情况,包括脱矿率、脱矿牙数和脱矿程度等进行分析与统计.结果 在本次选取的50例患者中,24例患者出现了牙釉质脱矿,脱矿率为48%;在1102颗牙中,129颗牙出现了牙釉质脱矿,脱矿率为11.7%;959颗为0级(87%)、78颗为1级(7.1%)、53颗为2级(4.8%)、12颗为3级(1.1%).其中按照脱产率高的分别为:上侧切牙、上中切牙和下侧切牙.结论 对牙釉质脱矿患者实施空腔正畸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其牙釉质脱矿率较高,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防治和处理.

    作者:冯莉;唐兵;李文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76例本院自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干预组(n=38),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治疗有效率、腰椎活动能力、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腰椎活动能力对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针灸治疗,既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及腰椎活动能力,又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DHS与PFNA-Ⅱ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目的 本次实验将针对DHS与PFNA-Ⅱ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Ⅱ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并对比手术相关情况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上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在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价上对比无显著差异.此外,在术后随访中,Harris评分情况存在差异,即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0%,对照组则为83.3%.结论 针对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而言,采用DHS与PFNA-Ⅱ治疗均能够较好的改善病情,但是PFNA-Ⅱ治疗更具优势,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是微创手术的一种,值得进一步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何杰;邓军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前列腺汤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通过前列腺汤和莫西沙星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所收治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为两组,每组30例,第一组患者通过前列腺汤和莫西沙星进行治疗,第二组患者采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第一组患者的效果优于第二组,差异显著(P<0.05);第一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第二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通过前列腺汤和莫西沙星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赵盟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无痛胃镜麻醉中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应用及麻醉效果评定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麻醉中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应用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80例无痛胃镜麻醉患者分组.芬太尼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舒芬太尼组采用舒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无痛胃镜麻醉效果;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呼吸抑制等的发生率.结果 舒芬太尼组无痛胃镜麻醉效果高于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少于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呼吸抑制等的发生率低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 无痛胃镜麻醉中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应用及麻醉效果确切,麻醉起效快、恢复快且副作用少,可减少丙泊酚用量,值得推广.

    作者:国晓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老年住院患者管道风险预控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目的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管道风险预控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住院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管理,观察组为管道风险预控体系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安全性、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管道风险预控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了安全性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梁晓红;陈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保健路径管理新模式在婚前医学检查项目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 对保健路径管理新模式在婚前医学检查项目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析.方法 选择本地准备结婚青年男女作为本次的对照组,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6年10月;另选择本地准备结婚青年男女作为本次的观察组,时间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对照组未采用任何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则在婚前医学检查项目中运用保健路径管理新模式.观察保健路径管理新模式在婚前医学检查项目中的实施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婚检率、婚前卫生指导与咨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婚前医学检查项目中采用保健路径管理新模式,能有效改善人们会婚检的了解与认知,并积极进行婚前检查,从而提高婚后的生活质量,并有效保障母婴的健康,从而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作者:高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明确优质护理服务对于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优质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之上加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优质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优质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 在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具有显著的效果,应推广运用.

    作者:梁冬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的影响评价

    目的 研究评价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初产妇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不采用心理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心理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初产妇的治疗依从率和自然分娩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对照组好,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治疗依从率为93.02%,自然分娩率为97.6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4.42%,83.72%,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的改善效果显著,同时能提高初产妇的手术治疗依从性,自然分娩率也显著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探究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2014年5月-2016年5月84例Pilon骨折患者并分组.对照组给予牵引、手法复位和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治疗,治疗组则给予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Pilon骨折治疗总有效率;Pilon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关节功能情况;关节僵硬、延迟愈合、皮肤坏死等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Pilon骨折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Pilon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关节功能情况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关节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关节僵硬、延迟愈合、皮肤坏死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肯定,可提升效果,加速愈合和关节功能改善,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王剑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个性化治疗方案对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作用研究

    目的 个性化治疗方案对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作用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之间244例我院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2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个性化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3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0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组间对比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予以个性化治疗方案,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于春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并研究对于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舒适性护理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随机对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9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情况进行评价,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创伤性骨折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秀梅;刘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服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服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护理方法 及效果.方法对2016年5月—2017年7月本院96例给予口服药物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进行服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护理干预,应用提示小卡、采用小包装单独给药、服药直视化放置来保证患者按时服药;药物为辅助饮食服用的使用提示小卡、指导并示范患者以正确姿势服药,确保患者以正确的方法服药;细心观察患者口服药物后出现的副反应,做好健康指导.比较入院时(实施前)和出院时(实施后)服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效果.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服药时间的准确性、服药体位正确性以及饮食配合的正确性均比实施之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服药方式正确性以及掌握药物基本知识的程度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服药有效性和安全性实行有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用安全性和药准确率,提高药效的发挥,降低药物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耳鼻喉科急性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 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耳鼻喉科急性感染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数量为40例.研究过程中,对于对照组的患者进行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对于实验组的患采用扶他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转变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数据表明实验组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而对照组为78.75%,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另外,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而对照组为20%,可以知道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针对耳鼻喉科急性感染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扶他林治疗可以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及时对患者的病情作出控制,有效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出现,并且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出现率也有所降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

    作者:肖静;黄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奥氮平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的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奥氮平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选取我院2014年6月15日-2017年6月18日住院部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并符合激越状态标准,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奥氮平治疗),对照两组临床总有效率、PANSS—EC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PANSS—EC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效果显著,与奥氮平疗效相当,其不良反应低于奥氮平药物.

    作者:费沛;何晓婷;刘晓曼;盖海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健康必读(上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上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