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糖尿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秦小英;王娟

关键词:糖尿病, 中西医, 护理
摘要: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尤其以Ⅱ型糖尿病为显著.糖尿病的治疗护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对于糖尿病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篇文章主要是对于糖尿病的中西结合护理进行分析和讨论的.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于糖尿病人的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用的糖尿病患者护理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护理.结果 实验组的有效率为75%,高于对照组的65%,且实验组的患者血糖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治愈的有效率更高,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帮助.
健康必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金双岐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究金双岐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共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单用思密达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金双歧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X2=4.221,P=0.040.结论 金双岐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儿腹泻症状,使患儿身体不适感减轻,提高治疗有效率,该联合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谢晓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分析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接收的107例子宫肌瘤患者资料,依据临床实施护理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51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56例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前后VAS评分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2组VAS评分均降低,且实验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肛门排气、肠功能恢复等指标均更优(P<0.05).结论 子宫肌瘤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可取得满意效果,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秦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暴力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事件一般集中发生于下午,以男性患者居多,多发于小区内,主要的暴力对象为熟悉人群(亲人或邻居等),鲜少为陌生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暴力事件多发生于疾病进展期,多数患者发生暴力行为与不良刺激和诱因相关,多数患者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差.结论 分析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更有助于制定临床干预方案,对突发事件加以防范,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周启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经手术治疗的难治性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手术方式为子宫动脉结扎术,观察组手术方式为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观察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能加快止血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

    作者:孙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傅萍主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为消化系统常见病,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病例举例,治疗思想等多方面论述傅萍主任治疗腹泻型IBS经验.傅萍主任认为腹泻型IBS多以肝郁脾虚证多见,治疗应以疏肝健脾为主,辅以祛湿止泻之法治疗,予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加减,收效颇丰.

    作者:万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评价

    目的 研究针刺结合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6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现代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现代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电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取现代康复治疗联合电针刺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周文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氧气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对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氧气雾化与超生雾化吸入对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接收的支气管肺炎婴幼儿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则为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患儿的治疗效果予以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声音嘶哑、咳嗽及肺部鸣音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统计学上的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 临床上使用氧气雾化吸入对患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更明显,值得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杨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作业疗法结合电针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作业疗法配合电针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纳入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Bobath疗法等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作业疗法和电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Fugl-Meyer(FMA)评定量表评定患者上肢综合运动功能,Barthel(BI)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1个月后,2组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FMA评分2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2组BI及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作业疗法结合电针治疗在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上肢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涂美;李峰;李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长期家庭氧疗及规律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与祛痰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长期家庭氧疗及规律用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效果评价.方法 对患者联合长期家庭氧疗及规律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及祛痰药治疗,与单一家庭吸氧或单纯用药甚至不适用患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效果对比.结果 长期家庭氧疗及联合规律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及祛痰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比单一吸氧或用药或不管理患者获益.结论 长期家庭氧疗及联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及祛痰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临床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赵跃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三种不同切削模式治疗混合性散光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切削模式对混合性散光矫正疗效的有效性和可预测性.病人和方法 拟行飞秒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患者25人45只混合性散光眼.随机分为3组.A组球柱镜联合切削模式(8例15眼),B组交叉柱镜切削模式(9例15眼),C组K值引导的节省角膜组织的个体化切削模式(8例15只眼),随访6个月以上.比较手术后视力、残余屈光度的改变,将结果 行LSD-t检验.结果术后6个月复查,C组及B组UCVA均≥0.6,其中≥1.0者C组12眼(80%)、B组11眼(73.3%);A组UCVA均≥0.5,其中≥1.0者8眼(53.3%).(X2=2.672,P>0.05).C组和B组残余球镜分别为(0.57±0.26)D、(0.50±0.23)D和柱镜(0.62±0.37)D、(0.53±0.37)D;A组残余球镜(0.46±0.24)D、柱镜(0.55±0.24)D.三组散光轴向改变均小于30°.结论 K值引导的节省角膜组织的个体化切削及交叉柱镜切削矫正混合性散光效果确切,可预测性好,手术后残余屈光度优于球柱镜联合切削模式.

    作者:牛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15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吸痰、吸氧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方案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道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部区域化负责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

    目的 探讨护理部区域化负责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接待的70例患者,结合不同区域护理单元患者反映对护理质量进行考核评价,对比区域化负责制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护理部区域化负责制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区域化负责制实施后,回路质量明显好于区域化负责制实施之前(P>0.05).结论 护理部区域化负责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有着非常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蕾;徐亚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对疼痛管理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对疼痛管理质量的影响效果并做分析比较.方法 在术后活动性疼痛患者中挑选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工作对象,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施行传统术后疼痛护理,给予研究组施行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 给予针对性术后疼痛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94.00%)明显高于研究组(72.00%),P<0.05.研究组的自评静息时间疼痛强度及自评进行功能活动时疼痛强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对疼痛管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敏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单侧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采取单侧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经诊断确诊为OVCF的患者58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前者行单侧穿刺治疗;后者行双侧穿刺.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疗效的优劣.结果 实验组疗效(96.6%)高于参照组(79.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VCF患者行双侧穿刺的效果优于单侧穿刺,患者治疗的效果可观,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郭景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并研究对于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舒适性护理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随机对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9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情况进行评价,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创伤性骨折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秀梅;刘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DHS与PFNA-Ⅱ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目的 本次实验将针对DHS与PFNA-Ⅱ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Ⅱ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并对比手术相关情况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上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在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价上对比无显著差异.此外,在术后随访中,Harris评分情况存在差异,即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0%,对照组则为83.3%.结论 针对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而言,采用DHS与PFNA-Ⅱ治疗均能够较好的改善病情,但是PFNA-Ⅱ治疗更具优势,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是微创手术的一种,值得进一步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何杰;邓军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健康信念模式运用于老年高危糖尿病足患者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在老年高危糖尿病病足患者护理中运用健康信念模式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 随机抽调我院内分泌科在2015年~2016年收诊的120例老年高危糖尿病病足患者,按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60例/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健康信念模式干预糖尿病病足的发展.护理干预1年、2年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我院收诊的老年高危糖尿病病足发生率.结果 经问卷调查,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2年内在控制血糖(100%)、饮食管理(99.9%)、足部护理(93.99%)、及时就医(98.45%)等预防疾病发展的护理项目的执行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糖尿病足疾病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健康信念模式随老年高危糖尿病病足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病足的危害的警惕性,提高患者预防糖尿病足预防行为的执行程度.

    作者:许志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血压控制情况及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糖、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有效率、服药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积极作用,可明显控制血糖及血压情况,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任克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探究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2014年5月-2016年5月84例Pilon骨折患者并分组.对照组给予牵引、手法复位和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治疗,治疗组则给予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Pilon骨折治疗总有效率;Pilon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关节功能情况;关节僵硬、延迟愈合、皮肤坏死等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Pilon骨折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Pilon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关节功能情况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关节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关节僵硬、延迟愈合、皮肤坏死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肯定,可提升效果,加速愈合和关节功能改善,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王剑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浅谈糖尿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尤其以Ⅱ型糖尿病为显著.糖尿病的治疗护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对于糖尿病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篇文章主要是对于糖尿病的中西结合护理进行分析和讨论的.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于糖尿病人的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用的糖尿病患者护理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护理.结果 实验组的有效率为75%,高于对照组的65%,且实验组的患者血糖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治愈的有效率更高,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秦小英;王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健康必读(上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上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